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cháo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旁边钟观光听见杨锐破天荒的在哼歌,取笑道:“竟成兄这么好雅致啊,哪里学来的岭南小曲啊。学社里说竟成兄有一个红颜知己,美若天仙,不会是真的吧。”杨锐一股子沧桑劲,被他讥笑的没踪没影,正是恼怒,转过头不搭理这家伙,只是哼歌的声音低了许多。陈时克到是听懂了杨锐唱的是什么,他是广东人,明白刚才杨锐哼的是白话,越听越觉得这歌好听。
  杨锐哼着歌,边走边看这些堤坝,想着哪里水深好建码头,走了一段他停下来问钟观光建码头的事情,钟观光对这个也不是很熟悉,但是他认为如果真的确定把工厂建在这里的话,前期可以不要大肆建设,只要找一水深之地搭上栈桥,再把堤坝垫高整平就好了,就是道路和厂房比较麻烦,道路如果用独轮车的话也好弄,再就是厂房,现在已经是一月了,设备三月就到,这中间只有两个月的空闲,这两个月还有半个月是chūn节,怎么赶也是来不及的。他的意思是不如先把设备装在租界里,等这边建好了再搬过来。
  ;


第二十四章 陆行下

    杨锐也是感觉到时间很紧张,而且钱也很紧张,现在要营建大规模的厂房还是很困难的,只是租界里的设备以后又要搬出来,就很麻烦了,就是不搬出来,那么设备不能集中到一起,这样就很不好管理了。
  程广顺本见老师说话,不敢多言只能跟在后面安静的听着,见杨锐说到为难之处,心下有个办法,就鼓起勇气说道:“先生,学生有一法不知是否可行。”
  钟观光和程广顺接触的久,知道这个沉稳的学生不会无的放矢的,笑着说:“好好,要是真能解决,当记你一功。”
  程广顺知道这个先生其实好说笑,待人风趣,也不紧张当下沉声说道:“先生想在此处设厂开业,听之前有两个顾虑,一是虑时间仓促,怕营建时间过久耽误开厂,二是营建所费甚多,怕银钱不足,造成开工不畅。”见杨锐点点头,不待问就直接说下去了:“学生的舅舅是个木匠,专门给人起棚,这棚有用木的,也有用竹的,地面平整之后,构建甚快,人手足够一个月完全足够,且所费银钱也不多。”
  杨锐听这学生说的棚子,心下顿时明白了,这不就是简易竹棚吗,这个是在后世的乡下常常见到,那些路边私人的小石灰厂、小砖瓦厂、小锯木厂都是这么盖的。搭这种棚倒是简便便宜,省事省钱,就是不耐久,三五年就要坏掉,不过这个对自己来说也不是大问题,不要说三五年之后,就是两年之后也要把棚子拆掉换砖瓦的了。心下想通,非常高兴,拍拍程广顺的肩膀说:“说的好,说的好,这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想来一下说道:“这样,我们先去打听片河滩地是什么个情况,等买下地了然后在找时间见见你舅舅,和他具体谈谈。”
  沿着堤坝走回停船的地方,王老三正蹲在岸上抽旱烟呢,他的一个儿子爬在肩头上玩耍,见老爷们回来了,他连忙灭了旱烟抱着儿子上船准备开船。船继续向黄浦江下游走,到了刚才站立的与东沟交汇之处就转弯绕进东沟了,这东沟水要比西沟深,虽然是冬天也只是有河两边干了,中间还是绿水悠悠的,顺着河过了那个岔河口,一直走就到了陆行镇了。
  这陆行镇也不大,白墙青瓦的好一个江南水乡。镇上十字路口有个两层楼的木制茶馆,外面挑着几个布制的招牌幌子,上面写着“陆羽茶馆”几个繁体大字,在北风中舞动着。此时已经是中午了,就选定在茶馆吃午饭了。堂倌见这几人穿着不凡,就把人领到二楼的雅座,杨锐随便点了几个菜,又想到死活不肯进店的王老三,吩咐伙计加了两个肉食让店里做好端过去。
  时近除夕,茶馆里客人还是很多的,都是长衫小帽的打扮,泡着茶喝着酒吃着五香豆的,但都在一楼。杨锐环视一眼没有看见什么说书的或者老伙计,本来他还想找个人打听打听事情,此刻就只好问伙计了,赏了几个铜圆之后,杨锐问道:“我有点事情想打听,你这边有没有什么熟悉这一片的老人啊?”
  伙计得了几铜圆正高兴,都眯着眼睛说道:“老爷,这个知道知道,就去喊来就去喊来,您等等哦。”说完就下去了,一会领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胖子上来,介绍说:“这是镇上书塾的吴先生,老爷要打听啥,都可以问伊。”
  杨锐站起来拱拱手,招呼这个胖子坐下,又请伙计再送副碗筷上来。胖先生坐下看来满桌子菜和碗里的黄酒就忍不住先喝了一口,喝完感觉不妥,忙说嘴巴干嘴巴干啊。钟观光都想笑却忍住了,杨锐却是不以为意,忙请他吃菜吃菜。
  连吃几口菜,胖先生方才想到了自己的任务,就忙用袖子抹了满是油水的嘴,说道:“几位老爷要晓得什么,这陆行阿拉待了几十年,一般的事情都还是晓得的。”
  杨锐连忙敬他一口酒,请他说说他陆行的历史。胖先生一口喝干,又是用袖子一抹嘴开始说话:“这陆行,在隋朝就已经成滩了,前明之前就开始有姓陆的商贾在此做买卖了,后来在前明中期,三国时吴国陆逊之后陆寅全家来此定居,后面人丁兴亡,始有陆行。掐指算来已经有五百年了……早先啊这陆行都是姓陆,现在就各姓都有了。”
  杨锐见他一直在说历史,不得不打断要把他的话引导土地上,就问道:“现在这陆行人都凭什么为生呢,我们过来倒是没有看见什么田地啊?”
  胖先生借杨锐说话的空当又猛吃了几口酒菜,使劲咽下说道:“早先是种棉花,现在布卖不出去,就改种稻子,老爷是坐船来的吧,现在沿江都没种东西,从这镇子往后,就是田地了。”胖先生吃了太快了,打了个嗝话就停了。杨锐又敬他酒,他还是一口喝干,这嗝就被制住了,他再次擦干嘴巴问道:“几位老爷是因何而来啊,要是能帮上忙,在下一定帮忙。”
  杨锐心里想到,还是先打听再说吧。就说:“我们来此是想看看,能不能买点田地什么,就是不知道这里好田都在哪?”
  胖先生却是没有想到这几位是来买地的,这陆行也没什么宝地啊,不过人家想买那自然有人家的打算,就说道:“陆行好田都在镇子后面,前次听说水田一亩要四十两,旱田则减半。老爷是想买什么地呢?”
  杨锐听后感觉还是不贵的,这毕竟是一次xìng买断,不是后世五十年七十年产权。又不好直接问河滩那边地,这时钟观光问道:“吴先生,我们是想买些荒地直接开种,前来见江口那边都是荒地,不知道是谁的地,要卖应该是怎么个卖法?”
  胖先生终于知道这几个人的打算了,想了想说:“河边的荒地却是乡董朱老爷的,卖到是会卖,只是这荒地不值钱,没有买过,价钱就不晓得了。”
  ;


第二十五章 土地上

    杨锐见问清楚了土地的主人感觉今天还是有些成果的,但是钟观光看到河堤坝修的那么长,只怕那些地方一发洪水就淹了,就问道:“吴先生,那河边的堤坝那么长,不会那边每年都有水灾吧。发大水的时候会被水淹吗?”
  胖先生摇摇头说:“早先前是会的,现在却不会了。”见大家疑虑,又说道:“十年前因为发大水所以修了堤坝,而前几年洋人因为轮船多,大的轮船进出不了,就花了大力气挖淤泥清河道,现在这几年就再也发过水了。只是河滩荒地没太过贫瘠,没办法种什么,就没一直荒着的了。几位老爷要在下引见朱老爷吗?”
  杨锐和钟观光对视了一下,钟观光低声说:“竟成真的要那块地,见见也好啊。”杨锐点点头,就对胖先生说道:“见一见也好,就是要劳驾吴先生了。”
  胖先生见杨锐托付任务,心里高兴,马上站起来说:“我马上去,过年的时候朱老爷一定在家。稍等稍等。”说完就快步下去了。
  朱老爷是个好好先生,与人为善、待人和气,自从任乡董以来也是发动乡绅为乡民修路搭桥、照顾老幼,乡人对其更是尊重。只是人无完人,朱老爷自从迷上租界里一个叫袁三三戏子之后就开始不务正业了,为了捧红这个戏子可花了血本砸钱,一年多下来那袁三三还是不红不白,真是煞费苦心啊,但朱老爷的银子可花了不少,一些祖传下来的银子,也都被他亏空了,虽然妻子和母亲没发现,但是他还是很怕,怕长子娶亲的时候,那时候是要花大钱的,到时候罐子一开,里面空空如也,那……,想到这朱老爷用折扇狠狠的打了一下头,长叹口气。可又一想到袁三三那嗓子,那身段,那眼sè,就又沉迷了。
  正沉迷着,家人来报:“老爷,吴先生来了,说有好事见老爷。”
  好事,那吴胖子就是一个吃货,能有什么好事。袁三三就特别讨厌这个胖子,说是见到这胖子吃饭后三天吃不下东西,想到着,朱老爷对家人说道:“就说唔在读书,现在不见客。”家人听后出去了。
  不一会那家人又进来了,说道:“老爷,那吴先生不肯走,还说真是好事,决得不敢欺瞒老爷。”朱老爷哼了一声:“谅伊也不敢,浓去把伊叫进来吧。”朱老爷是个好好先生,不见书塾的吴先生大家是会奇怪的。
  吴先生扭着胖乎乎的身子进来,一见面就是一礼,说道:“上面小弟实在对唔住,得罪了朱老爷的红颜,死罪死罪。”
  朱老爷一听他说这个,马上一把拉他进到书房,厉声打断:“浓吴胖子予以何为?”
  胖先生不慌不忙说道:“阿拉是给老爷送好事来的。”见朱老爷还是发怒,笑着说道:“那东西沟沿江的地,应该是朱老爷的吧。”
  朱老爷一想,是的,那地是自己家的,只是那地是最不值钱的遗产了,那地契都是在放被子的木箱里被翻出来的,已经被虫啃了好几口了。看胖子的样子好像是有人买,就问:“浓是讲,有人要买地?”
  胖先生含笑不语,只是点点头——他可不是傻瓜,见杨锐几个的打扮和言语就知道想要那片地,而且绝对不是用来种地,而一定是用来开码头的,所以他才主动跑来找朱老爷,这不值钱送别人都不要的地,要是真的卖出去了,那自己得到的好处可不少。他真盘算着,就听朱老爷问道:“这地一文不值,有那个港督会要?”
  胖先生笑了笑,说:“浓不要,就当别人不要啊,现在就有人要,想拿那块地来开码头。”说完在书房里找张凳子悠哉的坐了起来。
  朱老爷轻蔑的呲了一声,说道:“要开码头,就应该在洋人的租界里厢,就是不在租界里厢,也是在黄埔滩对岸的洋泾,什么时候能轮到陆行开码头了。”确实,陆行这边是太过偏了,就是到民国也还是有很多地方荒着。朱老爷断定是这个死胖子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占便宜,心里正想着把他赶出去。这时候胖先生说话了:“阿拉可没有哄浓哦,现在伊们就在镇上的茶楼里,浓要想卖那就去看看,不想卖那就当阿拉没讲过。”
  朱老爷愣了,这次是来真的了,不会还是骗人吧。正想着,胖先生决定加加火力,又说了:“就这几步路,走走就走走啊,一到茶楼就知道了,要是没人,阿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