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叉哪里有发挥的你的作用,你这几年,除了操心农事,还不若在内务府时机灵。只有放你去经营地方,才有你大展宏图的余地。” 
  曹颙听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道:“十六爷谬赞,我哪里有什么宏图可展,不过是想着在京城待了这些年,能出去喘喘气也好。同样是二品,在地方上为总督,与在京城做侍郎可是不一样。我还记得小时候见过两江总督出行,前后扈从上百人,真正的八抬大轿,锣声阵阵,委实气派。在京城,就是四人轿子,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坐的。” 
  十六阿哥见他确实有意,沉吟片刻,道:“要是你真有此心,也不用着急。现下外头乱糟糟的,活动的人太多,反而惹眼。挑个功夫我先在十三哥面前,给你探个口风。” 
  十六阿哥乐意帮忙,曹颙只有感谢的。 
  先前不关注,还不觉得什么,等到他一留心,才发现京官中盯着总督、巡抚位的大有人在。 
  天下九大总督,十八省巡抚,这次下旨召见的有六位总督,七位巡抚,十三位疆臣进京陛见。就算这些缺不全都空下来,只要能空下一半,就足以引得京城群情蛹动。 
  除了想要外放的京官,那些要上京的或是留守地方的总督、巡抚也纷纷遣幕僚子侄进京。 
  不是想要更进一步,就是想要调个大省。 
  能在官场上熬到一省巡抚或是一地总督的,也都是历练出来的老油子。京城里众人能看出来的,他们也能看出来。 
  可是他们也明白,皇上就算想要梳理地方,也不会一下子换干净天下总督巡抚。 
  处理政务,毕竟不是儿戏,最大可能是三三四分。调回京一部分,调其他省一部分,剩下的不动。 
  毕竟,皇上求的是四海宾服,政务畅通。就算有些臣子,主政地方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只要换个省份,也就消停了。 
  因此,这些地方上的大吏们也都卯足了劲。有希望调其他省的,则是希望挑个大省;年岁到了,要进京“荣养,的,则是活动着在六部谋个好缺。同样是尚书,这工部尚书与吏部尚书,可是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一时之间,京城吃请成风。就连曹颙,身在户部,亦不能幸免。 
  现下才七月初,可是不管是京官,还是外地督抚子弟,都开始打着“中秋节礼”的名义,四处钻营。 
  虽说朝廷有制度,外官不得私结朝臣,可是在中国,本就是人情大于礼法的时候。就看寻个什么由子,同年、同乡、连宗、姻亲、师生,五花八门的关系。 
  昨日连人名也没听过的人,今具就是不得不应酬的“亲朋”如此关系的,大有人在。 
  曹颙不是科举出身,曹家这支又是开了小宗的,倒没有门人、族人上门。 
  饶是如此,打着同乡与世交旗号上门的,大有人在。 
  这自陈同乡的,有江宁的,有直隶的,还有关外的,一口开都是祖上几辈与曹家有什么交情,嫁过哪位姑娘到的曹家。 
  曹颙见状,真是哭笑不得。有些还罢,早年有过往来,还有些印象,有些纯粹是寻了旗号攀关系。 
  曹颙现下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一个年青的户部侍郎,还没有能力去干涉吏部之事,尤其是这种地方主官的选派。 
  他们之所以上门,不过是没有通天的门路,看重曹府身后几位有分量的姻亲。他们自己也知道希望不大,不过是抱着撒网的念头,四下里都打点到。 
  曹颙岂会揽这个麻烦,能不见的都不见。多是由大管家曹元待客;实是推不得,才露上一面,也不过走个过场。 
  小礼不拒,大礼不收。 
  这打着世交旗号的,有内务府老辈子人,还有父祖与曹颙父祖同僚或同窗的。 
  这些人,却不是曹颙能怠慢的,要不然就要被送上“忘本”“轻狂”的帽子。 
  对于他们,与曹府往来亲近些,曹颙态度也温煦;没什么往来的,则还是客客气气地保持疏离。 
  其中,对于有些交情的人家,迫切想请曹颙拉线,结实十六阿哥或十三阿哥的,曹颙也成有选择地成全。那就是十三阿哥府那边,自言不敢应承;十六阿哥府那边,虽说“为难”却也勉力一试” 
  自然,在这之前,他已经同十六阿哥打过招呼。 
  以十六阿哥的聪敏,会提醒曹颙静观其变,又怎么会自己蹦跶出来。不过是帮衬下曹颙,顺便再收些节礼孝敬,使手头宽裕些……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华天堂(上) 

  “买古董。今天有些不赶趟吧。”曹颙看了看窗外,已经到了申末时分。 
  虽说夏日天长,可如今已经是申末下午五点前,到了前门或者琉璃厂。这铺子也要摘幌。 
  伊都立穿着官服,看着也是从兵部衙门直接过来。 
  他手中拿着个金灿灿的帖子,递到曹颙面前,脸上带了几分兴奋道:“实是这帖子现下难求,千金不换,央求了好几个人,都没求到一张。没想到今儿会到手,正好有个朋友,家中有事儿,今晚不得空,才匀出一张。” 
  曹颙接过帖子,只觉得沉甸甸,不由挑眉:“这是纯金的?” 
  伊都立带了几分得意道:“可不是,足金十二两。” 
  一两金十两银,兑换成银子一百二十两。 
  用这个做帖子,可见奢华,却也是爆发味儿十足。 
  上面用朱砂在正中压了三个字,“华天堂”右下有两个拇指盖大小的小文,“离火” 
  对于此这个华天堂,曹颙却不陌生。这是什刹海边最出名的饭庄之一,里面掌勺的师傅,是从宫廷御膳房退下来的老师傅,以烹调山珍海味闻名京城。 
  外头不常见的海参鱼翅、大虾、鲜贝,在华天堂是常见的。 
  就是专供内务府、市面上见不着的时蔬菜肴,在华天堂也都找到。 
  曹颙记得清楚,有次他应邀过去吃席,有一道“草菇西兰花”就售价八两银子,这是几百年后常见之物,在当时吃的却是个稀奇。 
  根据传言,这华天堂是康亲王府的生意。 
  曹颙当时不过是吃旁人的宴请,去过两遭,到是没有太留意。 
  只是他也晓得。那里即便不是康亲王府的买卖,也是有背景的。否则也不可能在什刹海边立足。 
  “华天改古董行了?”金帖怪沉的,曹颙撂到一边,问道。 
  伊都立笑道:“还是吃饭的地界,只是每旬逢六一次“鉴宝会”正好是今天。” 
  望文生义,曹颙就晓得,这是淘换古董宝贝的地方。 
  京城权贵多,“鉴宝会”是常见的,不过多是古董字画行举办,没想到如今开始在饭庄里举行。 
  既是伊都立过来相邀,曹颙也就不矫情,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补服道:“那先回去换衣服?” 
  伊都立点点头,犹豫了一下道:“正是,你我各自家去,一个时辰后,到柳荫胡同见。” 
  柳荫胡同。就在什刹海边,离“华天堂”不远。 
  曹颙见他欲言又止,笑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的?” 
  伊都立讪笑两声道:“真是要厚颜相求了,“先前没指望能得到今儿的帖子,银钱预备得有些不凑手,若是孚若便宜,就暂借我些银票。” 
  曹颙听了,心中诧异。 
  这“鉴宝会”类似的活动,他前些年也见识过,多是交些订金。 
  就是华天堂的堂口大些,有个万八千两的订金也当够了。伊都立家虽比不上曹家,却也是官宦世家,家资颇丰,拿个万八千两银子绝不会是难事。 
  这会儿功夫,就听伊都立苦笑道:“他们家流出的东西,要当场货银两清。” 
  “这是何故?”曹颙听着。有些不解。 
  京城的古董字画,价钱数以万计,并不稀奇。难道谁过去都捧着一匣子银票,或者使人抬几箱子银子过去? 
  “要不说,他们家能淘换到好东西。他们家露面的宝贝,都不是商贾手中淘换出来的,而是直接从物主手中出来。华天堂只是经手。收售出价三成做佣金。要是可以交订金,过后买家反悔,就算赔给人家订金,也耽搁人家功夫不是?”伊都立道。 
  富贵人家,沉沉浮浮是常事。尤其是京城,家里有宝贝的人家,并不稀奇。 
  要是那些古董字画,卖到古董行或者拿到典当行典当,得到的银子不会超过五成。有的时候,甚至被压到一、两成。 
  拿到华天堂售出,虽给付三成佣金,还剩下七成,对于卖家来说,还是占便宜的好事。 
  “需要多少,大人给个数儿,省得带少了,耽搁了大人的正事儿。”曹颙想了想,道。 
  伊都立伸出手掌,翻了翻,压低了音量道:“若是便宜,就拿十万吧。” 
  曹颙口中应着,心中却是觉得怪异之极。 
  就算伊都立家资颇丰,可十万两银子买古董,也有些过了。就算是京城贵地,人口过百的大户人家,十万两银子也能正经花上几年。 
  只是伊都立没有多说,曹颙也不好相问。否则话多了,显得自己不乐意借银子似的。 
  说完这些,也到了落衙的功夫,伊都立同曹颙一起出了户部衙门,各自回府更衣不提。 
  因约在一个时辰后,时间倒也宽裕。 
  回到梧桐苑更衣后,曹颙便对初瑜讲了伊都立借银之事,让她取上十五万两内务府银行的银票。 
  曹家银钱,存在银行的本就不多,不过是以初瑜的名义,存在内务府银行二十余万两。因她手上有稻香村,这些年铺子生意又好,有上银钱也并不算显然。 
  以曹府名义上在内务府存的,不过是数万两。其他的,除了置产外与家中银库内的,还在其他钱庄分散存了一部分。 
  初瑜倒是痛快地开了箱子,取了银票出来。只是她同曹颙一样。对于伊都立花费这些银子买古董很是不解:“十万两银子,都能买几个庄子了。不知是送给何人,这礼也委实太重了些。” 
  巴巴地淘换“华天堂的金帖,不惜借银子买古董,这指定不是自用。 
  曹颙听了,却是心下一动。 
  这些日子,他这边与十六阿哥那边,也收了不少古董字画。那些人送礼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年底的地方大员出缺。 
  十万两银子,花钱跑官。要是有门路的话,一个巡抚也下来了。 
  伊都立出身八旗大户,相府人家,正是有门路之人。而他最拿得出手的门路,就是有门好连襟。 
  东西,是预备送十三阿哥的? 
  曹颙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以伊都立与十三阿哥的关系,要是他真开口央求十三阿哥,并不是难事。哪里还需要昂贵的古董敲门? 
  这个疑问,一直带到柳荫胡同,与伊都立汇合时。 
  伊都立已是换下官服,只穿着宝蓝色仿绸褂子,头上的镶嵌得是块鸽子蛋夫小的羊脂白玉,腰间挂着荷包玉佩,脚上踏着黑绸官靴,手中摇着扇子,是前朝文征明画的扇面。 
  即便不报兵部侍郎的名头,单凭则装扮,也是通身的富贵。 
  不过,曹颙看的不是他的装扮,而是他身后只带了两个小厮。 
  要是真花十万两银子买宝贝,还不得小心些? 
  曹颙带的人虽不多,却也有一个小厮,四个侍卫。不是因身带巨款的缘故,而是去的地方不熟,又是晚上,还是多留心好。 
  伊都立看出曹曹颙疑问,笑道:“咱们现下过去吃饭,带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