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到了正月十八,江宁海贸招标的日子到了。
    主持招标的,除了曹颙、李卫外,还有江苏巡抚与刚从京城过来的新总督。
    因海贸的门槛高,排号参与的士绅商贾并不多,不过四十来人。
    万复来了。
    为了防范落口舌,万复并没有同曹甲一起过来,而是打扮得同富家公子似的,带了几个清秀的随从过来。
    万复二十多岁,身材高大,容长脸,满脸正气,眉眼之间带了几分孤芳自赏。
    若是早知他底细,任谁也想不到他就是洪门现下的“门主”,被官府通缉的盗匪之流。
    曹颙只是多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私下相见。
    倒是李卫,使人将万复唤到旁处。
    不知怎么说的,那万复再出现在人前时,神情不变,可是浑身上下都透着欢喜之意。
    曹颙稍加思量,猜出缘故。
    对于一个充满野心、想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能动心的无非是权与钱。
    李卫榨了他的钱,只会让他心疼,哪里会现在这样如沐春风;剩下的就是权了,只是不知答应的是几品。
    投标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前面大部分的时间都很安静。
    除了程家花了三十万投了三分股外,其他人都开始观望。
    谁都知道,程家同曹家有旧,又巴着李卫,肯如此痛快投标,也并不出人意外。
    在程家眼中,这三十万两银子的分量,实不算什么;程家之富,不可言说。
    可对其他士绅商贾来说,这十万两确实不是小数目。
    最近几年,江南地价攀升。饶是如此,十两银子也能买上一亩水田,十万两银子就是万亩良田。
    万亩良田,每年的收入也能有几千块。
    海贸听着虽诱人,可有官府牵扯其中,谁晓得朝廷会不会“卸磨杀驴”。毕竟,对于商贾之流来说,他们并没有受朝廷什么恩惠,反而要忍受各种盘剥。
    场面有些冷清,李卫见状,不由蹙眉,唤了个小厮,低声吩咐了几句。
    没等他小厮离开,就见有人扯着嗓子竞拍。
    李卫转过头,看了曹颙一眼,对他越来越佩服。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五家尘埃落定。
    这五家都是从未听过的名头,使得大家安静下来,琢磨这些都是什么人。
    没等大家琢磨出点什么,安静许久的万复就开始一鸣惊人,以五十万的价格,拍下五分股。
    那些平日自诩自家同程家相差不多的老家伙,差点就毛了。
    程家珠玉在前可以,换做个生面孔的毛头小子,大家如何能服气。
    恼是恼,能做到家主或者族中精英子弟的都不是傻子,又几个会真的将怒气装在心里。
    他们面上愤愤,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这么多人抢,要是错过了,会不会损失太大……
    *
    京城,户部官仓。
    天佑、恒生跟在十三爷这边,见证了户部海贸招投标。
    同江宁那边的卡壳相比,京城这边的招投标顺利得超过人想象。
    四十分股,四百万两银子,如此而已。
    用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四十分股份就被瓜分一空。
    天佑与恒生两个的准备,压根就一点没用上。
    “这也太容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兄弟两个都带了疑惑。
    十六阿哥却是心情大好的样子,道:“旁的地方不知道,京城这些权贵可都长了一双富贵眼睛。这些年,你父亲屡屡为创新,这回户部招标,使得你父亲善财童子的美名复起。”
    小哥俩都听出来了,并不是户部招牌硬,而是曹颙历年来的敛财手段,使得这些人心折而已。
    恒生松了一口气,既然这么多人看好海贸,那父亲那边说不定就不用那么操心。
    天佑神色怔怔,却是不见轻松。京城这边买父亲的账,江宁那边呢?
    *
    江宁,招标处。
    看到手中的名单,曹颙不由皱眉。
    三十分股,已经拍下的才十五分。
    除了程家还有另外一家与曹家有旧的人家占了四分外,剩下的十一份,就有万复那小子的五分股,魏仁的三分。
    其他散户,收拢上来的银子只有三十万两,对于曹颙一个堂堂户部尚书来说,这银子就太少了。
    曹颙未免有些郁闷。
    李卫劝了两句,带着万复回驿站去了。
    曹颙、曹颂兄弟两个,则回了总兵府。
    曹颙回京之事,也终于放在台前。
    “现下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大哥这个时候归家也太仓促了些,一路上又要遭罪。还是等过了龙抬头,再动身启程吧?”曹颂道。
    曹颙摇了摇头,道:“外祖母月底出殡,我这做外孙的,还是回去的好。”
    因牵扯长辈后事,曹颂不好再说什么。
    在离开江宁前,曹颙有些犹豫,要不要将织造府那枚戒指挖出来,送给曹甲安置。
    思前想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发。
    不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缘故,还因为戒指与曹家的关系还是秘密的好。
    正月十九,曹颙使人接了魏文英过来。
    文英听说曹颙要回京,很是不好意思地提及可否请其帮忙捎带些东西北上。
    这个自然没问题,静惠也预备了不少礼物,让曹颙带回京,将魏文英这礼,同静惠预备的那些搁在一处就行了……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英雄暮年
    。 更新时间:2011…5…6 14:01:10 本章字数:6311

    正月二十,曹颙没有按照计划返京。
    因为,十九这天下午,王鲁生到了江宁。
    他是为海贸之事来的,也是为曹颙来的。原本得了消息,户部为海贸事宜招标,他就过了年出发,想着进京参加此事。
    没想到,将到京城,得了消息,招标事宜分两处,京城招标四十分股,江南招标三十分股,剩下三十分,十分留给广州商会,其余二十分归户部。
    又及,户部尚书曹颙南下,负责江南招商事宜。
    王鲁生二话不说,立时叫人调转方向南下。
    他毕竟年过五十,又因年轻时操劳过度的缘故,近年身子已经衰败下来。
    坐着马车,他紧赶慢赶,也错过了正日子,正月十九才到江宁。
    却是到的将将好。
    曹颙背负的旨意,只是到江南吸股招商,公开招标后,亦有权同人签订契约。
    一百五十万,剩下的十五分股,王鲁生拍了拍胸口,道:“全包了!”
    即便晓得王家豪富,可曹颙也被这大手笔给镇住。
    有些话不好在人前说,曹颙将王鲁生请到总兵府书房。
    “七哥,朝廷初试海贸,还不知以后如何。即便七哥想要试试,也不必这么大手笔。涉及朝廷,若是有变数,却是后悔不及。”曹颙道。
    看着面前这个露出老态的王鲁生,曹颙心中不无感动。
    王家有不少子侄在京,前些年开始又搭上内务府的线,王家完全可以进京竞标。
    王鲁生“舍近求远”,为的不过是曹颙。
    曹颙很领这份情,却也不愿让王鲁生冒险。
    以朝廷名义,组织大清海贸还是首次,其中也存在风险。
    风险不是来自旁人,就是来至龙椅上那位。不管现下朝廷的契约上,对商贾应允的是多么优容,可只要雍正一句话,这契约就是一张废纸。
    曹颙没有拦着魏仁参加竞标,是因为魏仁手中的那三十多万银子,不好拿到明面来。即便魏仁是重视兄弟情义,才为魏信留下这笔银钱,可在魏家其他人眼中,这就是不公。
    因为魏信赚这笔银子时,魏家兄弟几个还没有分家,魏信交回来的银子,都当入公中。
    还有就是这笔银钱,对于魏仁来说也好,对于魏文杰兄弟来说也好,都是一笔“闲钱”。
    若是不入户部海贸商股,就只有置田或者深埋地下。至于存银行什么的,这么一大笔数额,魏仁是不信的。
    魏家在江宁的田,已经够多的,且众目睽睽之下置办了也不能归到五房;京城的庄子,却也已经够魏文杰兄弟嚼用。
    没必要大置家产,彰显于人前。
    王鲁生是乡绅,更是商人。他的银钱,是生意本钱。
    一百五十万,即便不是他全部家底,也是不少分量。
    见曹颙是真心为其考虑,王鲁生带了亦有些动容,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打算。
    一为帮曹颙补足份额,二是为给自家留条后路。
    见他面露沮丧,曹颙心中生疑。他将王家的事情想了想,若说有什么值得王鲁生担心的,也就是小一辈兄弟争产了。
    王鲁生有两子,长子二十三、四年纪,幼子十来岁。这兄弟两个,并不同母。
    只是,现下争的话,是不是早了些?
    除非有吴氏在里面,为了亲生子,要为难外甥继子?
    那个吴氏,曹颙是见过的,总觉得温顺平和,不是那种目光短浅没见识的妇人。
    “可是晚辈不听话,七哥好生教导就是,何至于如此萧瑟?”虽说曹颙不愿探究王家私密,可见素来爽朗的王鲁生如此,也只能多问两句。
    “若只是儿子们不争气便好了。俺折腾了一辈子,早已给他们攒下了家底,哪怕他们再没出息,只要不嫖不赌,总能富足一辈子……可是人心难测……”王鲁生叹了口气,对曹颙讲述了他心中隐忧。
    他所忧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族人。
    日照王家,也是地方大户,族人聚居,百年下来,子弟不乏有出仕者。
    做到五品、六品者大有人在,这些人都是王家的根基,作为族长,对于族人的成就王鲁生只有欢喜的。
    可前提时,嫡支当家。
    如今旁支所出的王全泰,已经升了正二品的副都统,位比封疆。
    不只在京城的王氏族人,陆续依附王全泰;就是日照这边,王全泰这一支在族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加上,王全泰的二弟王全奉又中了举人,有了功名。
    对于还行商贾之流的嫡支相比,那一房已经是人上人。
    偏生王鲁生因看不惯王全奉的刻薄性子,早年多有龌龊。
    王全奉早年势弱,还夹着尾巴做人;近几年招摇了,倒是说起王鲁生不是来。
    不说自己怂恿老娘分家,在哥哥娶亲节骨眼难为哥哥嫂子,连聘银都不预备,反而说族长用心不良,挑唆他们兄弟手足情分。
    对于他这种泼皮行为,王鲁生恼急,可也不能下狠手收拾他。毕竟,要顾虑王全泰那边。
    随着他的忍让,王全奉蹬鼻子上脸,谋了族老位置,开始对于族中大小事务指手画脚起来。
    “那一房的几个小子,都在读书,年长的一个,已经考上了秀才。几个小的,明年也要开始童子试。俺家这两个混小子,却委实不是读书的材料。此消彼长,如今俺还在,看在俺这张老脸上,王全奉不敢闹得太狠,王全泰也不会给他撑腰子……若是俺没了,剩下这两个小的,空有嫡宗名分,守着偌大家产,还不知会怎样……这入股海贸之事,也算给他们留条后路;倘若有一日老家那边待的不安生,也可以进京……”
    曹颙听着,面色变得肃穆起来。
    王鲁生这个忘年交,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子,是北六省绿林都交口称赞的“赛孟尝”。
    如今,英雄暮年,竟要受小人之气,如何能不让曹颙着恼?
    更不要说,还是因他曹颙介绍的缘故,王全泰才投靠到十三阿哥门下,有了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