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诹耍空獠茱J人虽不大,但是平日里像个小大人似地,想着就是心眼不少!咱们颂儿好好地读书研究学问,他给撺掇着去考什么武举,这荒废了学业不说,到底连个功名都没挣到!还有,就是颂儿收房里人的事,他这哥哥摆出正人君子地模样。倒放任兄弟胡闹,这是哪家地道理?”

    曹听着妻子越说越不堪,猛地从床上坐起:“闭嘴!这是什么话?你那宝贝儿子有什么值得人算计的。你倒说说看!”

    兆佳氏被曹唬了一跳,拍了拍胸脯,缓了缓气,才喃喃道:“这兄弟们都没出息了,不是越发显得他能了吗?”

    曹听了这话,怒极而笑:“你还不傻,你也知道颙儿有本事!行。这哥哥带着弟弟倒是存坏心了!好,好,这话既然是你说地,那咱们就不劳烦别人,往后也别尽想着沾大房的光!”

    兆佳氏只是不忿曹颙比曹颂出息太多,才忍不住唠叨几句,听丈夫这般说,也知道自己不对。她父亲前些年就病逝了,伯父又从尚书位上退下来。虽说娘家还有几个兄弟堂兄弟,到底远了一层。曹颙有个郡王姐夫。又有个皇子岳父。又是曹颂的亲堂兄,比兆佳氏那边的亲戚可不近多了。想着这些。她便怅怅地说不出话来。

    曹虽然懒得理会她,但是为了几个儿子的前途,不免又正色告诫道:“项儿不是你生地,先不说他,就是颂儿他们兄弟三个,都是你肚子里出来的。大哥与我都老了,往后他们的前程还要落到他们堂哥身上。你往后说话行事,要先为你这几个儿子想想,若是你不指着这个侄子,那万事随意,否则你就要想想妥当!”

    兆佳氏思量了一回,想要对曹辩白辩白两句,却又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等到想着初一是不是陪着大嫂与郡主侄媳妇儿去上香,打算与曹商议商议时,曹已经鼾声渐起了。

    兆佳氏躺在床上,仍是难以阖眼,想着下午乳母张嬷嬷讲着京城伯爵府的体面,对李氏不禁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早年,她阿玛本是想将他许给曹寅的事,她也晓得些。当初因听说是继室,她心里委屈,还曾跟额娘阿玛哭闹来着,后来不知怎地不了了之,说给了曹。

    不管是相貌,还是为人行事,兆佳氏对李氏这个大嫂实在没有半点心服的地方。

    不过,是早年有老太太在,不好放肆,面上要敬着。等老太太去后,李氏又成了福晋之母,越发不能得罪。

    兆佳氏心里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若是自己当初不闹,是否就是自己的女儿做福晋,自己的儿子娶郡主格格?这个问题,是谁也说不清了。

    因心里有了顾忌,兆佳氏说话行事果然更加妥当,对李氏很是恭敬,对曹颙与初瑜也颇有长辈的样子。生怕因自己在侄儿、侄儿媳妇面前留下坏印象,影响儿子们地前程,连带着她对庶子曹项与庶女五儿都格外亲近许多,都收拾得体体面面的,一起带到东府过年。

    因是新年,自然少不了烧香祭祖这些。连带着江宁城内外的宗亲,也来了不少。曹颙与初瑜虽然年纪小,但是辈分却大,就是侄儿辈、侄孙辈地都有了,少不了又费了不少红包压岁钱。

    有消息灵通的,知道曹颙年后要北上做道台去,便到曹寅面前说情,想要跟着去混个差事。

    曹寅因儿子头一遭外任,不比寻常,轻易没有松口。只挑了两户妥当的远支,为人老实本分的,辈分又比曹颙低的,再与曹颙商议后,给了回话。那些借着辈分,想要欺曹颙年轻,想要去混个太爷当当的,都让曹寅打发些银钱婉拒了。

第六卷 清平乐 第二百零六章 北上

    熙五十一年正月初七,曹颙收到庄席与紫晶自京城寄庄席信中,多论及时事,提到浙江提督王世臣告老准奏,四川建昌道卢询为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虽然两个任命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干,但是曹颙与曹寅还是从中看出些门道来。

    织造府书房内,曹寅叹息一声,道:“看来,万岁爷还是想要保全礼啊!”

    曹颙听了,不禁皱眉,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康熙老爷子如此纵容贪官。这王世臣与张伯行略有交情,曾经会同江苏这边的兵丁巡海稽盗。像这些年过六十的老臣,若是任满后,通常都会做出告老姿态,但是不过是走走形式,通常皇帝都会勉留,或者原任,或者升迁。像王世臣这般直接准告老的,实在不多见。因此,曹寅才会认为康熙是有心保全噶礼。

    曹颙虽然不知这卢询的履历,但是能够从正四品道台直接升到正三品按察使,还是江苏这个富省,可见也不是寻常人,想了想,问道:“父亲,这卢询是汉军旗人?”

    曹寅点了点头:“是了,那万岁爷这意思,看来也是要保全张伯行了!”

    毕竟康熙还未眼瞎耳聋,保全噶礼怕是会影响满汉官员的平衡,不放心这江南官场;但是这张伯行是众所周之、在民间声誉极高的清官,怎么凭噶礼没头没尾的诋毁就能够问罪的?曹颙想到这些。想起康熙地对满人的护短来,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满人虽然入关六十多年,但是对于中原人来说,他们始终是异族。就是他们自己,亦有蒙元的例子在前,所以对汉人才会加以防范。

    父子两个由噶礼、张伯行的满汉之争,又说到江南官场的局势,越说越觉得圣心难测,不知康熙会如何发落这两人。虽然就想要保全他们,但是江南这边的官场已经让这两人搅和成这样。估计他们留人江南的可能性不大。

    紫晶的信上,说得却多是曹家与各府的交际往来。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就是曹颙他们南下两日后,雍亲王府的四阿哥弘历百日。三日后,雍亲王府地格格耿佳氏又生了五阿哥。

    因曹颙走前特意交代,诸王府阿哥府中,淳平两家王府自不必说,雍亲王府与十三阿哥府的人情往来也都要加厚,所以紫晶用曹颙与初瑜的帖子,都备了重礼奉上。自然。按照曹家一惯的传统,这些都是不招摇而又实在的东西。

    去年腊月,主要有十三阿哥嫡长子弘小阿哥周岁。十六阿哥迎娶嫡福晋,完颜小姐嫁入简王府三件大事。相应的礼单,都是曹颙出发前就拟好的,紫晶只需安排妥当的人奉上即可。

    十三府与完颜府这边还没什么,只是一些物件摆设、金银礼金。十六阿哥除了昌平的温泉庄子与庄子周边的二十顷山地,还有曹颙之前让魏信自广东那边寻到地一些术数方面的典籍。这使得十六阿哥不胜欣喜,特地写了信来向曹颙道谢。并且还随信附上内务府淘换来的一些养生药丸,这些个却是孝敬表姨与表姨夫地。

    紫晶信上还提到,与庄先生商议后,京城这边这些人要正月十一出发,前往州。因先前听曹颙提过,要在南边过完十五再赴任,江宁离州却比京城离州要近上许多,所以他们就提前五日出发,在州与曹颙汇合。

    这年前年后。应酬了几日,离曹颙夫妇北上的日期越来越近。不止曹寅抓紧时间与儿子提点一些官场上需要注意的门道;就连李氏。对儿媳妇初瑜也林林总总地交代了许多。

    虽然高太君不喜欢初瑜,但是却不影响李氏对这媳妇的满意。初瑜教养好。容貌好,对待曹颙也没得说,这样的媳妇还有什么看不过眼的?唯一遗憾的是,初瑜进门一年多,肚子还没有动静。但是因曹颙与初瑜还小,而李氏当年也是进门一年多才怀上地曹颜,所以并没有过多提及此事。相反,她还担心初瑜难过,尽心宽慰了两次。

    西府兆佳氏虽然心里想着与郡主媳妇好好攀攀交情,但是因过年时,抱着两个女儿两府的折腾,使得孩子们过了凉气,害起病来。曹预还好,毕竟大些,身子骨壮些;五儿还没周岁,自落地后身子就不算很好,这一病就病了小半个月。

    兆佳氏也是有几分好强,生怕庶女有点什么闪失更坐实自己的“不贤良”,请医问药地亲自照看,整整瘦了一圈,就是曹见了,也不禁有些动容。宝蝶与翡翠房里去的也少了,几乎日日留在兆佳氏房里。有的时候,难免献些殷勤小意,帮着兆佳氏揉揉肩、捏捏脚什么的。

    虽说早年曹夫妻两个也是这般,但是自打路眉入府,之后又吵闹了几次后,这样的温存早已不多件。

    兆佳氏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酸涩,无人时就对着五儿发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止是待五儿如此,就是待庶子曹项,兆佳氏也和颜悦色许多。无奈,曹项是被她吓怕了的,又是十来岁的年纪,并不好哄,反而因嫡母地异常越发战战兢兢。

    兆佳氏亲近了他两回,也不耐烦见他这样子,便摆了摆手打发他下去。

    曹的妾宝蝶本是兆佳氏房里地丫头,见过兆佳氏早年地跋扈,眼下见她像换了个人似的,心中也是惊疑莫测。因在府里,她生地儿子曹项别说比不上哥哥曹硕的懂事,就是连弟弟曹畹幕槎济挥小�

    宝蝶知道大房曹颙向来对几个弟弟都疼的,便也动了小心思,想着儿子今年十一,若是在南边。有哥哥弟

    ,不知何时能出头;还不若跟在堂兄跟前,过几年大名。因此,她便找机会对曹求了两次。

    曹虽然体谅宝蝶爱子心切,但是想到侄子曹颙还未及弱冠,又是初次外任,他这做叔叔地帮不上不说,怎好再添麻烦?便安抚下宝蝶,道是三年后再商议此事,毕竟曹颙是去做道台的。哪里有功夫来照顾弟弟?曹项要是大些还好,眼下这点年纪,正是该督促着用心读书写字的时候。

    宝蝶求不动曹,也不敢随意妄为,便一门心思让儿子好好读书,使得曹项一时之间苦不堪言。不过,十来岁的孩子,也懂事了,知道姨娘是为自己好,就咬牙硬挺着。一心要熬出头来,不让兄弟们小瞧。

    正月十五,织造府又置办了家宴。也算是为曹颙夫妇践行。

    次日,曹颙与初瑜告别父母亲人,启程北上。同行的除了曹颂、魏黑、曹方、小满并一些长随护卫外,还有曹颙的两个族侄曹延孝与曹延威,曹寅帮着请的精通钱粮账目的韩师爷与路师爷。

    这热闹了将近一个月的织造府,又冷清下来。李氏送走了儿子、媳妇,就开始垂泪。曹寅知道妻子舍不得。但是又有什么法子,这孩子大了,总要离开父母身边的。

    曹颙地心里也不好受,在江宁这些日子,没事陪着父亲下下棋,陪着母亲说说话,要不就带初瑜在江宁城里逛逛,既是舒心又是逍遥。这再次离开双亲,下次见面还不知什么时候。他心里如何会不担心。临行前,对曹寅不禁再三嘱咐。要收好金鸡纳霜。注意饮食,到了春夏之际小心疾。

    曹寅后来。都忍不住笑骂儿子啰嗦了。曹颙心里感叹不已,自己这般筹谋了几年,不就是想改变父子两个先后病逝的历史,改变家族衰败、亲人流失的惨境吗?

    看着曹寅并不放在心上,曹颙对母亲,甚至对西府二叔那边都特意交代了。他不在家时,千万要注意曹寅的身体,若是发现哪里不对头,立时给他去信,或者直接上报朝廷,切不可因隐瞒病情而耽搁了。

    康熙五十一年,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曹家,都不是寻常的年份。

    自江宁到州府,只需一路过扬州、淮安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