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曹二十二的岁数,任兵部郎中,已经是少年高位。不过,同他过去的履历相比,这又不算什么。
太仆寺虽说冷清,但是主官却是九卿之一;兵部虽说是权重的地方,但是曹是连降三级过去的,担任的又是四司中车驾司郎中,这惩处委实有些重了。
兵部四司,包括掌管武官选授、品级的武选司,掌管兵籍、武器、乡会试武科、编发、戍军诸事的武库司,掌管马政及驿传之事的车驾司,还有掌管各省舆图的职方司。
四司中,论起权大油水足,还是要数武选司。
武选司是兵部里的“吏部”,武官出京也好,进京也罢,这边的打点是万万不能少的。从主司郎中,到下边的主事、笔贴式,每年收到的冰敬、炭敬、别敬不可胜数。
其次,武库司也是好的,这有武器收库入库、戌军等事物,其中的弯弯道道也多了去了。
最轻省的是职方司,不过是上衙门点卯吃茶混日子,十天半月没差事是经常的。虽说油水不过武选司同武库司,但是也没人眼红,不用替上头背黑锅,胜在省心。
车驾司则是两头都不占。既没啥油水,这琐碎之事又多。
名义上这边掌管全国马政,但是所谓地全国马政,指的就是八旗牧场。八旗牧场,上边有各旗的都统、副都统管辖。哪里论得着车驾司这边说话?
可是既担了个名。这牧场考核,牲畜数目统计,还是要归到车驾司。
就比如去年冬今年春的这蒙古雪灾,使得牧场牲畜损失严重,就是车驾司的官员去挨个牧场清点牲畜数。
太仆寺牧场牲畜数倒毙三成。四位主官都受了惩处。八旗牧场地损失将半。兵部这边也受了牵连。兵部两位尚书罚俸。分管具体事物地侍郎降级留用,车驾司郎中、员外郎罢官问罪。
上任伊始,曹去拜见了几位堂官。随后回到车驾司。
看着面前随同其他主事、笔贴式一起给自己见礼的纳兰承平,曹面上带着笑意。心里却想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该留不的不留,该走的不走”。
受牧场牵连被罢官的前任员外郎是镶红旗地,平郡王讷尔苏地门人。如今这取而代之地,则是因清点牧场牲畜倒毙数立下功劳的纳兰承平。
早年的纳兰承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巴拉巴拉地,是个爱出风头的家伙,带着几分纨绔性子。如今地他,却是少了言笑,神情肃穆,稳重地恍然两人。
虽说他面上恭敬,礼数周全,但是偶尔望向曹的目光,却是难掩怨愤。
来这边当差,曹本就觉得麻烦,见了纳兰承平的神态,越发觉得头疼。
十四阿哥保举他来兵部,是想拉拢他?
曹心中不禁冷笑,要是十四阿哥真是有容乃大之人,那也不至于因曹最初与镶黄旗子弟的恩怨而对他极尽嘲讽。
十四阿哥也不是小孩子,应该晓得康熙的忌讳。
拉拢曹,拉拢曹家,要是没有康熙的授意,那只会适得其反。
十四阿哥这般作为,不过是要将曹拉到身边。
想要挑错处也好,想要牵制曹寅也好,暂时讲和也好,都能主动许多。再说,虚张声势,给其他阿哥看,也算是给曹家树敌。
曹寅、庄先生、曹经过分析,已经是心中有数,却是也别无它法。
毕竟圣旨已下,曹只能领命往兵部去了。幸好兵部上边的部务王爷中,还有平郡王讷尔苏,多少也算是有个照应。
十四阿哥要是聪明人的话,也应会有所顾忌,偃旗息鼓,省的得不偿失。曹想到此处,心中渐渐平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
就算是兵部当差又如何,以自己同十三阿哥的交情,四阿哥还会误会自己是“十四党”不成?
要真是那样的话,怕这朝廷上下就没有干净人。
这要夺嫡的几位阿哥,分管部务,四阿哥还能将六部官员尽数处置了?
差事不过是差事罢了,只要自己做到位,就算别人想要鸡蛋里挑骨头,也蒙不过明眼人去。
曹伸手拿了公文,开始熟悉起自己的新差事。
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带着耳朵,闭上嘴巴。别的长处没有,这“谨言慎行”四字,曹还自信能做到。
初来乍道,他用了大半天的功夫来了解八旗牧场分布同各省的驿道。
看着纳兰承平前些日子带着人总结出来的牧场牲畜数,曹不禁有些奇怪。
虽说作为半个同行,他听到风声,晓得八旗牧场那边账目混乱,实际牲畜数远远地少于账目上的牲畜数。但是,因这其中干系到八旗权贵,大家尽管心知肚明,却是没有人敢捅出来。
纳兰承平这个六品主事,却敢实情以报,谁给的胆子?
借着大雪灾,将空的牲畜账目做平,也不是容易之事。这牧场规矩,就算是倒毙牲畜,也要去骨剥皮,牲畜皮骨入库。
八旗牧场,除了马匹,还有几万头牛,几十万头羊。总计牲畜数十万。
就算是虚报一成,也是数万牲口地缺口,但是虚报的岂止是一成?
人心贪婪,在银子面前,谁还会想到要是真有了战事。这朝廷没马。会是什么状况。
自从康熙三十六年,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后,天下太平将近二十年。
在那些八旗权贵眼中,如今四方平定,正是“太平盛世”。烽火岁月已然是一去不复返。
牧场那边。成年累月下来。虚报的牲口数没有半数,也有三、四成。
纳兰承平身后有人啊,曹想到这里。心里多了几分提防,但是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八旗牧场不同别的。每个旗地牧场都是平级,不互相统属。抹平八旗牧场账目,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做到地。
纵横联合,牵扯的人多了,总会有蛛丝马迹。追根溯源,便能查到背后做主之人是哪个。
如今已经是康熙五十四年,再过两三年,便是十四阿哥西征了。军马不足,那战争不是儿戏么?
曹思及此处,心中不禁有些踌躇。
莫非,自己误会了十四阿哥,十四阿哥是为了马匹之事,才想着保举自己的?
前些日子,曹请太仆寺其他几位主官联名上了“牧草储备”与“圈养舍饲”的折子。
十四阿哥之前谈笑间说起,是瞧了那个折子,才晓得曹有过人之才,于国于民有大用处……
一心为国的十四阿哥,心胸狭窄地十四阿哥,曹抚了抚自己地光脑门,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
自己固然要趋吉避凶,但是也不能太过自以为是。
该防备还是需要防备,该“表白”之处还得“表白”。要不然,明明是自己做了分内之事,要是外人看来帮了十四阿哥地忙,那谁能保证四阿哥就不怀疑他?
看来,还得往十三阿哥那边去一遭,顺便也说说洋货铺子的事。
熬到落衙,曹出了衙门,就见十六阿哥身边的近侍赵丰站在不远处同小满说话。
见了曹出来,赵丰迎上来,打了个千儿,道:“曹爷,我们主子寻曹爷,这边人多,在前头胡同口等着呢。”
虽不晓得十六阿哥寻自己何事,但是难得他出宫来,曹地脸上也多了笑模样。
待到相见,十六阿哥上下打量了曹,视线落在他的白鹇补服上,笑着问道:“又从五品做起,可还顺手,这一日地功夫下来,如何?”
曹苦笑,道:“还算凑合,虽说繁琐些,也算是有章可循。”说到这里,问道:“十六爷找我,有事?”
十六阿哥弹了弹袖子,道:“还不是为十三哥那个洋货铺子的事儿,走,咱们往十三哥府上去,边走边聊。”
十三阿哥的洋货铺子已经在收拾,广州的货也到了。消息灵通的,早已得了消息。
如今分管内务府的是十六阿哥,就算那些皇商对此有异议,也闹不起事端来。
曹也顾及十六阿哥那头,不愿他太过为难,叫魏信采买洋货时,也尽量避开几处大头。
不管是西洋物什,还是东洋物件,不过是图个稀罕罢了。就算魏信避开皮草、药材、钟表这几处大头,但是杂货这边,那些皇商也是有经营的。
那些皇商原还怕十三阿哥趁机,将几处大头洋货买卖给占了。就算十三阿哥没有爵位,毕竟是皇子,身份尊贵、
他们身后虽也有主子靠山,但要是真因买卖的事儿闹将起来,却是也捞不下什么好。
商乃“贱业”,就算是闹到御前,也是各大四十大板,两下没脸。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待同广州那边核对了消息,晓得十三阿哥这边的买卖避开了几位皇商的主业,众人又得陇望蜀起来,对皇子阿哥的畏惧之心也减了不少。
十三阿哥虽没有被圈,但是没有封爵,不过是闲散宗室待遇。向来又是闭门不出地。还什么可怕的?
他们撺掇着,在十六阿哥面前没完没了地嘀咕起来。
十六阿哥固然不会将他们放在眼中,但是对于他们身后的主子们多少也有些忌惮。
现下来寻曹,十六阿哥就是同其商议,想要往这买卖里参一成的股。这倒不是他贪财。他尚未分府。吃穿用度都是内务府供给,并不缺银子。
不过是免了后患罢了,县官不如现管,里头有了十六阿哥的股份,就算是铁帽子王爷那边。也要避其锋芒。
要不然。十六阿哥这边执掌着内务府。想要着还回来轻而易举。
曹自然是没有意见,当初想着洋货买卖时,他就想过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两个。
不过。要是动静闹得大了,怕引起康熙多想。曹就没有节外生枝,十六阿哥这边,他早已打了招呼。
十六阿哥晓得十三阿哥那边日子拮据,自然是支持地。如今他主动参合,也是为了保全十三阿哥。
两人说完这个,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儿。
十三阿哥身为皇子,早年得皇帝宠爱时,督抚献媚,亲王郡王也要弯腰巴结;如今落魄,连权贵家奴都敢踩上一脚。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连他们旁观之人,都替十三阿哥难过,十三阿哥自己个儿心里也不会好受。
十六阿哥收敛了笑容,叹了口气,道:“孚若,十三哥地今日,便是我的明日。我额娘是汉人,名位又低。要是皇阿玛龙……要是皇阿玛能想起让我们开府分封,那我同十五哥、十七弟还能得个固山贝子。要是皇阿玛没想起来,等到新皇……国公、将军也是保不齐的。”说到最后,皱眉也皱了起来。
曹见他这般沮丧,不由稀奇:“十六爷怎么想起这个?记得之前不是说,真要是那时,为了昭显手足情人,那位也会厚待各位爷么?”
十六阿哥摇了摇头,叹道:“是我短视了,真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算是瞧明白了,除了皇阿玛,这其他人都不算什么。贤王也好,名臣也罢,不过是皇阿玛一句话的事儿。皇阿玛坐在那把椅子上,什么看不到、什么看不清的?不过是为了制衡,有意纵容罢了。父子骨肉天伦,尚且如此,那兄弟之间,岂能还盼着手足情深?真坐了那个位置地,喜怒随心。屈居臣下,岂能尽想美事儿,想到最糟糕处,心里有个底儿也好曹还是不解,这番感慨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