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早两年,不用十四阿哥拉拢我,怕我自己个儿就要动心思。现下,却是懒得参合,愿意做看戏地。冷眼旁观,瞧着他们粉墨登场,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儿。”讷尔苏回道。 
  “这是爷豁达……”曹佳氏道:“翻手云覆手雨,这天下是皇上地,阴也好,晴也好,都有要由皇上说了算。旁人再蹦蹬,就同爷说的,也过是粉墨登场,一出丑戏……” 
  * 
  方家胡同,简王府外宅。 
  杨子墨看着炕桌上的如意匣,不由皱眉。这是几日前他送韩江氏的,今儿韩江氏使人送回来,其中用意,不言而明。 
  “哎!”想着韩江氏大好青春,就这样度过,杨子墨重重地叹了口气。这时,就听门外有人道:“这是怎么了?唉声叹气地?” 
  是雅尔江阿回来了。 
  杨子墨没有起身,瞅了眼那匣子道:“还能为什么?请曹颙过来饮酒之事,爷不用安排了。那个傻丫头,是个不开窍的。想要个外甥,怕是难了。” 
  雅尔江阿心里,对于借种生子这事儿,本来就觉得有些不妥当。只是见杨子墨张罗地欢实,不愿扫他的兴致。 
  现下,见他这般看重韩江氏,雅尔江阿心里有些不得劲,挑了挑嘴角,道:“爷上次见韩江氏,三贞九烈地模样,不像是有其他心肠的。倒是子墨,比韩江氏再在意孩子,是何缘故?” 
  杨子墨自幼在王府戏班长大,惯会看人脸色地,见雅尔江阿这般说,怕他心里存了芥蒂,笑道:“还能为什么?妹妹的容貌,在女子里也是出挑的,生出个粉雕玉琢的娃娃来,往后也能跟七格格一块儿玩,多热闹。” 
  听了杨子墨这番话,看着杨子墨的丹凤眼,雅尔江阿想起他少年时的模样…… 
  * 
  紫禁城,内务府本堂衙门。 
  曹颙坐在书案后,看着朝廷邸报。 
  各关监督,到了一年限满更替之时。户部已经上了折子,任满监督因钱粮亏空、提请展限者甚多,往后捏称亏空提请的,请按溺职例革职。康熙已经批了折子,从户部所提,明发天下。 
  然而,折子是折子,限定是限定,苏州李煦今年仍是继续任两淮盐政,提请展限的原因,是“织造库银亏空”。 
  作为康熙向来优待的老臣,李煦身上还兼着户部侍郎的衔儿。如今,又是油水最丰地两淮盐政。落在外头人眼中,李家同曹家一样,仍是屹然不倒。 
  曹颙看到这个消息,却只有苦笑的份。 
  他去过李家两遭,见识过李家地排场,日子过得甚至奢靡,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 
  因曹寅在江南有才名,同当世名流都有往来;李煦那边,亦不甘落后,待人极其“豪爽”。谁要是遇到难处,到李家走一遭,好生拜一拜,就能解决。 
  李煦的外号“李佛”,就是因此而来。若不使银子堆着,李煦哪里还能“豪爽”起来? 
  两淮盐政地油水越大,怕是李家的窟窿越大。拆了东墙补西墙,等到朝廷这边想起来发作,李家就更没有翻身地机会。 
  曹颙阖上邸报,凝神苦思。 
  外人看来,曹、李、孙三家连络有亲,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这也是大问题。父亲的回信中,对李鼐上次来京所提之事并未做回复。到底如何想,曹颙还不得知。 
  今年是康熙五十五年了,到雍正朝为止,曹颙最大地危机,就是十四阿哥领兵西征。 
  同他扯上关系,引得四阿哥忌惮;还不能触其锋芒, 
  “还是以静制动,要是十四阿哥逼迫,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曹颙想到此处,用食指敲了敲桌子,思量道。 
  康熙上了年纪,如今心病越发严重。交给十四阿哥领兵,未必是因相信儿子有什么帅才,怕是不放心将十几万大军交付到旁人手里。 
  要是十四阿哥不领兵,会如何? 
  这真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设想,曹拍了拍脑门,有些胆怯。万一历史便道了,他就要两眼一抹黑,能应付得来么? 
  屋子里幽暗下来,曹掏出怀表,瞅了一眼,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是申正二刻“下午四点半”。 
  这时,就见一个属官进来禀道:“大人,董总管来了。” 
  “哦?”曹颙原当董殿邦是豁达之人,但是也晓得身在仕途,有几个能真能势金钱利禄为粪土地。对他的筹划,理解是理解,但是人心向背,谁愿意自己被算计利用? 
  曹颙开嘴了道“请”,站起身来。董殿邦已经进来,想来是一路疾行,额头已经是渗出汗来。 
  “曹大人,八阿哥病了。八福晋使人进宫里请旨,延请太医过去诊治。方才德妃娘娘传下口谕,命内务府这边请示了宗人府,再做定夺。”董殿邦心下着急,少了寒暄,开门见山道。 
  虽说八阿哥如今处境尴尬,但是毕竟是皇子之身,容不得什么闪失。正如十七阿哥,平素并不闻达朝野,前两个月地一场大病,也使得太医院那边两位医官掉了顶戴,内务府这边亦是受到申斥。 
  有前车之鉴,董殿邦自然不敢轻忽。 
  曹颙倒是有些糊涂,既是让请示宗人府,那就去寻宗令简亲王雅尔江阿才是,急冲冲地寻他做什么? 
  “简王爷没有在内务府,王府那边也有宗人府官员过去请示了,也没有……”说到这里,董殿邦迟了一下,道:“其他地方,属官们也不敢去叨扰……” 
  这说的是雅尔江阿的外宅了,像九阿哥那样的身份,自然敢登堂入室、无所顾忌。换了其他人,谁不得量掂量。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八福晋使来的人还在太医院候着,如今天黑的早,要是再耽搁下去,就要关城门了。”董殿邦带着几分忧心道。 
  虽同八阿哥疏离,但是一码归一码,曹颙站起身来,道:“既是如此,那就劳烦董大人同本官走一遭,到各处去寻寻简王爷吧。” 
  董殿邦就是为了这个,才能寻曹颙的。九阿哥与曹颙的过节,京城谁不晓得?关于内务府招投标使得九阿哥损失眼中之事,董殿邦最是知根知底的。 
  八阿哥同九阿哥是一伙的,董殿邦原还担心曹颙记仇,随口推托。 
  见他应了,自是欢喜。 
  两人从内务府衙门出来,曹颙吩咐赵同先快马往方家胡同那边去探问请安,自己同董殿邦这边,也是骑了马,往那边过去。 
  雅尔江阿这边,早就使人摆了席,同杨子墨两个吃酒。 
  酒桌之上,雅尔江阿劝酒殷勤;杨子墨这边,怕他出干醋,也是小意逢迎。 
  杨子墨虽戏子出身,但是早先风头正劲时,也是雅尔江阿禁脔,并不出去应酬,也没什么酒量。 
  两壶酒下去,他已经醉得人事不醒,趴在桌子上。 
  雅尔江阿看着他地样,端起杯中酒,一饮而尽。他刚想开口唤人,就听廊下有人禀告,道是和硕额驸曹颙使人来请安,说有公务要请示,同内务府总管董殿邦一道往这边来。 
  曹颙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雅尔江阿闻言,起身唤了一个婆子,低声吩咐了几句,又看了杨子墨一眼,才出了屋子,往前院去了。 
  出来一见风,雅尔江阿也有些头沉沉的。到了去前院客厅,还没有叫人细问,管事就进来禀告:“王爷,和硕额驸曹同内务府总管董殿邦来了,已经在门外下马。” 
  雅尔江阿点点头,道:“叫他们进来。” 
  少一时,曹颙与董殿邦跟着管事,进了客厅。 
  见雅尔江阿做在堂上,两人忙打千见礼。雅尔江阿身子发虚,头有些疼,摆了摆手,道:“起吧,什么了不得的公务,巴巴地追到这里来?” 
  曹颙起身,将八阿哥患病之事、八福晋奏请医治之事,三言两语简单说了。 
  雅尔江阿闻言,不由冷笑,道:“什么时候,皇子府传个太医,还得宗人府做主了?” 
  德妃此举,面上看着是慎重,实际上不过是干系推到宗人府这边罢了。 
  雅尔江阿想到此处,自然火大,瞅着曹颙与董殿邦,也没有好心气,道:“劳烦两位总管,回禀德妃娘娘,就说干系重大,本王也做不得主。延请太医之事,还是请娘娘做主……” 
  就这样,白跑一趟。 
  回到宫里,已经是黄昏时分,董殿邦低声道:“大人,就是请示了娘娘,也到了关城门的时候了……” 
  曹颙心里,也是愕然。 
  这就是所谓“失势”么?纵然是皇子阿哥,又如何……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零三章 失势(下) 

  走到宫里。内宫门已经落了。 
  董殿邦心里着急。也没有法子。德妃与雅尔江阿都不说话。轮不到他做主。曹颙这边。心里感叹两声。也就跟董殿邦作别。回家去了 
  之前还寻思董殿邦是不是九阿哥在内务府的代言人。如今看来。却是不像。 
  为了八阿哥的病。虽说他也着急。但好像想的也是干系这些。 
  曹颙回到府时。大门外已经挂起笼。 
  去兰院打了个转后。曹颙回了梧桐苑。此刻已经是饥肠辘辘。 
  初瑜这边。已了消息。使人去厨房预备了。 
  等曹颙梳洗完毕。喜彩已经带人摆桌。 
  看着热乎乎羊肉萝卜锅子。曹颙不禁食指大动。初瑜坐在一边。亲手帮丈夫盛了碗热汤。送到曹颙手上。 
  天慧坐在炕里。手里拿着只剥好的烤白薯。顺着声音望过来。道:“阿爹回来晚了。” 
  曹颙喝了两口热汤。才觉胃里坦些。 
  早晨出门时。曹颙曾答应女儿今儿早些回来。给她带外头的烤白薯回来。因八阿哥的事。却是耽搁了。 
  不过。曹颙倒是没忘记答应女儿买烤白薯的事儿。专程绕道前门附近买了几斤回来。分了几份。榕院、田氏处、兰院都留了。给天慧留了两块。 
  听了女儿的话。他放下碗。笑着说道:“对不住了。今儿衙门里差事忙。天慧也别老在屋子里闷着,叫人带着找你多到院子里玩去。” 
  天慧不吱声了。将白薯送到嘴边。一口一口的吃着。 
  待曹院吃差不多。初瑜道:“驸额,老管家今儿下晌摔到了,已经请太医来瞧过到年纪大了。说是要养些几个月。” 
  她说的老管家。就曹府现下的大管家曹忠。 
  他已经六十多岁。又在孝中。这两年本来就不大管事。自打曹寅夫妇上京,他就念叨着要退位让贤。大管家之职交给曹元。 
  因他与老父曹武都曹家老人。曹寅念其忠心还让他任总管。 
  曹家客居江南许久。城老宅留的就是几房下人。五十来年生孽出来不少家生子。往来联姻。自成体系 
  江南府中。则是由曹安父子相继管家几十年。 
  自打曹颙渐长。北京城。身边所有人等有家生子有收的外来的。也渐渐成一脉。 
  如此一来曹府下。不知不觉。 
  成三派。京城老宅派。江宁派。少主派。 
  其中。因曹颙身边的吴茂、吴胜、张义、赵同的关系。老宅派这边。比较亲近少主派;同江宁派那边。则是隐隐有争权夺势的意思。 
  不过曹寅是家主。曹颙用的人手。也是管家的少。所以这两年。内外管事。还是以江宁派为主。 
  有人的的方。就难免有勾心斗角的。曹颙也能理解。 
  只是他不喜欢生事。对于下人们分帮结伙之事。理解是理解。却不能支持。要不然的话。大家就忙着心斗角的。谁还肯尽心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