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坐在炕上,倚着炕柜,看着炕桌上的几个檀木匣子发呆,不知想些什么。 
  曹颙瞅那几个匣子却觉得眼熟,那正是装慧妃“嫁妆”册子的匣子。 
  才半个时辰不见,李氏就有些不一样了,原本笼罩在她身上的哀伤淡化许多,她的神情也平和下来。 
  “母亲”曹颙近前两步,从衣服架子上,拿下件氅衣给李氏披上:“眼看进九月,屋子里有些凉了。” 
  “颙儿我是李家的女儿,吃着李家的米长大,拿着李家的嫁妆出的门子。”李氏转过头来,看着曹颙道。 
  曹腼闻言,不知她何意,难道是高太君说什么了? 
  就听李氏接着说道:“老天爷待我不薄。我有个好娘亲,嫁了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儿子。也当惜福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再求旁的,老天爷都要眼红了。” 
  说话间,她转过头,视线又落在炮桌上的檀木匣子上:“这些东西虽贵重,却不是我应得之物。这些东西,只会提醒旁人,我可能不是李家女儿,而是什么劳什子金枝玉叶?这不是笑话么?不能认祖归宗的‘金枝玉叶’还是‘私生女’这茶馆终于能添新谈资了。就连就连没了的人,说不定也要挖出来说嘴。” 
  李氏声音不大,但是神情坚定,看来已经拿定了主意:“你同媳妇说,我不管外头人如何说,咱们府里不能四处传闲话,也不可传到老太太耳朵中。老太太眼看七十了,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怕是受不住。” 
  曹颙点点头,心中千回百转,直接拒绝太后的“恩赏”这是”大不敬”之罪,看来要帮母亲想个妥当的说辞。 
  说实在话,对于那些东西,他有些舍不得。金子还是次要的,那些古董字画却是可遇不可求。 
  旁的不说,单说仇英那几幅画,后世看拍卖会,都是千万起价。就是现下拿到市面上,也能值几万两银子。 
  值钱不值钱还是次要的,有副和田玉的围棋子,还有副象牙的象棋子,都是世面少见的珍品。 
  曹颙没事也爱下两盘消磨时间的,早先还打算跟母亲说说,将这两个拿出来,摆在书房里。 
  不过,东西再好,也比不上母亲的安危重要。 
  曹颙只想让母亲顺心如意,可不愿让母亲因这个添了心病,自然是乖乖地顺着母亲的意思。 
  至于康熙那边,因为晓得了这层亲戚,曹颙心中的畏惧倒是减了几分。 
  他不能认女归宗,本就对李氏存了愧疚,不会太为难李氏。 
  只是东西可以不要,这个“老爹”能不认么? 
  连内侍都派了来,也要追封慧妃,康熙即便不能册封女儿为公主,也想要在驾崩前父女相认吧? 
  “母亲,按照规矩,我既到京,将这些东西母亲跟前,就要代母亲上谢恩折子了,这折子当怎么写?”曹颙稍加思量,问道。 
  李氏叹了口气,道:“就写我叩谢太后恩典,不胜感激。只是无功不受禄,实不敢拜领天恩。太后身边的人,我会好生奉养,这些东西,不是常人有福享的,还请皇上体恤。”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二十三章 “贵客” 

   李氏本是心病,决定了拒绝这次赏赐后。就慢慢地好了起来,不为旁的,实在是舍不得儿子媳妇受累。 
她自己这一病。闹出的动静,不是一星半点儿。 
曹佳氏姐妹,都过府探母。 
李氏是又欣慰。又难过。欣慰的是,孩子们孝顺;难过的是,因自己的缘故,不知会有什么闲言碎语,到时候孩子们心中也不好过。 
她却是不晓的。曹佳氏同曹颐两个都满头雾水。 
她们毕竟是在宅门里,就算晓得些消息,也不过是李氏得了太后遗赠。 
这本是好事儿。怎么好好的就病了? 
而且李氏并不是喜怒不形于色之人,虽没有对女儿们说什么,但是曹佳氏与曹颐也瞧出她强颜欢笑。 
她们待李氏用药安置后,就同初瑜回梧桐苑,想要问问详情。 
曹颙已经在这里等着她们了,连李氏的身世,对外能含糊,但是他不想瞒着自家人。 
听说李氏是慧妃所出,这位慧妃要是没有意外,近期还要追封为皇后,曹佳氏与曹颐都跟着皱眉。 
“皇上是何意?即然慧妃能追封,为何不能名正言顺地认回母亲?赏赐再丰厚,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对于母亲的身世,许是之前听过的传闻太多,如今落到实处,曹佳氏倒是并不算诧异。只是满心为母亲不平。 
“这挑明了关系。还不能相认,这不是更让人伤心?母亲就是为这个病的?”曹颐担心的,是李氏的病情。 
曹颙长吁了口气,道“母亲已经做了决定,不受这份赏赐。” 
“啊?”曹颐已经诧异出声;“这是抗旨之罪” 
曹佳氏倒是镇定的多,看了曹颙一眼,道:“应该不怕,皇上既是对母亲心怀愧疚。就会担待一二。只是若这些真是慧妃娘娘留下的嫁妆,皇上也不会收回去,最后怕还是要落在母亲身上。” 
这点,曹颙这两天也想明白了,不过他还是支持母亲“拒绝” 
这恩典重,曹颙这大半月一直忐忑,只是他没有开口的余地。如今,让李氏做足姿态也好,算是让那些观望此事的人明白。曹家没有贪;。 
初瑜在旁,见他们姐弟三人都阴沉着脸,没有欢喜的模样,实是忍不住有些胡思乱想。换做旁人家,知道自己的皇帝的外孙,不是当欣喜么? 
曹家虽说现在抬旗,但是到底是汉人,根基有限。直到初瑜进门,皇上又联系加恩。这才好些,但是同那些满洲权贵也无法相比。 
曹佳氏因出身不高的缘故,早年也受了不少气。只是她肚子争气,连生了四个儿子。同平郡王夫妻感情也好,这福晋的位置的稳稳当当的。要不然,郡王府也不会一个侧福晋都没有。 
也只有曹家的儿女能如此,对于权势金钱都不关注,以“孝”为先。 
这会儿功夫。曹佳氏心中已经寻思通透,叹了口气,道“即便母亲不受这些,这该受的恩典也受了。早先我还寻思,皇上对咱们家恩太重些。即便祖母有抚圣的情分,这些也过了。现下才明白。我能指婚平郡王府,弟弟能娶初瑜,三妹夫能袭国公爵,看得不是祖母与父亲的情分,而是看在母亲的情分。” 
说完这些,兄妹三个面面相觑。 
曹颙也没指望康熙真将这些东西收回去,不过是寻个台阶,既顺了母亲的意,另外就是解决那十万两黄金。 
这天下,没有绝对的秘密。 
国穷而民富。这不是招灾么?十六阿哥使得那个法子。一时半会儿舱瞒住人,但是瞒不住康熙。 
曹颙还是盼着,将那十万两黄金退回去。 
虽然黄金是好东西,看着也晃眼,但是说句实在话,曹家并不缺这个。 
曹颙这些年的家底,要是算起来,也攒下百八十万两白银了。只是他不贪,晓得点到为止,要不然想国家发财的点子不容易,这小打闹的,再到动出两个老字号来,也不是难事。 
如今看来,他们除了谢恩,还真没资格多说什么。 
就算这其中有委屈,也只委屈了李氏一人。 
想到这些,他们这三个自诩孝顺的,就有些不自在。 
“早知如此。当初”曹佳氏嘀咕出半句,剩下的却是说不出。 
早知如此,又能如何?难道她能不嫁,曹颙能不娶,曹颐能拦着丈夫不承嗣? 
想到这些,大家都觉得不是滋味儿,讪讪地说不出话。 
最后还是曹佳氏下了定论,道:“咱们做儿女,还是可着太太的心意来吧。” 
曹颙明白这个姐姐的意思,这是要照顾李氏的情绪,只当“流言”是“流言”既是皇上含糊,他们弄那么清楚做什么。落到外人眼中,到显得他们轻狂。 
曹府的反应,还真是使得不少人诧异。 
这些日子,皇上要追封慧妃为后的消息已经传回热河与京城。 
热河行宫中。德妃与宜妃两个虽气得半死,但是谁都晓得慧妃是禁忌,不是她们敢沾的人物。只能强忍听御前与京城的消 …… 
圣驾已经传旨礼部。筹备此事,要等圣驾回京后,就正式下旨追封。 
王嫔则不知是喜是惊。对京城的李氏有些担忧,少不得以曹寅三周年的明意,打发人送礼回京。主要是探望李氏。 
京城中,荣妃与惠妃两个,也有些坐不住。 
她们两个,都是康熙最早的嫔妃,其中荣妃还是皇上大婚前就开始侍候的,对于“慧妃”也听说过。 
别的不说,就说那位科尔沁贵女,养育在太皇太后宫,还差点成了太皇太后义女之事,她们隐约还记得。 
当时,她们都以为那位身份贵重的科尔沁贵女,会被册封为贵妃,没想到却得到赐婚臣下的旨意。 
那些日子,连皇后的日子都不好过,战战兢兢的。 
不少人传言,皇帝亲政,容不下鳌拜,也容不下索尼同遏必隆。 
皇后位置不稳,毕竟太皇太后与太后都是科尔沁贵女;她们想要再立个科尔沁的皇后也不算稀奇。 
但是,又有人说,那位科尔沁贵女,早先是要许给老皇爷的。 
虽说没有正式到老皇爷身边侍候,但是有半个庶母的名份,所以太皇太后不许皇上收用。 
荣妃与惠妃当初不过走进御的庶妃,连贵人的封号都没有,对于这些册后封妃之事,只是当新闻听的。 
后来,那位贵女到底没嫁了,却是在宫中病故。没有进御。就追封为妃号,也只有与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同宗的科尔沁贵女。才有这个体面。 
就是这个,皇上还觉得委屈了那位,同皇后闹腾了一番。 
没想到,隔了五十多年,皇上又旧事重提,这两位宫妃如何能不震惊。 
“额娘,那位慧妃娘娘真是皇阿玛的青梅竹马?怎么这些年,都没听人提起过?”最先耐不住的,是固伦荣宪公主。 
她已经收到三阿哥的书信,晓得御前发生的事儿,也晓得三阿哥的心事。 
她虽同三阿哥一样,没打算拦着,但是心中却有些不舒坦。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皇父最疼爱的女儿,对于自己得封固伦公主,也暗暗有些得意。 
在京城中,她公主府的体面,丝毫不比那些亲王府、郡王府差。 
没想到,这突然之间。就要追封一个皇后,而且还有真正的嫡公主。 
殿里没旁人,所有的人。都打发出去了。 
饶是如此。荣妃仍是压低了音量,道:“慧妃刚病故那边,宫里也有人说嘴,单说太皇太后宫,就打死了十多个。皇后宫的宫女、内侍更是换了个干净。从那以后。这就成了宫中的禁忌。后来隔的年头久了,更是没人提了。现下看来,若是李氏真是慧妃所出,那当年的“病故。是假,出宫是真。” 
荣宪公主听了,总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对。 
既是太皇太后、太后、皇上都护着的人,那就算皇后不容,怕也不敢轻易动手。除非,是那几位有人默许慧妃离宫,她才能出了这九门宫阙。 
皇父之所以隔了五十多年都没有忘记,是因为那位慧妃娘娘弃宫而逃吧? 
荣宪公主看着荣妃。心里替自己的母妃委屈。 
自己的母妃,是最早在皇父身边侍候的,连折了四个阿哥,如今虽位列四妃,但是早已无宠。连这后宫大权,也都被德妃、宜妃把持。 
贵妃称号,母妃就算想要,能要到手么? 
荣宪公主只觉得心乱如麻,既是告诉自己要看开些,又忍不住想要为自己的母妃争一争。但是,真得能争得到么? 
知子莫若母,她这一犹豫,荣妃就瞧出不对。 
荣妃拉起女儿的手,道:“你平素不是不爱掺合这些么,如今怎么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