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小海盗-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面修筑八座营寨军堡防备建奴,可见王抚台对毛文龙的重视而王抚台和阁老是什么关系就不用学生说了?”林蜩昱一口拒绝道

“怎么可能不知道?不就是叶向高的得意门生吗?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把握”唐继光很是从容的说道

林蜩昱没有说话,看着唐继光,想看看唐继光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我知道叶向高这老家伙一直想向东江镇掺沙子”唐继光说到这里,看着林蜩昱笑了笑道:“我这样直呼叶向高的名字,你不会有意见?”

林蜩昱翻了翻白眼,你都第二次直呼了我就算有意见,还能够怎么样你?

唐继光耸了耸肩接着说道:“好,继续刚才的话题叶向高既然想在东江掺沙子这毛文龙不是正好吗?毛文龙虽然不算是文人,但他既然是王化贞的心腹,那怎么说他也算是半个东林党人,这沙子不好吗?”

“唐大人,学生怎么看你也不像一个傻瓜,你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件,看起来对你不利的事情?”林蜩昱似笑非笑的看着唐继光

林蜩昱虽然贪财,虽然想金榜题名,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最少,他知道如果让叶向高知道自己和唐继光私通,唐继光也保不住他

“很简单我很欣赏毛文龙,而我又自信将毛文龙转化为我所用)至于毛文龙背叛了,那怎么样也关不了云潭先生的事情?最多,也就是云潭先生看错人了”唐继光抿了一口清茗,从容道

“真的这么简单吗?”林蜩昱很谨慎

唐继光耸了耸肩,道:“要不然你认为这会对东林党有什么坏处?最多也就是王化贞少了个心腹,但王化贞继续领导着毛文龙,他会感激你吗?再说,毛文龙在东林党的地位,就真的那么高吗?不就是一个都司而已还是辽东那种武官多如牛毛的那种,放在官场上,恐怕都不比一个江南县令地位高呢”

“学生要考虑一下”林蜩昱其实已经信了五六分,但他还是不敢贸然答应下来

“好你知道我时间不是很多的这是五千两银票,预支的如果你答应了,明天就来这里至于另外的银子,事成后那五千两就会到了你手中”唐继光说罢,抛下五张一千两银票后,转身就走

“唐大人这钱……”林蜩昱想叫住唐继光,但唐继光已经径直推门离开了

林蜩昱看着放在桌上的五张银票,眼中禁不住闪过一抹贪婪,犹豫了一下,迅的将银票拿起来,放入袖子里面

银票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第二天,林蜩昱就再次来到福安客栈没有人知道他和唐继光到底交谈了什么,但当唐继光走出来的时候,笑容很灿烂无疑,结果已经出来了

不得不说,重金之下,林蜩昱很是卖力第二天叶向高就通过内阁,任命毛文龙为东江镇副总兵官兼镇江卫都指挥使司随同的自然有毛文龙一众老属下,不过不需要叶向高任命他们太低级了就好比一个县长的任命,只会是市组织部来任命,不可能让总书记来任命,那太胡搞了所以王辅、尚学礼等人的调职,只是让兵部下行文而已

唐继光在处理好这事情后,心情大好,带着千姬和松子逛北京城客氏只能够一脸哀怨的看着唐继光携美离开,自己则是找到前来拜会的魏忠贤等人唐继光对此也无奈,总不能够让客氏撇开魏忠贤他们?但自己留在里面,也没有什么用处

走着走着,唐继光忽然发出一声惊呼“咦”

“夫君,怎么了?”千姬瞪大着灵动的双眸,问道

松子则没有留意,在四周左看右看,仿佛好奇宝宝那般

“看到那里了吗?好像是教堂”唐继光指了指远处的尖尖白塔,说道

“应该是”千姬不敢肯定的说道,在日本她也不怎么出门,对于教堂也就见过那么几回对于教堂的印象,自然是比较模糊了

“小哥,你指的那里是马尾沟西洋寺,不是什么教堂那是西洋和尚的寺庙”一个路人走过,笑着插了一句

“多谢老先生了”唐继光得到肯定答案,加好奇这个时代的教堂是怎么样的呢?“走去看看”

“啊?怎么快走啊?夫君,妾身想看看绸缎铺”松子怯生生的说道

“这啊”唐继光想了想,对跟在他后面的亲兵吩咐道:“你们好好保护夫人”

“是”立刻有两名亲兵应诺一声,松子已经粗通汉语,基本沟通没有问题而且那些亲兵最低级都是小旗衔,护着松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松子有些遗憾的点点头,说道:“那妾身就在这里等夫君回来”

“嗯”唐继光微笑着点了点头,拉着千姬的小手朝马尾沟而去

没有走多远,就看到一处中型的教堂,雪白的墙壁在阳光的照样下,显得教堂带着神圣感不过显然基督教在东方的传播不怎么样,进入里面的信徒并没有多少甚至仔细的观察,可以发现路人经过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意远离教堂

唐继光倒没有什么,他只是好奇在北京城居然看到教堂而已,径直往里面走去

“公子你好不知道有什么能够帮得到你的呢?”一把蹩脚的汉语响起,饶舌的声音让唐继光不由自主想起电视剧里面的洋人

唐继光侧过头,只见一名穿着圆领袍的金发碧眼西方人站在一边,露出一抹和善的微笑如果不是那样貌,唐继光都几乎误认为这是汉人了

唐继光乐了笑道:“阁下是传教士?”

“真是”西方人点了点头,有些惊喜的问道:“公子可是想入教啊?”

“不是只是好奇你怎么不穿传教士的衣服?”唐继光笑道

西方人笑了,知道自己遇到一个比较熟悉西方的人了,有些他乡遇故知的味道“真是高兴难得公子并没有对我们有所歧视我之所以穿大明人的衣服,是为了可以融入他们,接触他们,这样才好传教要不然恐怕外面的人会把我当是妖怪”

“呵呵对于不熟悉的东西,人们总是抱有警惕的不知道阁下怎么称呼呢?”唐继光微笑着说道

“郭居静”西方人一本正经的说道

“哈哈你还真是入乡随俗啊连名字都改了”唐继光加乐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个个都恨不得改个英文名,好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现在反过来,是西方人为了显示自己不低人一等,改了汉名

“很好笑吗?”郭居静不解中带着丝丝懊恼

“没有难得见到西方人我很高兴而已希望你别见怪”唐继光摇了摇头,收敛笑容,说道未完待续)



第312章教堂巧遇

更新时间:2012112921:54:34本章字数:6078

“郭牧师”一把声音从后面响起'乃是字正腔圆的北直隶官话

唐继光怔了怔,想不到除了自己外,还有人来啊而且听口气,似乎已经和郭居静是熟人了

扭过头来,唐继光加惊讶,因为来的两人,一人穿着士子服,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的,必须有功名,要不然被捉到可是要打板子的另外一人穿着青色圆领衫,头无翎乌纱帽,脚穿一双黑色官靴显然是个当官的

士子服者相貌端正,留着一缕长须,估计四十上下年纪虽然已经不轻了,但目光依旧仿佛年轻人那般锐利

另外一为官者,相貌清瘦,容貌和蔼,年纪看上去,约莫五十上下

“可是入教的教友?”年长者,微笑着朝唐继光拱了拱手

“不是”没有等郭居静开口,唐继光已经代替了郭居静回答旋即好奇的看着年长者,道:“我观老者似乎乃为官之人,怎么信上了基督教呢?”

“是天主教”老者纠正道

“似乎公子对于泰西之事多有了解啊敢问高姓大名?”穿士子服的,朝唐继光拱了拱手,好奇的问道

“问人之前,不是应该介绍一下自己吗?”唐继光摆动一下折扇,微笑道

穿士子服的也不恼,笑了笑,很坦然的说道:“学生刚才失礼了学生乃嘉定孙元化”

唐继光本来还好奇,目光如此锐利的人怎么不争强好胜呢?不过听到他的名字后,唐继光登时怔住了只要稍微熟悉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孙元化这个人在明末上的地位这可是明末火器造诣上宗师级的人物

“老夫徐光启”老者也微笑着朝唐继光介绍自己

我擦徐光启唐继光刚刚回过神来,登时又有些失神了徐光启是什么人?明朝开创西学的第一人好比‘几何’‘钝角’‘锐角’等名词都是徐光启在翻译期间创造的可以说徐光启的影响,到了二十一世纪,依旧没有消亡

“夫君”千姬脸色有些发红,拉了拉唐继光的手臂失礼死人拉居然在这么多人面前失神

唐继光这才回过神来,对千姬露了个感激的微笑,旋即脸色有些赫然的对郭居静三人讪讪然一笑,充满歉意的说道:“抱歉了只是想不到在这里见到徐大人而已唐某本来准备过几天去寻徐大人,真是巧合啊”

“哦不知道这位公子找老夫有什么事情呢?”徐光启眼中闪过一抹警惕'不过语气依旧和蔼的问道显然徐光启心中已经认为,唐继光是想走后门,让他帮忙办事的人

唐继光已经看出徐光启的警惕,不想下面的谈话变得困难唐继光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在下绍兴三江所唐继光字晃之,如果两位不介意,可以以字称呼”

“晃之兄你这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在那里听说过的”孙元化有些好奇的朝唐继光拱了拱手,说道

孙元化现在还是举人听过唐继光并不出奇,但如果说记住唐继光,那就有些困难了毕竟现在士子的生活圈很广阔,天南地北都有的谈可不仅仅关注战场

只是徐光启却不同,他可是朝廷大臣对于辽东的战事很关注稍微琢磨一下,徐光启就记起唐继光了有些恍然,又有一些惊讶的朝唐继光拱手道:“原来是唐军门失礼了不知道唐军门准备找老夫有什么事情呢?”

孙元化登时吓了一跳,军门?那可是总兵官或者巡抚才能够用的尊称,这唐继光看上去不过是二十四五上下,既然是军门?不是?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唐末听说徐大人对于火器很有研究唐某便想让徐大人到东江,教导、监督我东江镇兵仗局工匠制作火器”唐继光对徐光启坦然说道

孙元化怔了怔,有些恍然了,他记起了唐继光是谁了最年轻的总兵官一时间看向唐继光的眼神,有些热切了

徐光启却很平淡,微笑说道:“恐怕要让军门失望了,下官这次来京城,其实是奉诏进京监造火器”

“朝廷有这个钱银?”唐继光说道,语气中带着丝丝的讽刺

现在朝廷有多少钱,唐继光虽然不是一清二楚,但大概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三月辽东剧变,十万大军最后只是回来了三四万人,其他人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俘普通士兵自然很难辨认背负还是战死了,但朝廷还是要给抚恤金的按照一个整数,六万人来到计算,每人十两银的抚恤金,这就已经六十万两了

而在去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的岁收才多少?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而已其中皇帝的金花银一百万两,官员的俸禄、平如文具用度等等一百万两,朝廷能够分配的也就三百万两)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光是辽东大败,就要招募军了,还有现在四川又叛乱,各地军饷还有宗室的俸禄,那又几十万两了

计算下来,今年大明不赤字,户部尚书都要偷笑了还有钱打造火器?一杆鸟铳造价可是六两银的,而一把上好的钢刀,造价不过是二两银左右还有火药,一斤火药可是要二百文钱那些只看数据,不看实际情况的文官,用屁股想想,也知道他们会选择那样了

只是唐继光无论怎么劝说,徐光启就是不愿意去东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