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冬元一脸舒坦,唐冬元能够不舒坦吗?宁完我这个后进现在都骑到他头上了。唐冬元表面上也许会无动于衷,但心中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想法?
唐继光说道:“冬元,这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当初本官在北塘那里买地收留难民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刚好用上!你派人在那里扩建港口,对了!造船厂的事情,朝廷派了工匠来了吗?”
唐冬元连忙点头说道:“已经派了人来了!都是从各地调派来,说话带着浓浓的乡语,交流有些麻烦,不少人都要配上翻译。”
唐继光登时皱起眉头来,双手环抱于胸前,思索一番,道:“这的确是个麻烦!这船不比马车,马车坏了,最多也就下地走。这船在茫茫大海上,坏了的话,那可是要了一船人的性命!”
“是的!是的!”唐冬元连忙附和道。
唐继光接着说道:“得让他们都学会北直隶官话,颁发一条命令下去。一个月内学会北直隶官话的,赏银五两!两个月内学会的,赏银三两,三个月内学会的,赏银一两!”
唐冬元摸了摸下巴的山羊须,提议道:“军门,这样是好,但下官认为,应该双管齐下为好!”
唐继光看着唐冬元的老脸,疑惑的问道:“双管齐下是好!但如何双管啊?”
唐冬元笑眯眯的说道:“学生需要努力,但也要师傅下功夫!下官认为可以颁一道命令,更早教会工匠北直隶官话的,都有所赏赐。另外提出好的教导方法,也有赏赐!毕竟我们东江现在外族人也不少,得将他们同化为我大明子民!”
唐继光用力点下头,说道:“你这话有理!一个月内教导成功的,赏赐纹银三两,两个月内的,赏赐纹银一两八钱,三个月内的,赏赐纹银一两。想出好教导北直隶官话的,按照办法效果,赏赐纹银五两到五十两之间!”
“是!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下官告退了!”唐冬元应诺一声,告退道。
唐继光点下头,他也有些累了。在军中哪怕是唐继光,日子也过的不舒坦,并非是物质上供应不上来。而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继光不想让下面的将领也学着自己**,而且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有助于提高士气。
到了东江镇,唐继光可就顾不上同甘共苦了,连忙回到家里面,倒头就睡。
可就让唐继光几个女人心痛了,拿着手巾,泪眼朦胧的。等唐继光起来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得不花费一番心思哄了她们高兴。。。)
''
第341章东江造船厂【上】
更新时间:2012122523:13:59本章字数:7282
第二天正式到总兵府那里处理公务,张盘就送来请罪文书
唐继光心头一动,心中有些明悟了打开一看,文书已经是九月上旬的了,现在都十月十日了唐继光知道应该是什么事情了,仔细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唐继光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当初防守兵仗局那里,被唐继光责罚的把总刘彪,带了手下几个心腹,叛逃到建奴那里张盘这是来请罪,说自己监管不力毕竟那已经算是他手下的人,就算刚刚到了他手里面,他也得捏鼻子认了
要不然他难道说,军门,这事情和我没有关系的啊都是你打了他,这刘彪心生怨恨,这才叛逃的啊
唐继光却不着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笔下书写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结尾处再稍微安抚一下张盘放下狼毫笔,唐继光对下手的书吏吩咐道:“到隔壁,让刘指挥使过来我这里”
“是”书吏应诺一声就疾步出了厅房,没有多长时间就领来了一约莫三十岁上下的锦袍银腰带的中青年来
那中青年便是刘指挥使,见了唐继光也没有寻常锦衣卫的跋扈,老老实实的抱拳行礼道:“末将刘钧山,参见军门”
此个家伙就是朝廷派来的锦衣卫派来的指挥使刘钧山,说起其的背景也挺吓唬人的,他祖父是上任都指挥使刘守有如果这样说也许不是很多人认识,但如果说透一些刘守有就是当初张居正执政的时候手下的走狗足足跟张居正威风了十年,但应了韩信临死前的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张居正病逝后刘守有也紧接着倒起霉来,没有多长时间被问罪罪名是最常见的贪污只要拿这个罪名去捉拿明朝的官员,除了海瑞几个少有的清明臣子外,其他或多或少也会搜索到这方面的罪证刘守有自然毫无意外的倒下了,不过也算他家族根基比较大,刘家并没有彻彻底底的没有了
不过即使如此,距离刘守有倒台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但刘家到现在来还没有缓过气须知锦衣卫的官职前面微微加上‘世袭’家大业大,有的祖上还是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的,那根基就不用说了,一般锦衣卫家族根基牢固的很
那刘钧山也是好不容易爬上正三品的指挥使可以到地方上作威作福了不想却被打发来东江镇这块险地,见到唐继光后,刘钧山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再次苦上心头行礼后,居然有些神不守舍
唐继光也没有留意到刘钧山的神不守舍低下头,一边处理一份兵部发来的行文,一边开口问道:“刘指挥使,叛逃到建奴那里的刘彪你应该知道可有派人打探其情况?现在官至何职,被纳入那一旗当中?归何人所管”
唐继光的声音不太大再加上精神恍惚之下,刘钧山居然没有听到唐继光说什么
过了半响并没有大夫,唐继光皱了皱眉头,抬起头来,见刘钧山那表情,那里不知道什么情况呢?但刘钧山说好说歹也是个正三品的大员,放在现代最不济也是一个省委常委,唐继光压下心中的怒火,没有对刘钧山呵斥,只是看着刘钧山边上的小吏
刘钧山听不到,他边上的小吏可听到,是注意到唐继光的目光,那书吏连忙偷偷拉了拉刘钧山的袖子
“怎么了?”刘钧山有些迷糊的问道
唐继光冷着脸,嘲讽道:“看来周公之女之美,胜过人间很多啊都把刘指挥使迷的神魂颠倒”
听到这话,刘钧山再不清醒,唐继光可就不管他指挥使不指挥使了刘钧山也是打了个激灵,见唐继光黑着脸,登时脸色赫然,连忙道歉:“末将走神了请军门责骂”
“行了你们是天子鹰犬,本官虽然和内廷、奉圣夫人交好,但比不得你上达天听”唐继光半是讽刺半是警告的说了一句,这才把刚才的话重复一次最重要的是,刘钧山也算是老实,并没有狡辩,要不然唐继光就不会那么简单的说一句了
刘钧山闻言,额头上的冷汗浓了,悻悻然的说道:“那刘彪不过是把总,末将也没有多加理会既然军门有吩咐,末将这就下去命令手下人,调查此事”
唐继光加不满了,拍了拍梨木书案,道:“刘指挥使,本官不管你为什么来东江镇,但既然来了就给本官好好做事三只脚的癞蛤蟆难找,两条腿想当你这位置的人,本官随手就找到不想干,可以上奏折别站着茅坑不拉屎”
刘钧山被唐继光说的脸红耳赤,但又怎么样?锦衣卫是嚣张,但也得看对象别提他是一个被排挤到东江镇的倒霉指挥使刘钧山低下头,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是是”
唐继光都懒得说刘钧山了,唯唯诺诺的,连反驳都没有就仿佛虐杀一条毛毛虫那样,你有兴趣吗?
唐继光说道:“叛逃到建奴那里的人,怎么样也要调查清楚他们都知道我东江的事情,如果担任合适的位置,对我东江的危害甚于建奴出身的将领这事情你身为指挥使都想不明白吗?下去”
说罢,唐继光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仿佛杆苍蝇那般刘钧山却是如获大赦,麻痹的退出厅房
想了想,唐继光也有些不大放心刘钧山这家伙做事,写了道密令,让雾隐才藏派夜不收去调查
做了这事情后,唐继光专心处理堆在书案上的政务文书政务文书可不少,虽然说哪怕在朝鲜开战也有文书送来战场让唐继光处理,但那毕竟是毕竟重要的好的也并非没有,这些文书并非所有都要唐继光来处理的,大部分都是要唐继光签名罢了
要不然唐继光又要打仗又有处理政务,哪怕是诸葛亮那等才智,都被活生生的熬死,死的时候才五十三岁而已
唐继光可不想学诸葛亮这个,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有下面的官吏处理不过一些重要的事情,唐继光还是要重视的
哪怕如此,唐继光也有些手腕脖子酸软剩下的都是必须他处理的了打开第一份,是练兵方面的根据张盘禀报现在东江镇已经招募了足足五万兵,兵都放在沿江三堡一带训练因为声势浩大,建奴都有了不少忌惮,足足放了十个牛录三千人防备再加上一些汉人降兵和被俘百姓组成的仆役,兵力大概七八千人
那些牛录,这次可不再是那些汉军降兵冒充的了从这里也看得出,建奴对东江军的忌惮
兵力虽然不算少,但对于东江军而已这些后金军不过是自保有余,进攻不足唐继光批阅了一句,适当防备,就略过
后面是张盘对于一些兵处置的请示这五万兵并非全都是汉人组成的其中有约莫两千人的蒙古人
当初袁应泰招抚受灾的蒙古人,组成了一支万人大军虽然最后这些蒙古人成了沈辽大战失败的最大原因却并非所有蒙古人都是那么无情无义的,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也有部分人感觉明朝的恩德,不愿意投降建奴
再加上王化贞那里认为蒙古人不可信,没有接纳他们,有部分回了蒙古去,少部分不愿意回蒙古,又不信任明朝,就投靠女真人但这些感恩的蒙古人,却大部分都都便宜了唐继光他们转到东江镇投军,唐继光当初也并没有拒绝,也没有对他们歧视
只是当时人数并不多,不过是一百几十骑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两千多人啊还是骑兵呢放在缺少骑兵的明军当中,可是一支让人眼馋的部曲
唐继光自然也舍不得放弃了,想了想,在这文书上写道:毋因噎而废食,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调之平壤,派细作于其中观察其中可否藏有建奴奸细
又拿出另外一份文书,这份是王一宁送来的禀报目前逃窜到东江镇的流民人数,合男女三十七万三千余口,牛羊马匹一万一千多头
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没有钱了,有钱的早就坐船逃难到山东最重要的是耕地,也可以称之为工作如果按照平均每人三十亩地勉强温饱来计算,安置这些难民就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九万亩地现在东江镇那里可能有如此多土地呢
也幸亏在朝鲜那里缴获了不少粮秣,要不然东江镇早就焦头烂额了不过即使如此,唐继光也有些头疼,连忙问仓吏“现在粮仓中粮秣共计有多少啊?”
仓吏连忙翻出账本,快的翻了几页,站起来禀报道:“回禀军门的话,共计有六十七万八千二百三十一石有奇”
唐继光心想道:难民不比士兵,每天可以吃少一点,不过也不能够让他们白吃,可以让他们修建道路、伐木、开矿换取粮食那按照每人一个月吃四斗计算,三十七万三千多人就是十四万九千二百石,不过运送粮食会有一些消耗,如此一个月大概要用上十五万石……
想到这里,唐继光因为缴获了朝鲜五十万石粮秣而开朗的心情,登时开朗不起来了之前还感觉这几十万石粮食很禁花销,现在看来是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这些粮食不用来支付士兵,也就够用四个半月而已
仔细想了想,似乎不行啊以工换粮想法是好,但粮秣熬不住啊
嗯,到了十月也差不多下雪,那个时候修建道路也麻烦先让他们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