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其二是为了给那位正宫苏娘娘疗治什么心痛之疾,听信新纳的两位美人胡喜媚和王琳琅的进言。强说皇叔比干相爷生有七窍玲珑之心,是救苏娘娘姓名的良药,在朝堂之上逼得皇叔当众剖腹献心!”
比干遭剖心之事却是大体未能摆脱原来的轨迹。鹿台建成之后。纣王念念不忘当初妲己所言修筑仙阁楼台可引得仙人谪凡,赐寿降福的典故。几次催问何时可以得见仙人。妲己却从哪里变出些仙人来给纣王开眼,没奈何只得将自己那些粗通变化之术的狐子狐孙招来冒充。在鹿台之上做了一个“群仙大会”。只求糊弄过纣王便罢。
纣王不识好歹,奉旨陪宴的比干却是精细之人。众妖狐醉酒后又不加检点,先被比干看到狐狸尾巴识破真形,又被黄飞虎派人跟踪到老巢——三妖受李靖教训之后虽将巢穴迁离了轩辕坟,却还是在朝歌附近——一把大火将满巢狐狸烧个死尽死绝。
雉鸡精和因李靖的影响而不知不觉逃过被姜子牙火炼之劫的琵琶精先前因事外出,等回来后却见到老巢被人抄灭的凄惨景象,一经查访后得知是比干与黄飞虎联手做下的好事,即趁夜潜入宫中,找化身妲己的狐狸精商议报仇之策。
三妖计议一番,因黄飞虎与纣王亲厚,又张京畿兵权,一时不好动他,决定先向比干下手。
其后的情节便与原来轨迹中的一切大同小异,狐狸精将雉鸡精和琵琶精引入宫内后,装病求药,终于令比干遭受剖心之厄。由于姜子牙已随李靖去了陈塘关,比干也就没有得到姜子牙的护身灵符,以至于剖心之后便当场身死,血溅朝堂,其惨无比。
“飞虎,黄明此言可是事实?”闻仲额头神目猛地睁开,爆射出三尺白光,向着黄飞虎厉声喝问。
黄飞虎略一踌躇,终于躬身答道:“黄明所言,句句是实。太师出征的这些年里,陛下他……他变得实在太过厉害。”
闻仲额头神目渐渐闭合,默然沉思半晌,忽地开口道:“飞虎,笔墨伺候,老夫要亲笔写下一道奏章,明日上朝面呈陛下!”
黄飞虎精神大振,急忙上前来亲自为闻仲研墨润笔。
闻仲提笔在手一挥而就,写罢搁笔吹干墨迹,将奏章递给黄飞虎道:“飞虎,明日上朝,老夫将以此十策进谏陛下,你以为如何?”
黄飞虎接过奏章仔细读了一遍,脸上却现出一丝犹豫,顿了一顿问道:“太师这十策之中,拆鹿台、废炮烙、填虿盆、毁酒池肉林、废黜妲己、开仓济民、招安东南、访求遗贤、广开言路九策均是针砭时弊的金玉之言。只是……只是这遣良将雄兵征伐叛臣李靖一项是否有待商榷?东方姜文焕、南方鄂顺起兵作乱尚可招抚,李靖不过宣称不为商臣,尚未有谋叛举动,何况他如此做也是事出有因。再者一说,太师奏章中似乎还漏了一项——谏请陛下诛除费仲、尤濯等奸佞之流!”
闻仲摆手道:“此事老夫自有主张,到时你便会明白。”
次日一早,午门两侧沉寂已久的钟鼓齐鸣。正在深宫与苏妲己及后来进宫的九头雉鸡精胡喜媚、玉石琵琶精王琳琅厮混的纣王大怒,向殿外喝道:“奉御何在?去看看是何人鸣钟击鼓惊扰于朕,难道不畏朕的炮烙之刑么?”
不多时,奉御官语带惊惶地在殿外禀道:“启禀陛下,是太师闻仲回朝,正在午门鸣钟击鼓,催请陛下临朝!”
“闻太师!”纣王猛地一个激灵,从三个美人的软玉温香之间一跃而起。
第一百八十一章朝议,兴兵
“老臣闻仲,参见陛下!”朝堂之上,百官分文武列立两厢,多日未曾临朝的纣王天子在龙椅之上正襟危坐,闻仲怀抱双鞭在下面向上施礼。
纣王见闻仲携鞭上殿,心中便是一寒。帝乙临终之前,亲口封了闻仲的双鞭为“禁鞭”,无论君王昏庸抑或臣属邪佞,闻仲持此双鞭皆可禁之,若有执迷不悟、怙恶不悛之辈,即可鞭之。
“老太师免礼。”纣王满面堆欢的欠身应答,又急忙吩咐左右,“来人,赐座!”
一旁有殿前官捧来一只绣龙墩,置于殿上。
闻仲称谢之后四平八稳地坐了下来。
纣王动问道:“不知太师此次出征北海,胜负如何?”
闻仲向上拱手道:“老臣侥幸,平定了北海,逆首袁福通业已伏诛。”
纣王大悦,又想讨得闻仲欢心,忙道:“太师为国平叛,劳苦功高,且上前听朕封赏……”
“陛下且慢!”闻仲举手止住纣王,沉声道,“此战得胜,上蒙陛下洪福,下赖将士用命,老臣即有微功,亦不值一提,暂且放到一边,待大军还朝之日再论不迟。今日老臣上殿,却有几件事情欲向陛下当面请教。”
纣王见这老儿油盐不进,知道终究还是免不得这一遭,只得陪着小心道:“太师请问。”
闻仲道:“老臣请问陛下,正宫姜娘娘所犯何罪?陛下何至以剜目烙手酷刑加之?殷郊、殷洪两位陛下又有何罪?陛下竟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纣王无言以对,他并未当真昏聩糊涂之人,当初姜皇后身受酷刑而抵死不招。他心中便已明白那所谓受姜皇后密遣来行刺的姜环实是诬告嫁祸,甚至隐隐猜到姜环的背后多半会牵扯到自己的爱妃妲己。但当时已是势成骑虎。若要还姜皇后清白,则不仅自己将受天下讽议。妲己亦难以保全,只得狠下心肠将错就错。至于殷郊、殷洪二子,却是见其因姜皇后之死而心中怀恨,未免日后之患而下杀手。这些阴暗心思,却教他如何明之于众?
见纣王不答,闻仲又问道:“老臣再问陛下,商容、梅伯、赵启、姜桓楚、鄂崇禹、杨任等人乃至皇叔比干,这些国之重臣身犯何罪?陛下何以横加诛戮?”
闻仲所提的这些人中,朝中的几位大臣都是因直言进谏而遭诛。两大诸侯则是因纣王心存猜忌而受戮,尤其皇叔比干更是为了给妲己治病而被剖心,被闻仲灼灼的目光盯在身上,纣王是无论如何不能将这些理由说出口来。
闻仲越说越怒,腾地站起身来上前几步,声音渐转高亢:“老臣再问陛下,立炮烙以阻言路、设虿盆而害宫娥、造酒池肉林而使内侍遭殃、兴建鹿台以至万民涂炭,这些事情又是谁的主意?”
闻仲一番话问得纣王面红耳赤,汗水从额头滚滚淌下。离座而起走到殿下,向着闻仲长揖道:“太师不必再问,朕已知错矣!”
闻仲侧身避开,望着躬身不起的纣王道:“陛下既已知错。不知可能改过?”
纣王老老实实地道:“朕自当改过,请太师训教。”
“陛下闻过则改,天下幸甚!”闻仲回嗔作喜。上前扶起纣王,又亲自将他送上龙椅坐好。而后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呈于纣王面前。“老臣据陛下所为,草拟了一份条陈。皆是陛下需立即做好的修身正德之事,恭请陛下御览。”
纣王亲手接过奏章,展开看时,见一篇谏言请辞恳切的谏书之后,列出了拆鹿台、废炮烙、填虿盆、毁酒池肉林、废黜妲己、开仓济民、访求遗贤、广开言路、招安东南、讨伐李靖共十条策略。
在纣王审阅奏章之时,闻仲并未退开,就在龙书案之旁研墨润笔,将一支紫竹狼毫从旁递于纣王:“陛下看完若无异议,便请批准施行!”
见闻仲如此咄咄逼人,几乎失了君臣之仪,纣王眼中现出一丝羞恼。不过此次上朝他已打定了委曲求全的主意,便先将其中的八策做了批示,而后指着剩下的两条道:“太师所陈十策朕先准了八条,只有这两条似待商榷。其一为拆毁鹿台,为建此台,已耗费无数钱粮民力,今若拆毁则实为可惜,不若将此条稍作修正,该拆毁为封禁,朕答应太师,从此以后绝步不登鹿台。不知太师以为如何?”
闻仲深思片刻,点头道:“如此亦可,只是陛下须言而有信,不可事后反复。”
“君无戏言,太师尽管放心。”纣王满口应承,随即又道,“其二便是贬黜苏后之事。朕虽做了不少糊涂事,却与妲己并无干系,此女素来贞静娴熟,绝非祸国狐媚一流,这一点太师可以找群臣去询问。若无辜将其贬黜,与……”说到此处,他将声音压低了一些,“与姜后之事又有何区别?”
不得不说在受了李靖的点拨之后,狐狸精在迷惑纣王这件事上做得远比原来轨迹之中出色,虽然弄得天怒人怨,但一口口黑锅全由纣王扛下,自己却没落下半点恶名。
闻仲也曾向黄飞虎询问这位苏娘娘的为人,黄飞虎是耿直不欺的君子,自然不会平白诬陷“好人”,所以只是照实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在闻仲的印象中,这位“苏妲己”只是一个因貌美而令君王沉溺的误国红颜,尚未到祸国殃民的地步。
此刻见纣王一而再、再而三的委曲求全,心道:“吾虽是为国直言,但令君王如此战战兢兢,未免失了体统。”
想到此处,他便不再坚持,当即退开几步,躬身道:“老臣唯陛下之意是从。”
纣王终于松了一口气,目光再次在奏章上扫了一眼,心头忽地生出一计:“太师,朕以为这十策之中,讨伐李靖之事为当务之急。只是那李靖勇冠三军,神晓兵机,纵观满朝武将,能稳胜他一筹者只有太师一人。按说太师刚刚出征归来,朕本不忍再劳动于你,但派遣别将,则恐不是李靖对手。太师,你是否……”
闻仲却是早有筹谋,成竹在胸,拱手答道:“启禀陛下,非是老臣不愿为国出力,实是身怠神倦,不难驱使。且李靖虽然厉害,终究只是据守一隅之地,兵微将寡。陛下只须遣一员上将,多率人马以众凌寡,则足以制之。”
纣王知道闻仲多半已看破自己欲将他调出朝歌的心思,略微尴尬地笑了一笑,问道:“依太师之见,当以何人领兵?”
闻仲手捻须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道:“老臣以为,北伯侯崇侯虎深通兵法,上大夫费仲,中谏大夫尤濯足智多谋,若以崇侯虎为帅,费、尤二人监军,则破李靖必矣!”
第一百八十二章冀州曹州,两路调兵
“闻仲老匹夫,欺人太甚!”
在不久前刚刚荣升为上大夫的费仲府中,一声气急败坏的怒骂从书房之内传出。
附近的下人们听到这一声喝骂的对象竟是当今朝中第一的人物闻太师,不由个个变色,慌忙走避不迭,唯恐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言语而至惹火烧身。
书房之内,崇侯虎满脸怒色,费仲面沉似水,尤濯一脸苦色,三人相对而坐,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三份诏书。
元帅、监军,说来执掌生杀大权,威风八面,但获得此任命的三人毫无喜悦之感,所能感受到的只有沉重无比的压力与面对巨大威胁之时的恐惧。
“事情已无法挽回,再说这些狠话也没用处了。”费仲伸手拿起那份诏书,“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来打好这场仗了。若是得胜,大家一齐升官加爵;若是败了,休说能否在战场上逃得性命,那将三只眼睛都紧盯着我们三个的闻仲是必定会以‘丧师辱国’的罪名来杀人的!”
崇侯虎脸上神色由愤怒转为惊惧:“费兄不是说笑罢?对上李靖,我们哪有半分胜算?岂不是说大家都死定了?”
“未必,”费仲缓缓摇头,“闻仲老儿有句话说的不错,李靖终究只是占据了一隅之地,人力财力毕竟有限。若我们手中有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人马,倒是不管什么兵法策略,只管以力胜巧一路碾压过去,李靖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