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宁心中一紧,急道:“我爹怎么了?”
车外安隆也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对凌风的情报佩服不已,胖子我怎么就不知道李渊老儿有什么值得烦心的事呢?
不过,这一路走来,他早有此预感,毕竟以李阀的战斗力与对凌风的重视程度,集合在城门参与狙击的战士太少太少,以致他们出城出乎他意料的顺利。李渊一定收到什么情报,把原本手头击杀凌风的重要事件放下了。
凌风背靠在车壁上,伸臂打个哈欠道:“此回西秦薛举父子入城的事情,你不知道么?”
李秀宁摇摇螓首,确是不知。
想必父亲也不知道,不然定会倾力追杀,那时渭西至河西走廊一带就会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
薛举号称西秦霸王,除武功不俗外,行军打仗也极有一套,但他一旦身亡,手下不乱作一团才怪。他的儿子薛仁杲可没有乃父的威信,听说此人性情暴烈,刚愎自用,虽可能在武学上青出于蓝,其余不值一哂。
凌风道:“他们父子早有夺取关中之意,只是受限于兵马钱粮,计划只能一拖再拖。他们这回入城,本就打着里应外合的主意,可惜被你们李阀抢先一步。你说薛氏会放任李阀稳定局面,占据关中么?”
薛氏父子二人亲自考察大兴的城关防守,并掳劫出云公主杨若惜,结果给祝玉妍搅了局,更不幸的是没料到李阀神兵天降,完全打破他们的战略部署。
李秀宁玉容一缓,轻舒口气,不屑道:“小小一个薛举,土鸡瓦狗尔,父亲与二哥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实情确是如此,李阀是大隋的四姓门阀之一,高高在上,像薛举之流,不过是泥腿子罢了。薛举在关西享有威名,在他们看来,只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凌风嗤笑道:“李阀若是久战的百炼之师,对上薛举的西秦军当然不在话下。可是李阀月初起兵,十日破城,这数十万军队多数都是乌合之众,你以为能打得过与西域胡人经过几场恶战的秦军么?”
李秀宁无言以对。
李阀五月起兵叛隋,后与突厥议和,休整一月后急行南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势如破竹,顺利得好像一场不真实的梦境。军队士气高昂是不错,可是没有真正的生死磨砺,军士与新兵蛋#子根本没有两样儿。
慈航静斋的支持是把双刃剑,想必李渊也一定能认识到这点,他决不致天真到以为占领这座帝都就真的乾坤定矣。要想坐拥关中,静观中原群雄逐鹿,待他们争个你死我活,人困马乏,好捡便宜,绝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首先得有个安稳的后方,西秦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强大敌人。
北方民风彪悍,李渊的并州军主要兵源来自太原及河东,但这点与西北的秦军相比没有任何优势,那里的人生活条件更加艰苦。李渊比薛举强的地方在于他有钱,一百余年的门阀积累下的财富、人脉是小世家、农民军怎也无法比拟的,何况他们牢牢掌握着打仗时更为重要的情报网。从这点讲,李阀未尝没有一战功成的机会。
战胜西秦,李阀的战士就可能成长为无敌天下的雄师,但李渊可不希望这敌人过早到来,否则这些未经磨练的士兵交战起来跟送死无异。
然而,他要失望了。时间,是凌风曾经奢望的东西,现在李渊显然深有同感。
凌风又道:“如果只是薛举倒也不惧,以李阀的人脉,慈航静斋的隐藏实力,要想守住大兴这座坚城,以逸待劳,击败西秦也非是不可能。可是河东未靖不谈,太原兵戈又起,李阀若是能应付得了这场大祸,自是海阔天空,否则定是灭顶之灾!”
李秀宁心脏急跳,反驳道:“河东有我大哥在,怎么还会出乱子?”
凌风知道李建成多半不会像史书里那般无能,但估计也强不到哪儿去,可惜啊,不然倒还有几分机会给李世民、李玄霸添点乱子,叹道:“你大哥就是再有能耐,可他要是对上窦建德的长乐军又有几成胜算?”
窦建德起义甚早,为人义气仁厚,在河北一带享有极高的声望。李阀率军入关,搅得山西大乱,他又怎会不趁机分上一杯羹呢?李建成即使谋略过人,但也是纸上谈兵,怎么敌得过窦建德的久战虎师?
“那太原又是怎么回事?突厥与我阀有过协议,互不相侵,这才短短一月,难道他们会背信弃义不成?”
李秀宁心乱如麻,如今李阀的根基就在太原,所储的大批粮草军饷都在那里,兵士又多是晋北人,一旦太原被占,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最令人担心的是留守太原是她的四弟李元吉,李四有多少才干,她比谁都清楚,这家伙除了在武功一道上有点天赋外,性情暴躁,还未成器,可别误了阀中的大事才好。
“错!错!错!”凌风连连摇头。
李秀宁美目紧盯着他道:“我哪里说错了?”
凌风笑道:“非我族类,其志必异。突厥狼子野心,与隋交往多年,背信之事做的还少么?”
杨隋初建时,突厥来犯,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文帝从长孙晟之计,分化突厥为东西二部,这才使其由盛而衰。东突厥称臣,隋以宗室女妻之,两国进入短暂的蜜月期。
但即使如此,边境仍是时有侵犯,毕竟突厥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比不得中原繁华,加之侵略成性,又是部落联盟而成,各部族未必会遵从大汗号令,打草谷这种小事再正常不过。何况这样有个好处是可以保证族人的野性不失,可汗当然是睁只眼,闭只眼,隋朝对此也是没辙。
尤其是杨广远征辽东失败后,天下动荡,突厥自然不甘臣服,在大业十一年悍然犯境,困杨广于雁门,使其帝王威严丢得一塌糊涂。
国家之间无所谓信义,最在乎的是利益,最看重的是实力。这是铁一般的真理。
李秀宁不信道:“当时颉利以长生天为誓,还会有假?”
刘文静作为李阀代表与颉利歃血结盟,在这方面没有欺骗李阀的道理。绝大多数草原部族都信奉长生天,有几人敢撒谎欺骗神灵?李秀宁有这想法不足为奇。
凌风来自后世,当然不信这套,说道:“假是假不了,但突厥不出兵,不代表刘武周不会动手!”
刘武周在今年(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于马邑(今山西朔州)反隋,为得到突厥支持,受封为“定扬可汗”。手下大将宋金刚建议道:“入图晋阳(太原),南向以争天下。”因为太原有充足食粮和库绢,深得其垂涎。
李秀宁喃喃道:“不可能!突厥为什么要对付我们?”
凌风慢条斯理地道:“成也静斋,败也静斋。”
“慈航静斋?”李秀宁何等聪慧,当即恍然。
慈航静斋是天下白道的领袖,此次与李阀合作,落入有心人眼里,那就代表着这群尼姑在支持李阀夺得帝业。突厥要的是只温顺听话的狗,而不是随时可能反叛的狼。既是如此,突厥想要抛弃李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对!”李秀宁忽然道。
凌风讶道:“哪里不对了?”
李秀宁不答,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
凌风笑道:“当然是听你老爹说的。”
以他的功力,在城中时偷听个消息轻而易举。若非这几则消息令李渊焦头烂额,不敢再多分将士,不然凌风他们要想出城,只怕还得多花许多力气。
李秀宁沉吟道:“这里距太原足有千里,消息传来已经很晚了。刘武周就算是整军突袭,到太原城下也得数日,那么说突厥早有犯我之心?”
凌风漫不经心地道:“这些我哪清楚,或许颉利早就看你们李阀不顺眼也说不定。毕玄那老头子都能南下江都夺取《战神图录》,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他没有说出的是,本应归西的李玄霸都能重返人间,武功高强至令他都惧怕的尊主与袁天罡都能现世,足见这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大唐》了。会不会这就是他与独孤求败师徒二人穿越而来引起的蝴蝶效应?
李秀宁沉默不语。因为她已无话可说。
她好想回去与家族一起面对这次灾劫,可是这两位肯放她走么?迄今她仍摸不准凌风安的什么心思。她还不知祝玉妍肉身被毁一事,否则她的心中更是忐忑,担心不可知的命运。
就在这时,她终于听到兵器交击声。
凌风轻轻叹了口气。
第224章 再见婠婠
早在文帝时,关中产粮不能供给京城的消费,漕运又有砥柱(今河南三门峡)的险阻,一遇荒年,军民便无法得食。这就导致关中数度缺粮,堂堂一国之君有时候都迫不得已到关东逃荒。
这是运输不畅所致,所以文帝曾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凿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而东至潼关,长三百余里,漕运通利,但砥柱仍阻碍关东漕运,后下诏凿砥柱,凿工延续不停,到炀帝大业七年,砥柱崩,压河水倒流数十里,工程完全失败。
自杨广即位以来,十分注重全国的水陆运输,大规模发展漕运。开凿大运河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通济渠、永济渠就是其中一部分,虽然劳民伤财,但南北交通有显著的改进,对经济联系、政治统一都起着广泛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杨广只要仍能控制全国最重要的三个城市即三都大兴、洛阳与江都,他的政权就很难倒塌。
不过他好大喜功,根本不顾及下层人民的死活,又在辽东战事上三度折戟,最后民怨沸腾,各路野心家纷纷抬头,举国皆是仇寇,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凌风三人眼前的滔滔河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广通渠,通过渠道,大船可以直达城内。城外设有关防,在渠口两旁,依城墙而筑是两座石堡,上有绞盘,以索控制封渠铁栅的升降,铁栅若是降下,肯定可在大船出入关前把前路封闭。
几人都已下车,适才的打斗声渐渐远去,但仍不绝于耳,因为战场是在广通渠上扬帆并行的两艘货船。
沉默半晌,李秀宁开口道:“广通渠连接大兴与大河,中间有两座大城新丰和渭南。只要到达大河,顺流东放,一天便可出关。”
不问可知前方的船只定然是出关的,若经由大河再改投洛水,就可到东都洛阳。
凌风这时才想起他那杨公宝库中富可敌国的宝藏现在的真正去向。原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声东击西,可惜由于宝藏的确定性,导致原著中双龙的计划在此破产。真是头疼啊。
凌风将之排出脑海,这些多想无益,随着修为的不断增加,他对王图霸业看得越来越淡了。天道之下,众生皆是蝼蚁,这种感觉来得是那么真实,又令人心悸。看向正背负双手、仰望苍天摆范儿的安隆道:“胖子你有什么打算?”
安隆苦笑道:“还能有什么打算?当然是回巴蜀,继续过我的小日子了。”
凌风知道这话不假,这家伙除了在商贾一道上有些头脑外,其他的不值一提。估计他得等他那石老大下达命令,才会有点干劲儿。拱手道:“也罢,你我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安隆双目眺向渠上远去的船只,心知凭他的本事肯定追不上,上面也没有值得他关注的人物,叹道:“后会有期!”身子不移,倒飞而出,在空中轻轻一个转折,正巧坐到一匹马上,伴着一声长嘶,南下疾驰而去。
只剩下两人,态度暧昧的两人。
李秀宁看着自己河里的纤弱的倒影,河水清幽,映得小姑娘是那么可人,顾盼自怜,但是她的命运在何方呢?轻声问道:“你呢?”
凌风笑道:“应该是我们!”一把搂过她柔若无骨的纤腰,箭射而出,踏上清波,水浪翻往两旁,整个人竟如蜻蜓点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