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心盟才郑重其事,四处安排人手,甚至通报给同心盟的一众盟友,希望得到他们的援助,对丁鹏实行围追堵截。
阳天雷正是因为收到同心盟的信件,才亲身下山参与行动,要知道他已经近十年没有下过祁连山,以他的身份地位,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对甘肃武林造成影响,事实也正如此,随着阳天雷的下山,近半甘肃江湖人被调动起来,甘肃地面一片剑拔弩张鸡飞狗跳的形势。
这一番大动作最后却雷声大雨点小,不少江湖人心中都有些怨言,不过两个领头之人阳天雷和操行之却根本不做任何指示,这样耗了一段时间,大多数人有了离去之意,阳天雷这才出面,表示一方面大家都很忙,另一方面始终没有找到魔头的确切踪迹,所以暂时大家先散去,等发现蛛丝马迹后,再行商议追捕。
很快凉州城里的江湖人便散了大半,这时操行之也向阳天雷告辞,阳天雷原先还担心自己没有坚持带着人进入青海追捕,会引起操行之的不满,不过听了对方的意思,操行之根本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很赞同阳天雷的决定,甚至连操行之自己都不再坚持继续追索,他准备回江南同心盟总坛述职去。
因此阳天雷大大松了口气,他原本担心会引起操行之的不满,从而导致影响祁连派和同心盟之间的关系,不过现在看来是自己白担心了,他对操行之的观感变得更好,认为这个固执傲慢的年轻人,终于变得灵活开通了。
事实上操行之也松了口气,他最怕阳天雷坚持进入青海,提前还想好了一些说辞准备必要时劝阻他,幸好这老头早已没了年轻时的冲劲,都不用他劝说,自己就改变了主意,既然阳天雷不再继续追杀自己的主身,那么操行之这个身体就得赶紧离开了。
他始终记得暗中有一个杀手在盯着自己,丁鹏可不希望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分身毫无价值地被毁灭,而且以操行之的身份继续待在甘肃也不合适,担心阳天雷那个老头万一哪天想不开,突然对自己说咱们进青海搜搜,那可就糟了。
于是,操行之告别阳天雷,并且说走就走,马不停蹄,很快就出了甘肃。
…………
第二日,丁鹏带着李坤从千湖盆地走出来,然后以千湖盆地为中心,在周边进行勘探考察。
这一次,他的目的主要是为创建门派做最后的调研,以便最终决策。调研有两方面:一是地理,准确定位一下千湖盆地所在地理,并确定周围没有较大的危险存在;第二是人手,建立门派不可能只有丁鹏和李坤两个,他需要门人,需要弟子,需要仆从,需要能工巧匠。
丁鹏还记得灵山被灭时,系统提示因为门人不够三人,从而导致灵山解散,那么意思就是说想重建一个被系统承认的门派,门人最少需要三人,当然,他想要发展壮大的话,这个人数自然越来越好。
这都需要细细的考察和衡量,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都还可以,丁鹏就决定在千湖盆地建驻门派。
用了半个月,丁鹏和李坤走遍了周边几百里的山脉、草原、荒漠、死谷、雪山,大致完成了预定任务。
首先,丁鹏确定了千湖盆地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大概位置,不是如同现代地图那么精准,但误差不会太大,因为毕竟是他们一步步走过来,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考察询问才得到的结果,这个结果绝对不会错得离谱。
千湖盆地所在的位置,就是昆仑山脉刚刚延伸入西域的这部分区域,按照古代的划分标准,西域是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出了玉门关就是西域,不过其实青海最西的一部分也在玉门关西面,不能全部划分到西域,但是千湖盆地还在青海西面的西面,其实已经出了青海,严格来说这个地区就是属于西域。
千湖盆地是高山盆地,周围不是荒漠就是绝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半封闭的特点,最近的有牧民活动的草原离这里也足足有一百里,中间还横阻着雪山和荒漠,周围五百里只有一个弱小的政权…西域小国鄯善,地形绝对够偏僻安全。
再说人手人员。以上地理位置也说明千湖盆地隐蔽是隐蔽,但是太隐蔽的结果就是渺无人烟,这个地区既偏僻…离人类社会太远,环境又不太适合普通人定居…周围雪山荒漠死谷遍布,因此建立门派这将成为一大弊端。
丁鹏也详细考虑了这个弊端牵涉到的东西,并想要用一些手段化解。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弟子,没有弟子就形不成门派,没有大量的弟子丁鹏设想中的良性循环就无法运行,所以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招牧民的孩子为弟子,丁鹏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不是行不通或者招不到,只要丁鹏在牧民面前略微显露几下身手,恐怕很多牧民会把自家孩子亲自送上门来,但是这违背了丁鹏的初衷,他暂时还不准备将千湖盆地暴露,如果招收牧民子弟,他想不出合适的理由不让那些牧民知道自家孩子的位置。
到几百里外昆仑山脚下的鄯善国招人,也有同样的顾虑,这个招收弟子最正常的途径面临着基地暴露的风险,丁鹏暂时不准备考虑。
可是他实在对千湖盆地以及那个更神秘的山谷非常满意,简直是钟爱至极,不可能因为这点缺陷就轻易放弃。
通过几日的实地考察,丁鹏决定变通一下方式方法,他还是会从牧民那里招人,但不是他们的孩子,而是他们手中的奴隶。
生活在草原和荒漠上的牧民,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和部落,因为水源、牧场、信仰等问题,他们之间会经常发生争斗和交战,被俘虏的强壮成年人不是被杀死就是送到危险的矿山工作,留下的那些女人和孩子分配到各家牧民手中,成为容易控制和驱使的奴隶。
丁鹏的主意就是打在这些奴隶身上,他决定从牧民手中购买奴隶,小孩子就成为弟子,那些年纪大的或者体质不适合练武的,可以作为奴仆和工匠使用。
这是获取人手的一个途径,此外丁鹏还考虑到这边的人多是异族,出于平衡和调节的考虑,他还准备下一步派遣李坤到西宁州等地去收留购买那些汉族流浪儿童,以后如果形成渠道,就可以让专人负责这块,定期往门派输送包括弟子仆从工匠在内的各种人员。这个途径完善后将成为主要途径。
目前阶段,除了弟子外,最紧缺的就是仆从和工匠。丁鹏要建立门派,不是说如同玩游戏一般,一句命令:展开基地,购买建筑,就能完工,而是需要人手和材料,一步一步,一点一点,从无到有,从图纸到材料运输到施工到最终的建筑,这些归根结底都需要人手,并且是强壮的成年人,那么单依靠从牧民手中购买奴隶就行不通了。
这是一个比较为难的问题,丁鹏暂时还不考虑从西宁州那些城市雇佣人员,就不说千里迢迢带着他们来到千湖盆地容易暴露行踪,就是一路上的花费和统筹就是大问题,所以丁鹏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其他方面考虑。
丁鹏想了几个办法,都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被他自己先否定了,最后想得心烦,决定问计于李坤,李坤却给了他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第十七章 干脆用抢的
“老爷,抢啊!小人以前没钱花时,想破脑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干脆横下心,直接抢那些现成的,偷那些有钱人的,最后问题很干脆就解决了。后来在黑风寨,黑虎那厮遇到难题也是两个字,硬来,什么途径最容易解决问题就照什么来,别管那么多顾虑,也别操那么多心,只要问题能解决,其他都不是问题。”
这就是李坤给出的答案。
丁鹏听了这话,第一反应是真想踹李坤一脚,叫你敷衍老爷,不过略微想一下,还觉得有点道理,再细细想下去,嗯,不错,话糙理不糙,李坤的话看似粗率,其实很有点哲学方面的辩证意味。
有时候,一件事情看似难办,想尽了各种曲折复杂的办法,最终也没有解决,其实这个时候不如用一些简单直接的办法,也许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将问题想简单,它就简单,想复杂,它就复杂的道理。
就拿李坤说的这个办法,没人怎么办?那就去抢啊,直接而有效,对于目前丁鹏的处境,别管什么弟子、门人、仆从,都能用这种办法找来,而且可能比其他途径招来的更实用。
因为,首先,丁鹏的门派不过是草创,八字也没一撇,论起江湖上的地位名气,那是根本没有,一个无名无份的门派想拿嘴巴忽悠人加入,难度实在太大。即便忽悠成功,以后麻烦也会不断。
其次,千湖盆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环境恶劣,条件非常艰苦,要说服别人长期在这里居住,难度同样巨大。威逼利诱的利诱估计是不行的,必要时还得用威逼。
最后,人都是欺弱怕硬的,人们总是愿意跟随强者,哪怕这个强者是用霸道蛮横的手段来实现他的强。这个特点不能说贱,而是人残存的动物性遗留的特点,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抢来的人会对丁鹏产生畏惧心理,便于管教和引导,只要能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于丁鹏目前的形势也是非常有利。
综上,李坤的话看似没脑子,其实在特定环境下解决一些问题还是很犀利的,丁鹏想了想,又问道:“老李,那你说一下咱们该去什么地方抢人去,找那些周边的牧民恐怕不行。”
丁鹏不是打不过几个牧民,而是草原上这些部落都是互相联系的,丁鹏不想因为抓几个人而引起周围势力的警觉,那样不利于门派草创阶段的低调方针。
这个问题丁鹏此前已经和李坤讲过,李坤明白他的顾虑,嘿嘿笑道:“老爷,你怎么糊涂了?咱们前些时候可是在山脚下遇到不少前往玉门关的行旅,抢这些人既不用担心得罪附近势力,又可以财货兼收。再者这些路过的旅人多是回中原的汉人,和咱们是同族,语言交流方便不说,也容易管理,换成那些红毛绿眼的化外之民,可就不好相处了。”
丁鹏听了,大觉有理,使劲拍拍李坤的肩膀道:“老李,不错,跟着老爷我混了一段时间,你这脑袋可是大有长进。”
李坤暗中吐槽:俺的脑袋从来都灵光的,只是以前你从没有征询过俺的意见而已。
丁鹏又和李坤就如何抢人怎样抢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完善了一些细节过程,最终决定,他们就在昆仑山脚下一条比较重要的通商要道上埋伏,目标——强掠活人。
曾经的正派九流掌门,就这样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回头了。
…………
冯雷和胡雁平是西宁州振威镖局一对普通的趟子手,两人在加入镖局前就是好友,后来厌倦江湖争斗,最重要是为了养家糊口,两个武功平平的好友一起投入了振威镖局。
不过现在,他们的人在西域,振威镖局这次接了个大镖,派出了镖局五大镖师中的四位,还包括冯雷和胡雁平等二十名趟子手。
领头的镖师叫冯峰,是冯雷的亲叔叔,这也是两人能顺利加入镖局的重要因素,冯峰现为振威镖局副总镖头,押镖的行当干了二十多年从未出过大纰漏,近几年已经很少亲自出马,这次镖局将他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