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胆,章青,你可是要谋反么!”
    李璮挥手把阻挡自己的人推到一边,他可以容忍背叛。在这大宋即将灭亡之际,在这汉人的文明即将沦陷的时代里,欺骗、背叛就如同家常便饭那么容易。
    只是他不能容忍,作为自己最信任的兄弟,章青就这样带着一群人,杀到自己的府第里。
    看到李璮,看到他身边的那个蒙古公主,章青跳下马向前走了几步。李璮的近卫手中的长刀立起,阻挡他的前进。不过人人都担心的看着阿卜杜勒。哲玛尔,不知道他手中的猎枪,会在什么时候喷射出火光。
    “李兄,如今我已经不能叫您都督,但我给您带来了王师的消息!”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90章 王师的消息
     更新时间:2012…2…12 23:58:35 本章字数:2178

    傍晚的屋中,虽然是宋式的房屋,但雕花木门、木窗里透入的光芒已经不够明亮。章青什么话都没有说之前,先拿出一盒火柴来。
    这种东西,大家知道它的价值。虽然卖出去的时候,往往价格高昂。但对于自己人而言,实在是不值几个小钱。毕竟100倍的暴利之下内部人用的东西,价值几乎可以不论。
    但对于益州大都督李璮与他的妻子们而言,却不是这个模样。小小的木柴棒上,黄色的火焰几乎立即就使整个屋子里变得明亮起来。
    “这……”
    说是妻子们,除过那个塔察尔王的妹妹之外,还有王文统(字以道)的女儿。他是金朝末年举经义进士,为学不局限于儒家﹐喜读权术﹑谋略之书。历史上于1260年被忽必烈提升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只是此刻,他却依然不过是李璮手下的谋士。如同今天这件事,也许外人可能会不与闻之,但作为岳父与谋士的他,却不能不被叫来一起谈论一下。
    如同大多谋士一样,他流着三络长髯。此刻捋着长胡子,看着屹立就在章青指尖上跳动的火焰,他心中的激动自然是不必说了。作为一个儒学入门的人,他同样不会信什么鬼神。
    章青用手中的火柴,点燃桌上的烛台时,说着他所知道的济王赵伏波。
    “他是一个年轻的,善兵事、知天理的殿下。据说,在他那儿,无论鬼神皆奉法家以为尊……”
    这些事情,自然不过是蒲金书所言,与赵伏波的实际状况难免有些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完全一定不走样的转述。
    “……凡济王及以下,具以《神州之律》为尊,无论千岁还是庶民皆守之。”
    这些话彻底推翻了所谓“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说法,王文统并不搭话,只是与诸人一起围坐在圆桌之旁,听着章青的转述。至于阿卜杜勒。哲玛尔,自然对于此外之事,要大加叙述。不过因为蒲金书的叮嘱,他已经不再提什么“阿拉丁大帝”之类的,在大宋引不起任何激情的称呼。
    “我家主人,也就是济王千岁,已经掌握了天道。他所尊的老师,是受到过‘神喻’的马丁。他少时就无师怎能汉话,可闻昊天上帝之言,以仙兵助我家主人一统天下。诸位,请注意一下,不仅仅是汉人的天下,而是所有大陆的唯一王者!”
    王文统对于儒家、法家、兵家甚至“百花齐放”时代的纵横家之术,都深有研究。可当他的目光,被阿卜杜勒。玛提尼这残次马穆鲁克打开,当他看得到整个世界的地图时,他才感觉第一次被打开了眼界。
    “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这个济王千岁硬是不简单,他年纪轻轻,居然就画得出这盖世全图,真真是……”
    虽然心中的感叹因为城府而不能轻易吐露,但当他的眼界真正打被开,真正看到世界的模样时,他才感觉自己曾经胸怀的狭窄。
    “打开眼睛看世界,这才是中华民族真正强大的根本。仅仅只局限于国内甚至中原的人,从根本上讲都是些愚昧的人!”
    马丁在教赵伏波的时候,这是他所有立论的基础。中国古人的哲学一点也没有错,“胸怀天下”才是思考的起点。但当中国人的目光,仅仅只及于国内、甚至仅仅只及于中原之时,如何能够避免外族的入侵。可以这样断言,不放眼天下,那些曾经的屈辱不过是必然发生的灾难。
    阿卜杜勒。哲玛尔当然讲不出如同马丁,那来自21世纪的观点。但他却可以这样来加以说明,说明赵伏波的手段为何偏向于快刀斩乱麻。
    “所以,我家主人没有时间和那些愚昧的人打交道。对于大宋此处的人,他存了更多的仁慈之心,因为他说你们是他的族人。但你们知道他对于外面的人会如何,很简单的两个选择,一个是臣,另外一个是死!”
    看着阿卜杜勒。哲玛尔举起的两个手指,所有人都感觉得到,那两个手指之下,有着多少条生命的哀号。作为一个儒家学术为主人,王文统当然知道如此简单的分别,代表着什么样的残酷。
    “当然,这也代表着一种决心,尤其他有了那些东西的时候,治理天下!治理天下,在那两个手指之下,原就不是件难事!”
    想着这些,王文统的目光落向女婿告诉自己的,阿卜杜勒。哲玛尔手下的所谓“神兵”。看得出来,那不过是青铜所制的什么火器。只可惜不能拿到手上细瞧。而且,阿卜杜勒。哲玛尔,连弹壳都收集在自己身边的袋子里,谁人能够猜测得到,这样的武器是如何运作的。
    尽管不能细看,但出身于金人的王文统,可没有宋儒那么死板。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因为所属也略有研究。就他认为,宋人之败在于仅仅只满足于中原以及华夏。
    倘若他们的目光看得到眼前的盖世全图,以宋人的本领,什么蒙古、金、夏都不必再提。
    “只是赵宋目光短浅了些,倘若如同此刻的济王千岁,能够真正胸怀天下的话……”
    虽然不能否认,此刻的大宋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有着世界第一的财富。但目光的短浅以及自满,恰恰才是造就了历史上深刻灾难的由来。
    坐在那儿,只是捋着胡子一言不发的王文统,听着章青与阿卜杜勒。哲玛尔的叙述,他感觉得到那些叙述之中,对于天下诸势力的不屑。而且那种不屑不仅仅来源于他们的所谓“神兵”。仅仅就刚刚所见的火柴,难道造得出来这样东西的人,用得着去看那些愚昧蛮族的脸色吗?难道造得出来这样东西的人,会比那些蛮族更加无知吗?
    想着这些的同时,他注意到女婿向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李家与当年济王赵竑的关系,或者说恩怨,王文统总是清楚的。此刻他轻轻点点头,在听过这些消息之后他以为,天下定在5~10年内大定。
    而这“天下”,可不仅仅只是大宋的天下!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91章 老成的想法
     更新时间:2012…2…13 19:47:10 本章字数:2161

    “你以为能造出如此东西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人物……”
    王文统手中的火柴划了一下,接着火柴头上,爆发出“嚓”的一声响。温馨的桔色的火焰燃烧起来,不但李璮,包括他的夫人,全都用她们所眼睛盯着这看似温柔的光芒。
    恰在这时门一响,三人都望向门口,从那里回来的是李璮的妻子王氏。她也是王文统的女儿,在李璮身边为他打理家里的一切。以她的性格,并不是似塔察尔的妹妹一般,家里事政事上,都喜欢说说话。
    “安排好了么?”
    面对丈夫的询问,负责安顿章青他们的妻子王氏只是点了点头,便一声不响的坐在旁边。王文统也不说话,只是拿眼睛望着眼前那越来越小的火苗,直至最后扔在充当了烟灰缸的盘子里,那一抹火苗最终熄灭。
    李璮到底要年轻些,半晌没有听到岳父说话,不由的出口询问。
    “岳父,那我们是不是应当……”
    王文统沉吟了一下,他听得出来女婿语气里的倾向。如今这个济王手里的新式兵器如此厉害,就今天那十个人大闹一场。府里数百蒙古家兵,居然没有一人抵挡得住。无论穿不穿盔甲,在那个叫什么“枪”的铜棍子面前,均不堪一击。
    “这样的人物不好打交道,贤婿那个济王的兵器厉害,我看硬挡是挡不住的。而且我们猜你已经有了归顺之心,我如此说对也不对?”
    看着岳父的三络长髯,李璮点了下头。正如同章青所言,在他李家的心里,济王的后人才是正统。至于此刻的朝廷,不过是当年史弥远那奸侫小人的杰做。虽然木已成舟,但如今济王的后人,不但有如此利器,又在打通了世界上的航路,只这等胸怀,就已经使李璮有些向往了。
    只是,具有中国传统谋略家的谋略的王文统却不是如此看。因为江山可不是有一些犀利兵器就打得下来,就算打下来,也未必就守得住,这才是他心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是的岳父,小婿正有此意,按章贤弟所言……”
    “一武夫耳,他所言不值一顾。我只问你,你要手抚心肠,好好的揣摩一下才好!”
    比起章青这样的将领,李璮经营着整个益州地区,自然胸中韬比起章青来,那是要深得多了。他皱着眉,同样拿起章青送的那盒火柴,点燃了一根。在他看着那淡黄色的火苗时,他的蒙古妻子也有样学样的划了一根。
    到底是年轻人,李璮看着火苗,很快就有了想法。
    “正如同岳父您所言,此人有此物,自然绝非一般之人。我猜倘若终究要回来,那挡是挡不住的!”
    说了半天,王文统点点头,终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是的,挡不是办法。因此我们顺,不过却不是全顺。如同那个爱说话的回回所言,打开商路、派兵协助、采购军械马匹,供应粮草,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暂时要保持在蒙古人的阵营之中……!”
    王文统的话使李璮眼光变得凌厉了一下,而他的蒙古妻子则有些疑惑的的看了说话的王文统一眼。
    “不必疑惑,不是不顺,而是暗地里顺。倘若将来济王回来,我们是先顺之人,自然不难得宠。倘若有了变化,我们依旧是蒙古人的都督。还有,宋廷那边,一直与我们暗地里有往来,从他们那儿得到的东西,也可以卖将过去,所以我说我们明里不顺暗里顺……”
    倘若李璮不是知道岳父王文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当他还眷恋蒙古的富贵。心中实在知道,作为一个金人,他不会忠诚于蒙古人,自然也不会忠诚于大宋。女儿嫁给自己,不过是因为自己乃一方豪强,将来凭着这本钱,在哪一家都不愁荣华富贵。
    只听他继续说下去,就看得出来,他真读了许多书。不但读得多,而且也算是读透了那许多书。
    “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贤婿此刻全身而入,倘若遇到一个少不更事的济王,只恐难以全身而退。如今之计,只能有一人前往那个注的身边,查控他的虚实。如若是个贤明之主,一切好说。如若误投匪类,我们还有一个缓和的余地!”
    话说到这儿,王文统就不再说下去了。他的这一番话无论从大义上讲,还是从身家性命上讲,都讲得过去子。而且是一个一手托三家的局面,无论哪一家真正得了天下,面对他手下的大军,都需给他足够的好处。
    而且想来那个什么济王千岁手下行商的货物,倘若都如这火柴一般有用,赚钱倒真是件不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