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之铁血枭雄-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张弃一句话就将这些上书之人驳了回去,“我之家事,自由我来决定,谁敢多言半句,我也不在意登基之时见些血色。”
  这一番话传了出来,众人哪里还敢多嘴。|饭饭小说论坛凌霖手打,转载144d104ce请注明 fftxt|
  于是,诸事已定,就待各方反应罢了。
  不过,在这之前,一些事情还是要做的,首先,要给如今已经和诸侯打的不可开交的大宋朝廷送去国书,当然,一些面子上地事情还是要顾及地,国书中言道,北疆要抗拒外敌,为聚民心而建国,还为大宋臣属……等等一些废话,谁不知道北疆俨然已是脱离大宋,自成一体。
  平帝李烨接到北疆国书后却是长长叹了口气,虽是心中愤怒屈辱,但值此之时,朝廷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歧州节度使张修咄咄逼人,已经三次兵临永安城下,要不是永安背靠凯洲,使其有所顾及,要是永安孤城,早就被歧州大军攻破了。|饭饭小说论坛凌霖手打,转载7d16d0020请注明 fftxt|
  李烨暗恨之下,召来众臣商议,李烨有意召告天下,召集诸侯伐之,被群臣谏止,更有人言道,北疆张弃,向无南向中原之心,当今诸侯各自为政,不听朝廷号令,若是惹恼了北疆张弃,诸侯之兵未能召来,却是北疆大军先到,则大宋危矣。
  张弃行此乱臣之事,必招天下英才唾骂,现在应暂时隐忍,等待时机,一举平定北疆才是。
  却是新任兵部尚书赵潺言道:“张弃称帝,若朝廷毫无反应,则诸侯必群起效仿,到时朝廷大义名分皆失,我等岂不成大宋千古罪人,现在诸侯虽然不听朝廷号令,但还奉大宋为正朔,只要皇上下旨,派能言善辩之士联结各州节度使,备言北疆张弃之野心,诸侯为自身计,必定出兵响应,到时千军所指,任北疆实力再是雄厚,也是须臾可破,此正是朝廷彰显权威之时,到时再无敢无视我大宋朝廷权威者,天下由此可定,陛下且不可听信那些误国之言,若是纵容北疆张弃建国称帝,则我大宋亡国之日不远,还请陛下早下决断才是。”
  李烨虽是觉得赵潺之言有理,但朝廷众人附议者却是寥寥可数,都言且不可轻举妄动,以歧州出兵之机会。|饭饭小说论坛凌霖手打,转载6108337693请注明 fftxt|
  无奈之下,李烨却也得回书抚慰,准许北疆建国。
  不出张弃之所料,北疆文告送到各个诸侯手中之时,中原诸侯都对此事反映冷漠,有些城府不深的甚至露出羡慕之色,对北疆燕王称帝一事表面之上地功夫还是要作的,待得张弃登基之时,中原诸侯都派出了自己的使者,送来厚礼,以视对张弃的尊重之意。
  民间对这些事情却是反映不一,北疆百姓在张弃治下已久。且北疆赋税宽松,从不乱加赋税,官吏比起大宋朝的官员来又极是廉洁,燕王张弃在北疆地威望又是无与伦比。北疆百姓自是欢心鼓舞。
  大宋境内地百姓听闻此事却都是漠不关心,改朝换代在这些平民百姓看来也只不过是皇帝换了个人而已,到有一多半的人听了还极是羡慕大宋北疆的百姓摊上了个好皇帝。
  只是大宋地一些文人士子们着实写了些文章痛骂张弃狼子野心,不尊礼法,这要是在平常到也能煽动起一些百姓来一起唾骂一番。但此时中原战火纷飞。百姓身上的赋税一日多过一日,填饱肚子都有些困难。还有谁闲着没事儿跟这些人瞎闹。
  其实这些都在张弃的意料之中,张弃和吴去关注的是大宋的豪门氏族地反应,大宋发展到了现在,其实控制政权地都是这些世家大族,比如歧州张修,本身就是当地的氏族大家。歧州军中将领也大都是与张修家族交好地世家中人,这些世家大族手握军政大权,要是串联起来与北疆为难,到是有些让人头痛。
  但幸好,这些世家大族最关注的还是中原战乱,对于北疆张弃称帝一事多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也有试探朝廷反应的意思,不过在听说朝廷竟是下旨容许北疆建国,这才都对北疆使臣热情了起来。在张弃登基之时,到都是来到了天安观礼,使张弃心安不少。
  燕国初立,张弃下旨大封群臣,北疆实际上架构已经完善,只是稍作些调整罢了,但对北疆军队的革新却是较大。
  张弃下旨,废除北疆军中品级制度,改以各级军衔代之,和北疆行政官员彻底分开,并召专人完善北疆军规,薪俸等事,并在中央设立统领北疆大军的军务省,由蓝远山和王幕任正副军务省中丞,其下设军机处,军备司等部门,其官员从北疆军中择人担任,也是已经完全与政务分开。
  接着张弃又下令建政务省,任智候吴去任政务省中丞,本来,以张弃地意思,为了不使政务省为一人所把持,还是要有几人进入政务省的,到不使张弃信不过吴去,吴去跟随他多年,始终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北疆能有今日,吴去之功至伟,但此时张弃已是一国之君,这制衡之事不用张弃自己说出,只吴去自己就是不敢处在这风口浪尖之上,已是几次上书请辞,但让张弃烦心的是,虽是有几个人选合适,但这几个人都是身居要职,要是进入了政务省,则原来职位却是没有人接任,其余众人不是太过年轻,还得多加历练,就是才能不够,不足以领袖群臣,架构虽然搭了起来,却是无人可用,张弃在和吴去商谈的时候,也是不由叹息虽然北疆现在人才极多,但大燕初立,根基还是薄弱的很,还是得等慢慢寻找合适人选再说。
  这建国可不是说说就能完事的了的,诸事繁杂,忙的众臣都是脚不沾地一般,才在半年的时间了完成了这从诸侯向国家发展地诸般事情。
  到得六月,诸事皆备之时,这北征伊兰的事情才被张弃提了出来。
  在此之前,北疆重臣就已经有所觉察,因为身为伊兰公主的阿特兰妮就在皇帝陛下的故邸居住,且频频与现在的政务省中丞吴去密谈,这些大臣们也都风闻伊兰过内有所变故,所以这位公主殿下才来到了北疆,现时的燕国,没有想到的是,燕皇登基未久,皇宫刚刚建成之际,就急切的想要出兵伊兰。
  这就不免使一些老成的大臣们觉得皇帝陛下有些过于穷兵黩武了,刚刚经历了平定蛮族之战,就要为了一个女子出兵千里之遥的伊兰。
  于是,此议在竣工未久的金銮殿上刚一提出,立时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不可。”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此人面容俊伟,身材挺拔,却是新任的谏官韩让,这人却是刚从天安书院出来,正是新皇登基之时,又经自己的老师翟德推荐,任了这谏议司司官一职,其实,此人资历并不足以当此职位,但谏议之职向来得罪的人多,现在大燕初立,中官员正是忙着为自己找个好的职位,心中火炭儿般滚热的时候,这谏议司司官虽然看起来风光,但却无人跟韩让相争,张弃也选他年轻热血,敢作敢为的长处,于是,这位年仅二十四岁年纪的年轻人便成了大燕国第一任谏议司司官。
  “陛下,臣未闻有国家初立,诸事未定之时就兴兵讨伐外族之事,如此,不仅劳民伤财,且劳师袭远,一旦战事拖延,中原诸侯态度暖昧不明,则我大燕危矣,请陛下明鉴。”
  第五卷漫卷千军 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
  张弃也是新登帝位,往常独断专行惯了的,这样的大事,其实必先找一些重臣商量,取得其支持,然后再公布于众,到时,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必然会小上很多,哪里有这样,在朝臣多不知道的情况之下,却要众人同意出兵哪里办得到。
  张弃坐到新制的龙椅之上一阵的头痛,这已经是第四个站出来反对的重臣了,看他慷慨急激昂连什么兵书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妄动刀兵都搬了出来,接着就是说什么皇上应该勤修仁德,内理万民,外平中原之类的话了。张弃不由一阵心烦,不由向吴去使了个眼色。|饭饭小说论坛凌霖手打,转载acfc748请注明 fftxt|
  吴去早有准备,他与张弃两人已经读出征伊兰商量了年余,对此战的得失已经非常的清楚,此时一声清咳,打断了对方的话头,此人叫王前,是内政司郎官,这人能力是有的,也写的一手好文章,就是为人过于张狂,这时正是说的兴起,但见自己的顶头上司要说话,也不得不一躬身,退了回去。
  吴去扫了众人一眼,“列为说的不错,我大燕初立不假,正是需要各位同心共力之时。但,这出兵一事却是兵事,应该军务省说的算,大家只是给些建议罢了。诸位还是应该听听军务省地诸位大人怎么说,在提意见为上。”说完,目视军务省中丞,蓝远山。
  蓝远山却是有些犹豫,他年纪已经不小,今年已经六十有二。这几年他没怎么随张弃出征。一个就是他久任北定州节度使,职责在身。不能轻离,再一个就是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也是林玲看他实在有些辛苦,这才向张弃进言,免了这随军征战之苦。
  燕皇陛下登基。将他召回天安,作了这军务省中丞,他要是年轻上十年,必定心中有所埋怨,北定州节度使在职衔虽然和军务省中丞没有办法相比,一个身在中枢,一个远在戌州郡,但军务省中丞看起来地位尊荣,却没有多大的实权。最多也就是向皇帝做些建议,打仗的时候,将军队后勤料理清楚罢了,哪里比得上一州节度使来的位高权重,但此时却是对皇帝陛下感激地很,他和旁人不同,在官场上打磨了大半辈子,就想着能享几年清福,也不想着什么建功立业的事情了,再说他也明白,皇帝陛下让他来任这个军务省中丞,一个是对他的信任,一个就是要取他的经验而已。|饭饭小说论坛凌霖手打,转载7afe04986a请注明 fftxt|
  当吴去看向蓝远山的时候,蓝远山一阵为难,这出兵伊兰地事情明显就是皇帝陛下早就准备好了地,他可是多年的老军务了,皇帝陛下去年年初之时就已经将十余万人马放在了革兰草原上,那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操练士卒吗,就是为了平定蛮族也用不了这许多地大军啊,这些朝臣们新任官职,难道都昏了头吗,还是让欢喜冲昏了头脑,这样清楚的事情还跟陛下唱反调,难道都忘了陛下的手段了不成?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另一位军务省主事王幕,心说,那十余万大军可都一直在你麾下,我就不信你不知道陛下的心意,但却见对方低眉垂眼,不为所动,心中恼火,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不情不愿间,蓝远山只好站了出来,“我大燕刚刚立国不假,但经营北疆已久,民心归附,吏治清明,实事恒古未有,大宋经国四百年,内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外不能御外寇于国门之外,诸位看看如今,诸侯一旦拥兵自重,朝廷束手,怎还能叫我大燕导其覆辙,此时,我大燕在革兰草原十万将士正是堪用,出兵伊兰,扬我大燕威名于异域,诸位与我何其幸也,能生逢此时,必定名标青史,为后世子孙所铭记,南方诸侯皆跳梁小丑,若敢来犯,必叫其匹马无还,陛下不必再作犹疑,此时机会难得,以伊兰公主之名义发兵伊兰,可站大义名分,此去必定建功。”
  “蓝大人怕是还是为了自己吧?”这时在文官中走出一人,阴阳怪气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