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孢子物语-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两块板材从众人手中收回然后放回展示台,设计人员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女神保佑,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防护方式——磁场。”
  磁场?
  空幻有些诧异,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理论大家都知道,可即便是能把铠甲做成磁铁,但虫子却不是异性磁极啊,一个巴掌又怎么拍得响。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静静地看着对方,等待设计人员的解释。
  “其实原理很简单,”扭动了墙壁一个开关,研究员对着墙壁抛出一根普通的骨头(哪儿来的?):“利用铠甲,我们可以在战斗成员身体周围产生一道稳定的磁场。”
  空幻也感受到墙壁上产生的磁场,想来双方原理相同。
  “虫族攻击的时候,无论是肢体攻击、炮弹攻击、还是触手攻击,都不可避免地会在这个磁场中运行,然后理所当然地,也会因为切割磁感线产生本身磁场……”
  咚
  骨头毫无变化地砸在了墙上,随后滚动着回到研究员脚旁,周围一片寂静。
  “大家稍安勿躁,”看来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研究员面不改色地重新按了另一个键,随后再次将骨头扔了出去。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骨头居然反弹了出来。
  “这是”空幻双眼发亮,随即露出了然的神情:(怎么没想到呢?)
  通过研究员的说明,众人了解到了具体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两个产生相反方向磁场的轮流开启产生的作用。
  接近的物体在上一个磁场中产生自身磁场,铠甲的磁场不时地变化,在物体自身磁场消失的瞬间,下一个铠甲磁场对其产生斥力。虽然斥力会断断续续,但却依然可以让攻击来的东西减速。而减速,一般都意味着攻击力下降。
  “也就是说,这一代铠甲,将会用能量支撑起来的磁场防护,去取代实体的铠甲防护?”空幻询问到。
  “虽然是有这个想法,”设计人员无奈地摊了摊手:“不过现在这种被命名为磁场护盾的能量线路技术,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能量消耗过大、线路稳定性不高导致的持续时间不长、对铠甲穿戴着本身的磁场影响、护盾不分敌我的抗拒等等。”
  “额,难道还没法实用?”
  “女神保佑,其实也不是没法。”设计人员一脸欠揍。
  (你少起伏一次会死啊)
  ……
  PS:朋族许多技术皆乃幻想科技,请勿与人类科技挂钩,也许某天咱们真的能够实现,但未来的事,谁知道捏,嘎(=。=)。。


第四卷 踏上坚实的地面吧 第二十章 引擎

  谢谢r的月票支持,嘎=w=
  结果,问题还是出在时间上。
  技术的发展容不得马虎(马虎导致的科学新发现除外,那概率太低),第六代铠甲的几个问题事实上都有专项小组研究处理办法,并且大都已经有了解决的头绪,但重点是,研究部门需要时间等待这些人将头绪转化成实用技术。
  在空幻看来,另外几个技术搞不好也有同样的问题,毕竟这些技术大都还处于试验阶段,若非战况紧急,它们也不可能突然要求定型。
  如此一来,他之前还认为‘只有几个本就接近尾声的技术申请定型,而众多前景美好的技术却不提前定型让人感到不满’的行为,在这时候的空幻看来,倒显得有些可笑了。
  “不过,既然申请定型,我们也是有一定把握的,”设计人员如是说道:“以现在完成的技术,虽然不算完整版,但只要使用者按照我们整理出来的注意事项,小心使用这些前期试作型的铠甲,短时间战斗起来也并无太大的问题。”
  “何况,现在就连第五代铠甲,也才配属到队长一级,各部队普遍使用的还是第四代改,所以即便第六代完全定型,产量显然也不高。”
  如是说者,研究员同时也在将挂在朋人人体模型上的铠甲一一取下。
  随后,他就这样当着众人的面,毫不在意地脱去外衣,在空幻等人囧然的视线之下换上一身貌似特殊材料做成的紧身衣,在将铠甲部件自行穿上。
  不一会儿,一个浑身散发着淡蓝色荧光,英气逼人的战士就这样出现了。
  当然,也就卖相好点,真到战场,这位灵魂级研究员大概也不比一名普通阴魂级士兵来的厉害。
  但空幻在意的显然不是这方面的东西:(之前还以为这个家伙在研究员队伍中算正常的,现在看来,我族的研究人员果然没一个简单。)
  吐槽结束,空幻这才可以细细打量这种第六代铠甲的外形。
  在抛弃传统铠甲本身组件的防护作用之后,第六代铠甲已经不再需要做成那种,全身上下连尾巴和触手都必须照顾到的样子。如此一来,外观设计上似乎显得跳脱了很多,也美观了不少。
  铠甲整体,已经脱离一体式设计,被细分成了:头盔、触尖、护肩、双臂、手套、护胸、裙甲、双腿、靴子、尾刺这十个部分。
  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甚至不再统一能量的供应,而是分别装备电核凹槽。这使得能量不再相互使用,却也不再担心伤到核心的线路之后,就导致整个铠甲能量作用无法产生。
  想想大概也就这个目的吧。
  但有利有弊,这种设计也导致电核的更换变得麻烦,所幸耗能最大的磁场护盾由面积最大的护胸提供能源,而更换胸口的电核相对来说轻松很多。
  而处于保护线路的考虑,在第五代铠甲采用的嵌入式线路敷设技术,也在这一代铠甲中同样采用。
  因此单从外观上看,第六代铠甲也已经不能看到五代以前那种繁复的花纹,显得很是整洁。
  “怎么说呢?除了荧光闪闪容易暴露目标,单从外观上看的确很不错了,不过实用性上?”
  下一刻,设计员露出一丝微笑,随即铠甲上的荧光消失。
  “额。”
  反应好快
  面不改色的设计人员,紧接着微笑着解释了一大堆,关于能量线路发出光线的原理之类的东西。
  为了便于理解,空幻等人都认真地听从,同时在大脑中进行着理解。
  不过最后,设计员却将这些东西,总结成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其实,只有在使用的时候铠甲才会发光,之前的荧光不过是为了让长老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已。抱歉,看来是多此一举了。”
  “……”把我专心听讲的时间还回来
  接下来当然是实际效果的演示,不过第六代铠甲的特色在于磁场护盾和简单的外形,除此之外的功能,在前面几代铠甲中都已经有了完善的设计体系,问题不大。
  从第三代铠甲采用的能量线路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各种铠甲用的线路、电路已经逐步完善并进一步划分成为,从能量线路技术发展出来的新体系。
  从设计人员身上的铠甲发出的各种能量技巧,基本上都是从成熟的技巧线路中,选择的最适合虫族战场所使用,例如能够干扰生物体生物电的混乱电网、直接对点进行高压电能攻击的升级版电击术等等。
  而根据设计人员说明,因为受限于单个铠甲部件上的面积,嵌入线路的数量并不多,所以需要的话,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更换拥有相应能量技巧应用线路的铠甲部件。
  “说简单点,就是可以通过战前更换拥有不同线路的铠甲部件,来配置自己身上这副铠甲的具体功能,上面那些原理,普通士兵不知道也没什么。”(你又调皮了。)
  当然,设计人员所说的这些,如果要应用到每一位朋族士兵身上(非电能生物的其它族穿上第三代之后的朋族铠甲,都完全是浪费),期间所需消耗太大。
  因此,那种可以自由选择战斗配置的铠甲模式,应该只会配属少部分的精锐部队,或者高等级个体才有机会装备。而普通成员将获得根据部队组成所配属的固定铠甲,就比如车辆功能划分的一样。
  “不过即便如此,以现有第六代铠甲试作型的产量,一个月内也只能生产100副,这还是有提前改造了三条第四代铠甲生产线的结果。”
  “也就是说,这一次对虫族战斗可能用不上了。”空幻一针见血。
  “谁知道,也不一定用不上不是吗?”研究人员看来知道点什么,显得很随意。
  “额,”空幻满头黑线:(如果战斗不得不拖上一两个月,当然就用得上了是吧?)
  这话没说出来,不过对于第六代铠甲暂时无法上场的情况,空幻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毕竟现在这些东西,谁都知道即便定型,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扩大到足以影响战局的数量。
  更多的,这些紧急定型的东西,也都只是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而已。毕竟即便是现在就定型,也有从建立生产线、生产出成品、到装备到部队的时间间隔。
  “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小范围装备的条件足够,就当实战检验吧。”
  第六代铠甲方面的消息说好不少,说坏不坏。结束参观之后,空幻将这种试作型,按照设计局方面的想法,单独明名为‘光蝎1型’。不考虑有些繁琐的注意事项,光蝎1型铠甲足以让一个普通原人,发挥出不超过10分钟的灵魂级初期能量体的实力。
  当然,所产生的能量消耗也更大了。
  暴发完之后,铠甲就必须停下来更换,供应给最主要的磁场护盾能量的电核。天知道这防护能力也就比55mm合金板强上一点的磁能护盾,为什么会达到每分钟100N这样高的能量消耗数值,要知道一道自然雷霆也才2000N而已。
  浪费啊
  事实上,如果可以,空幻更愿意称呼其为‘青铜圣衣’或者‘凹凸曼变身’,虽然三者似乎毛线关系都没有……真的没有么
  等到空幻一路或抱怨、或感叹、或神经质地乱嚎着走过一段距离之后,被这位貌似有些不正常的长老给给弄地满头黑线的罗法,终于松了口气般地告诉空幻:“长老,航空动力实验室到了。”
  “啊哦,我们走吧。”迷迷糊糊地迈开步子,空幻径直走进了实验室大门。
  “……”
  呼啸风声吹过,恭敬地等待在实验室门口的几位实验室接待员的内心,被寒风撩地那是哇凉哇凉的。
  ……
  G09的航空动力实验室,脱胎于最开始的浮空动力研究小组。
  在磁场引擎出现之后,这个实验室前身的动力小组才开始分出来单干。其先后研究过很多有用没用的东西,其中风扇动力螺旋桨最出名。因为,朋族曾经还试飞过一总,如同人类一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
  不过后来,这杯具的螺旋桨飞机,连裸奔翼人的飞行水平都比不上,无论是机动性、高度、持久性等等都是如此。所以没多久,随着磁场引擎的不断升级,为了避免研究力量的浪费,技术部也就将螺旋桨飞机给打进了博物馆。
  现在的航空动力实验室主要分出了三个小组,分别研究:喷气动力、磁场引擎和火箭动力,此外还有人提出了‘引力’和‘反重力’这两个东西,但很可惜,这两个项目的研究现在还停留在科幻小说中。
  不过,喷气动力看样子最近也要下马存档了,因为磁场引擎的小型化只要一完成,两个本来就有些撞车的动力系统,在朋族为了尽可能地将人力资源用到实处的目的之下,就不得不暂停其中之一。
  这也是没法的事,朋族一没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