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伸出左手。只见左手发出一团祥和光芒,如青紫氤氲向那古怪箱子打去。那怪箱子受此气机相吸,一阵抖动,怱啦一声,从箱子冲出百十个东西出来,正是青松等人放入箱子的弟子名牌,这些东西纷纷向今日所收弟子各个飞来。
第六十三节 教中有派
李乐伸手一接,一看变成了一个玉牌,玉牌拿在手里,湿润舒服,大小咸宜,玉片微比手掌小些,呈圆型,阳面玉板可以看出有一个太极图案,阳板里有一方形微突玉面,上面阳刻四个古篆金字:峨嵋正道;又翻过来一看,阴板也有暗纹,一个八卦暗纹,里有一长方形微陷玉面,阴刻三个古篆:李清乐。
原来这就是峨嵋派弟子的身份名牌,以后行道江湖,便以此相认吗?师父不是只拿了一个纸片吗,怎么变成玉牌了呢,这难道是道法的功能吧,这道法也太强大了啊?
李清乐正在胡思知乱想,就听青松低低一喝,李乐马上收住心思,跟着前面的师兄弟一起走了出来并单独师叔们中间站成两行,男左女右向教主稽手行道:“谨遵掌教师尊法诣,吾辈弟子当勤修苦炼、以行正道,除魔渡劫,光耀峨嵋。”
“嗯,好。尔等先行退下,先回住处,收拾心绪,五日之后,再来此处,学道修法。吾与各师兄弟还有话说。”
“是,掌教师尊,弟子退下。”李乐又跟着退下来往住处走去。
过了三个时辰,才看到师父青松回来,忙上前迎去。两人走进屋子,青松坐在椅子上向外看着,脸上不太看好,似有什么心事。李乐也不说话,站在一边也看着外面。
青松感到有点冷,气氛不太好,又转过头看着李乐,过了好一会才说:“李乐,不,应叫你李清乐了。今天感觉如何?”“弟子哪有感觉,一切都觉得新奇得不得了呢!”李乐用轻松的话说出来想逗师父开心笑笑。
青松顿了顿又道:“刚从掌教师兄那里回来,掌教又给我们一个任务,就是再下山去再收一二个徒弟?”“啊,这多好啊,正好师父再给我找二个师弟呢,那才好,玩起才有伴哈。”“可是我就不能陪你在山上学道了?”“哦,这样啊,能不能我与师父一起下山啊,我舍不得师父。”李乐都要哭了。“哎,痴儿,你都十五岁了,是个大男人了,不能再哭鼻子了!”“师父,我也想下山去陪你?”
“不行,刚掌教师尊说了,必须学五年后才能下山的。”“那怎么办?师父你怎么还要下山收徒啊,不是刚收了一百二十人嘛?”
“按掌教的说法,这次大劫连师尊都没有推算出来,只见这次大劫有多大。本是昨日就收你们的,为此时耽搁了。”
“大劫,什么大劫,天下大乱算是吗?”
“嗯,算,但比这还大的劫,是道家修道之劫,应无法避免。所以掌教才命我等下山再去寻有资质和灵气的孩子上山传道。”
“都收了一百二十人嘛,还收啊?”
“你知道什么,师父我这一辈,也是在收了好几批次经淘汰后才有这五十六人,哎,想想当初与师父一起上山的就只有我一人,可想而之,修道非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什么?怎么会这样?”
“为师那是第六代开山后第四批上山弟子,当时上山一起修道的共有的五十五人,你今天看的就是这几次收的弟子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只有吾辈五十六人。”
“这么说,修道还很凶险啊?”李乐说完这话就后悔了。
“是啊,修道也要历经千难万险和各种磨难,加上道家修炼中的劫难,很多同道中人,还没开始走就陨落了,有的让魔教给害了,有的是修炼中走火或其它红尘原因,总之都没有走到后面,就算为师也难保证不会在今后遇到劫难,现在天机有变,谁也说不准。哎,世道艰辛,修道艰难。”
“师父。”李乐小声的喊了一句。
“师父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你一人在山上,这五年会怎么过,你本是性子活脱的人,这深山修道,讲究清虚无为,你这性子本不相宜。这也没什么,为师怕你惹出事来,最后不可收拾。”“师父,都是同门师兄弟,不会有人欺负我吧?”
“为师也不知道有没有,但峨嵋并非单纯,这峨嵋内部也分三六九等。”
“什么?峨嵋山上来的都是一心求道修仙的,都是来修道的人,怎么也还像凡世一样,分成三六九等,这,这,这简直不可思议。”李乐睁大眼睛,不相信的看着师父青松。
“呵呵,神仙还分三六九等,吾辈还不是神仙,也算人,是人怎么会没有恩怨呢,有恩怨就有等级,有等级就有纠纷。”
“啊,怎么会这样啊,这修道也是这样,那跟凡世没有不同啊?”
“我们只是凡人活得长些,本领多些,跟凡人没啥二样,没啥两样。”
“师父,那我如留在山上,那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跟凡世人间没啥两样,都有功利之心,都有人情私欲。所以为师怕你闯祸啊”“这。这怎么会这样,跟想像中的全都不一样,怎么会这样呢?”李乐不由失望了,本已对峨嵋刚存在的那点好感也让这些话给打破了。
“孩子,也别失望,我们是来修道求仙的,所以我们平日里就做好修道的事就行了,其它的事也不要去管,你也管不了的。”青松劝说道。
于是两人就都不说话了,默默的看着夕阳西下,一时无语。
后来,青松又对李乐讲了讲峨嵋内部的一些情况。
峨嵋第六代弟子共有五十七人,除了掌教还有五十六人。这五十六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背景,修道成就也各不相同。如要划分派别,峨嵋共分五派。一是峨嵋第五代弟子留下的徒弟或亲戚弟子,有十五人,掌握着教内大小事务,那个眼神有点冷的叫德贤是峨嵋派的都管,就是此派别的人;二是第六代最优秀的弟子组成的,有十人,现在的掌教出身此派,因修为最高,成就最大,所以在峨嵋内部很有话语权;三是各大世家选来的弟子,因家庭较好,凡间势力大,峨嵋派有所仰仗,故在峨嵋内部也算不错,也有十人左右;四是各派转送过来的弟子,因峨嵋是道家各派中势力影响最大的,所以各派也选一些弟子加入峨嵋,以分散风险,只因后面有各大门派支撑,故在峨嵋内部也不错,也有十人左右;余下的就是像师父这样的,有十二人。
第六十四节 清规律令
青松又给李乐讲了讲其它事项。比如这一次全山除了掌教与都管、都讲、都厨和都法不下山外,其余的必须全下山行道收徒。因掌教要推算天下大势,更没精力管理峨嵋事务,所以峨嵋事务由都管德贤负责,协助掌教处理大小事务;传道授法由都讲负责,都厨负责安排新收弟子的衣食住行;都法负责管理弟子的德行和处罚事宜。
青松也要下山,而且一下就得五年左右才能回山。所以第二天青松就带着李乐熟悉峨嵋山的情况,其余的得由李乐五年时间在山上学了。
李乐也舍不得师父离开,但现在已是峨嵋派弟子,必须服从峨嵋派的规矩。就算李乐平时表现得有点不正经,看似大嘞嘞的,但内心把青松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一样,事事还要请教青松后才自己拿主意,所以这余下的几天扭着师父,要师父给自己多讲些用得上的知识。青松也怕李乐在山上受人欺负,所以尽可能的把自己知道的峨嵋派内部的情况讲给李乐听。但青松离开峨嵋也有十年子,这才回来二天,哪里能发现峨嵋有什么变化或其它情况,一切都得靠李乐自行去学习和把握。
时间很快,青松下山的时间到了。李乐拉着青松的手不放,眼睛红红的,看来昨天晚上李乐没休息好。青松也没睡好,内心一直担心李乐在这五年里会怎么生活,虽说李乐跟自己在红尘凡世生活了六年,也见识到了人性的冷暖善恶,但人还是很小,很多不懂,吃了亏都不知道,叫青松怎么不担心呢?
青松任由李乐抱着,摸了摸李乐的头,沉重地说道:“徒儿,为师走后,要好自为之,不能任性而为,不要与别人发生争执,不要与别人发生纠葛,要潜心修道,只要自己的道法好,修为高,别人想找你麻烦也找不到,记住了吗,人要自强、自力还要自尊,记住了吗?”
李乐哽咽地哭着说:“徒儿都记住了,徒儿一定按师父的,好好修道,好好学法。师父,我舍不得你走。”
青松还是走了,下山去了。
李乐也走了,到广场那与其它师兄弟汇合,要学道。李乐很伤心,早知就不来峨嵋了,没想到到了峨嵋居然会这样,这以后五年里见不到师父了,那个照顾我,疼爱我,保护我的师父要五年以后才能再见,这叫李乐如何不伤心?
李乐眼睛昨天晚上没睡好,又与师父分别哭了一场,所以眼睛更红,低着头不好意思见人。李乐也暗暗下定决心,决不会让别人欺负,也不能给师父丢脸,要自强自立,要快快长大,好好练法。
来到广场,李乐偷偷看了别人几眼,发现绝大多数眼睛都是红的,估计都是与师父分开舍不得而哭的,这下李乐也就不那么伤心了,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才这样,原来大家都这样,如自己还哭那不是丢脸嘛?所以李乐把眼泪一擦,奋起精神来,走到人群后面站着。
到了正午。
初元殿打开了中门,从里面走出几个人来,分别是掌教师尊德鸿、都管德贤,其它三个李乐认不得,这四人分别走在掌教后面。
这时其它弟子都注意到了,全都净声站立,并向掌教行礼:“峨嵋弟子(李清乐)拜见掌教师尊、拜见都管、拜见都讲、拜见都法拜见都厨。”
掌教看了看下面一百二十新进弟子,挥了挥手,站在台阶前,对下面的人群说道:“今日本是尔等学习道法之日,但因尔等师父下山,心绪难平,故今日只讲讲峨嵋的规矩。”并向德贤点了点头。这德贤走了出来了看了看下面的人群,李乐发现这德贤这眼神还是很冷,所以李乐就聚起精神听德贤讲些什么,要是听落了怕有麻烦。
德贤清了下嗓子才说道:“奉掌教之命,今日不学道法,只讲规矩,什么是规矩,规矩就是吾派峨嵋的教规,清律,是峨嵋派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法旨。你们可要听清楚了,因很多事由我负责管理,要是你自己听落了或不注意听,以后犯了什么事,贫道只能按教规处置。那教规有什么呢,请听仔细。”
第一条:五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第二条:清规:一者敬让,孝养父母;二者克勤,忠于君王;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推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专一。
第三条:十律: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入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