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仙侠穿越系统-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台则坐满了以杨泉君和王龁为首的大臣和军方将领。
  右台除吕不韦外,蒙骜和亲吕不韦的大臣客卿均已列席。
  其他地位较低的人,则只能站在校场的四周观战了。
  甲胄鲜明,比其他六国人身材更高大一些的秦兵,守在正殿长阶上和三个看台的四周,长戈在阳光下闪烁生辉,平添了不少庄严肃杀的气氛。
  这时吕不韦和李墨等刚乘车抵达,下车后往右台行去,立时惹起哄动,均对李墨指点呼叫。
  吕不韦吁出一口气,在李墨耳旁道:“秦人好武,最重英雄,此战是许胜不许败。”
  李墨应道:“吕相放心!”
  李墨转眼望去,只见台上近百人的目光全集中到他身上,忙以微笑点头回应。
  不久之后,号角响起,在禁卫簇拥中,一身王袍的庄襄王,引领着一众王子妃嫔,由殿内步出,朝中间看台行去。
  所有军士肃立敬礼,其他人等均伏地迎迓,一时整个校场肃然无声。
  直到庄襄王和众王子王妃在台上坐好,近侍宣布众人平身后,才回复先前模样,但人人都停止了说话,静候庄襄王的宣布。
  内侍高唱道:“李墨何在!”
  李墨连忙起身,顺手脱掉外袍,下台来到主台前面处,行晋谒秦王的大礼。
  庄襄王欣然看着李墨,不住点头,表示赞赏。
  他长居国外,在某种程度上亦可算作外人,所以对这由赵国来,又救回他妻子的青年剑手特别有好感。
  内侍再呼道:“弁将王翦何在?”
  话声才落,一阵蹄声响起,只见一骑旋风般由宫门处驰来。
  人群爆起震天采声,纷纷让路,使来骑直驰场心。
  王翦骑术惊人,短短一程,已作了俯冲,侧靠等等高难度的姿势,急停之进又卷到马腹下,又从另侧登上马背,才跃下马来,伏地行礼道:“末将王翦!叩见我王!”
  众人再响起惊天动地的喝彩和打气声音,把气氛推上澎湃的**。
  这王翦长得白皙秀气,身材高挑,最多比李墨矮上半寸,身穿红黑相间的武士战服,着了件藤甲背心,肩宽背厚,体形彪悍,予人英姿爽飒的印象。
  王翦见李墨神色友善,放松了面容,礼貌地还礼,但眼内仍充满敌意。
  这时主台处由内侍读出今次比武的目的和作用,一通场面话说完后便进入正题道:“今次比武分两部份举行,先比骑射,再比剑术。”
  李墨、王翦两人高声领命。
  “飕!”的一声,王翦飞身上马,疾驰开去,到了场角快要冲入围观的人堆时,才勒马人立,绣转马头,蹄不沾地的转过身来,倏然停下,随之又响起了一片喝彩之声。
  两名军士早由场边了个箭靶出来,放在广阔大校场的正中处。
  李墨这边,只是中规中矩的上马,绕着跑了一个圈,到了校场另一角,亦赢来不少喝彩声,只是论人气就差得多了。
  李墨向王翦遥喝道:“死靶怎如活靶,不若王兄射在下三箭如何?我保证绝不用盾牌挡格。”
  全场立时鸦雀无声,不过所有目光都射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像在猜度说这人是否找死呢?
  李墨其实在骑射剑三项都能完胜王翦,当然这是在使用真气的情况下,剑术不用真气照样能胜过王翦,不过在骑射两项就有些不如了,不过都能用真气强行拉平。
  不过,李墨虽然能胜也不能完胜,最好是不胜不败就像原著中那样,否则胜了得罪秦国军方势力,败了又会让乌家受到影响。
  王翦显然不是那种想占便宜的小人,沉声喝道:“箭矢无情,李兄可想清楚了。”
  李墨遥向庄襄王施礼道:“请大王钦准!”
  庄襄王犹豫了片晌,才以手势示准此请。
  全场近二千人立时全体屏息静气,等候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现。
  王翦一手举弓,另一手由背后箭筒拔出四支长箭,夹在五指之间,手势熟练,使人感到他要把这四箭射出,有若呼吸般轻易。
  鸦雀无声。
  王翦大声道:“末将铁弓铁箭,可贯穿任何盾牌,李兄尽管用盾又如何,小心了!”微夹马腹,战马放蹄冲来。
  李墨亦拍马冲去,两骑接近分开,交换了位置。
  王翦一抽马头,一刻不待回身驰来。
  两骑迅速接近,由过千步的距离,拉至七百步内。
  “腾!”
  王翦先拉了一下弓弦,不知如何,其中一支箭已落到弓弦处。
  霎时弓满箭出,速度极快,几乎是刚离弦便到了李墨面门处。
  身怀内功的人比普通人反应快得多,李墨一声大喝,墨子剑斜劈在矢头处。
  全场不论友敌,一齐轰然叫好。
  李墨策马、拔剑、疾劈,几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角度时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动作和力度的极致美态,使观者无不深感震动,为他喝彩。
  由此亦可见秦人率直真诚的性格。
  王翦随后两箭同时从马腹下射出,一箭取李墨心窝,另一箭往他大腿射去。
  “笃”“叮”的两声,李墨同时用墨子剑和一把铁剑将两支劲箭磕飞,同时还将最后那已无声无息地由马颈侧射来一箭也给扫了开来。
  全场采声雷动,连王翦亦禁不住再叫了声“好”,把铁弓挂回马背侧,拔出佩剑,往李墨疾冲过来。
  李墨一振右手墨子剑,拍马冲去。
  两人擦身而过,连串的木铁交鸣声早响彻校场。
  两人回马再次对冲,此次李墨增加了功力。
  “当!”的一声巨响,王翦差点连人带剑给他劈下马去,好在他马术不错,没有落马。
  王翦仰贴马背上,防范李墨乘势进袭。
  李墨在两马擦过之时,手中墨子剑在王翦大腿处点了两下,可是由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马体又阻隔了,所以除了交战双方心知肚明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王翦当然知他剑下留情。
  李墨知道是时候了,向台上的吕不韦挥了一下木剑。
  此时两骑互换位置,遥遥相对。
  王翦一脸颓丧,他乃英雄豪杰,输便输了,正要弃剑认败时,吕不韦忽然起立高喝道:“停手!”
  众人愕然向他望去。
  吕不韦走到台边朝庄襄王禀道:“李墨、王翦两人无论剑技骑术,均旗鼓相当,臣下不想见他们任何一方稍有损伤,此战请大王判为不分胜负,两人同时荣任太子太傅,负起训导太子重责。”
  杨泉君那群人里有过半人为之愕然,不想吕不韦竟有此容人大量,虽然他们看不到李墨点在王翦腿上那两下,但刚才王翦给劈得差点翻下马背,却是人人目睹,都知他落在下风。
  庄襄王微一点头,朝李墨道:“李卿家意下如何,肯否就此罢休!”
  只要是明眼人,看看王翦的脸色,就不会对他乐观。
  李墨恭声道:“王将军骑射盖世,剑术超群,臣下甚为钦佩,吕相国此议,臣求之不得。”
  庄襄王大笑而起,高声宣布李墨、王翦两人同为太子太傅;引起了一片震天般的采声。
  全场跪送庄襄王时,王翦低声对李墨道:“谢谢!”
  李墨亦低声答道:“这是你我间的秘密,王兄请我吃顿酒好了!”
  王翦正担心他事后宣扬,感激得连声答应了。
  此时众王公大臣拥下台来,争着向两人道贺。
  李墨趁机来到王龁身前,诚恳地多谢他予自己这个机会,使王龁立时觉得大有脸子,好像李墨真是由他一手提起来那样子。
  吕不韦和他早有约定,自不会怪他向王龁示好,迳向王翦道贺,好争取人心。
  庄襄王见结果如此圆满,泛起一脸笑容。
  除杨泉君和几个死硬派因扳不倒李墨而脸色阴沉外,众人得睹如此神乎其技的比武,人人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赛后,庄襄王把李墨和王翦召到宫里,勉励一番。又当众赞赏吕不韦,对他两全其美的提议表示欣赏。
  当夜吕不韦在他的相国府举行了一个私人宴会,被邀者就只李墨、乌应元和蒙骜三人,吕府方面,除吕不韦外,只有亲信图先和几个有地位的客卿,李斯则仍未够资格参与这种高级及亲切的宴会。
  席间吕不韦意气飞扬,频频向李墨劝酒,心怀大开。
  蒙骜得睹李墨的绝世剑法和“视死如归”的豪气,对他自是另眼相看。
  乌应元见爱婿立此大功,更是心花怒放。
  酒过数巡,歌姬舞罢。
  吕不韦哈哈一笑,向对席的李墨道:”本相近日得齐人送来三名歌姬,均为不可多得的绝色美女,琴棋舞曲无一不精,美女配英雄,本相就把她们转赠于太傅、乌先生还有蒙将军,万勿推辞。”
  三人包括李墨在内纷纷大喜道谢,李墨可是记得在原著中,这三名歌姬之中一女是善兰,是原著中后来滕翼的妻子,也是项羽的母亲,更是赵致和善柔的姐姐和妹妹。
  此时李墨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找滕翼他们,所以就先收下善兰。
  

第247章 琴清
更新时间2014…11…29 17:11:39  字数:2082

 次晨,图先手下的头号智囊肖月潭来找李墨,两人在内轩的小客厅坐下,肖月潭道:“是相国着鄙人来找太傅,看看有什么可帮得上忙的地方。”
  李墨道:“先生请说。”
  肖月潭道:“为了方便太傅往赵国行事,纯靠易容化装,既麻烦又不妥当,所以相国命肖某特别为太傅依脸形特制了两块精巧的面具,只要略加化装,例如修改鬓发型状和色素,保证可瞒过赵穆。当然!太傅等仍要在声线和举止方面多加配合,否则仍会给辨认出来。”
  李墨道:“相国想得真周到,不知东西带来了没有。”
  肖月潭傲然取下背上的小包裹,解了开来,赫然是两副面具。
  他拈起其中一副给李墨戴上,李墨立时摇身一变,成了个满脸须髯的粗豪大汉。
  李墨忙拿铜镜照看,亦赞叹不已,这人皮面目虽不如鲁妙子的那般鬼斧神工,可也比鲁妙子的那些学徒强了不少。
  肖月潭拿出色粉,在面具上画上符号,才为他脱了下来,道:“这面具仍要作少许修补,三天内即可交货。”
  李墨道:“肖先生真是神乎其技,只凭记忆便可制造出这么恰到好处的面具。李墨佩服。不过肖先生可否制一张赵穆的面具?”
  肖月潭却摇头道:“不可,虽肖某可以制得极像赵穆的面具,可还是无法乱真,遇到熟人,很容易当场拆穿。”
  李墨却笑道:“肖先生不用担心,李某自有办法。”
  此时有内侍来到,说奉王后之命,着李墨立即入宫。
  李墨愕然应命,离府去了。
  朱姬遣退宫娥内侍后,御花园的大方亭内只剩下朱姬、小盘和李墨三人。
  朱姬诚恳地道:“今天请你来,是得到大王同意,好让我母子能表示感激之意。现在朱姬再无所求,只望能好好栽培政儿,使他将来能当个胜任的君主。”眼光移到小盘处,露出母亲慈爱之色。
  再低声道:“还好这孩子并没有令我失望!”
  李墨点头道:“姬后的心事,李墨明白。”
  朱姬道:“我知道你最明白我的了,见到你,不但像见到朋友,还像见到了亲人,一点不须瞒你。你若有什么难题,不要怕向我说出来,有些情况由我向大王陈说,会比由相国禀告更为方便些。”
  见李墨还不怎么说话,朱姬拍拍小盘的肩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