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就是剧情的发展了,李墨也看到了众人的实力,
武三通的修为在众人中几乎是最高,与李莫愁相当,可是李莫愁无论是轻功、暗器还是攻击手段以及心狠手辣上都完爆武三通,况且当李墨看到了一幕时他就已经失去战斗力了。
倒是柯镇恶的武功大也李墨预料,竟然也有后天后期的实力,只不过是只是初段,而且李墨还在他的功法栏里发现竟有一门名叫九阴锻骨诀的功法。
下面的一幕继续像原著中一样发生着,黄药师、郭靖、黄蓉也相继出现了。
郭靖的修为是后天五重天后段(伪先天中期),黄药师的修为是后天五重天巅峰(伪先天中期巅峰),而黄蓉则是后天大圆满。
后天五重天其实是相当于先天中期,只不过境界还是在后天,而功力数量相当于先天中期,这是进入先天失败后,继续积累内力所导致的,虽不如真正的先天,可也是相当厉害。
第六章 老套的九阳攻略
更新时间2014…9…15 18:33:06 字数:2189
见到了原着中这些强大的人物们,李墨再想到自己现在这点可怜的实力,放在江湖上根本就不够看,所以就只好继续修炼了。
好在来到这个世界后,修炼速度变快了不少,李墨一共修炼了八天,就达到了后天初期后段,再过第八天,已经达到了后天中期。
两个多月后,李墨达到了后天后期。
一年后,李墨达到了后天大圆满,由于熟练度现在才不过是三百七十多点,离升级的一千点还差得远,使李墨现在的修炼遇到了瓶颈。
所以李墨决定开始行走江湖,毕竟他现在的修为,可是相当于李莫愁和黄蓉了,怎么说也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了吧?
一年下来,李墨也不是只顾着修炼,也是开办了不少产业,像是牙刷(中药牙粉已经出现)、香皂(原始肥皂已经出现)、洗发水、花露水等日化产品都被李墨给整出来了,虽然山寨产品很多,可李墨总归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人廉我无,在别人山寨完成之有赚个够,当别人山寨成功后,索性将配方公布出去,再使用更高级的配方、在别人继续山寨到自己无法再提升产品等级时,就将产品廉价化,等到别人也整出廉价化的法子后,索性就不干了,因为钱已经赚够了,再去干别的行业。
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原地区第一名山。
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又因在密林之中,故名曰“少林”。
从山脚下观嵩山,景色颇为壮美,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壁陡峭瑰奇,一路拾级而上,倒也见到不少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
原本藏经阁里的经书是不允许外来香客随意翻阅的,不过奈何李墨给的香油钱多,又说自己对佛学仰慕已久,欲借经书一观,在嘴皮即将磨破之际,终于获得方丈首肯,将李墨带至藏经阁,当然,前提是不能翻阅武功秘籍。
他们哪知道李墨对那些武功秘籍压根看不上眼,其主要目的是奔着《楞伽经》――或者说是其夹层中的九阳真经去的。
看着一旁正在看书的觉远和尚,李墨心知便是这和尚将九阳神功当成普通内功在练,空守宝山而不自知。
李墨开始拿起经卷翻阅,无奈藏书阁藏书太多,他这个不熟悉的人想要在万书丛中找到一本《楞伽经》,无异于大海捞针。
不过,李墨一时找不到,却是可以找人帮忙,不过李墨生怕这被人知道其中玄机,于是先打算问问其他几本经书。
将经书翻阅良久,李墨眼看机会差不多了,于是用一种有些随意的的语气问道,“大师,请问《法华经》是放在哪里的?”
“左边书架第X行便是。”
李墨将那法华经装模做样的看了一遍,又问道:“大师那《金刚经》呢?”
“大师那《华严经》呢?”
……
问过几次、看过几部佛经后,李墨这才终于道:“大师,那《楞伽经》在哪?”
“在左边书架,第XX行。”觉远不厌其烦的答道。
果然,李墨走过去,终于找到了《楞伽经》。
和之前几部经书一样,同一个名字的经书,却有好几本、十几几十本,盖因这些经书,即有梵文原本,也有翻译本,也有各代高僧加了些注解的注解本,还有一些是原本损坏严重,而不得不重新抄录或印一份。
李墨不知道九阳真经在哪部书中,但又不好细问,只好一本一本的翻看了。
好在李墨只是粗略翻看,用不了太多时间,只不过一个小时,李墨便找到了九阳真经。
“一举手,前後左右要有定向。起动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切记一静无有不静,静须静如山岳。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一动无有不动,动当动若江河,所谓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叮,习得九阳神功!”
终于找到了九阳神功,李墨强忍住心中的惊喜,还再要了几本佛经装模做样的看了看,便离开了少林寺。
在山下找了家客栈住下,李墨便开始练功了。
此时李墨已经不管再如何修炼,都无法增加内力,因为遇到了瓶颈,可继续修炼,还是可以增加练气专精的熟练度的。
在李墨修炼了九阳神功后,发现这九阳神功在修炼了一天后,竟然增长了两点的熟练度。
在日出之时,李墨可是修炼了紫霞神功的,这样岂不一天就可以增长三点的熟练度?那样的话,可能再只用八个月就可以达到中级练气专精了。
不知道别人内功能不能也这样修炼呢?
此时李墨已经有了好几部内功心法,不过都是江湖上的一些低级功法,此时再经过尝试后,李墨便发觉只有修炼紫霞神功和九阳神功才能最快的增长熟练度,因为紫霞神功修炼起来不占什么时间,可以在修炼完紫霞神功后再修炼一部功法。
可再修炼的这部功法,就只能修炼一部了,因为要知道这可是要修炼至少一个白天,才能得到当天所得的最大熟练度,再修炼也没办法了,而在修炼其他功法也得不到任何熟练度。
本来在刚得到紫霞神功时,李墨还不怎么看得上,只是聊胜于无,却根本没想到这门神功竟有如此妙用!
九阳神功每天可以得到最多两点的熟练度,而紫霞神功是一点,这样每天便可以得到三点的熟练度!
如此一来,只需要一年不到的时间,李墨便能达将初级练气专精升级到中级练气专精,那么以后再修炼到先天大圆满之前就不会有任何瓶颈了!
第七章 潜入终南寻秘道
更新时间2014…9…15 18:34:50 字数:2023
九阳神功既已到手,接下来,李墨便要去终南山活死人墓去寻找九阴真经,以及着手寻找独孤求败的剑冢了。
比起独孤求败的剑冢来,活死人墓却是相当容易找的,而独孤求败的剑冢却是不好说,所以李墨便决定先去活死人墓寻找九阴真经。
话说李墨离开少室山之后,雇了一辆马车一路向西,接连经过洛阳、潼关、到达关中之地,历经半月,这一日终于到达终南山地界。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踏进终南山地域,目光所及,只见冈峦回绕,松柏森映,层峦叠嶂,葱郁浑然,可谓是钟灵毓秀,景色非凡。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曰:“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以描绘终南山的宏伟气势和变化万千的韵致,终南山之美可见一斑。
眼看到了终南山,李墨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不仅遭遇了好几次劫匪,还投宿过一次黑店,若非他身怀九阳神功,对毒。药、迷药之类的东西有一定的抗性,并且还穿有高强度合金钢锁子甲、空间戒指里还有高强度合金钢防爆盾、强弩等防具和武器,恐怕不等到终南山就被人解决在半路上了。
毕竟,李墨的江湖经验实在太低了。
进了终南山地界,李墨顿时感觉到治安为之一靖,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作奸犯科之事也基本见不着了。
这并不算奇怪,毕竟终南山算是全真教的地盘,全真教自从创立以来便广开门户,此时麾下已有持剑弟子过千,声势之盛甚至已经盖过了享誉数百年的禅宗祖庭少林寺,与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共执中原武林之牛耳,虽不是官府,但就终南山地界而言,其威慑力比官府都要大得多。
土匪强盗之类的都不敢涉足此地,免得被自诩侠义正道的全真教门徒给来个行侠仗义,而官府中人因为没少被侠义思想洗脑的全真弟子拔剑收拾,知道了侠以武犯禁的厉害,也不敢再像其他地方一样欺压百姓,久而久之倒是让这终南山地界成了这混乱世道中的一方难得的净土。
李墨虽然是第一次来终南山,并不认得路,不过却难不倒他,全真教在终南山地界那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墨只是随便找人一问就弄清楚了全真教的所在。有了全真教做路标,活死人墓自然也就不难找了。
李墨依照当地人的指点,向终南山而去,一路来到全真教所在的终南山下。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上终南山的一些重要的关口路径都有全真教的弟子把守,并非任人出入。
为了避免麻烦,他并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先在山脚下的城镇里寻了家客栈暂行歇脚,准备等到了晚上再悄悄的摸上山去。
借着歇息的工夫,李墨也做了些准备工作。
他此番既然是冲着“重阳遗刻”而来,自然是要进入活死人墓的。
进入古墓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大光明自大门而入,这自然不现实。活死人墓如今由林朝英所传下的古墓派所占据,虽说创派祖师林朝英早已去世,可从时间推算,现在可能古墓里就小龙女和孙婆婆二人,再过了段时间,杨过可能就要拜入古墓了。
杨过现在进没进古墓李墨不知道,但一个男子想要光明正大的进入古墓,可是难得多,杨过一个小孩子进入古墓都那么难,自己一个过几年就要奔三的人要进入古墓只会更难。
另外一种方法自然就是从水下密道潜水而入了。
这条水下密道现在应该还不为人所知,就算是住在活死人墓中的古墓派之人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王重阳此时也早已经做了鬼。
所以现在从那条水下通道中潜入最是安全不过。李墨在来终南山之前就已经打定了潜水入墓的主意。
原著中小龙女和杨过沿那条水下密道潜水而出好像是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至于具体是多长时间李墨虽忘了,却绝不是三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