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哪里!”云非听到司徒贺云这样对王炳坤说,明显就是帮着自己刷亲密值,急忙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

云非开着自己的车,王炳坤被司徒贺云以及孙麟两人给拉着坐上了云非的车后座。三个老头都很瘦,一起坐在奥迪的后排上面还显得非常的宽敞。

“小云,你们九一重工只是做机床的,为什么会要想起研究钨钼材料以及人造蓝宝石?”原本自己只是给司徒贺云说过,让他们帮忙给自己搞点研究提高钨钼生产效率的研究资金,哪里想到九一重工这个年轻的老板如此有魄力,直接要搞整个钨钼制品的研究。

“虽然我们九一重工是一家民营的机床制造公司,除了少数关键零件能够用到钨钼这两样原材料,其他几乎用不到。但是我们实验室里面可是有着不少需要这些材料的电子研究项目。在一个,真两种金属加入到机床的材料中,对机床的性能可是有着不小的提升。”云非一边开车,一边回答王炳坤的话。

现在九一重工生产的数控机床就用到了少量的钨粉跟钼粉。

学材料的人都知道,在不锈钢中加入钼,能够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在铸铁中加入钼,能提高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九一重工生产的数控机床,很多都是一些大铸件,比如导轨、床身、鞍座、主轴箱等等。导轨对于机床的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九一重工的前身是机械九院下属的9327厂,生产的机床可都是用于军事工业的生产,而里面的大部分技术都是源于苏联。所以这些机床的性能,远远比那些专业的国营工厂生产的机床性能可靠。

秉承军工生产的品质,以及老毛子产品皮实的特点,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对于用来铸造机床导轨的原材料里面都加有一定比例的钼粉。

云非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告诉王炳坤,他成立的这几个项目可不仅仅就是为了目前研究的这三个项目。

含钼18%的镍基超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低和热胀系数小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和航天的各种高温部件,金属钼在电子管、晶体管和整流器等电子器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航天公司直接就成了土豪公司,与其让他们把钱让老外赚去,还不如让自己赚。

高温合金、镍基合金,一样都不能少。

况且,貌似,好像,国内的火箭以及导弹上面耐高温部件都是使用成本更高的高温合金,而不是使用成本要低一些的镍基合金。或者国家一直没有把镍基合金搞出来?或者国家搞出来的那个镍基合金性能根本就无法满足使用?

这个,貌似很有可能。

况且,体积更小、耗能更低的mos2(辉钼,及二硫化钼)比起同等体积的取代了硅原料的石墨烯,成本更为低廉。还有一个更为科幻的作用,辉钼制造的芯片可以植入人体!

ps:今天第二更奉上,接下来晚上还会有两章加更。

第358自硬合金与蓉城工具(第三更)(特为魔龙战鬼大大加更)

生物工程技术!

这个可不是什么搞点保健品之类的骗点劳动人民的钱的低劣玩意儿。

这个的投入,可不是几亿几十亿,而是动辄上百亿,上千亿的投入!同时,这个项目的利润,那可是与投资成正比例的。当然,现在可不是yy这个的时候。

主要是利用辉钼作为基体生产出来的芯片,能够有着更高的运行速度,并且还不会发热。这样的芯片只要一研究出来,用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上面,不管是多么复杂的产品,都只是小cass!

或许,辉钼基芯片系统控制下的数控机床,能够被称之为智能数控机床。

当然,这样的数控机床,不是现在的中国能够短时间内搞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任何再难以制造的设备,只要能够设计出来,都能够有办法把它制造生产出来,这是在不考虑时间,不考虑制造成本等众多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够完成出来的。现在被资金缺口快要逼疯了的云非,可没有心思现在就想要搞出来。

这样的想法,那是不切实际的。

云非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他对于生物技术有着执着的梦想与追去。这个梦想,是由于当年被网络小说给毒害得不轻。

“王院士,咱们现在的项目呢,主要是研究与九一重工生产的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刀具。您老也知道,咱们国内现在使用的数控刀具,都是进口国外的,不仅价格高,那些最为顶级的刀片,国外根本就不会卖给咱们国家。”为了打消王炳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云非现在索性就先给王炳坤把研究范围给确定了。

钨钼制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个年代,主要就是军用。

要是这老货学着孙麟以及司徒贺云拿九一重工的项目资金去研究军用技术,到时候自己不得哭瞎?虽然最开始接手9327的时候就保留住了军品生产资质,现在研究室里面也跟军方有着深入的合作,但是那些都是军方指定的合作项目,其他那些军方没有指定的项目,他们可不会认账,到时候技术他们用了,但是钱,那可是不会给的。

这个年头的军方。是非常穷的。

向赵兴邦这样的人,负责的事情,只要能够省钱,面子什么的,地位什么的,根本就不会在乎哪怕一丁点的。

“不是还有用来炼制蓝宝石的高温炉?”王炳坤可不知道云非被手下那些不务正业的人给坑怕了。九一重工到现在缺钱的局面,都是因为他自己做事没有计划性,或者说是急于求成,在前面的研究项目还没有投入生产的时候。就继续开始新的项目的研究。

他这也可以说是他自作自受。

“那个咱们自己不用搞,蓉城的国营754厂、咱们旁边的自硬合金厂,都是专门生产这些类型的产品的嘛,只要咱们把设计图给他们。然后再把市场前景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咱们就去桂西那边或者湘南以及中原这些产钨地区。他们绝对有人会感兴趣的。”这个如果让研究项目组来搞,不知道他们得花多少钱才能搞出来呢!

九一重工现在可是缺钱的时候。

云非原来的公司。就是754改制而来,到蓉城这么长的时间,他一直没有去过754厂。不仅因为没有什么业务往来,他也不愿意去面对那个厂里面的很多人。

他原来那个世界的亲人,一个都消失不见,但是那些他熟悉的,但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大多数可都是存在的。

虽然那那时候是二十年后的改制后的754厂,但是当年他们厂里面的那些老家伙,现在可正是风骚的时候。不过如果有机会让自己的老领导将来成为被厦钨集团收购后的分厂总经理,也能够报答一番他当年对自己的情意吧。

“数控刀具?”王炳坤对于云非居然让自己搞硬质合金,有点愕然,既然在其他的项目上面都能够合作,为什么还要自己搞数控刀具?

“自硬合金厂不是就是生产硬质合金的?”

“对呀,但是他们都是生产的普通机床用的切削刀具,咱们要搞的是在更为先进的涂层刀片、陶瓷刀片等等专门的数控刀具,当初我也向他们询问过,他们觉得这个研究成本太高,有点不太愿意搞。”云非叹了一口气。

自硬合金厂这几年,随着国内机械行业的发展,他们的产品一直都供不应求,虽然数控机床一些精密的加工使用普通刀片很难保证加工精度,但是普通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等普通机床刀具的使用量,还占据着中国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切削刀具市场。自硬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在生产产能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去开发那些他们没有丝毫基础的涂层刀片以及陶瓷刀片。

这方面的研究投资太大!

自硬的更大的兴趣不是在研究先进刀具上面,而是想要吞并七五四厂的主要业务——用来做灯泡的发光体以及发光体支撑架的钨钼丝材以及镍带、镍管等产品。

这样市场广泛的业务,技术准入门槛低、研究资金投入得少,才是他们喜欢的。

“怎么会?他们不是搞刀具生产的吗?”自硬合金厂里面,可是有不少人都是王炳坤认识的,他不相信自硬厂里面的那些自己认识的家伙会不务正业,或者无所事事地混工资等退休。

可他哪里知道,一个公司里面的研究项目并不是那些搞技术的人自己能够决定的。

他自己在国家材料工程院里面都不能自己想搞什么项目就搞什么项目呢,要不然现在也不会坐在云非这个私人老板的车上了。

“老王,小云说的是事实,年前,我们也问过他们,现在他们的产品正是供不应求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忙着研究如何扩大生产规模什么的,哪里有时间来搞研究?”司徒贺云对着王炳坤解释道。

当他们知道他们逼着云非搞这个项目,云非反而同时提出搞三个项目的研究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的时候,就想要阻止云非,但是云非已经铁了心要搞。为了减轻九一重工的财政负担,他们也想了不少的办法。

用来炼蓝宝石的高温炉直接找生产厂家进行开发设计,刀具同样也想要就近找专门生产刀具的公司研究,却被一墙之隔的自硬厂给拒绝了。

“那蓉工呢?蓉城工具厂也是生产刀具的吧?”对于国内那些生产与钨钼制品有关的国营工厂,王炳坤还是非常熟悉的。

大西南的大山里面,在五六十年代国家备战备荒,建设三线的时候,可是搬来了数目众多的工厂,而大部分都是与军工有关的机械厂。机械厂可是离不开合金切削刀具的,所以,在蓉城这个大西南的中心,成立了蓉城工具厂,专门为那些搬迁过来的三线工厂提供切削刀具。

“唉!别提了。蓉工已经不是当年的蓉工了。思想僵化,已经亏损好些年了……”蓉城工具厂跟其他那些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原来在自硬还离得很远的时候,因为地域问题,蓉城工具厂的产品还有着不少的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不少外省的切削工具进入西南,还是使用着五十年代苏联的切削刀具制造技术的蓉城工具厂的产品,逐渐开始被外来的切削刀具挤占市场。

自硬搬迁到蓉城经开区,更是让蓉城工具厂雪上加霜。

虽然自硬也是不思进取,但是他们从六十年代建厂之后,还是搞了不少的新型合金出来的。只要国内每出来一种新的金属材料,他们都会组织一次技术公关性质的切削试验,来验证自己生产的刀具能够进行加工,如果不能,就会向国家申请财政拨款用于研究出专门的切削刀具,即使不能研究出来,也会想办法从国内其他那些大型工具生产厂里面把配方给搞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材料出口到中国,自硬组织了不少次的技术攻关,却没有拿出多少的成果,再加上他们的市场份额为他们带来了足够的利润,研究更为先进的新切削刀具的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反正那些先进刀具的中国能够进口,没有必要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究。

蓉城工具就不行了。五六十年代建厂的时候,蓉城工具厂是整个西南地区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切削工具制造工厂。但是十年的大动乱,让工厂里面很多老一辈的技术人员以及材料方面的研究人员非正常死亡,国家新分配来的材料学方面的大学生没有丝毫技术攻关的经验,研究资金花了不少,却没有什么成果,到后来,得到的国家财政拨款也就越来越少。

等到进入九十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