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黄教授微微一笑道。“我们这次过来。就是要颠覆普通人的尝试。似乎中医一定是老的才好。”
在一般人的眼中。中医就是经验学科。医生越老。经验越足。技术就越好。但是这种纯粹地将中医理解为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修为程度的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中医不是西医。但是中医同样需要一项条件作为支撑。那就是天赋。
以前的教科书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像是爱迪生说过的。就是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在这句话之后有一句话被有意地删掉了。那句话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断章取义地曲解名人的话。显然是很不厚道的。但是教科书上往往是这么做的。国情使然。也无可奈何了。但是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应该承认天赋的存在。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天才。如爱因斯坦。如贝多芬。等等。
中医也是一样。一个灵觉敏感的人。一个对于阴阳五行理论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哪怕他学医时日不多。也很容易就通过整个理论的脉络。掌握到其中的诀窍。正所谓一理通。百理通。举一反三罢了。
范无病虽然正式学医的日子不多。但是他自己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探索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此时接触了最上乘的中医理论。不过是顺理成章地将自己的感悟提高一个层次而已。因此他才能够在针灸上有了超越老师的可能。
中医和国学。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华文化作为底蕴。就不可能将中医的基础理论搞清楚。而基础理论搞不清楚。自然就不可能将医术发挥到极致。如果只是依靠经验来辨证施治的话。那确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累经验的。
对大多数中医而言。实情确实如此。中医医学对他们就是一些经验和例子。一旦遇到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例。就失去了方向。而对于有基础理论做依据的医生而言。真正是病万变。药亦万变了。没有处理不了的病人。
因此范无病对于导演的怀疑。只是笑了笑。然后看了看他的脸色。就非常笃定地说道。“心脏有点儿不好。作息不规律造成的。最好不要多熬夜。胃有点儿小毛病。但是不严重。最主要的还是…………嗯。吃点儿六味地黄丸吧。北京同仁堂出的就行。连吃三个月。仔细看一看上面的说明就行。别的么。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
导演一脸惊异地看着范无病。非常崇拜地说道。“果然是神医啊!光用看的就知道我是什么毛病了!不过六味地黄丸是用来做什么的?”
黄教授嘿嘿地笑了笑道。“补肾嘛!”
众人都是嘿嘿地看着导演笑着。导演有些尴尬地想道。其实被一个神医看来看去。也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不过自己的肾好像确实得补一补了。那几个小演员有点儿太纠缠自己了。偏偏自己又很难推拒这种纠缠。这个身子就难免会弱一点儿。难怪最近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啊!
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
当灯光打过来的时候。周围的情况就看的不是很分明了。
嘉宾一共有四位。两位老教授是一伙儿。还有军医大的两位专家是一伙儿。女主持人坐在中间。可谓是泾渭分明。阵营对立。
范无病是神秘嘉宾。作为最后的试金石出现的。所以他现在跟普通观众们一块儿坐在台下的观众席上。在导演的要求下。一块儿做出笑容或者鼓掌的姿态。算是给镜头剪接做好准备了。
排节目这种事情。是非常无聊的。如果自己不是主角的话。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参与这种活动。真的是很无聊。被编导们指挥来指挥去。自己没有一点儿主动权。感觉跟白痴一般。
所以基本上每个栏目组都有自己的固定观众。只要一声令下。这些观众们就蜂拥而至。拍完之后可能领取什么小纪念品。或者发些报酬什么的。总之是有偿出镜。倒也不是白在这里坐一回。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的很多栏目当中。因此当你有意识的去关注某个知名栏目的几场节目时。很容易就会从观众中发现许多熟面孔。这些人就是那些固定观众了。至于其他的一些人。有些是临时请来坐场的朋友。有些是对拍摄节目感兴趣的热心观众。有些则是栏目组自己的托儿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晚我们的实力对抗栏目。有幸迎来了复旦大学的两位教授黄教授和沈教授。以及军医大的两位专家陈教授和王教授。首先我们对四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女主持人面带微笑的对着镜头说道。
在一片掌声中。四位教授逐一亮相。之后女主持人就亮出了今天的话题。“今晚我们的话题是。中医是否真的没落了?”
之后就是两个中医的支持者跟两个西医专家在互相掐架了。不过说掐架也是有点儿过分了。四个教授的人品都是不错的。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在言论上面还是比较注意的。最多也就是含沙射影的攻击一下对方的软肋而已。
比如说黄教授和沈教授就拿梁启超被割了腰子的案例说话。而两个西医专家则用同一个洞里的公蟋蟀和母蟋蟀一同入药要反唇相讥。四个人都是见识广博之人。而且都有在大学里面任教的长期经验。因此对掐起来就很精彩了。看的台下面的观众们也感到非常激动。很是提了不少的有见的的问题来质疑双方。
有人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受大家关注的问题。“中医也好。西医也罢。能够根治癌症吗?”
关于这个问题。就很有点儿考校的味道了。
毕竟癌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无法根治的。虽然有一些癌症在经过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能够减轻症状。或者有些病患能够在若干年之后彻底康复。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众人所无法忽视的。就是癌症的治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能够治愈的那些例子。未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癌症。有很多。或者只是类似于恶性肿瘤的肿瘤而已。
作为一种发作快易转移的病症。对于大多数癌症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医治。
双方就这个问题。都旁征博引的说了一大段儿理论。但是总而言之一句话。暂时还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最后女主持人就说道。“癌症确实是个世界医学难题。我们退而求其次。今天为了宣传一下中医学说。两位教授特的请来了一位中医针灸学派传人。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传统中医手法的魅力。现在有请范无病先生。我们掌声欢迎!”
在一片欢迎的掌声中。范无病在一个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离开了观众席。来到了神秘嘉宾的位置上。跟众人问过好之后。淡然坐定。
主持人首先很惊讶的介绍了范无病的简单情况。“我首先感到非常吃惊。一般都说是老中医。老中医。老的中医才有经验。可是范无病先生现在只是复旦的一名新生。仅仅只有十六岁而已。我很难相信这么年轻的一位同学。居然是神奇的针灸学派传人?”
主持人这么说不要紧。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议论纷纷。不相信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会是杏林高手。估计是拉出来唬人的吧?
范无病面对众人的质疑。只是笑了笑而已。然后说道。“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我想我们还是尽快请出这一次需要针灸的病人吧。针灸的技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而不是用来跟人辩论的。”
范无病这句话深入人心。现场的观众们都很想亲眼看一看。针灸的技术是否真的能让中风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恢复健康。这真是很让人牵肠挂肚的一个问题。
病人是电视台的人从军医大的附属医院里面推过来的。四名中风患者。程度有所不同。有的部分身体可以行动。有的全身失去知觉。只能够依靠点滴输入营养液来维持生命。有的则是中风后遗症。行动障碍。
主持人首先向两位军医大的专家确认了一下。“陈教授。王教授。这四位病人。确实都是在军医大附属医院里进行治疗的中风患者吗?”
两位军医大的专家点了点头道。“确实是我们医院收治的患者。我们一直有跟踪服务的。”
“那据你们的观察。他们恢复健康的可能性有多大?”主持人接着问道。
“想要彻底康复是很难的。即便是治好之后。也会有行动障碍。那位比较严重的中风患者。一旦停止药物和营养物的输入。估计会有生命危险。”两名专家回答道。
“范小弟。这个可以吗?”女主持人总觉的范无病年纪太小了。因此就改了称呼。她想着即便是范无病失手了。大家看在他的年龄上面。也不会太多的刁难吧?顶多也就是说个学艺不精而已。事实上她觉的。范无病能够把那些银针顺利的扎进穴位而不出血的话。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治病。那真的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毕竟人家军医大的两位专家都说了。这几位病人不管是后遗症也好。中风本身也好。想要治愈的可能性已经是很小了。
范无病笑了笑。看了看那几个病人。然后便说道。“可以吗?请你把那个吗字给去掉!”
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西医也开始有了市场。但是西医真正的压过了中医一头。还是在抗生素发展出来之后。后来由于国民政府对于中医的打压等原因。再到后来的二次焚书坑儒。很多古籍和经典的医学理论著作都在文革中被破了四旧。这才导致了中医缺乏了理论上的依据。渐渐的没落了。
中医没落的原因。也在于它的见效慢、服用药物的疗程久以及渐渐的缺少了真正的懂的中医治疗原理的好医生。当西医在中国还不能盛行的时候。中医作为传统医疗手段。它的发展可谓是沸沸扬扬的。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以其疗效迅速。快捷方便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慢慢的便把中医给淡忘了。也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中医那种长时间的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愿意采取一些快速的方法。立竿见影。
可是说实话。西医是治标不治本。中医反而是从本根治。比如有的人有皮肤病。中医用药后。往往起初症状会加剧。过一段时间才彻底好转。很多人不明白。看没有变好反而变坏就害怕了。不相信了。
中医在治疗某些病症的时候效果慢。心急的病人就更喜欢用西医。其实西医比中医的疗法更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伤害脏器。
一个好的中医的培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现在的医学院很少能培养出好中医。真正的好中医在民间。很多是祖传的。但又因为没有学历而影响行医。其实中医没有没落过。只是在宣传上没有跟进。在培养医生的模式上也因为西化而受到阻碍。
以量化的形式来试图规范无法量化的中医。显然是办不到的。这也只会加速中医的没落。
范无病一边儿跟观众们说着自己的见解。一边儿向那个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走了过去。一根金针从针盒里面抽了出来。轻轻松松的透过了厚厚的衣服。直接进入了患者的腿部穴位。他的真气透过金针传了进去。一番探查之后已经查明了无法行动的主要原因。接着真气游走着。将阻碍行动的那一部分给刺激着。也就是几分钟之后。金针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