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被堵死了,让人非常着急上火,否则他也不可能被姜总给派到范无病这里来碰运气了。
范无病初时好像很有点儿意动的,可是。突然之间好像度就冷淡了。
王副总发现了这一点,就觉得应该抓住范无病,问明这其中的原因,虽然自己公司的人对此一头雾水,但是像范无病这样的大财团的老板,或者能够知道一些内幕消息吧?
于是王副总就非常恳切地向范无病问道,“范总,我们公司现在已经在生死关头上了。当初发售第一批机子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么多有心仿造的企业,如果拖到明年还没有扩大生产的话,由于前期投入的研发资金过多,成本太高,我们是一定会垮掉的。可是最让我们疑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帮我们解决资金问题呢?看在我们同时为民族电子行业开拓的份儿上,您就帮我们指点一下迷津吧!”
范无病看了看王副总,发现他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于是就好奇地问了一句,“恕我冒昧,王副总,您是搞技术出身的吗?”
“是啊,我们公司的几个高层都是跟姜总一块儿高技术出身的,这有什么不对吗?”王副总先是肯定地回答了范无病的问题,然后有些不解地反问了一句。
“果然是这样了,难怪你们对这些东西不甚清楚。”范无病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再请教一下,你们是不是一直在提借钱的事情,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出让股权的问副总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错儿啊!”
事实上,在现在这个形势下,谁都能看出来,VCD碟机的兴起只是时间问题和价格因素在主导,这种东西终究是会流行起来的,因为它要比LD或者其它同类的产品价格低廉,视觉效果良好,而且片源也便宜,没有理由不会火起来的。
因此万燕公司虽然一直在寻求资金支持,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出让股权的问题,没有理由把已经到口的肥肉让给别人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范无病也不介意说出其中的奥秘来。
“还请范总指教。”王副总虚心求教道。
范无病喝了口茶水,慢条斯理地解释道,“你们自己也清楚,别人已经在拆借你们的碟机进行研究了,仿制品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也就是说,将来不管是谁,只要有钱,都可以获得碟机的组装技术,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最重要的,是你们当初没有申请专利,这个行业没有入市门槛儿啊!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们的技术资源就不值得人家动心
既然大家都在研发VCD碟机技术,又没有专利限制,那么谁开发出来之后都可以立刻上马碟机项目,一点儿法律问题都不会有,这样的话,向晚宴投资那么多钱,就显得有点他们的前期费用太高,随时都会崩盘了。
银行投资也是跟做生意一样,只会是锦上添花,不会是雪中送炭,跟红顶白这种事情,一向是国内的习惯,毕竟现在国内还没有什么风险投资的概念,也没有多少私人资金闲置到可以随便浪费的地步,万燕受到冷遇也是理所当然
“最重要的,就是你们没有获得VCD碟机的核心技术,解码板的制造技术,这个才是关键所在。”范无病又向王副总指出了一个问题。
目前万燕公司是依靠采购C—CUBE公司生产的解码板来满足本公司需求的,但是解码板的价格就占到了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充其量他们只是一个产品集成商而已,万燕能做的事情,别人也可以做。
既然谁都可以做,那么银行确实也没有必要去扶植一家困难重重的企业,而放弃扶持很多家轻装上阵的企业,这样的话,他们面临的风险会更小,获得收益的机会就越大。
王副总听范无病给他分析了形势之后,心中万分焦急,经过范无病的一番提点,原先的一头雾水终于是拨云见日了,可是一旦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反倒对于万燕公司没有什么信心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脸色有些不好看,任谁听到这样的分析之后,心情都会非常沉重的,他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跟范无病说话了。
虽然范无病分析得非常尖锐,一下子就指出了万燕公司的弱点,但是要让王副总从感情上接受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他不知道将这些情况跟姜总汇报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而公司的未来发展,还是否能够像当初预料的那么清晰?
怪就只能怪当初姜总没有看清楚形势,没有申请VCD碟机的专利技术。
这真是智者千虑,却有一失,而且失掉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范无病看着王副总的脸色变来变去的,又安慰了一句道,“当然了,你们也是有一丝转机的,你们的优势就在于早一步进入了市场,也就是说比别人领先了一年的时间,虽然说时间不长,却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只要你们现在能够获得充裕的资金,冲出重围,赢取胜利,还是大有可为的。毕竟就算是组装技术,也是有好有坏的嘛。”
王副总权衡了一番利弊,最后向范无病问道,“范总,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同意向我们公司注资?”
眼下他也不敢奢望纯粹的贷款或者民间融资了,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范无病既然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万燕公司现在所自然就不可能学雷锋做好事,在商言商,没有利益的交换,就没有资金的流动。
只是,范无病的条件在哪里?是否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虽然说姜总在自己出发之前,给了最大的权限,但是假如范无病的条件太过苛刻的话,自己也是无法答应的,毕竟自己不是公司的老板。
范无病看了看王副总,心想单纯高技术的人,想要在商业圈儿里面混的风生水起,确实不容易,万燕公司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不容易了,可惜他们还是不明白商业运作的原则,只以为技术决定一切。
实际上,技术能够决定的只是产品,而领导者的思想,才是公司能够决胜的关键。
“三亿资金,百分之七十五的股权。”范无病对王副总说道。
**************今日第一更送到***************,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第二百四十五章 补救的措施
三亿资金,百分之七十五的股权?!
王副总听了之后,头上的汗珠儿就落下来了。
虽然料到对方一定会狮子大开口的,可是像范无病这样用毫不迟疑的口吻讲出来的条件,真是让他有点儿难以招架。
不错,姜总是给他一定的权限的,但是转手就把自己公司给卖掉,这事儿估计是办不到的,因此王副总拿起纸巾来抹了抹脑门儿,然后对范无病说道,“这个条件实在是有点儿苛刻了,怕是办不到的。”
按照范无病的条件,万燕公司的高层们一下子就成了小股东,范无病转而就变成了大股东,虽然说他也会提供三个亿的资金过来给万燕公司扩大再生产规模,很可能在之后还要继续扶持公司,但是这个身份转变也太快了,相信姜总是不会答应的。
“那也没关系。”范无病很无所谓地说道,“反正情况就是这样,我是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你回去可以跟姜总商量商量,如果能行的话,尽早来找我,超过半个月就算了。”
王副总愁眉苦脸地离开了,不过总算是找到一个愿意投资的人,而且一下子就能够拿出三个亿资金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这次总算是能够向姜总交差了,至于何去何从,但凭他们这些做老板的来看着王副总离开之后,王世。汉就有些咋舌地对范无病说道,“范总,你的胃口够大啊!一下子就要人家百分之七十五的股权!”
范无病呵呵地笑了一下,回答道,“很多吗?其实不多!”
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现在万燕公司已经处在最危急的关头了,如果范无病不出手,想来是没有人肯出手帮助他们的,等到明年各家企业退出各款VCD之后,万燕公司只能是饮恨被挤退的下场,要收回成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收益了。
而范无病肯出手的,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三个亿的投资,相当于是他们之前投入的两三倍了,为什么不能占大头呢?
王世汉想了一下之。后,也说道,“确实不多,其实他们是想不明白这事儿。假如范总你成了大股东,那么万燕的发展就不可限量了,总比他们现在自己在哪里折腾要强过一万倍,只不过搞技术的人,往往想不透这层道理罢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承认王世。汉说的没错儿,自己接手万燕公司的话,光是用钱砸,就能把别人给砸死,更不用说自己其实还是有点儿杀手锏的,至少不会像他们那么茫然,不知道该为以后的发展做点儿什么样的准备,这个才是自己的最大优势。前在VCD碟机上面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有没有什么感触?”范无病忽然问道。
王世汉没有想到范无病会问他这个问。题,之前他是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可是听到范无病的劝告之后,就放弃了进军VCD碟机的想法,转而去琢磨范无病提供的发展盗版碟行业的思路去了,那是一个利润更高的新兴产业,此时听到范无病问他对于VCD碟机的感触,就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既然范无病问起来了,那就不会是无的放矢,于是王世汉认真地琢磨了一下后,便对范无病说道,“我觉得,这个行业正如同范总你所说的那样,进入的门槛很低,所以只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都可以涉足,主要还是看资金的大小了,只要上了规模,就不会干不下去。但是很奇怪,现在市场容量似乎很小,远远没有达到预计的每年两百万台的销量,这让人感到非常怪
“你不知道这个原因,我却知道——”范无病笑着说道。
万燕公司的VCD碟机是全新的音像产品,他们之前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要软硬件一齐开发,前期斥资投入的一千七百万美元,其中研发资金就用掉上亿,据说今年还投入了两千万人民币的广告费用。
投入上亿地研发资金,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及时申请行技术垄断,其他制造商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成套的成熟生产技术。
在前期的产品成本上,万燕公司就已经吃了大亏,接下来的败招就是今年投入的巨额广告费用。事实上一直到九五年,影碟机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在盗版影碟大量涌现之前,影碟机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投入再多的广告费用,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广告是需要连续进行投入的商业行为,一旦中断,广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毫无效果。要是将两千万的广告预算拖到九五年的下半年再投入,或许能让万燕公司起死回生。
但是现在么,嘿嘿。
前期投入上亿的研究资金,两千万的广告费用,迄今为止卖出去的影碟机还没超过两万台,尽管每台影碟机的售价高达五千三百元,收回成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利润
非常可惜,万燕公司的资金裢脱节了!
万燕公司在影碟机市场启动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钱,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
目前万燕公司的碟机年产量只有区区几万台,虽然现在占据了影碟机市场的百分之百,但是等到明后年,当爱多、金正、新科等影碟机制造商崛起的时候,每年几万台的产能在市场排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