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阿的故事也是非常地令人感动。
即使抛开这些不提,陈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帮忙处理好这次事情,赚钱赚钱,是为了什么?最后不就是为了有更大的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么?
陈金现在就觉得,能够帮助到这批曾经保家卫国,值得敬佩的退伍军人,就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文 第一卷 第七十八章 解决方案(一) 字数:2346
只是必须想个万全之策,单纯投钱进去,短期能够解决问题,长期来说还是不能解决根本方面问题的。
陈金心中突然一动,有了个初步的想法,不过还不太成熟,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杨凡说了说,杨凡考虑了一下,也觉得有些可行,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两人商量了一阵,决定明天就召集一些退伍军人的代表,商谈具体如何操作解决这个问题,询问退伍军人们的意见如何,并且进一步完善陈金原本的设想,毕竟众人计长,大家取长补短的想法,肯定会对完善陈金初步的设想有很大的帮助。
陈金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表面上看,这个退伍军人问题是个死结,好像已经无法解决了,但是如果从资本角度来说,要是引入资本的活水,或许就能够轻易解决;因为一方面来看,目前鹏城退伍军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数量太多,无法有足够多工作岗位得以安置的问题。
可是看问题除了看到坏的一方面外,也要看到好的那一方面,好的那一方面就是,这数百名退伍军人看起来是数目众多,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他们年轻力壮,纪律性好,大多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是优质而合格的劳动人才。
要彻底解决退伍军人们日常费用的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最好是能够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方面退伍军人们的工作问题、日常收入问题、医疗费用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效益收益还能保证他们未来的收入能不断提高,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再也不必担心未来的费用问题。
陈金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在场退伍军人代表们和杨凡的一致认同。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提供怎样的工作岗位给他们最好?大家七嘴八舌,提出很多建议和看法,不过目前看起来,要么初始投资太大,陈金无法承受,要么经济可持续发展性不好,又或者产生的经济效益太低,使得参加这个计划的退伍军人们收入会太低,更别说保障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了,暂时并没有提出很好的方法。
陈金原本最坏的打算是,是否能够吸收一批人进入自己的建筑公司,只是一方面自己的建筑公司规模还太小,短时间内吸纳不了多少人数,另外一方面建筑工人进入门槛实在太低,收入也不能令人满意,让这些退伍军人们去干这些,实在有些浪费屈才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到底什么办法才是最好的呢?难道就没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就在这个时候,退伍军人代表中,那个胖子王洪提出一个建议。
“我当年在部队是开车的,战友中有不少都会开车,特别是重型运输卡车,只可惜从部队出来,从前学的这些技术都好像没什么用了。”胖子王洪有些惋惜地说道。
开车?重型运输卡车?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金听了这句话心中猛地一动,想起小舅林程前几天半是夸口半是抱怨的一件事情,就是说港口公路眼看就快完工后,鹏城最近的经济真是蒸蒸日上啊,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新的建筑工程,完全不怕没有工程接,就怕工程器械和手底下的熟练工人不太够用,这两个问题倒是好解决,陈金投资购买的工程器械都是非常好的,林程对下面工人也好,待遇也不错,熟练工人也好招,今年的利润绝对是非常可期,会是非常出色的一个数字,绝对不会让陈金失望。
只是另外一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鹏城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运输公司,工地上需要的不少沙石水泥钢筋等重型建筑材料非常难以到货,鹏城目前在干这些运输的都是很少的一些个体户,而且开的都是轻型卡车,因为运力实在紧张,所以坐地起价,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利润,而且不但运价很高,一次运量非常有限,少数拥有重型卡车的都是国有运输公司,目前都在紧张地参加着港口一期工程,港口到市区道路工程的建设,哪怕有钱也请不到他们来运输。
所以建筑材料运输运力方面的缺乏,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陈金那个建筑公司的工程进度,有时工人和机械都不得不等待建筑材料的到来,才能开工,严重影响了建筑效率。按照林程的说法,如果建筑材料的运输速度能够跟上,他们工程的完成速度至少能提高一倍,利润提高百分之一百二三十云云……
当时陈金听了,因为都在考虑杨凡叔这边这些退伍军人的事情,所以没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目前听退伍军人代表胖子王洪的这样一提,他倒是突然出来了一个主意,既然这些退伍军人们都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那么自己投资购买一些重型卡车,建设一个重型卡车运输公司,专门运输建筑材料,似乎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主意。
而且听小舅林程的说法,现在建筑材料运输行业这一方面,可是非常赚钱的,运力非常紧张,完全不愁生意没得做,况且要是这个运输公司建设起来,首先全力满足自己旗下建筑公司的建筑材料需求,那能节省多少钱,多赚取多少利润啊?而且多余的运力,还能提供给其余建设公司使用,目前运力那么紧张,而且随着港口工程的建设完毕,港口公路的建设完毕,鹏城经济的不断发展,运力紧张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加剧,那么这样一来,自己投资的这个重型卡车运输公司,将会赚取多么巨大的利润?
产融结合,产融结合,将自己产业基础的第二颗钉子,钉在运输行业的这个方面,似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机遇啊,而且还能解决退伍军人们的就业问题,高昂的利润还能解决不断提高退伍军人待遇,未来医疗费用,公司本身自己的发展,陈金自己的投资回报等一系列的问题。
就连杨凡叔升职面临的退伍军人待遇这个最大困难难题都永远地迎刃而解了!想着想着,陈金不禁越来越是兴奋起来,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正文 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方案(二) 字数:2210
他将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知道目前运输行业的一切情况都提出来,大家一听,都是猛地精神一振,纷纷道,果然是个好主意,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都说还是陈金脑子聪明,灵活,是个机灵的人,才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杨凡脸上也不由忧色尽去,笑得都有些合不拢嘴了。
不过就算别人想出这个办法,恐怕也是没有用,因为没有人有陈金目前拥有的这么多资金,能够购买大量的重型卡车,进行这方面的大额投资。
也只有目前的富豪陈金,才拥有这样程度的资金,能够将这些好的想法变成实际的行动,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众人越想越是兴奋,都觉得这个计划可行,情绪也越来越是高涨,有人说,退伍军人中不少当年都是开过重型卡车的,技术熟练,绝对不成问题,有人说就算是没开过的,只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专门培训训练,估计也能很快学会,当然不是大问题,再难,难道还能难过当年上战场打仗吗?而且运输公司除了外面跑的司机外,也是需要一些文员处理财务接纳生意等一系列事情的,正好方便了一些有些残疾的战友们的就业问题,还有一些军属家属们的就业问题,等等……
很多原本陈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问题,都被大家一一提了出来,并且得到了完善。
大家谈到最后,都曾经是军人的身份,做事情自然雷厉风行,都准备付诸实施了,有手快的已经打电话去目前鹏城唯一一个专门经营买卖重型卡车的公司去询问目前重型卡车的市面价格,大量购买是否有优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个公司是个日本公司,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重型卡车的能力,所以专门经营日产重型卡车的进口销售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是目前鹏城,甚至整个省内,唯一可以购买到优质进口重型卡车的公司。
世界上的重型卡车,一方面是日本产的最好,另外一方面是德国产的最好,德国人没有来做生意,这方面的生意自然被这家日本公司所垄断了。
结果问来的情况却让众人非常失望,一部重型卡车的进口完税后价格竟然要六十万以上,而且目前货源还非常紧缺,至少要半年后才有现货,问出来的这个结果让众人都不由呆住,甚至愣住起来。
竟然要六十万才能购买一部,退伍军人们可是有数百人呢,而且一个运输公司至少要购买二三十部以上的重型卡车吧?这个投资也太大了;而且就算投资问题能解决,二三十部重型卡车也绝对难以解决数百名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啊,就算司机三班倒,能解决一百来人的就业问题就不错了。
况且还没有现车,要半年后才能拿到货!
怎么办?难道刚刚设想好的这个最好的想法,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要就此夭折吗?就算聪明如陈金,这时都不由紧紧皱起了眉头。
在场所有人的气氛,一时也都变得非常地凝滞。
就在这时,退伍军人代表中一个稍瘦些的年轻人想了想,试探性地说道:“说起购买重型卡车这件事情,我倒是有个门路,就是不太确定……”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听起了他的讲述,原来这名江姓年轻人也是曾经在西南前线某团运输营干过。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我国财政状况是非常窘迫的,哪怕军队当中,运输队使用的大多也是国产的东风卡车,第一运载量不高,第二质量一般,很多较差的地形无法通过,损坏率也高。最大的问题还是运载量只有当时西方哪怕民用同类产品的不到五分之一,完全无法满足我军当时前线物质的紧急运送要求,给我军当年前线的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可是国外同类民用产品质量虽然好,通过某些途径也可以购买到,最大的问题就和陈金他们现在面临的那样,价格实在太高,当时国家财政窘迫,军队里面穷得连国产东风牌运载卡车都买不起多少量,更别提这些价格高昂的进口运载重型卡车了。
结果最后出了个怎样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呢?当时军中有个年轻人,在东南亚有华侨亲戚,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一个消息,竟然无意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当时九十年代初,正是日本经济最鼎盛的时候,那时的日本大举投资美国,欧洲国家,就在临近地区的东南亚自然也没有放过;日本原本的打算是大力开发东南亚地区,用来弥补国内市场狭小,产品生产出来无法充分销售的不足;要大力开发东南亚地区,第一要搞的,自然是基础设施建设。
于是当年很多日本财团购买了大量重型机械,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重型卡车,原本打算在东南亚地区大搞基建来着。
只是天佑不测之风云,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国际金融风暴,彻底击垮了日本经济,日经指数从四万点的巅峰跌到不足一万多点,日本国内经济也近乎总体崩盘,无数原本实力强大的财团纷纷收缩战线,原本宏伟的雄心壮志化作一泡空想。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