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俘陆续卖到后方,成了矿奴,当然那些矿主们高兴了,这个钱花得太值。

然而战俘太多了,沿途官员一边派差役打捞从华池水飘来的西夏人死尸,然后又瞠目结舌地看着大群大群的战俘被绳子捆绑着,浩浩荡荡地押向后方,都不知道该不该派人拦阻。拦阻大约不敢,不过要不要禀报给京城?

有的官员装呆,有的官员怕出事,于是写了奏章递向京城。

韩琦与曾公亮一看也傻了眼。

主要韩琦是激进派,这些战俘若不这样处理,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留在前方劳动,可前方有那么多活计吗?而且几万战俘,一天得消耗多少粮食?一旦前方粮食不足,那吃的是可是金粟金米。一是立即送还给西夏,这样韩琦也不甘心哪。

偏偏这时候赵曙开始生病。

他没有对大臣们说,只有王广渊知道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大约感到自己时日无多,赵曙这才开始办了一些正事,先是下诏礼部奏名进士,不得超过三百人,明经诸科不得超过进士之数。也就是到了殿试这个人数会更少。并且从两年一贡举,改成三年一贡举,成为定例。

这条措施是针对冗官去的。

以前赵祯在的时候,往往一届进士诸科特名奏,能达到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得授官的。但如何裁减冗官,他现在是没这个能力了,能裁一点是一点吧,至少在科举上,能裁减一半官员名额。

然后再问中书几个宰相:“水潦为灾,言事者多云不进贤,为何?”

主要就是前两年水灾坑的,不然国库虽紧,也不会紧张如此。

这个贤是指有能力的大臣,有担当有德操的大臣,这也是言臣对中书宰执失望,发表的变相抗议。

几个宰执不好回答,欧阳修没办法,只好用歪理来答,说道:“自富弼、韩琦当国以来,十数年间,外自监司,内则省府,选擢甚精,时亦得人,然皆是钱谷、刑名强干之吏。此所谓用才。臣言进贤路狭,乃馆职也。”

“为何?”

“朝廷用人之法,从三馆先出两制官,再从两制官先宰执。三馆者,辅相养材之地,往时入三馆有三路,今去塞了两路。”

“何谓三路?”

“进士高科,一路,大臣荐举,二路,因差遣例授,三路。往时前五名进士皆得试馆职官,第一名不下十年,多半至辅相。今第一名进士最少任十年地方官方得试馆职,第二名以下者无复得试,高科一路塞。往时大臣荐举,随即召试,今止令上县主薄,却无馆阁之试,是荐举一路塞。只有差遣一路尚在,还半是年劳老病之人。”

欧阳修就是馆阁出身,常以为得意,那一人不是馆阁出身,又做了宰相的,便是他的死对头。

若是王巨在此,说不定会讥讽一句,不知那个张元是什么出身,难道不是人才,不知开国贤臣文武双全的王明又是什么出身,岂不比你欧阳修更强?不知只读了半本论语的赵普又是什么出身。

何谓进贤,那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再说什么钱谷强干之士,更是狗屁不通,并且包括富弼责任也不小,尽管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

不过赵曙这一回倒是机灵起来,那个所谓的馆阁,他没有当作一回事,读了几本经义,就能治好国家?那么上古时没有经义,岂不是没办法治国家了?

但后面举荐人才采纳了,让四名宰执举人,一共举了二十八人,其中有名气的就有夏倚、蔡延庆、章惇、安焘、李清臣、刘挚、王存等人。想一想章惇、安寿与刘挚以后的故事吧……

韩琦以为多,赵曙道:“既是公等举之,想来不差,岂患多也?况且只是馆职应试与磨勘。”

不过他还略略有些失望,但又不大好说,因为少了一个人,可这个人确实太小了。

可以说这几天两条措施,是他当皇帝以来,做得最好的举措。

随后赵曙病情加重。

想瞒瞒不住了,一些重臣渐渐就听到了风声。

所以这时候韩琦不好交给赵曙处理了,但如何处理?他也犯头痛了。便在这时,司马光听到这条消息,这象什么话了,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七八章述职

王巨骑马来到两寨,听着两寨百姓七嘴八舌的议论,又亲自来到现场察看,猛然喝道:“将开山拿下。”

这个案子不复杂,主要看官员能不能被开家寨的汉人蒙骗。

当时孙沔下令,将前线的蕃子往后方迁徙,王巨为了减少纠纷,只好亲力亲为,选择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好在华池县虽小,但人更少,但与云岩县相比,其境内又遍布着许多小河小溪。

有水就能生存,并且手中正好有一批战俘,于是王巨让各蕃族百姓与战俘配合,兴修了一些水利。有了水利,引来了河水,就可以种植放牧了。

大部分安排在华池镇华池水东西两侧,又以西华池砦那边为多,不过有一部分又继续往后方安排。

包括这一部蕃子,便安排在开家寨的东边,人数不多,二十余帐,正好有几个山坡荒芜了,王巨让人修了引水渠过来,甚至让战俘开耕了一部分耕地,一个小寨子就出来了。

没有了水,山便荒了,有了水,有了河谷,又久没有种植,土壤还算肥沃,于是引起开家寨的村民开山贪婪,又欺这个小蕃寨人数少,便蛊惑着村民强占河谷之地。

秦州那边也有这种情况,一些长安过去的汉人,与官吏官兵勾结起来,强占蕃人的谷地耕种,一不纳税,二不交粮,引起一些矛盾。然而西夏入侵了,这些人立即拨腿就逃。

不过这些地方都是王巨察看过的,虽然这个寨子小,只来过一次,王巨还略略有些印象。

听了两寨百姓七嘴八舌的议论,迅速判断出真相,命衙役将开山抓住。

王巨又看着开家寨的百姓,说道:“诸位乡亲,当西夏人入侵时,各蕃部蕃骑,强人壮马浴血奋战,保卫华池,你们在哪里?”

然后又扭头看着蕃子说:“但是诸位蕃人乡亲,若无汉人耕种,纳税,何来钱帛豢养大量兵士,何来钱帛制造大量武器。你们再看,几十里外就是西夏人的地方,今年打败了他们,说不定几年他们又来入侵。面对这种危机,大家团结一心都来不及,开山,你居然还想挑起蕃汉矛盾,将他杖五十。”

那衙役将开山按在地上狠杖了五十下。

开山打得叫爹叫娘,王巨没有理他,说道:“从此以后,不论汉蕃,皆不得欺凌对方,更不得越界,试图侵占对方的地界,否则本官一律不得饶过。还有开山你,这是初放,下次再犯,本官当仗你一百。再犯,本官定判你一个流配牢城。”

识破了,开家寨的百姓惭愧地退下,几十名蕃子站在哪里欢呼。

王巨又找来石灰,命令两族长者过来,替他们再次画好地界,又命令一些丁壮找来棘刺载上。

一件纠纷就处理好了。

王巨并没有让他们闹到衙堂上,甚至因为他强大的震慑力,连盗贼都离得远远的,一度导致华池的监牢空了大半年之久。

但做到这一步,不仅是做事公正,也是用了心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个小老子的称喟。

回到家,王巨说道:“冬至到了,你们也要回去了。”

“好来。”李妃儿答道。

“还有,若想来,明年春暖花开再来吧。”王巨说道。虽然他们定了名份,这是民风开放的西北,王巨总感到有些怪怪的。

“那,那……”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有一年时光,难道你等不及吗?”

“你才等不及呢,”李妃儿时常被王巨开玩笑,习以为常,现在脸皮厚了,便不满地说。

李妃儿便收拾行李,王储说道:“大哥,没想到修了这条路,大战来临时没有派上用场,倒是方便我们来去。”

“三弟,未必。”王巨忽然停下,说道:“三弟,你改一个名字吧。”

王巨那个从未谋面的父亲替兄妹三取三个名字也有“深义”的,王巨才出生时,比普通婴儿重,所以取了一个巨字,又取了一个大牛的小名。到二妞出生时,又隔了好几年,出生得有些晚,于是化名为王娩。到三弟出生时,这时代婴儿成活率不高,因此取了一个名字王储,意思是王家的储备接班人。

当然,这个名字也不会犯禁,唐朝有一个进士诗人名字就叫王储,除非一种情况犯禁,那就是与皇帝同字同音,比如陈旭,赵顼当上皇帝后,他发现自己的旭与顼音节差不多,于是避讳改为赵升之。但不改也不会有人怪罪他,除非他名字不是陈旭,而是陈顼,那必须要改了。

可小心总是好的,特别自己以后想做事,还想做一些很多人不高兴的事,因此三弟这个名字最好改一改,反正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没什么要紧的,因此想了一想说道:“这样吧,你改一个名字,叫王崇。”

“王崇?”

“山宗崇,就这个名字吧。”

“为什么要改名字?”

“可以姓王,但大臣不可以做王,所以能姓王,不能有王储。”

“好吧,那就改名王崇。”王储也无所谓,反正大哥做官了,凡事得要小心。

“妃儿,你回去对你父亲,对朱员外说一声,那个私商退出来,包括烧酒与佛经,不与西夏人交易了。”

“为何?”

“朝廷下了诏令,取缔了互市,同时严禁与西夏人私商。环庆路的善后进入了尾声,但蔡公不便直接让我们退出,但委婉地说了。”

实际蔡挺同样需要一些额外的钱帛,与马无关,一是王巨那种训练他十分欣赏,这就需要钱来刺激将士,二是整个环庆路不合格的铠甲武器还有许多,蔡挺也想全部换下来。正好缴获了大量西夏铠甲,但必须重新冶炼锻打。所以他派出的那些人手还没有撤回来,继续活动在长安到渭州秦州一带,协助朱李两家大肆将烧酒向吐蕃那边倾销。

然而他也知道王巨还需要不少钱,那么多野利族人要安顿,靠朝廷拨下来那点奖励是不够的,还有这个县学,所以不大好意思开口,不能吃饱了,胡子一抹就走人吧。

不过王巨也同意了,他毕竟是官员,能用一些小手段,比如种世衡训练蕃兵,同样用了些小手段谋得一笔钱帛刺激蕃人训练的,但不能顶风作案。

“大哥,那是烧酒与佛经。”

“三弟你是说它们与茶叶布帛不同,那边的人必须要喝茶叶,要穿衣服,就不要说铜钱与生铁了。”

“正是此意。”

“如果都按照你这样的想法,西夏人禁止皮毛,禁止马匹牲畜,只售青盐,我朝会不会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交易的真相,无论喜欢的不喜欢的,只要交易,都得要接受。”

“然而朝廷能禁得私盐吗?”

“禁不了,那是朝廷的事,与我无关,但我是官员,必须要带头,不仅从禁私盐开始,还要从禁私商开始。”

“但大哥,你需要不少钱呢。”

“没事,本来我打算明天春天时,将朱员外与李员外两家的钱款还掉,现在暂缓一缓,经济也能凑得开了。即便练军,我也要慢慢停下。”

“王郎,不用担心,我家不缺钱。”

王巨哈哈一乐,女生向外哪,若是李员外在此听到了,不知如何感想。

朱俊忽然在边上冷不丁地问了一句:“若是禁私商,会不会对华池县百姓有影响?”

“二郎,说得不错,若真全部禁掉,肯定有影响,一个私商不知养活了多少人。但我不打算禁止之,只继续禁私盐,只保持我们不参与私商就是了。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