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点,王巨真不大好说了,也许辽国那个好玩的皇帝,看到宋朝得到西夏,并且安定下来,也就算了。有可能高滔滔发神经病,因为章楶与自己关系好,上位后便立即将章楶贬到那个旮旯里,在高滔滔身上,什么神奇的事都能发生的。

“会不会有点冒险?”韩缜迟疑地问。

“如果这个时候,又是章质夫率兵,还称得上冒险,明年我也不要伐夏了。而且经过这次削弱,如果府麟路再成功的话,明年我伐夏会变得很容易。”

这个真的很关健。

速度越快,辽国越就来不及反应。

而且速度越快,兵费就越少。

那么后面的安定,以及镇压叛乱,于阴山修建关防的费用,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若是在这样宽赋税的情况下,又没有加任何赋税,就将西夏拿下平定,宋朝文治武功将会达到巅峰。

“总之,这是一次很不错的机会。”王巨又重重说道,至少现在西夏国内一团糟呢,如果再次击败西夏人,西夏国内更乱了。

“而且章质夫手下正好有一群精兵猛将,我还没有来得及调动,还在泾原路内。”

“那就好,”韩缜终于赞同。其实他不赞同,也得赞同,只是王巨选择的这个交战位置有点让他感到不安罢了。

“韩公,许公,但今天的事,切莫对外人传言,朝中有的人已经变了味道,为了打击我,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

“是啊,这些人不是君子不君子了,而是暴戾。”韩缜叹息道。

小小案真相揭开后,不仅让朝中许多大臣感到恶心,连外面的百姓都感到了恶心。

韩缜又说道:“实际论爱民,有几人能及太保之。”

朝会上三司一组组数据,都将韩缜惊呆掉了,这两三年,朝廷居然让出这么多钱帛用之惠民。

王巨笑了一笑,韩缜还是不行哪。

不是朝廷让利多少,而是在这些政策下养活了多少百姓。

如果仅是让利,仅凭借那个三千一百万基建,几乎就可以免掉了全国所有百姓一年的两税。

是几乎,这个三千八百万,实质不过三千万贯,甚至可能还不足。

但真的免掉了,许多隐形开支便一起浮现出来了。一旦真的免掉,那不是三千一百万贯,可能得花四千万贯!

不过国家大了,都一样,那怕后世的美国,真的认真计较,同样会查出来一个个大窟窿,除非如同坡国,那屁大的地方,治理起来很容易的,说不定还能保持着廉洁高效。因此在王巨心中,只要别搞得太过份,比如数额外太大,做得太明显,那就行了。

其实就是三千八百万,这个数字也少得可怜,因为它还包含着两广的几百万两(银子)匹(绢布棉布),特别是广南西路,王巨带来的变化,如果将这个去除,几乎都恢复到了宋太宗时期的两税数量了,但那时宋朝有多少人口?

但王巨没有这么做,为何用于基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是这个基建带来的变化,银行司与宅税全免等政策,在这两年多时间里,造就了多少作坊出现,它们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商税,更重点的也养活了许多百姓。

这才是王巨最看重的地方。

两相结合,这才使得许多官员感到不少百姓实打实地变好,也使许多官员渐渐倒向王巨。

其实时间还是短了,那怕再给王巨一年时间,王巨就敢正式对苛捐杂税下手,再拿出一千来万用于基建水利,那么宋朝会变得更好……

不过就是赵顼再三挽留,王巨也不敢赌了,因为正月下旬,赵顼又病了一回。

只要赵顼一病,王巨就担心……

还是早点将西夏拿下吧。

这个作战计划必须要保密的,但必须向一个人通报。

“韩公,许公,我们见陛下去。”

赵顼看着地图也略有些迟疑:“山外,不好占啊。”

“陛下,当然不好占了,否则臣当年也不会放弃盐州,种谔拿下银石夏宥数州,随后丢失了。但此战非是占领的占,而是战斗的战。”

“浅攻?”

“不能算是浅攻了,得算是‘中攻’,不过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是占,而是战,赵顼也就放心了。

随后王巨回到中书,立即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向渭州,同时又用快马陆续就近,从陕西调拨一种物资,火药。

又一场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王巨则骑马去了利民监,这是最后一次帮助沈括了。

来到利民监,沈括正趴在那个大机车头上发呆。

“存中兄,在看什么?”

“太保啊,还是不行啊。”沈括叹了一口气,造是造出来了,可在利民监搭建的这个摸拟场地上,只跑了几圈,便坏掉了。

现在制造机器,越大越难造,技术要求更复杂,而且对铸造工艺要求也变得高起来。

还有一种,那就是越小越难造,因为精密度跟不上来。

就象钟一样,现在能制造出来摆钟挂钟,但休想造出来一只怀表。

“存中兄,莫急,我来对你说一件事。”

“请说。”

“如果我要求更精密的纺织机器,你能否办到?”

“精密到何等地步?”

“比银行司那个织机还要精密一点。”

“这个可以的,”沈括毫不犹豫答道。

这不需要特大型的机车,彼岸已经研究了相关的技术,后来沈括到了利民监后,又陆续地对各个工艺做了改进,虽然还不能用在三门峡运输上,但再次改进纺织机器,已是水到渠成了。

“那就行,你带着工匠进行改进,正好我还没有走,我替朝廷购买三百万贯的机器,然后运到南方。”

“朝廷啊……”沈括喃喃一声,不是他不愿意替朝廷办事,而是担心那些私人契股会生气。

“以市价购之。”

“这怎么可以呢。”

“它也是当时说好的,利民监必须在闲时,以成本价替朝廷铸造或冶炼相关物品,但不是以成本价出售成品机械,况且木棉司也需要这些机器。”

棉花这几年普及很快,都快普及到了长江江南岸。

所以木棉司堵也堵不住,棉花价格进一步下跌,木棉司利润也在下跌,正好祖阳发明了新式织机,王珪看到有私人用这种织机织棉花,于是也订购了大量织机运到了南方,棉花变成了棉布,不但产生了附加值,也节约了运输成本。这才勉强将木棉司的利润维持住了。

但随着棉花进一步普及,这个利润又开始下降。

不过这种情况,当年王巨就预料到了。

如果用蒸汽机织机,取代原先的手工织机,织布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么又能将木棉司的利润维持数年之久,甚至暂时性能提高不少。

沈括担任过三司使,也立即醒悟过来,他责怪道:“太保,为何原来不说哉?”

“原来的机器技术能行吗?且不说成本更高,使用寿命也短,而且损坏率也大。如果不是我即将离开朝堂,我还要拖一拖。甚至后年在朝堂上,也必须拖到后年。”

“这边是朝廷的,那边也是朝廷的……存中兄,你会意吗?”

这样一说,沈括如何不会意,而且另一边是完全属于朝廷的,这边只有一半属于朝廷的。

王巨又说道:“而且朝廷大规模的采办,等于是替利民监做宣传,如果质量跟不上来,必有许多人责怪朝廷。”

“那这个机车……”

“这个机车慢慢来吧。”

“太保,你马上就要下去了。”

“那又有何干系?一旦西夏平定,陕西路百姓安定,人口膨胀起来也会很快的,而且陕西路水土恶化越来越严重,一旦有旱灾,人烟又稠密,如果不能及时调运粮食,后果也非同小可。况且西边就是原先的西夏,以及熙河,还有一些部族对我朝不满的。所以这个机车同样重要。不过有了朝廷这次采购,再加上旅行社的利润,今年利民监收入必激增之,你就可以抽出更多钱帛带着工匠们研发了。”

“但……”

“存中兄,永乐城当真不痛?”王巨不想提这个话题,但沈括自以为在这个工匠部门呆了两年多,够意思了,王巨不得不提醒他。

沈括脸色灰暗了。

“这是一次最好的潜伏时机,一旦利民监不负朝廷采办之托,不仅可以替利民监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且在这次朝廷变相宣传下,会有更多的商贾对新机器产生兴趣,利润越多,你就越可以抽出更多钱帛研发,这样的话,三年之内,你还没有把握研究成功么?”

急吼吼想上位干嘛?

况且大家还没有忘记永乐城之惨败呢。

然而真的不好说啊,即便沈括研发成功了,王巨去了彼岸,高滔滔上位,还不得照样将沈括拉下来。

实际还不如在利民监好好呆住,只要成功了,那么再做进一步的研发,说不定就能推广一条条简陋的铁路了。

这才是垂名史册的光彩事。

然而沈括却一心钻到官眼了,王巨心中感慨了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诚不欺我也。

真不行,让彼岸研发吧,大不了以后等于赵煦能亲政时,将这个技术带回宋朝。

于是王巨也不劝了,最后只说了一句:“不过能不能让朝廷变相地替利民监做一个好宣传,就看你们制造的质量,以及现在你研发的技术了。”

…………

王巨进了中书,几个官员正在兴奋地议论着什么,看到王巨来了,一个个自动的闭上嘴巴。

“子由,你们在说什么?”

“啊……啊……天竺那边有许多高僧,利用种师道打通的那条商道,来到京城了。”小苏尽量用淡漠的语气说道。

这是因为去年倭国使者来京城引起的。

当时倭国使者到来,大家同样感到欣喜,以为象唐朝那样万国来朝了,隆重地商议接使仪式。

王巨立即泼了一盆盆冷水,说了许多话。

有人说我喜欢战争,不是我喜欢战争,每次战斗下来,都有那么多英勇的子弟战死,难道我高兴乎?

但有的战争不打不行,比如西夏,比如交趾。

余下的就要考虑了,打下来能不能占领,比如占城国,不能占领,我即便让他们灭国了,也随后撤军回来。还有开江以西,我也禁止种师道开拓,于其开拓开江以西,不如融合西南夷。打下来能不能获益,比如大理最南部羁縻地区与开江以西地区,不能获益,我就一直不同意去开拓。能不能打赢,比如燕云地区,未必能打赢,即便平灭西夏后,我也反对向燕云用兵。

为何?

实际就是为了获益而战,为了反抗而战,但不会为虚名而去战。

真宗陛下一生也算是小心谨慎了,仅是因为一个封禅,一生被泼上污名,封禅能花多少钱?为何,争一个虚名也!

倭国皇帝是天皇,我朝皇帝是天子。这算怎么一回事哉?即便他们是夷人,不知礼仪,但也用不着这么慎重吧。

他们要来,请求海客带他们过来,那就让他们来,但他们顶多是一个东夷的远客,只疏不亲,如果认为是四夷来伏,国家强盛起来,四夷不用请,也会来伏,如今北有强邻,占据着北房门户,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一直没有拿下来,要这个脸面干嘛?

好了,一通大炮轰隆隆,没有一个大臣商议迎接的礼仪了。

结果倭国使者到来,简单地安排,人家几个月后同样高高兴兴地离去,也没有带来什么后患的啥。

所以大伙都知道,这是一个强烈的“大宋主义者”,就连好朋友小苏,都小心地说着话,省怕王巨又开大炮了。

怕什么来什么,王巨又恼了:“诸位,你们都是中书的重臣,胡僧来了就来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