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与宦官集团联系紧密。

曾经的蹇硕,大家听说之后,只是淡淡的哦一声,暗地里真对曹操翘起大拇指,真正铁面无私,连宦官的人也敢得罪。

可如今大不一样,蹇图是谁?那是蹇硕的叔叔,可现在没了,被曹操给打死了。

父亲曹嵩回老家以后,他尽管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内心里特别想参与。

打胡人啊,只要是稍微有良知的男儿,都想着做冠军侯封狼居胥,现在的曹操才二十六岁。热血未冷,对汉庭忠诚,更想扬名。

尼玛,连赵家一个黄口小儿都名满天下,我曹家本身就位于雒阳。条件比他要好上不少,至今怎么人们记得的就是当年打死蹇图的事情?

想捧袁绍上位,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和袁本初关系不错,也能在里面去分一杯羹。

有些人想看热闹,反正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可不管是蹇硕还是曹操,都没有任何异动。

在蹇硕离开雒阳的时候,灵帝率领文武百官,亲自送到城门口,曹操赫然在列。

可有皇帝和各位重臣。谁会注意你一个小小的议郎?

廷议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到了真定赵家,在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赵府门前突然出现了几面硕大的旗帜,上面是护鲜卑校尉赵。

一个侯爷真心算不了啥,大汉如今王国遍地,真定还是常山王的地盘。

一个郡尉也不算啥,天下这么多郡,到了郡城,太守和郡尉的官衔迅速拉开。名义上,郡尉是太守或国相的属官。

可能也只有张扬那种龙套,竟然被一个名不经传的杨丑给杀掉,其余的郡尉真还不会造次。当初的汝南郡尉杜春在赵谦面前真还不敢蹦跶。

然则,护鲜卑校尉,那可是实打实的两千石官员,全国都没几个,还有护匈奴校尉、护羌校尉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校尉。

入朝则可以升任卫尉,再进一步。就是三公之一的太尉。

赵家始终是常山一带的风向标,旗帜一挂出去,零零星星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义士欢呼雀跃,这下,爷们儿也是有跟脚的人了。

朝廷要出兵,今后我们的出身就是护鲜卑校尉赵孟手下,是我们悍不畏死,向鲜卑人出击,并攻入草原腹地。

不少人心中在yy,此战以后,会不会拜将封侯,荣耀门楣。

一些人恨不得马上出发,即刻去砍杀鲜卑人。他们哪里知道,军队出行,不是一般的游侠儿打架,三五成群见面就干。

“二弟,又要劳动你了。”赵孟心事重重。

在发出杀胡令的时候,是满腔义愤,现在闲下来,才知道当一个校尉与当初在军队里当一个曲长有多么的不同。

“大哥,你我兄弟,还说这些客套话做甚?”赵仲微微摆手:“大哥,我赵家此次花的钱不在少数啊,怕今后运转都很困难。”

“你如何还不如子龙想得透?”赵孟失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的钱本身就是赚取来的,再落魄还能和当初我们回来时相比?”

“那也是,”赵仲哈哈一笑:“我们的赵侯爷,说话带着官腔了。”

“讨打,”赵孟犯了一个白眼:“你不也是侯爷吗?天下间,对我们突然冒起来的赵家,不知有多少人盯着。”

“不管是子龙还是孩子他忠伯,都和为兄的想法一样,我们用这种方式,把钱花出去。即便有些人想找麻烦,那得面对天下人的讨伐。”

“赵忠?”赵仲不由一愣:“宦官不都是守财奴吗?他还有如此想法?奇了怪了。”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而已。”赵孟叹了口气:“他现在就是想退下来都不可能,没有权势,一个宦官,会被得罪过的人碾成肉泥。”

“不想了!”他长身而起:“为兄也去看看,云儿把那些游侠儿操练得如何。”

其实,专门负责的是黄忠和关羽,两个冷面神也是大费脑筋,带着一群无组织纪律的人跑去战场,不就是白白送死吗?

好在两人的武力值在那里,刚开始有几个不开眼的想要反抗,我们大老远到真定就是要去打鲜卑人的,让我们罚站,玩儿呢?

不服的人,那就打服,稍微展露下肌肉,游侠儿们老实了。

赵家的校场又扩大了好几倍,按照赵云的吩咐,首先就是步调一致,后世的站军姿被拿了出来。

“你还敢乱动!”赵家部曲扑了上去,把那个忍不住挠脸的倒霉蛋打翻在地。

旁边的游侠儿们噤若寒蝉,这几天他们可没少享受赵家部曲们的老拳。

然而,他们还真吃这一套,有了几分军人的架势。

“还是时间太短啊,”赵云骑着飞云赶来,满脸忧色:“大兄,姐夫,你们可没少费心思。”

“再短也得拉上战场,”黄忠一脸酷相:“只有经历了战争,他们才晓得如何保护自己。”

“死伤在所难免啊,大兄。”关羽有些不忍。

“那又如何?战争不是儿戏!”黄忠脸色阴沉,走向一个军资站得不好的倒霉蛋。

第三十一章校场誓师

“父亲!”赵云现在感官十分敏锐,当赵孟带着人过来就打马迎了上去。

“叔父大人、伯父大人!”黄忠和关羽反应慢了一拍,也飞身上马,在校场入口处抱拳。

“唉!”赵孟点点头算是回应,长叹了一口气:“这些义军,目前真还不敢上战场。”

他哪怕曾经不过是一个曲长,对士卒的状态了若指掌。义军尽管从一到真定就开始训练,毕竟时日甚短,不堪大用。

“父亲,又不是让他们冲锋陷阵!”赵云不禁摇头:“轮到他们都需要冲在前面,那整个战争不是大败亏输,就是已进入决胜阶段。”

“哈哈,还是为父想得多了。”他举起手来,身后的常山郡兵顿时停下。

当赵孟带着自己的九大护卫,亮明护鲜卑校尉的旗帜进场,整个校场都沸腾了。

很多赵家部曲开始镇压,也无济于事,毕竟游侠儿训练的时间太短。

令赵云感到失望,全国赶来的人并没有啥名人,大都是在当地混不下去的游侠儿,想要北赴匈奴,搏一个锦绣前程。

别的人不说,连本州颜良文丑之类,据说已经跑到赵家集,看来他们是死心塌地跟着袁家混了,人各有志,也不勉强。

“兄弟们,我就是皇上任命的护鲜卑校尉赵孟!”在点将台上,他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时自己不过是普通一兵。

每次在和匈奴人冲杀时,都奋勇向前,军职也一次次提升。

从白身士兵到一曲之长,他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对手也从匈奴换成了鲜卑人。

边军就是一个讲求实力的地方,除了最高的护匈奴校尉以及后来的护鲜卑校尉不能担任以外,各级将官都会提拔那些优秀的军人。

所谓的护什么校尉,可能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真还是大汉在保护一些比较弱小的民族。随着异族的壮大,回过头来反而攻打大汉。

如今,所谓的护不过是一个笑话,大汉天子本身就好大喜功。名称还是延续下来。

然则,普通的兵丁不清楚,远道而来的游侠儿也不清楚。

他们还真以为我大汉威震天下,如今有一小撮鲜卑人掌握政权,需要我们去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普通鲜卑民众。还以朗朗青天。

赵孟第一句话出来,校场上不知道是谁开头,顿时欢呼起来。

“二十多年钱,我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啊。”他双手往下面压了压,声音准确传到每一个人耳朵里。

在此刻,黄忠和关羽才发现,原来赵家族长,也是一位高手。

我的天,赵家真是藏龙卧虎,谁知道平日里对自己等人和颜悦色的赵孟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功力?就是黄忠也暗忖自己不是对手。

“为何要讲纪律?”赵孟提高了声音:“胡人打仗。向来就是一顿箭雨,等你阵势慌乱,他们的骑兵就会顺势冲杀过来。”

“孟永远都忘不了初次与匈奴人相遇,那一仗,好多兄弟遭受箭雨就四散逃跑。”

“人的两条腿,如论如何都比不上他们的马匹,被人家拍马赶上,如砍瓜切菜,到处都是残肢断腿,他们至死都不明白如何死的。”

“孟今日忝为护鲜卑校尉。即将带着你们奔赴战场。我们不是去送死的,是去杀那些胡狗的!在你们的前面,有盾兵保护!”

他大手一挥,从校场外缓缓走来一群盾兵。那肃穆的气势,看着就让人觉得压抑。

这些人是常山国的郡兵,哪怕不是大汉最好的精锐,在赵孟几年训练之后,也曾面对山贼,从无败仗。

算不得百战之师。却也有一战之力。

以前赵孟只是一个常山郡尉,因为他时不时给士卒改善伙食,饷粮按时足额发放,早就取得了郡兵的拥戴。

此刻身为护鲜卑校尉,别说常山国,他甚至可以调动冀州、幽州任何一个郡的兵马。

常山相也听之任之,本来在这里都是赵家说了算。

看到这些精锐之师,游侠儿们沉默了,他们自问平日里在大街上和别人打架,一对一从来都不缺乏勇气。

面对这一群气势汹汹的郡兵,谁都没有出手的胆量,未战先怯。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赵云适时插话:“当初,你们面前的这一批军人,和你们一样,甚至还比不上你们。”

“然则,何以有如今的变化?那就是训练,之后不断在战场上厮杀。两军相逢勇者胜,你们是各地义士,你们不乏热血,你们可以的!”

虽然他没有上点将台,那是父亲的位置。声音也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顿时,有些消沉的义军气势一下子就起来了。

气势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孟瞬间就感受到,他赞许地冲二儿子点点头。

“在开始训练的时候,有些兄弟可能觉得我老黄对你们太苛刻。”黄忠叹了口气:“兄弟们,我和你们一样,都有家庭,都有妻儿!”

“当我们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前面是我们的敌人,身后是殷殷盼归的家人。”

“老子带你们不是去送死的,老黄要带着人去送死,我祖宗八代脸上无光。”

“兄弟们,在战场上,身为护鲜卑校尉。”赵孟大气地一挥手:“站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我。”

“设若战事不利,我们需要撤退,那站在最后面的,也只能是我。”

“从今以后,同生共死!”

赵孟不大会鼓舞士气,就是这么一段平实的话语,瞬间就赢得了义军的认可。

刹那间,“同生共死”的口号响彻云霄,连两个冷面男黄忠和关羽都受到了感染。

黄忠还好一点,毕竟他曾经带着荆州士卒,经常与山贼、蛮人作战。

关羽不一样,他只是武艺高强,想想大部队战争的场面,就觉得热血沸腾。

此刻听到士卒们的口号声,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赶紧悄悄背转身去擦掉。

或许他这点略显愤青的举动在平日里会被士卒取笑,此刻校场上哪一个不是热泪盈眶?有些士卒竟然哭出声来。

第三十二章太史慈到来

十月的冀中平原,田野里一片萧条,庄稼早就收完了。

然而,农民们正热火朝天保墒,把桔梗覆盖在农田里,这两年的干旱实在太厉害。

早两年赵云根据前世的记忆,提出了这种保墒的方法,好多农民宁愿把秸秆拿回家当柴烧也不愿意留在地里腐烂掉。

可结果出乎那些人的意料,听赵云话的农户,第二年地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相反,那些没有保墒的农户,出苗就蔫不拉几的。

“赵家有一套啊!”此人是那个倒霉鬼蹇图的儿子蹇栋蹇良才。

出了雒阳城不远,蹇硕就让人带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