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惠乘和史璜之间,赵云更中意史璜,惠乘毕竟刚刚认识不久,虽然两个人也谈了些东西,才发现那家伙哪怕在交趾一事无成,做事儿有些理想化,过于方正。
这样的人肯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那又如何?譬如刘宏对杨赐、荀爽、蔡邕,都很尊重,欣赏他们的才能,还不一样在手上搓捏由心吗?
像惠乘,首先他知道后,绝对不同意征氏的投诚,哪怕此前他无能为力,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并没有因为在交趾没打开局面而有半分损耗。
其次,他真要被赵云说服,儒家的仁义道德,你不能在嘴巴上说说,还得落到实处吧。他要接下来,那就会硬抗。
关键是一旦雒阳被有心人知晓,又岂是一个小小的外郡太守能够抗得了的?
反倒是史璜,碍于家世在交州处处碰壁,排挤到南海,反而焕发出生机,看样子和年轻小伙子差不多,有点儿第二春的味道。
更兼被华佗手到病除,对赵云的忠心需要机会来体现,也可以加深两人的关系。我让你给我办事,就表示我对你的信任。
三苗的地域比较大,简直有两个交州差不多,反正在这一块,不管是中原还是一盘散沙的身毒,都很头疼,是一个遗留的历史难题。
却说控制郑家的这一脉,他们自称是蚩尤的后代,居住在南墙山上。
没错,不撞南墙不回头,说的就是这座南墙山,世人颇多误解,以讹传讹,基本上没有多少人知道话语的原始出处。
他们本身并没有建立国度,就是一个修炼的场所,南墙山和周围的所有山脉,都是这一脉的修炼地点。
在南墙山上,有一个接天殿,里面供奉着蚩尤的雕像,据说老祖宗蚩尤经常会传功给有缘人。
不要看他们自身没建国,控制区域内的大小国度部落林立,都要受到他们的管辖,木秀维的师门那一脉,并不显于世间。
有人私自下山,搞死了郑家的人,很快连这个家族都不存在,马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满意其做为的人,很快就闹到山主那里。
第一百九十章三苗先要内里斗
“不习惯吧?”张机笑得很灿烂:“到底我们荆州和交州挨着的。”
在后世,他是世人敬仰的著名医学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爱钻研医学,曾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
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不久时间内,就掌握了老师的全部医术,这为他以后深入钻研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仲景不仅精于治病,而且重视预防,他提出用“饮食起居,起居有常,劳逸适当”的保健方法,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然,张机的人生在遇到赵云以后发生了一个拐点,本来准备出仕的,毕竟南阳张家根深叶茂,带挈着家族中的小辈,只要不是张万山那种蠢材,他们都愿意拉一把。
其实,张家的人真的挺不错,尽管没有在汉末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也不可小觑。
他们对子孙后代的兴趣爱好从不干涉,既有张衡那种科学家,也有张机这种医学家。后者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中华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他的著作是在长沙太守任上,因为瘟疫横行才出世的。
有了赵云的横插一脚,就不知道这辈子能否有那么大的成就,估计也差不多吧,前世赵子龙理论还是很丰富的,会毫无保留的交给他们。
不过最主要的是,张吉他本人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听赵云的信里说交州这边和中原大不一样,有不少神奇的古老医术,或许可以借鉴一番也就过来了。
不少后世的读者对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耳熟能详,他在里面也有过描述,只是一笔带过。
原文道:杨修又问曰:“蜀中人物如何?”
张松曰:“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此处的“仲景”即指张机,这是益州张松准备去抱曹操的大腿,曹操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和他磨叽?让杨修和他唠叨下。
谁知孟德也有以貌取人的时候,居然错失了一个人才,反而推给了潜力股刘备。
赵云没见过张松,觉得曹操这哥们儿长得太一般,也不明白为啥他会那样做。
但是仔细一分析,又觉得不尽然,或许是张松代表益州世家的利益,想要完成利益交换。可惜中原人的蛋糕自己都不够分,哪有要留给益州人的?
这个年代的士子,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至少他们都把家族的利益看得比国家都还重要。
估计是张松得不到中原世家的支持,退而求其次才找上刘备的,毕竟西川张鲁对刘璋来说是很大的麻烦,至少他们自己就搞不定。
张机和华佗来到交州的时间不短了,刚开始的时候,和道门的人一起,在乡间,在军营里,不断地实践,总感觉此前所学,还永远不够。
特别是土人中的骆越人和乌浒人一些土单方,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两人属于实干派,最开初道门的人根本就没看上眼,这些道爷如今在交州民间有偌大的名声,态度轻慢一些也就很正常了。
可惜这些人大跌眼镜的是,以往自己等人束手无策的病例,到了两人手上迎刃而解,对两人的态度大为改观,从不屑一顾到平等视之直至现在的恭敬。
不管在哪一个行业,人家看重的是你的本领。赵云抱着试试看的目的,想当然认为一加一大于二,果然两人捧出了火花,产生了化学效应。
听到张机如此说话,华佗没好气:“老夫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不要说在交州,就是漠北苦寒之地也曾去过,何足道哉?”
这话让张机一滞,话锋一转:“昨晚看到两个人去找你,看样子不是普通人,身上有杀伐之气,是军队的人?估计不是大帅手下吧,究竟是何事?你今天像没事儿一般。”
“看你小子那样儿,”华佗不由笑了:“老夫无不可对人言之事,谯国的同乡之人曹家和夏侯家,想要老夫帮他们在军中诊治。”
张机一凛,瞬间明白曹操怕是在赵云手下呆不长了,否则也不可能过来挖人。
但是不管是曹家和夏侯家,都要给镇南将军面子,不好亲自上门来。华佗才不管你是老乡与否,给你几个徒弟,爱要不要。
张机可不想知道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大帅让我们去交趾边上走走,看样子对三苗准备动手啊。”
“估计不会是大规模的行动,”年老成精,华佗看得更深:“否则,全体医者都要出动,光是我们和几个道士有何用?大致是瘴气之类需要研究下对策。”
两人说着,走出屋外,早就有军士驾着马车在等他们了。
汉军对征家的行动,十分突然。
在三苗人看来,那个什么镇南将军带的人,会像此前一般稳打稳扎,交趾郡可不比其他的郡,几个县都挨在一起,随时可以互相支援,才不会如同其他郡一般,被汉军各个击破。
再说三苗人世居于此,可不是那些曾经被古越人征服过的什么乌浒人之类的土人,就连骆越人都不得不仰仗他们的鼻息以对抗大汉。
对于把自身的神魂放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三苗人没少做,不过一般都是在普通人身上,此次却是百多年前支持过的征家人。
在武者的眼里,别人都是普通人。不管对方是征家人还是别的人都一样,不过普通人也分一个三六九等。
要知道,那些人一百多年以来,可没少通过征家人向交州收集修炼用的珍稀药材,早就有不少人眼红,这次连征家都消失不见,原本没事儿也变成有事儿了。
三苗人固然吃惊于汉军的武力,认为是赵云把这个家族给抹除了,同时也怪罪那个擅自去抽取神魂的家伙,认为征家的两位宗师还健在的话,至少他们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木秀维所说,三苗的世代大宗师都叫同一个名字,分别是山岗、山峰、山岭、山腰、山脚、山脊,也就是足足六位大宗师,其中山岗是山主,他代替老祖宗蚩尤发号施令。
一来二去,官司就打倒他这里来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十面埋伏诛头人
征氏倒了,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出来报信,知道的也仅仅是赵家的人和南墙山上一批实权派。外人根本就不清楚,交州之侧土人的无冕之王征家不复存在。
太阳冉冉升起,中原的人实在想不到,交州夏天也有雾气,笼罩四野,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才一点点散去。
更没有人想到,东方发白之时,汉军水师蔡瑁率领船队,一百多艘大船出现在西随水苟漏城外。
昨晚在船上,汉军都休息得很好,此时船甫一靠岸,水师的兄弟们早就放下小船当趸船,在上面铺好木板,所有的陆军开始有序地下船。
“呃呃呃!”赵仁的队伍在第一条船上,他本人也第一批下船,旁边的马夫忍不住一直打嗝。旁边的兵士想笑又不敢笑,这家伙一紧张就打嗝。
“想笑就笑呗,”赵仁没好气地看了亲卫一眼,又撇了撇马夫:“小六子,你小子这辈子就这么点儿出息,又不是你上阵,这么紧张干嘛?”
“呃呃,不,将军呃呃,刚才吃多了没喝水。”小六子更是有些语无伦次:“呃呃我想当兵,呃呃今后要和你一起上阵杀敌。将军,等等我啊,你的马还在我手里呢。”
好在这家伙刚开始紧张,说着说着就顺溜了。
戏志才和贾诩好像是两类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有点相互看不顺眼的味道。
不过在合作的时候,双方还是相敬如宾,尽量不会发生矛盾。
尽管戏志才出身贫寒,他往往用兵的时候,用喜欢堂堂正正的阳谋,把一切都算好。
贾诩出生在凉州的一个破落世家中,父亲也没做多大官。那里民风彪悍,对待羌人,不管是官兵还是普通汉人,更多的情况下则喜欢使用脑子算计。
说白了,他就愿意剑走偏锋,能够用最少的代价绝不多出一份力气。
此刻,两人像是抛弃了前嫌,一起站在指挥舰上,蔡瑁恭敬地候在旁边。
“看来这些土人一点警觉都没有!”戏志才扶额称庆:“想不到他们到了苟漏之后,就一直呆在城外,是征家的余威呢还是这边汉人制约?”
“估计还是郑家吧,”贾诩纠正了下分析道:“要是汉人有这么大能耐,何苦我们劳师动众,不远万里前来南征?早就把一切摆平了。”
内心里,他很不愿意,觉得要是自己身在大帅的位置,这些尸位素餐的汉人也全部都杀掉。不过赵云坚持只杀土人,而且是土人当中的头人,他也无话可说。
一般的汉人除非罪大恶极,大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蔡瑁也在一旁暗暗称奇,土人好像半点警觉都没有,可能与他们不知道汉军早就到了自己的地盘上,还希望汉军和以往一般从郁林郡或者合浦郡过来呢。
不管从哪一个方向进兵,这些土人都是坐地户,对地形的熟悉,是汉军永远都比不上的。到时,哪怕汉军有马都没用,地势不平,随便布置陷马坑和拒马绳都来得及。
土人与汉军的战斗经验丰富,每次让乌浒人在前面出头,哪次里面没有他们的身影?从来都隐在暗处,毕竟其他民族或者部落没有骆越人富有。
曹操的兵马,绝大多数留在了日南郡,此次就是本部人马与一些训练好的新兵。
让曹洪与夏侯渊他们惊奇的是,这些新兵看起来战斗力并没有那么渣,名不经传的荀彧想不到不仅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