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田权带着田家人从洨水逆流而上,脱出了黄巾的包围圈,不管黄龙基于什么角度想隐瞒,当张角问起的时候,还是知道了具体情况。
如今尽管汉庭开始发力,中原地区仍旧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在巨鹿一带,经安平到涿郡,几乎都把常山包围在里面,他自然有底气打这一仗。
按说,杨氏离着常山最近,可是先到达边境的却是瘿陶这一支军队,毕竟这里挨着巨鹿更近,兵士的战斗力也比杨氏与下曲阳强。
高邑是离瘿陶最近的常山下辖县,遥想一百六十年前,孝光武帝刘秀就在高邑的千秋亭称帝,是为东汉的龙兴之地,本身就有不少兵力在此。
蒙山乡候赵仲亲率真定部众驰援千秋亭,所幸天色已晚,五万多黄巾号称二十万,正拥挤在两郡交界之地五成陌。
其时冬小麦已然收割,田地里到处都是一簇簇的麦秸秆。
赵仲心生一计,星夜命军士一人一捆,子夜时分,大军突然包围了黄巾。
所有的麦秸秆全部抛向黄巾营地,随后又命大力士投掷火油罐,火箭齐发,整个黄巾顿时处于火海之中。
是役,五万三千多黄巾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跑掉,烧死杀死近五千,其余全部俘虏。后世称之为五成陌之战,被认为是黄巾由盛转衰的标志。
紧接着,蒙山乡候马不停蹄,于次日巳时赶往平棘边境,三万黄巾只有几十人逃脱,其余全部都在骑兵的追击下或死或降。
这还没完,第三天戌时,赵家部曲从真定东南耿乡亭出发,亥时许包围黄巾余部两万多人。这里本身就是赵家的主场,所有贼众无一人漏网。
消息传来,天下哗然,民众莫不称赵家是大汉的擎天柱。
先有真定公威震鲜卑,朱崖侯全取交州、三苗、朱崖;后有蒙山乡候扭转冀州局势,青州刺史赵风马踏连营,不断肃清胶东半岛上的黄巾。
据说灵帝知道后,又是好几宿都没睡觉,派左丰亲临冀州。
一方面自然是监督卢植,威逼其即刻向张角部发起进攻。
另一方面,不无防备真定赵家之意,生怕常山军出界。
一时之间,冀州世家纷纷组织部曲参战。
第十章平舆城外硬碰硬
很多看过演义小说的人,都以为汝南一片残破,只有刘辟与龚都两个匪首。
实则有赵谦的治理,汝南郡可谓富庶之地。要不然的话,原本历史中袁术为何会回到祖地?当然,他回来的时候,确实打得支离破碎。
毕竟黄巾在刚开始的时候,连赵家都有些不敢下手,何况四海知名的袁家?
事到如今,黄巾军是匪,郡兵是官,不管有没有刘宏的命令,赵谦都会和他们周旋到底。曾经赵云劝他换一个地方,老爷子有文人的气节,如何会向匪类屈服?
汝南黄巾主要有五个领袖人物,毕竟一个郡还是挺大的,与隔壁郡的颍川都是膏腴之地,要不然为何卢植一个人面对匪首张角,这边放了皇甫嵩与朱儁俩人?
刘辟,汝南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后为曹操所破。
武帝纪载曹操在讨伐汝南黄巾军时,降何仪,斩刘辟,黄邵。然而,先主刘备传里,刘辟又起死复生,助刘皇叔对抗曹仁。
可见,刘辟应变之强之快,几年在他的生命跨度中只是一瞬。当然,也有可能是碰上了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事实上,刘辟也是在官渡之战前后消失于历史舞台上,那一年,形势特乱,估计也是殁于某一次战役中,但不可否认。
刘辟也是配合过刘备共同对付曹操,也曾为蜀汉贡献过一份光和热。
龚都,东汉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其部活动在汝南一带。建安六年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都等合,众数千人。
曹操遣蔡阳来攻,为他所破。后操亲自南征,刘备投奔刘表,其部散去。三
国志中记载为共都。龚都与刘辟一样同出身于黄巾起义军,但是对刘备极为忠诚。龚都,
像周仓,裴元绍这样虚构的黄巾军人物,还有廖化也给安上不实的黄巾军头衔,汝南之虎龚都则是实至名归的刘皇叔的得力助手。
先主传记载了袁绍派刘备到汝南,龚都协助刘备,共抗曹将蔡阳,助先主击杀蔡阳。可惜,后来龚都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估计是战死在某一次战役中。
黄邵也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
建安元年,曹操率兵征伐,邵为操部将于禁所杀。
何仪,在黄巾之乱后,一直占壉汝南与颍川一带,聚众数万。
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先是响应袁术,后又依附孙坚,最终被曹操击败,率众投降。
建安元年2月,曹操带兵攻击,杀死刘辟与黄邵,何仪率众投降。
何曼,黄巾渠帅。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及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二月,曹公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在《三国演义》里,何曼自称“截天夜叉”,被曹洪用拖刀计所杀。
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实生活中,他们五个人在这一片地区相当活跃,逼得汝南太守赵谦不得不关上城门。
看着平舆城下乌泱乌泱的人头,赵满头皮都有些发麻。
以前在交州的时候,南征军一直处于上风,当然,曹操的部队他没有去,偶尔见到的军士,一个个趾高气扬,哪像如今的汝南郡兵?大家都垂头丧气垂头丧气,胆小的站都站不稳。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知晓黄巾要来打汝南,赵满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平舆。
“我儿,他们全部在城外埋伏好了?”赵谦有些患得患失。
城门关着,黄巾没有攻城的器械,还算安稳。真要里应外合不成,那平舆就彻底沦陷了。
身为一郡太守,他有守土之责,担心在所难免。
“自然,阿爹,放心吧!”赵满其实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面对。
“赵大人请到城头说话!”城外声音嘈杂,可见说话人功力之深,差不多二流武者境界。
“几位,道不同不相为谋!”赵谦脖子一梗:“有本事你们就攻,大不了老夫以身殉国。”
黄巾有些懵,以往一些小县城,这招百试百灵,没有人不惜命的。设若要想当个清官,自然会体恤百姓,打战肯定有伤亡的。
“靠,我就说着老匹夫肯定不会给我们送粮草!”龚都乜了一眼黄劭:“,都是你的馊主意。儿郎们,马上准备云梯,城里有的是粮食、女人!”
四下的黄巾齐声道:“喏!”
林林总总,差不多十万人上下,声音把城墙都震得有些发抖。
刘辟、龚都、黄邵、何曼、何仪气得目瞪口呆,赵谦为了防范于未然,早就把平舆城方圆十里左右的树木全部都砍掉了,到处都找不到做云梯用的木料。
众人一合计,就直接把城外老百姓的房屋拆了,屋顶的檩子一般都比计较坚硬,用来绑云梯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这么一折腾,一来二去,差不多快戌时的功夫,都还没准备好。
不管是黄巾还是郡兵,人是铁饭是钢,都开始做晚饭。
正在此时,赵满悄悄命人把霹雳车摆放在城的东北西面,南边是汝水的支流澺水,不管是官兵还是贼兵,都没有在那边驻扎。
赵满的呼吸都有些急促,特别是老爹赵谦在一旁看着,很是怀疑的样子。
他点爆竹为号,砰砰砰的声音此起彼伏,石雨一下子从城头飞了出去。
Word天,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只一排石头,砸得那些城下的黄巾哭爹喊娘。
刘辟脸色气得铁青,他是有心人,还专门找人问了交州的情况在,知道那边有一种霹雳炮,但是从来都是攻城用的,啥时候守城来了?
“快回来,官军的石弹太厉害!”
“别过来,就站在墙根下,他们根本就打不着你们。”
黄巾的五位领导人意见都不统一,下面的人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反正普通的黄巾众尽管没有文化,又不是傻子,谁敢顶!顶着石头往大营跑?
纷纷乱乱之中,突然,更大的吼声从三个方向传来,三边各一千骑,从远处奔了过来。
从没想过官军居然还准备野战,刘辟、龚都等人吓得不知所措。
根本就没有给黄巾军反应的功夫,三千骑士冲入敌阵中,犹如砍瓜切菜。
人的身体再强壮,哪能和四条腿的马儿比试速度?
顷刻间,黄巾到处在哭爹喊娘,既怕城头上飞石头,又怕骑兵来杀自己,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
赵谦的手一举:“汝南军,出击!”
第十一章为赚人抄桃花源
灵帝刘宏本身是一个有些雅的人,不然,其专门创办的鸿都门学,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专科学校,各类人才在里面汇聚。
说实话,要是不当皇帝,也许他会成为一代大儒。坐到这个位子以后,才发现是一个烂摊子。很难想象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父亲没了,他不长歪才奇怪。
对赵家对赵云,他的感情很奇特。每一次赵云的作品,他想方设法都要找到原版。
汉光和中,郁林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战国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秦,无论两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黄承彦,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诸事繁琐,后遂无问津者。
一篇《桃花源记》新鲜出炉,自然是为了要吸引各地因战乱想要避世的文人墨客。
交州这几年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还是因为底子太薄,赵云想尽一切办法,在招揽一些不喜欢当官的文人,收效甚微。
适逢黄巾之乱,不少中原士人纷纷离乡背井。原本水镜先生就是因为黄巾才避祸荆州。
现在南阳纷乱,连荆州人都往交州跑,每天从江陵、丹徒前往交州的船只络绎不绝。
“阿父,你说子龙儿是写实还是编的一个故事?”刘宏看着桃花源记,心里有些神往。
他真想有这么一块地方,在百年之后,没了一切烦恼,在那里去修仙。
或许一般人认为就是一个避世的场所,他认为里面住的是神仙无疑。
毕竟里面涉及到阵法之类,要不是修者,怎么可能会懂阵法。
“仆不是很明白,”张让脸也不抬:“据说好多雒阳士人呼朋唤友,纷纷前往。”
“好啊好啊,他们要是找到了这样的地方,今后朕去就有引路的人了。”灵帝不以为然。
“皇上,仆是说天下的士人从此以后,尽往交州了。”张让自然想在里面加上自己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