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书,乃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启蒙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内部的圣经。
朱熹想要向高大全请教有关四书的问题,并不出人意料。
不过高大全却凝神以待。
只有高大全知道,朱熹在四书上下了多少功夫。
地球古代的天朝,朱熹专门为四书做了注释,名为《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后世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虽然后人公认,《四书章句集注》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
朱熹的才情,也可见一斑。
能够誉满天下亦或者谤满天下的,或许是大奸大恶之人,却绝不可能是庸人。
朱熹就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他的最终成就,还要在二程之上。
对于朱熹,高大全丝毫不敢怠慢。
“四书中你想请教哪一个?”高大全问道。
“《论语》。”
朱熹的回答并没有出乎高大全的预料。
四书中,论及影响力,确实是《论语》第一。
世人总有一种误解,认为《论语》是孔子写的,因为《论语》中确实有很多话都是孔子说出来的。
但是实际上《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可以说,《论语》确实是一本描写孔子的书,可是他的作者却是孔子的徒子徒孙。
儒家内部要神话一个人,丝毫不比佛道两家来的差。
而大宋开国宰相赵普也是稷下学宫中的儒家弟子,太学还是赵普一力创办的。
他在世之时,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赵普死后,太学为他塑造了雕像,而这句话也被刻在了雕像上,代代流传,对于太学甚至整个江南州都影响极大。
朱熹能够问出有关《论语》的什么问题,其他的太学生也很期待。
只有坐在前排的朱熹等人,嘴角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论语》中,你有何不解?”高大全此时脑海中已经流过《论语》的内容以及各种注释。
这就是记忆丹的逆天之处,赤裸裸的作弊。
朱熹拱手,豁出去道:“其实学生没有什么不解,只是素来听闻高博士博览群书,想请高博士当堂复述一遍《论语》。”
礼堂内,哗然四起。
有学生甚至看不下去,当场站出来指责朱熹:“朱元晦,做人岂可如此无耻?《论语》全书一万五千九百余字,你难道能全部背诵下来?”
朱熹淡定反击:“我自然不能,所以我只是学生,而高博士已经是博士了。”
这个学生被朱熹气的浑身发抖,最终撂下一句:“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你丢光了。”
显然,大家都能看出来,朱熹完全是受了二程的吩咐,来特地难为高大全的。
背诵全文一万多字满篇古文的《论语》,这从来不是博士的必须技能。
这只是用来刁难高大全的手段。
………………………………
142 反杀朱熹,震撼全场(为悲伤盟主加更5/5)
高大全似笑非笑。
他也没有想到,朱熹居然会玩这一手。
如果不是碰上高大全,说不定还真能够让人下不来台。
显然,程颢他们专门对高大全做过研究。
高大全的诗词文章,都是一时俊杰,可是从来没有在儒家最专业的领域——《四书五经》中提出什么优秀的见解。
这就给了他们一种感觉,高大全的才华是有的,可是却不在最基础的这些领域。
而《论语》全文一万五千九百余字,就算是二程,都不敢说能够完全背诵下来,何况在他们眼中年纪轻轻的高大全?
越是年轻人,就越少干这种枯燥的事情。
吟诗作赋,才是高大全这种年轻人喜欢的。
不得不说,他们也猜的没错。
除非是闲的蛋疼,否则高大全才不会专门去背诵《论语》。
但是架不住高大全吃了一颗记忆丹啊。
一分钱一分货,5万九州币才换来一颗记忆丹,足够高大全能够记住所有他曾经看过的东西了。
更不用说,为了这一次博士答辩,他可是专门把自己关进房门里将四书五经全部读了一遍的。
朱熹这一次,算是踢到铁板上了,不过他自己犹不自知。
高大全没有急着打朱熹的脸,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斥责朱熹的这个学生之上。
“你叫什么名字?”高大全问道。
这个学生对高大全施礼,恭敬的回道:“学生汤宇轩,见过高博士。”
高大全微笑点头,没有丝毫急躁的意思,反而兴致勃勃的和汤宇轩聊起了家常:“朱熹为难我,是因为他是李侗的门徒;其他学生不敢出言斥责,是因为他们看出朱熹之所以这样不要面皮,是出自程博士的授意。你也是太学学生,不会看不出来吧?”
被高大全抛在一旁无视的朱熹面色一变。
不带这样指着和尚骂秃驴的。
汤宇轩也被高大全的直接给弄的一时无语,反应过来之后苦笑道:“学生当然也能够看的出来,但是学生认为,太学终究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而朱师兄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求学的初衷。”
高大全为汤宇轩鼓掌。
这才是太学的希望,这才是年轻人的未来。
“汤宇轩,你知不知道,今天你站了出来,明天这太学可能就没有你的立锥之地了。”
高大全并没有恐吓汤宇轩,二程或许不是心胸狭窄的人,但是他们留着汤宇轩,只会让朱熹寒心,同时让他们的威严受损。
所以,汤宇轩必然会被逐出太学。
这点,很多人也都清楚,所以即便也有很多中立的学生看不惯朱熹趋炎附势的行为,却都不敢出声斥责。
汤宇轩的神色也有些黯然,“学生明白,其实学生今日对太学有些失望,这不是我想象的太学。”
汤宇轩此话一出,高大全环视左右,很多太学生眼中都出现了失望之色。
年轻人,总是极为天真。
他们天真的认为世界上永远邪不胜正,名声在外的大儒肯定是品学兼优,太学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地方。
可是进入了太学之后,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小团体结党营私,八大博士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罢课相威胁,根本不在乎太学生们的学业。
他们看到的,是朱熹身为太学生中的杰出才俊,却甘心做师门的一条走狗,如此无耻的为难高大全,看不出一丝一毫读书人的气节。
这些人,很失望。
他们以为世界是美好的,可是世界给他们上了一课。
“汤宇轩,不用失望,其他的同学们也不用失望。”高大全大声道。
汤宇轩抬起了头。
很多太学生也都抬头看着高大全。
高大全右臂高高举起,声音掷地有声:“太学,是你们的太学,不是朱熹的太学,更不是几个博士的太学。”
“因为有你们这群充满理想的人,太学才是那个英才之地。一个小小的朱熹,几个行将就木的博士,不过是渣滓罢了,不值一提。”
太学的礼堂,各种设备都极其先进。
而为了让高大全出丑,程颢甚至吩咐人将这次博士答辩现场直播即时上传到了网上。
这一刻,有很多人都在关注高大全的博士答辩。
而高大全这番猖狂之言,也传到了千万人的耳朵里。
“高衙内是真敢说啊。”
“不知道为什么,老子看到前面发生的那些事也感觉不舒服。”
“是啊,太学生们还不到双十年华,可是那个朱熹做事就好像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一样,我不喜欢。”
网络上,很多人都站在高大全这一边,但是没有用。
他们也很担心高大全,因为高大全毕竟没有正面回应朱熹。
一直被高大全这样贬斥,朱熹的养气功夫还是不如二程,忍不住打断了高大全的话:“高博士,博士答辩,不允许顾左右而言他。如果高博士背不出来的话,不妨直言便是。”
“这个朱熹真无耻啊。”
“没办法,人家抱上了二程的大腿。”
“呵呵,这种嘴脸,真是让人恶心。”
朱熹也知道,肯定会有人对自己极为不满。
但是他想明白了,这个世界,终究是胜者为王。
蔡京还不是被万人唾骂,可是他一样位极人臣。
将高大全打下神坛,而后他在二程的扶持之下取而代之,到时候,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走下神坛的高大全,谁在乎?
朱熹已经豁出去了,他有这种觉悟和决断。
高大全看向朱熹的眼神很冷。
“你以为我是在逃避?真是无知,我不过是看你可怜,想让你多蹦跶一会罢了。今日过后,我怕你就无颜活在世上了。”
“你不是想看我背诵《论语》吗?听好了。”
看着高大全严肃的面容,朱熹心里一阵打鼓。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
“高衙内不会真把《论语》全部背下来吧?”
“应该不会,太学哪个人能做到这点?”
“高衙内要是真能做到,我从此就是高衙内的脑残粉了。”
“我也是,我不相信有人会这么无聊。”
其实世界上记忆力出色的人很多,过目不忘的人也并不少。
九州从来不缺神童。
但是能够完整背诵《论语》的,世人真没听说过几个。
因为没必要啊。
就算你真的把全部的《论语》背下来,也只会被人称赞你一声记忆力出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每一个大儒,每一个文坛巨擘,从来都不是靠着记忆力称雄的。
他们必然是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或者能够作出传世的诗词歌赋。
正因为如此,朱熹这个问题,才会这样为人所不耻。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博士必修的一项。
这个问题,与才华无关。
换个场合,朱熹敢提这个问题,当场就会被人喷死。
也就是在博士答辩这个场合下,学生可以向博士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博士还不能拒绝。
高大全嘲讽的看着台下的二程和朱熹,缓缓开口:
“也人知以无,言知不;也立以无,礼知不;也子君为以无,命知不。”曰子孔。
高大全一开口,很多人都愣了。
虽然大家都背诵不出来《论语》全文,但是《论语》的开头大家还是耳熟能详的啊。
论语开篇明明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大全背诵的是什么鬼?
朱熹是在场压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