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寒霜笑笑说道:“当初我被困在这老君亭底下,以为此生再无出头之日。是贤弟你带来了金刚伏魔神功,才使我受益匪浅,在七绝剑上更进一步。如果想要登临剑道巅峰,必须在江湖上再走一遭。希望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就是为兄我战败剑神之时。”
周子健的眼睛有些发红,略显激动地说道:“大哥,我有些舍不得您啊!”
冷寒霜拍了一下周子健的肩头,一笑说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我迟早是要分手的。对了,临行前我有三件事想要告诉你。”
周子健眼眶湿润,有些哽咽说道:“大哥但讲无妨。”
冷寒霜微微皱眉,说道:“我一生浸淫剑道,从你我第一次交手我便知道你会七绝剑。你的剑法中已经透出了七绝剑的丝丝剑义,所以我才会教你七绝剑。你天分极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领悟七绝剑的剑法奥义,即便是我也望尘不及。为兄觉得你将来必定会剑道中的王者。”
周子健脸色通红说道:“小弟欺骗了大哥,还望大哥原谅。我一直想要告诉大哥,但是一直羞于开口,所以就作罢了。”
冷寒霜淡淡一笑,说道:“无妨。这第二件是西门匡慧的内功心法原先我一直不知。当那日你一剑使出冷夜追风的时候,我才知道西门匡慧练的原来也是金刚伏魔大法。那日我过于高兴,以至于练功成痴,几乎死在这里。只是我不知他是如何找到这部心法的?”
周子健感到非常意外,睁大了眼睛问道:“剑神练的也是金刚伏魔?那他是否已经贯通了这部心法?”
冷寒霜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我看未必。如果他练成了金刚伏魔,我想他也不会每半个月来这里研习秘籍。但我想他对此功法应该比我领悟得更深,更早。只是这最后一章不仅艰深晦涩,而且残缺不全。恐怕只有赫连擎天那般惊才绝艳之人才能功德圆满,破境成功。他日你若能破关,一定要告诉为兄。”
周子健使劲点了点头说道:“我一定会的。”
冷寒霜脸上的神情游移不定,沉默了良久,寒声说道:“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曾经想要杀了你。”
周子健心里“咯噔”一下,身子不由自主向后退去。
冷寒霜朗声说道:“贤弟,你不必紧张。如果我想要杀你,你早已死过多次。当日如果不是你救了我,我还真得会一剑把你废在这里。不过既然你救了我,而且你我已经成为兄弟,所以你将来但凡有为难之处,只要找到我,即便天涯海角,我也一定会帮你。有时候,我觉得有个朋友也挺好的。”说完,冷寒霜哈哈大笑。
冷寒霜的笑声从石穴中一直飘到老君亭,然后是飘出百柳山庄,最后飘向远方。
周子健的心情非常复杂。他和剑痴虽是萍水相逢,但是短短两个月的相处,让他们心中已经多了一份默契和习惯。习惯是可怕的。周子健习惯了定更按时来见剑痴。如果剑痴一走,他真得不知应该如何打发那一段时光,不知如何填补内心那一处寂寞。
第七十二章 离庄
在百柳山庄外的一棵柳树上,一个女子静静地看着夜幕中老君亭。
当冷寒霜悄悄出了老君亭,离开百柳山庄,女子立刻纵身向冷寒霜消失的方向飘去。
隔了几日,西门匡慧和西门在仁来到百柳山庄。
周子健向西门匡慧辞行,声言自己在山庄呆了两个多月,深蒙庄主的照应。如今存了一些银两,也该回崆峒山了。
西门匡慧也没有挽留,又拿出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周子健的川资路费,并让周子健从马厩里牵出了一匹马作为脚力。
周子健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收下了银子和马。
周子健今天换上了西门匡慧赠予的那套墨绿色紧身衣裤和白色锦袍,不知为何他今天的心情有些压抑。
西门匡慧与西门在仁一直送周子健至庄子外面。一路上,西门匡慧、西门在仁、周子健都是沉默不语。
当三人走到官道路口时,周子健对着西门匡慧和西门在仁抱拳辞行:“二位请留步,我要上路了。庄主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年他月,再有相逢,必当答报。”
西门匡慧笑了笑,说道:“周大侠,太客气了。这些小恩小惠不足挂齿,莫要记在心上。祝你一路顺风,早日回到崆峒。”
周子健刚要翻身上马,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身来到西门匡慧的面前,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问道:“请问西门庄主,是否见到过张天雷这个人?”
西门匡慧淡然一笑,点了点头:“我确实见过。”
周子健眼睛一亮:“如今他人在何处?”
西门匡慧淡淡说道:“他早已经故去多年,就葬在这老君亭的下面。”
周子健点了点头,转身要走。
只听背后西门匡慧说道:“周大侠,请留步。我有一物,希望你将它带上。或许有人能够用得上。”
西门匡慧一摆手,西门在仁从怀中取出一本书,走上前递给了周子健。
周子健双手接过这本书,仔细观瞧。只见封皮上写着《神火纪要》四个字。
周子健面现一丝惶恐,最后还是感激地冲着西门匡慧点了点头。
西门匡慧同样微笑冲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周子健收好《神火纪要》,再次恭恭敬敬向西门主仆施了一礼,然后翻身上马,顺着官道向西北而去。
西门匡慧远望周子健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这才喃喃自语道:“他终于走了。”
西门在仁的眉峰挑了一下,问道:“庄主,你说这周子健为什么不说呢?”
西门匡慧叹了一口气,说道:“他想说自然会说。他不说,说明他不想说。我们又何必强求呢。”
西门在仁轻声问道:“他将来会不会怨恨庄主您呢?”
西门匡慧神情凝重地说道:“如果他恨我,我也没有办法。但愿他能活得轻松自由。只是这一切都是天意,我们无法抉择。”
扬州城这些日子非常平静。自从上官云飞受伤后,不久飞云岛就派人将他接了回去。而落鸟林也派人修书将诸葛清怡召了回去。没有多长时间,康熙下了一道密旨给慕容节烈,让他火速回京城,有秘事要办。
慕容节烈心中愤懑不平,但圣上有旨,不得不急速赶回京城。临行前,慕容节烈前往扬州知府衙门拜访了一下柳敬宣。
“柳大人,我此次是来向大人告辞的。”
柳敬宣面现不舍,问道:“慕容大人,您要离开扬州吗?”
慕容节烈一声苦笑:“是啊。在下有要事需要回奔京城,所以特来向柳大人辞行。临行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柳敬宣一脸肃穆,说道:“慕容大人,您有话可直讲当面。”
慕容节烈面沉似水,说道:“这楚敬连为人狡诈,身后又有两位皇子撑腰,将来这扬州城恐怕不会太平。所以柳大人您要小心才是。
柳敬宣重重点了点头,说道:“下官记下了。慕容大人一路保重啊。”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慕容节烈就起身告辞。
柳敬宣一直将慕容节烈送出了扬州府衙。
看到慕容节烈走远了,有一个人匆匆向府衙赶来。等来人走近了,柳敬宣看看来人,来人也同样打量柳敬宣。
柳敬宣眉头一皱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来人犹豫地问道:“请问您是柳敬宣大人吗?”
柳敬宣微微点头,说道:“正是本官,尔有何事要见我?”
来人急忙单腿打千:“卑职李连奇参见大人。这有治河总督张大人的一封亲手书函,请大人过目。”说完双手呈上一封书函。
柳敬宣接过来仔细观瞧,书函封面上写着:知府柳大人亲启。
柳敬宣急忙双手相掺,说道:“既然是上差,那请府衙里面详谈。”
二人走进府衙,来到头道厅房。
柳敬宣打开书函,这才看清这是一封紧急公函,上面写着:致扬州知府柳大人,因八月以来,江苏、安徽、河南一带持有降雨,各地河道多有漫堤,特请前来洪泽商谈治河一事。张鹏翮笔。”
柳敬宣到后堂找到萧让,将公函递给萧让:“萧先生,此事紧急。而且本官此去,一时半刻可能无法回来。我走之后,这知府衙门一应事宜,皆由先生决断。如果先生遇到难以决断之事,可派人到洪泽知会本官再做商议。”
萧让扫了一眼公函,然后还给柳敬宣,满是忧虑地说道:“大人,此刻黄河水势暴涨,河堤随时可能决堤。您此去可谓凶险万分。这治河本与大人无关,不如借病推辞了吧。”
柳敬宣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是。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张总督都亲临一线,我这小小的扬州知府岂能退缩不前。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本官从来没有做过亏心事,难道老天爷真得如此不长眼,把我收了去不成?”
萧让见柳敬宣去意已决,不便勉强,恳切地说道:“大人此去,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柳敬宣笑了笑,说道:“放心吧,萧先生,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南宫璀云,回来告诉他,守在扬州,不要给我捅娄子。”
萧让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柳敬宣急忙回书给张鹏翮,并给了李连奇十两纹银。
回书这样写道:“总督大人,下官收悉大人指示,即刻便会赶赴洪泽。敬宣谨拜。”
柳敬宣又在府衙安排了一番,便打马扬鞭赶赴洪泽湖。
第七十三章 抗洪
洪泽湖此时已经汪洋一片,波涛汹涌的湖水眼看就要漫过湖堤。
柳敬宣来到治河总督张鹏翮的临时营房前,急忙翻身下马。
得知了柳敬宣的身份后,营房的守卫急忙向内禀报。
不一会儿,张鹏翮带着陈鹏年等人亲自出来迎接。
柳敬宣将马交给兵役,然后躬身施礼道:“下官参见张大人、陈大人。”
张鹏翮一把拉起柳敬宣,说道:“柳大人,不必多礼。此地不是讲话之所,里面请。”
众人来到帐内,张鹏翮一指帐外。此时天空大雨如注,彤云席卷天地,阵阵隆隆的雷声和道道呼啸划过苍际的闪电让人不寒而栗。
张鹏翮一脸愁云,说道:“最近秋雨连绵,黄河之水暴涨,洪泽湖已经快要漫堤。圣上拨下四百万两银子要我们一定堵住黄河,不能造成水患。所以本官调你前来,商议此事。不知柳大人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柳敬宣沉吟半晌,说道:“下官刚才已经看到,此刻水情已然危急,想要堵住湖堤,根本不可能!”
张鹏翮眉头一皱,沉吟不语。他何尝不知眼下的形势,但君命难为,他岂有不堵之理。
陈鹏年开口道:“柳大人,依您之见,该当如何呢?”
柳敬宣面容冷峻地说了四个字:“挖沟泄洪”。这四个字虽然声音不大,但字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帐内的人都不禁抬头,吃惊地瞅着柳敬宣。
柳敬宣走到桌子边,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各位大人,请看。洪泽湖的水最快明日即将漫堤,现在必须迅速挖出一条通向高邮湖的河渠。高邮湖与邵伯湖之间的河渠可以稍后再挖,但也不能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