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洞箫侠侣传-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还有真在生长中开枝散叶的芍药与牡丹。看起来别有一番景致。
  宋家虽然算不了豪门大宅,但亦非一般清贫门户。他们是一家以卖衣服做为唯一生涯的商业之家,其父宋文芳雇了一个手艺高明的裁缝大师,其人名叫曹耿申,大家叫他曹师傅。此外还雇了几个针线较好女仆,在曹师傅的指导下,把从远路购买来的各种布料做成各种各样的长袍短褂,罗裙襜褕之类的再卖给本地的私人衣庄。当购买的布料用尽时,要从很远的洛阳再次购买。为什么购买一次布料要跑到千里之外的洛阳去买?因为当时最名佳天下的丝绸在苏杭二地,贩卖布料的商人从苏杭把布料运到洛阳,再由其他贩子运往各地。宋家为了节省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贴水银两,所以每次亲自要去洛阳购买。
  俊成跟随着秉义进了宋家后,他先把自己的包袱托宋秉义为他放在不被人看见的地方。然后宋秉义把他带进了客厅,并且唤来他妹妹为客人看茶。
  宋秉义的妹妹名叫宋婌亦,是个温柔贤惠的姑娘家,年龄比宋秉义小三岁。随着宋秉义的使唤,不一会儿,婌亦姑娘端着两碗茶进了客厅,宋秉义笑着对俊成介绍道:“哦!这是我妹妹,名叫淑亦。”
  婌亦只听说来了客人,因为兄长为人宽厚,认识的朋友比较多,却不知他哥哥今天带来的是什么客人。她走进客厅时在睫毛下轻轻的扫了李俊成一眼,见他生得十二分英俊。脸堂上一对眉毛不浓不淡不粗不细、一双眼睛不大不小不凸不凹、鼻子不歪不斜不高不低、一张嘴唇不薄不厚不青不红。无论是他的眉毛还是眼睛,鼻子还是嘴,都生得极其标致。这不是吹嘘,就是当代的美男子宋玉潘安比起来也差那么一点点,真不愧于一代天骄。宋婌亦只看了俊成一眼,心里就不由得砰砰乱跳。俊成一看是宋秉义的妹妹端着茶进来了,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绣花紧身上衣,下面是同样颜色的百褶裙。身材亭亭玉立,容貌超凡脱俗,也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窈窕淑女。俊成忙起身搭理道:“有劳姈妹费心,多有打扰!”
  宋婌亦面无表情,说道:“不碍事,应该的。”
  她说罢把茶碗规规矩矩的摆在桌子上,在没说什么,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就转身走出了客厅的房门。俊成又坐在了椅子上,开始与宋秉义一边吃茶,一边侃侃而谈。
  因为两人敬慕彼此的武艺,还有举止言谈,他们聊得情投意合,宋秉义并且提出要与俊成结交为结义兄弟。李俊成多少年来流离失所,除了苍岭寺的方丈与几个僧人外,向宋秉义这样重义轻财的朋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身在江湖能结交几个知心朋友何乐不为?既然宋秉义诚意提出要结交,俊成也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晚饭后接近黄昏时分,宋秉义带着俊成进了屋后的一个园子。园子比较宽大,里面栽着数株桃树,树下围着一道篱笆,里面是淑亦姑娘种的花花草草,园子的中央摆放着一盘碾压谷物的石磨。两人来到石磨前,宋秉义说道:“当年桃源三结义,刘关张对着满园盛开的桃树结义为兄弟,这里虽然也有几棵桃树,但是桃花尚未盛开,我们就对着这一盘石磨结义吧!希望我们的誓言如同磐石一样的牢固,坚不可摧。”
  当时结交兄弟或立誓时需要焚香燃烛,或是在嘴上抹牲口的鲜血,代表他们轻易不会违背誓言。宋秉义与俊成虽知其中的礼仪,但没有焚香燃烛。他们认为只要两人真心真意,烧不烧香是无关紧要之事。但缺少了香桩蜡烛看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俊成转身在不远的墙角处拔来几根枯干的茅草插在那盘磨石的石眼里当作祭拜的香桩,然后与宋秉义一同跪在石磨前。
  当晚正是六一八年三月初三的晚上,因为天色放晴,四处风清月朗。弯弯的月牙浮在天边,静得如同画中一般。宋秉义仰面看了看天边的月牙儿,说道:“明月鉴证,我宋秉义与李俊成从此成为结义兄弟,我为兄,他为弟,日后彼此肝胆相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愿我们的誓言像这盘石磨一样,轻易不可动摇。无论何时何地,永不言弃!”
  李俊成也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牙儿,跟随着宋秉义说道:“明月鉴证,今日我与义哥结义,情同手足。日后义哥有什么需要小弟帮忙的地方,哪怕是两肋插刀,粉身碎骨也义不容辞!”
  说罢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笑随颜开,接着一同对月接连叩了三首。就这样,他们成了名正言顺的结义兄弟。

  ☆、第八章  施衣物淑女诉情

  从俊成走进宋家的当天,宋秉义唤来他妹妹为客人看茶时,宋婌亦无意间看了俊成一眼,他那英俊洒脱的气质让淑亦一见钟情,她觉得自己从未见过像他那么貌美的男子。在宋秉义与俊成结义完毕要设备酒菜时,是由宋婌亦为他俩亲手下厨。在他们吃酒谈话之时,她便回到了自己的闺阁。
  蜡台烛光闪耀,把整个闺房照得一片通红,她独自静坐床头悠悠我思。她那婀娜多姿的倩影被烛光映在闺阁的小轩窗上,蕴涵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这一夜她碾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她看到的那张英俊的面孔,一遍又一遍的萦绕在自己的脑海。
  第二天早饭时,宋秉义带俊成与家人一起用饭。昨晚俊成初到宋家时,经过宋秉义的的介绍,他与宋秉义的家人大概已经熟悉。这次当他跟随秉义到客厅用饭时,宋秉义的父母与裁缝曹师傅已经在座。淑亦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到桌子上,随后大家一起落座用膳,自然不必细述。
  曹耿申是个年近六旬的老者,头发已经花白。他在宋家做了二十多年的雇工,如同一家人一样,用餐时常与主人平起平坐,不分宾主。在宋文芳年轻时,当缝衣房的布料缺货时,他经常与宋文芳一同去洛阳购货,如今宋文芳也是年过半百之人,腿脚也不太灵便,如今宋秉义担起了家庭重任,他就把此事托给了宋秉义。当缝衣房布料欠缺时他就与宋秉义一同去洛阳购货。
  大家坐定后,在互相谦让下都动筷了。宋秉义的母亲王氏为了寒暄两句,没话找话的对俊成说:“这是我家淑亦亲手做的菜,你尝尝手艺怎样?”
  俊成微笑着说道:“姈爱心灵手巧,做出的饭菜自然无可挑剔。”
  宋婌亦正坐在俊成的对面,听到他的夸奖心里觉得暖暖的。她瞥了俊成一眼,不由得心里又是一片茫然,若不将自己矜持一点,她的心又会开始莫名的跳起来。于是她接过母亲的话缝埋怨道:“娘啊!人家的手艺本来不好嘛!不要老是一见客人就随口乱夸,也不怕人家笑话?”
  王氏笑道:“做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听你这么说,别人还以为我是故意在夸你呢!难道连我说一句都不行啊?”
  “女儿大了嘛!,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做主,所以你就没有说女儿的理由啦!”宋婌亦笑着说道。
  王氏啰嗦道:“啊?你自以为长大了就了不起啦?难道连娘的话都不听了吗?你看曹师傅带的那几个做针线的,她们个个都心灵手巧。而你也是一个姑娘家,什么时候手里拿过针线活?”
  婌亦搛了几粒米饭喂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人家大家闺秀整天不出房门,还要雇两个丫鬟伺候着,而我整天忙来忙去,一会儿给女工做饭,一会儿还要孝敬你们。女儿一天真的很辛苦,娘不但不可怜女儿,还说人家什么都没做。”
  在座的都知道他们母女俩逗嘴,都是笑脸相陪,俊成一边斯文的吃着,一边听他们的说话,没人问他时,自己也不多嘴多舌。这时曹师傅停住筷子忽然说道:“哦!要不是老妇人提醒,我差点都忘了。最近缝衣房的布料缺货,几月前选购的那三匹蓝绸与一匹白绸只剩下一丈有余,若不及时补货,恐怕下月衣庄上的人过来取货时不好答复。现在大家都在一起,要么把这事先商量商量?”
  大家听曹师傅这么一说,都停下了筷子。宋文芳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曹师傅再与我义儿同去洛阳一回?”
  为什么选购布匹非要曹师傅跟着去?这在他选购布料时有一定的作用。因为他在宋家做了二十多年裁缝,在技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见。第一,在挑选布料时他一眼就能分辨出它是不是苏杭的丝绸。第二,在货物的质量方面也有一定的成见。只要他用手一摸货物,便知那些布匹是新纺织出来的,那些是陈年的旧货。为了不让购买到仿品或旧货,所以每次购买时都离不开曹师傅亲自挑选。曹耿申听了宋文芳的话说道:“那是自然。我的意思是说这路远水长,往返一趟往往需要十来八天,应该在什么时候启程?”
  其他人面面相觑,一时谁也没有回答,王氏开口道:“如果缝衣房布料欠缺,需要及时补货。依我看,今日天气不错,要么曹师傅与我义儿今天启程如何?”
  曹耿申应道:“既然老妇人说在今天,那就定在今天。我看时辰还早,吃罢早饭我就与小义备马车启程。购货是迟早的事,俗话说早走一步,轻松一路嘛!接连几个月都忙在缝衣房,坐上马车顺便兜兜风,精神爽爽快快!”
  俊成一听,王氏要求秉义与曹师傅去购货,并且还是用完了这顿早饭就行动,他可再不能光听别人说话了,把嚼在嘴里的一口菜咽下去说道:“如果义哥决定今日启程,不妨我们一同去,一路上顺便有个照应!”
  宋秉义忙说道:“我与曹师傅要到洛阳去购货,路程太远,你不能去。”
  俊成说道:“我已经连累了义哥一天,该离开了。正好你与曹师傅东去洛阳,我也真好顺路。”
  宋秉义劝道:“你我才刚刚认识,怎么能说连累二字?不是我不想带你去,只是路途遥远,多一个人就多一个累赘,那才叫连累。你好好在此等候,不过六七天的时日,我与曹师傅就回来啦!”
  宋文芳见秉义刚认识的朋友又要离开,以为是他们的谈话妨碍了客人,便说道:“哦!我们只是在商量生意方面的事情,年轻人请无需多虑。听说你已经与我义儿结交为朋友,那这里就跟自己的家一样,多住几日又有何妨?”
  王氏也跟着说道:“是啊!我儿子劝你不要去你就别去,不过几日他就回来啦!如果你这么一走,别人还说客人刚来就使唤儿子出远门,岂不是诚心打发客人嘛!”
  宋婌亦听俊成说要跟着他哥哥一起去洛阳,不知去了会不会再来,她的心里有点慌张了。因为她第一眼看到俊成,就喜欢上了人家,他们还没有说过一句话,婌亦怎么会没有留恋之意呢?她又听父母与哥哥诚心挽留,自己也该说点什么。于是她笑着说道:“我哥说不能去你就别去了,听说那一路到处都是响马,万一碰上了怎么办?我哥他精通武艺,就算遇上响马也不怕,如果你跟着的话,到了要紧关头岂不是多添了一分麻烦?”
  婌亦姑娘以为他不懂武功,为了留住他用开玩笑的话吓唬俊成。而俊成以为宋婌亦说得是实话,便说道:“按照姈妹所言,还是跟着义哥比较好。万一途中真的遇上了什么响马,我好助义哥一臂之力。”
  秉义笑道:“我妹妹以为你不懂武功,她在吓唬你。听人说那一路是有响马,可是我与曹师傅来来回回走了许多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