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潜艇战”。
  当然了,秦致远肯定不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无限制潜艇战”实在是太极端了。
  日本目前的领土并不仅仅是四个岛屿,还包括瀛洲岛,以及原俄罗斯所属的北纬50°以南的所有岛屿,这么算起来,日本的国境线其实也足够长,从南到北足足有四千多公里。
  不过瀛洲岛以及原俄罗斯所属的北纬50°以南的所有岛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日本的工业精华还是集中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这四个岛屿上,只要封锁了这四个岛屿,就能把日本人置于死地。
  秦致远目前已经命令参谋部开始制定对日作战计划,“封锁”是整个计划的核心环节,甚至超过了如何消灭日本的联合舰队。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参谋部运作的还不错,毕竟有过在欧洲的作战经验,虽然现在少了法国人,却也能保证参谋部的基本运转,更何况还有福煦在指点,这更有利于参谋部的成长。
  在目前的兰芳国内,有差不多十万左右的法国人,以及差不多30万左右的德国人。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兰芳雇佣的各种技术人员,他们大多还保留着本国国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已经表达了对于兰芳的喜爱,在不就的将来,想必很多人就会申请兰芳国籍。
  秦致远本人以及兰芳对于移民的态度一向是宽容的,早在外籍军团还在法国的时候,就有很多军人和法国当地的女人结为夫妻,当外籍军团返回兰芳之后,这些法国女人也就顺利成章的拥有了兰芳国籍。
  既然已经造成既成事实,那么现在再反对移民已经不合适,所以兰芳干脆对移民持开放态度,只要有一技之长,兰芳欢迎来自所有国家的新移民。
  当然了,这个“所有”也是有限制的,在目前的兰芳国内,并没有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移民。
  关于这个限制,兰芳的法令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过这被当做一个“潜规则”而盛行。
  兰芳不喜欢非洲人和中东人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因为非洲人,外籍军团在“香槟沙隆”战役中不可能打得那么惨,如果不是因为中东人,秦致远不可能在阿尔及利亚铩羽而归。
  嗯嗯,这真不是种族歧视……


第464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福煦这小老头其实挺有意思的。
  因为朱莉的原因,福煦和秦致远的关系非常好,按照华人的传统,秦致远是拿福煦当父亲奉养的。
  福煦正经的工作是兰芳军事方面的总顾问,这个工作其实很轻松,想起来了就去看一眼,想不起来不去也无所谓。
  秦致远就是想让福煦有点事做不至于整天闲着,那样的话,福煦的身体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不过福煦显然不是个只拿钱不做事的性子,来到兰芳之后马上找秦致远要了架飞机,就开始在兰芳各地到处逛游……
  好吧,不是逛游,福煦那是在视察。
  还别说,福煦在兰芳军队中的威望几乎不亚于秦致远,要知道福煦可是真正的协约国总司令,被法兰西和比利时两个国家授予元帅军衔,这样的成就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可以说,当初在欧洲的外籍军团士兵,全部都是福煦的手下,因此福煦在兰芳拥有无数拥趸。
  几乎每到一地,福煦都会受到将士们的热烈欢迎,福煦本人也不见外,不管是看到什么地方不正规,该指出的指出,该批评的批评,不留丝毫客气。
  官兵们自然是服从,没办法,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福煦可以说是当了一辈子兵,这辈子一直在军队里摸爬滚打,对于军营里的各种小毛病了然于胸,别管什么猫腻都是门清。
  以前在法国的时候,很多东西福煦都看在眼里,但也仅仅只能看看而已,福煦哪怕是有心纠正也有心无力,因为法军已经有了流传数百年的传统,那些传统根深蒂固,并不是福煦所能撼动的。
  而目前的兰芳军队,对于福煦来说就是白纸一张,兰芳军队没有任何传统,福煦在这里有足够的权威,所以福煦可以随心所欲的把兰芳塑造成福煦心目中完美军队的样子。
  福煦的为人略微保守,生活中虽然要求不是太高,自己也有点不修边幅,但对军容风貌要求极高,非常强调上下级之间的等级意识。
  同时福煦认为,军队应该有高贵的风度,应该有坚强无畏的作风,同时应该有强者对弱者应有的怜悯,还应该有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只有具备上述所有特点,才是福煦心目中的完美军队。
  于是这就苦了那些想拍福煦马屁的官兵们。
  福煦本人爱干净,好吧,所有的军营要每天搞卫生,士兵的内务要高标准严要求,所有的东西要摆放整齐有序,甚至杯子的手柄朝向也牙刷的偏向都要整齐一致,被子也要叠成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不准松松垮垮的堆在床上。
  福煦本人虽然不修边幅,但最讨厌别人不修边幅,那么好吧,兰芳所有的军人不准蓄须,所有的军人要每天都洗澡,衣服要每天一换,衬衣的领口袖口不准有任何污垢,哪怕天气热到37摄氏度也要扣上风纪扣。
  福煦重视等级制度,于是兰芳军中等级制度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并不是说说而已,下级官兵在面对军衔较高的长官时要绝对服从命令,如果长官一声令下,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和的地雷阵也要勇往直前。
  福煦认为军队应该有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于是兰芳的军人在训练之余会尽可能参加社会公共服务,虽然不至于帮助驻地附近的人们扫院子挑水,但对于人们的要求也必须有回应,如果是合理要求,那么不允许拒绝。
  就这么搞了整整半年,兰芳的军人们发现,军人的形象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兰芳军队,怎么说呢……
  虽然骁勇善战,但给人感觉总是不够大气,没有王者之师的煌煌正气。
  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兰芳军人,虽然因为帽檐压得比较低看人的时候要略略抬起下巴看上去有点高傲,但对于老百姓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这让老百姓更加拥护军人,也让军民关系更加融洽。
  以前在兰芳,老百姓热衷于参军是因为有种种福利,但这半年以来,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渐渐从福利上转移到形象上,当兵,在华人世界第一次成为一个比较时尚的词汇,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同时因为军容军纪的提高,现在的兰芳军队看上去更加整齐,更令人羡慕,跟更让人感觉到力量,更能让人感觉到踏实。
  同时因为军民关系的融洽,兰芳军人将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这一思想正在逐渐赢得普遍认同,这是兰芳军部最看重的。
  一直没有信仰的军队,哪怕是一时的战斗力爆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无法维持的。
  只有具有坚定地信念,军队才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想想另一个时空中的PLA,他们虽然武器简陋,他们虽然处境艰难,但PLA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赢得了解放战争,并且力抗联合国军不落下风,这是何等的强大。
  秦致远想在这个时空建立一支和PLA拥有同样信仰的军队,那样兰芳将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限于客观条件,秦致远不会使用“主义”思想来武装部队,而是使用“人民子弟兵”的概念,来加强兰芳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
  没错,这一点不用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另一个时空中的PLA独有,而是全世界都普遍实行的一种方式,就连世界霸主美帝,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PLA的要求更加严格。
  秦致远也要加强思想教育,用“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武装兰芳军人,让他们具备坚定信仰,还全心全意为兰芳服务。
  其实说起来,兰芳的军人本来就是兰芳的子弟兵,这不是假大空,而是事实。
  早在兰芳立国之前,当时的外籍军团就开始动员外籍军团的家属移民,最先是向科西嘉岛,然后是当时的荷属东印度。
  秦致远当初是想在荷属东印度搞一场“和平演变”,但没想到荷兰人居然如此不经打,仅仅是几个月功夫,荷兰人就被一群外籍军团训练了几个月的农夫赶出荷属东印度,兰芳就诞生在这一片混乱之中给。
  立国之初的兰芳,国内除了兰芳本地的华人华侨,就是从民国移民过来的外籍军团家属,所以兰芳的军人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这一点毫无疑问。
  秦致远就是要用“人民子弟兵”的军民鱼水情,唤醒将士们心中的保家卫国之心,让兰芳的军人们能全心全意保卫亲人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样兰芳的军队才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恐怕就连福煦本人也没想到,他的各种严格要求,会造成现在这个意外之喜。
  就在尽心尽力的提高兰芳军人素质的同时,福煦也没放松兰芳的军官梯队建设。
  福煦本人在法国拥有巨大声望,从军几十年,福煦的门生也遍布整个法国,其中有些人混得不错,目前在法军中身居高位;有些人就比较失意,正处于个人军事生涯的低潮期。
  福煦利用自己遍布法军的各种关系,从法国雇佣了数百位职业军官,作为军事顾问加入兰芳军队。
  这些军事顾问广泛存在于各军中的参谋部,他们在兰芳军队的正规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兰芳军队的正规化不会如此的顺利,不会达到目前的效果。
  再安排来自法国的职业军官进入参谋部的同时,福煦在望海州的三发市成立了陆军学院和海军学院,用来为兰芳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军官梯队。
  这一举措受到了秦致远的大力支持,于是在秦致远的干预下,陆军学院被分为步兵学院和炮兵学院,又增加了空军学院和装甲兵学院,兰芳终于在真正意义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军事院校。
  其实早在科西嘉岛时期,秦致远就设置了军官学校,不过那个学校更类似于短期培训班性质,并不能真正培养出科班出身的军官,这一直是秦致远心中最大的遗憾。
  现在好了,在福煦的帮助下,兰芳的军事院校成立的非常顺利,并且在一开始就拥有一个相当高的起点。
  说实话,外籍军团虽然看不上法军的战斗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法军在某些方面,很有自己的独特思想。
  比如炮兵,法军就拥有现在全世界最优秀的炮兵。
  早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军就非常重视炮兵的培养,福煦、利奥泰、贝当、甚至是已经淡出大众视线的尼维勒,他们全都是炮兵出身。
  在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法军的炮兵建设走入了一个误区,小口径的速射炮成为法军的主力火炮,对于大口径重炮则不甚重视。
  法国人毕竟有底子,当在实际战争中发现自己已经走入误区,法国人及时反省,开始重视重型火炮。
  到了世界大战末期,在西线发生的几乎所有战役中,法军部队一直是以炮兵的形象出现,他们的重炮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给德国人造成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德军炮兵给协约国部队造成的威胁。
  嗯嗯,不管法军如何没落,他们总有可取之处,秦致远就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465章 王冠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