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秦致远的想法后,陆徵祥马上就行动起来。
这个事其实操作起来其实并不麻烦,兰芳只要把意愿通报给各国外交部,然后让他们选择就是了,当然了,用的并不是遏制军备竞赛的借口,而是要处理暹罗战后事宜这个理由,这样就不会让美国新任总统哈定下不了台。
受到兰芳的提议后,英国人的反应最快,表示会用最快速度组织一个代表团奔赴兰芳,美国人的反应同样很快,美国人会尽快组团参加,只有法国人的反应非常奇怪,过了足足一个星期,法国人才表示愿意参加。
事出反常即为妖,法国人的反应这么慢,估计是有什么想法。
秦致远在法国政坛也有人,没费多大功夫,秦致远就得到情报:法国国会有一帮人正在重新考虑和兰芳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关于兰芳和法国的联盟,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受到了怀疑。
第785章 愈行愈远
这个事的起因还是源于上半年的法国总统改选。
德沙内尔辞职的事发生于秦致远访法期间,在米勒兰竞选总统的过程中,虽然秦致远极力避嫌,但还是因为《每日新闻》法国分部为米勒兰说了太多好话而脱不得干系。
更何况米勒兰上台后,雷蒙·普恩加莱被任命为法国总理,皮埃尔被任命为马达加斯加总督,这两个人都和秦致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按照谁得益谁主谋的道理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有点细思极恐。
一位兰芳的国王,还是几年前曾在法国外籍军团中服役的兰芳国王,居然参与到法国的总统选举中,并且有幕后操纵的嫌疑,这个话题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虽然法国和兰芳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亲密的合作,这也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秦致远在法国还是有很多关系的,没费多大劲,秦致远就查出这次的风波和米勒兰在总统竞争中的对手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有关。
说起来,秦致远和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并不陌生,1916年秦致远刚到法国时,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当时还是法国总理,秦致远率领华人加入外籍军团,就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批准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算是秦致远的“恩相”。
作为一名军人,秦致远和身为政治家的白里安并没有多少交往,白里安也和军界将领刻意保持着距离,这本来应该是相安无事的关系。
很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造化弄人,白里安在台上时,英法联军因为德军的凶猛攻势一败再败,而白里安下台后,克里蒙梭上台,又因为美国人的加入,英法联军开始在东线发起反击,战争开始向好的一方面发展,在这期间,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表现尤为出色。
克里蒙梭的辉煌,会更加映衬出白里安的无能,参考敌人的朋友是敌人的原则,白里安难免对秦致远有些怨言。
当然了,一时的怨言如果发酵成敌对,这是需要时间的,上半年的总统竞选,就成为这一切的催化剂。
客观上说,在法兰联盟中,兰芳表现的越出色,就越会遮掩法兰西的光芒。
而近年来,兰芳自从成立之后,先是打败了俄罗斯人,然后是日本人,又是暹罗人,国土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而法国经济则因为世界大战的后遗症始终不见起色,经济一直在低迷中徘徊,资本家没有信心进入投资领域,工厂也找不到足够的工人,退伍军人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社会矛盾依旧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前阵子在马达加斯加的屠杀事件,以及沙捞越和黑德兰港,兰芳也终于上了某些国家的黑名单。
这个某些国家并不是指“法国”,白里安虽然在质疑法兰联盟存在的必要,但也没有全盘否定,白里安质疑的是法国向兰芳承诺的军事合作部分,也就是说,按照法国和兰芳现在签订的协定,如果兰芳和某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那么法国也要基于盟友立场参战,白里安质疑的是这一点。
兰芳自从成立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发起对外战争,这让很多人为之忧虑。
目前的东南亚,如果兰芳想继续找开战对象,那么不是英国就是美国,而这两个国家不管哪一个,法国人都不想打。
确切点说,法国人现在和谁都不想打,利奥泰打暹罗是因为没有从法国本土调派军队,否则法国人宁肯失去在暹罗的利益也不会介入这场战争。
确定了目标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之后,秦致远命令高鸿仕对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进行全面调查,最起码要确定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对兰芳的敌意从何而来,同时秦致远请求老雷诺动用自己的力量协助调查。
都不用秦致远“请求”,老雷诺从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了调查。
老雷诺和秦致远现在是完全绑到了一起,从某些方面说,老雷诺和秦致远的关系比皮埃尔和秦致远的关系还要紧密,为了兰芳纵然是要出卖法国的利益老雷诺也会面不改色,所以老雷诺在这方面义不容辞。
老雷诺这个地头蛇还是很有能量的,就在高鸿仕的人还没有头绪的时候,老雷诺的关系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和英国人这段时间走得很近。
这就对了!
如果没有英国人从中作祟,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一个法国人,不一定会质疑兰芳和法国之间的关系。
英国人确实是有足够的理由,要知道,曾经的荷兰人就是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才能保持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而兰芳的成立,从一开始就危及到英国人的利益。
这要从荷兰人统治婆罗洲时期说起,荷兰虽然也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工业实力和英国不可同日而语,而当时的婆罗洲根本就是个巨大的原料产地,荷兰人从婆罗洲获得的工业原料,倒是大部分都卖给了英国人。
当然了,考虑到保护费的原因,这些原料的价格自然也上不去。实质上说,等于是英国人雇佣荷兰人管理婆罗洲,荷兰人就是英国人的一群附庸。
兰芳成立之后,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兰芳也承担着为欧洲提供工业原料的职责,当然了,价格上是有所提高,但职能并没变,这让英国人勉为其难能够接受兰芳的存在,对于英国人来说,婆罗洲从来没有属于过他们,那么不管在婆罗洲是谁当家,只要英国能得到实惠就行。
但兰芳的工业实力和荷兰是天壤之别,兰芳成立之后,国家工业实力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对于工业原料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现在的兰芳已经不是一个资源输出国,而是一个资源输入国,这对英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更何况不管是在沙捞越还是在黑德兰港,背后都有兰芳若隐若现的影子,这让英国人对兰芳的不满逐渐累积,之前的军备竞赛就是这一不满的具体反映。
知道是谁就好办。
第786章 要反击
“——资助白里安竞选总统的是一家叫宝石的贸易公司,从事的是非洲到欧洲之间的贸易,这家公司具有浓重的英国背景,现在可以确定,六月份,这家公司向《人道报》注入大笔资金,用于白里安的总统竞选,只可惜白里安并没有成功——”高鸿仕在先汇报调查进度报告,关于白里安的部分还是清晰。
如果有老雷诺的提醒,高鸿仕还查不到这些,那估计高鸿仕这个国安局长也就做到头了。
《人道报》是白里安和其他人共同创办的一家报纸,主要用于为白里安的竞选服务,平时基本上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报纸都卖不出几份,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样的报纸也有人注资,如果不是有其他目的,那真是投资人钱多的没地儿花。
欧洲那一片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各国之间的渗透都很严重,巴黎很多公司都具有外国背景,比如目前巴黎风头最劲的洛希尔财团,他的背景就非常复杂,英国人、美国人都插手其中;银行财团更神奇,那压根就是荷兰人主导的,自从老雷诺淡出巴黎经济界之后,法国实在是没什么人能拿得出手。
宝石公司的背景就不用说了,既然有英国人插手其中,那么白里安为什么会有这个动机就昭然若揭。
“英国人!他们这就是一群搅屎棍,哪里都能看到他们。”黄博涵对英国人的印象不怎么好,提起英国人就破口大骂。
荷兰统治婆罗洲时期,黄博涵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英国人是荷兰人的靠山,所以黄博涵对英国人没有丝毫好感。
“有英国人插手其中,这是有点麻烦。”陆徵祥不会小看英国人,对待和英国人有关的事还是谨慎。
陆徵祥外交官出身,说心里话,对英德都没什么好印象,甚至对法国,陆徵祥从内心来讲也不喜欢,陆徵祥恨不得全世界都属于兰芳,那他的工作就会省心点。
秦致胜没有发表意见,在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之前,秦致胜不会有想法,这也是秦致远对军人的要求。
“查查白里安,看看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哼哼,想要对付咱们兰芳,就要做好准备付出代价。”秦致远倾向于暴力解决。
对付政治人物其实很好办,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只要是人,总会有点黑暗面,特别是政治人物,因为他们的工作,见不得人的黑暗面更多。别说是白里安,就算是米勒兰、普恩加莱他们,也是一查一个准,准保没有清白的。
如果真查到什么把柄,秦致远倒也不会拿去和白里安做交易,直接交给兰斯拿到《每日新闻》上炒作比什么都干脆。
政治人物之所以有影响力是因为公信力,只要让他们的公信力受损,就是从根子上解除政治人物的影响力,如果《每日新闻》的爆料足够劲爆,那么会直接摧毁白里安的政治前途,这对于一位政治家来说,比什么都干脆。
“英国人那边也不能置之不理,他们既然有了动作,就不会浅尝辄止,估计还会有后手,这一点咱们要防备着。”陆徵祥还是清醒。
国与国之间,其实也就是这么点事,不管是表面上有多好,背地里也是阴招不断,只要不摆到台面上,面子上的和谐还是要维持。
兰芳和英国也是一样,其实严格说起来,兰芳和英国也是同盟,只不过级别没有和法国人那么高,前段时间秦致远出访英国,还和英国人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有。不过这并不影响兰芳和英国人互相捅刀子,表面上看上去当然是一团和气,不过背地里小动作一点也不会少。
政治恶心就恶心在这上了,只要和政治掺和在一起,没什么事正大光明的。
“被动挨打也不是事,还是要主动出击,告诉老葛,暹罗那边不能让英国人得到的那么容易,该给他们找事还是要找点事。”秦致远马上就有应对。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从外籍军团成立那一天起,秦致远就倾向于主动攻击,暹罗这样的国家不招惹兰芳,兰芳还要算计,更不用提送上门来的英国人。
兰芳内部已经有了决议,现在这个阶段,只要不把战火烧到欧洲,就算是英国人,在兰芳的家门口兰芳也不用怕。
英国人前段时间也挺得意的,没有动员多少人,就占了暹罗北部的十个府,到现在英国人也没往暹罗调动太多兵力,看来英国人是比较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