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德国报纸对秦致远行为的赞扬,德国政府罕见的保持了沉默。
北洋政府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并没有派兵攻击中国的青岛地区,那里仍然是德国人的租界地。德国人不想刺激北洋政府,导致德国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于是在1917年来临之际,秦致远的名字第一次传遍了大半个欧洲。
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在敌方或者是友方,秦致远居然都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名声。在这个新闻报道受到管制的时间点,这实在是个奇迹。
第148章 1917年的野望
就在针对秦致远本人和天主教的新闻铺天盖地的时候。
一个意外突然发生。
第一旅移驻巴黎之后,战士们因为营地尚未建好,居住在雷诺公司的工厂里。这是老雷诺同意的,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件,但自从马卡斯进入雷诺工厂负责坦克研发之后,矛盾渐渐滋生。
马卡斯是尼维勒的人,对于秦致远自然是痛恨的,连带着也恨上了第一旅。
马卡斯刚发现第一旅的人住在工厂里的时候,就要求老雷诺将第一旅赶出工厂。理由很简单,雷诺工厂作为一个为法军提供武器装备的工厂,不适合有太多闲杂人等,因此,让第一旅居住在雷诺工厂不合适。
老雷诺拒绝了马卡斯的要求。
别看老雷诺在秦致远面前表现的没什么脾气,那是因为秦致远能为老雷诺提供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老雷诺能从秦致远这里获得利益。当面对马卡斯的时候,老雷诺顿时恢复了法国顶级豪门雷诺家族掌门人的权威,对于马卡斯这个上校,老雷诺还真没放在眼里。
且不说马卡斯的份量足不足,马卡斯的理由也站不住脚。雷诺工厂现在有差不多一半的工人都是华人,如果要泄密,那早就泄的千疮百孔了,还能会等到现在?
马卡斯知道自己在老雷诺面前分量不够,不敢对老雷诺太放肆,于是指示手下人开始找茬,准备借故将第一旅的战士们赶出雷诺工厂。
第一旅的华人,已经不是刚到法国时唯唯诺诺的华人,当面对法国人时,华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正面抗衡。
于是在圣诞节期间,因为两名第一旅炊事班战士外出采购时归来太晚,在进入工厂时被马卡斯的人拦住,要求由第一旅的长官出面作保,这两名士兵才会被放行。
这种事有前例可循,住在工厂内的陈康健没废话,带着警卫连过去三下五除二把人放倒了一地,然后把两名士兵接走,顺便接管了雷诺工厂的防御。
打架不要紧,抢人也不要紧,但是接管雷诺工厂的防御,这可捅了大篓子。
雷诺公司是军事重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由一支外籍部队接管军事防御,哪怕这支部队是在法军的战斗序列内,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于是卢卡斯上报告状,把状子直接告到了尼维勒那里。尼维勒已经明白秦致远不好惹,不想和秦致远打交道,就把状子直接提交给了总统雷蒙·普恩加莱。
普恩加莱最近很烦。
再过三四个月,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英、法两国准备发起一次春季攻势,按照雷蒙·普恩加莱和劳合·乔治的说法,英法两国要全力以赴,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终结德意志第二帝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事实永远比预想艰难。
春季攻势刚刚确定下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英、法两国就产生了严重分歧。
1916年中,西线战场发生了两次重大战役,一次是以法国人为主导的凡尔登战役,一次是以英国人为主导的索姆河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是声势浩大,旷日持久,英法两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却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并且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春季攻势的主导权就是一个。
早在去年11月份,当双方攻势基本停止的时候,协约国主要的英、法、俄三国就形成了共识,他们一致同意在1917年的五月份同时发起进攻,同时意大利人也将翻越阿尔卑斯山加入到战争中。
当时的尼维勒是凡尔登战役的英雄,尼维勒提出了舍曼代达姆进攻计划,可惜尼维勒不是决策人,他的计划没有引起关注。
从11月到12月,争执的焦点集中在英军的攻击方向上。英军总司令黑格想在佛兰德斯发动进攻,目标是夺取比利时的海港,英国人对于海港的固执向往令人惊叹。当时的法军总司令霞飞要求英国人的攻击方向南移,接近或者就在索姆河地区。霞飞凭借着法军的兵力优势,使他的意见再一次胜出。
就在12月份,时局出现了惊人变化。
劳合·乔治成为英国首相,罗伯特·尼维勒代替霞飞成为了法军总司令。
12月之前刚刚确定的作战计划,居然在突然变得没有了意义,这简直是对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过去两个月之间工作成果的最大嘲讽。
于是,就在圣诞节之前,尼维勒和黑格再次会面。
尼维勒旧事重提,要求全力攻击舍曼代达姆。黑格固执己见,要求从佛兰德斯发动进攻。
英、法两国再次进入扯皮时间,这让雷蒙·普恩加莱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就像是还嫌不够乱一样,意大利总司令路易吉·卡尔多纳提出,应该现在意大利发起攻击,消灭剩余的奥匈帝国军队,逼迫维也纳退出战争。这个计划赢得了英国新任首相劳合·乔治的同意,却引发了英军总参谋长罗伯逊将军的反对,也引起了黑格和尼维勒的不满。
雷蒙·普恩加莱头大如斗,它一方面要协调英、法两军的进攻,一方面要安抚总理白里安的情绪,另外还要压制国内反对党的蠢蠢欲动,努力维持越来越艰难的局面。
圣诞节当天,雷蒙·普恩加莱又接到尼维勒的报告,称外籍军团第一旅占领了雷诺集团的工厂。
说实话,雷蒙·普恩加莱现在很有挂印而去的冲动,把这个烂摊子随便扔给谁,爱谁谁,只要不是雷蒙自己就行。为此,雷蒙在自己的办公室打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沙袋。
在发泄的同时,雷蒙·普恩加莱把眼前的沙袋幻想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幻想成刚刚去世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幻想成鲁登道夫和法金汉,甚至幻想成劳合·乔治以及黑格。
这种事毕竟只能想想,雷蒙·普恩加莱发泄完毕,还是要心平气和的处理政务,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雷诺工厂的问题。
在给路易斯·雷诺打过电话之后,雷蒙·普恩加莱确定了雷诺工厂的安全,然后命令秦致远“入宫觐见”。
秦致远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前往爱丽舍宫。
雷蒙现在就在爱丽舍宫,今天晚上,雷蒙将在爱丽舍宫主持庆典,招待一干大佬。
第149章 科西嘉
爱丽舍宫,始建于1718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于1873年颁布法令,正式指定爱丽舍宫为法国总统府。
秦致远的车只能开到爱丽舍宫的门前广场上,然后步行进入总统府。
雷蒙的秘书等在门口,见到秦致远到来,立即引着秦致远上了二楼,直接来到雷蒙·普恩加莱的办公室。
作为曾经的皇室宫殿,爱丽舍宫内部的装饰富丽堂皇,所有的房间墙壁都用镀金的名贵木材做装饰,墙壁上悬挂着著名的油画以及精致的手工挂毯,四周陈列着17。18世纪的镀金家具,以及来自各国的珍贵艺术品,这里就是一座博物馆。
雷蒙·普恩加莱的办公室同样富丽堂皇,当秘书推开俩人多高的镀金镂花木门时,秦致远感觉法国人把整个国家的黄金都堆在了爱丽舍宫。
难怪法国人还能打下去,实在没钱了,把这里拆了还能卖不少钱。秦致远恶意揣测,很有种从门上抠下来点金子用牙齿咬咬看看纯不纯的冲动。
“秦,你好,先等我一会。”雷蒙·普恩加莱头也不抬的打招呼。
雷蒙·普恩加莱端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奋笔疾书,旁边至少三四名秘书捧着厚厚的文件等待着他签名。
好在不是每页都签,雷蒙每接过一份文件,都是直接翻到最后一页,龙飞凤舞的签下一个名字就算完事。法国总统严格说来是个象征性职位,政府权力集中在总理和议会手里,送到总统这里的文件,都已经由总理和议会商量过的决议,雷蒙·普恩加莱身为总统,只有签名的权利,一次连翻看的兴趣都欠奉。
翻了又能怎么样呢?哪怕是提出意见,也是不作数的,总理和议会需要总统的签名,并不需要总统的意见。
这就是西方共和制的悲哀。
很快,雷蒙签完最后一份文件,如释重负的倒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
“哦,抱歉,这就是我的工作。”普恩加莱一拍脑袋,想起办公室里还有人,于是起身把秦致远让到沙发上坐下。
共和制还有有好处的,至少在面见国家元首时不需要下跪,也不需要谨小慎微,磊落大方就行。
“原本我还想等到晚上咱们再好好谈一谈,可惜现在等不到那时候,世事难预料,不是吗?”普恩加莱让秘书端上咖啡。
“关于雷诺工厂的事,我很抱歉。”秦致远口中说着“抱歉”,语气和表情一点歉意都欠奉。
“不不不,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甚至也不是马卡斯上校的错,如果追根究底,都怪这该死的战争。”普恩加莱有个硕大的脑门,胡子比头发茂盛,摇头的时候,头发摆动的幅度很狂放。
秦致远微笑,并不多说话,多听少说,更加便于沟通。
“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多事之秋’,这还不够准确。看看这个冬天,事情也不算少,而且还都很棘手。”普恩加莱身体稍微有点发福,相对于一个年近六旬的人来说,还不算严重。
“如果能为您效劳,请直接下达命令。”秦致远欠身,表示恰到好处的敬意。
“当然,我这里现在有两件棘手的事情要处理,一件是驻守在巴黎的外籍军团第一旅,一件是正在发生叛乱的科西嘉岛,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建议,看看如何同时解决这两件事。”普恩加莱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表达方式也别具一格。
“总统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尽快启程,然后平定科西嘉岛的叛乱。”秦致远主动请战。
“当然,这是我喊你来的意义所在。非常抱歉,你不能参加晚上的宴会了,天上还下着雪,你却要率领部队长途跋涉,辛苦你了。”普恩加莱没有给秦致远拒绝或者拖延的时间。
“没问题,如果可以,我现在就想回去准备。”秦致远根本就不想拖延时间,他现在就想肋生双翼飞到科西嘉岛上。
“去吧,去吧,去找温宁顿将军,他会给你一些建议。”普恩加莱很满意,回到办公桌后准备继续工作。
就这么几句话功夫,又有两名秘书等在旁边,门外还等着几名客人,看身高和肤色,好像是日本人。
日本人?秦致远警惕顿起。
温宁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文职的缘故,温宁顿的身体发福严重,以至于原本笔挺的将军制服穿在温宁顿身上就像个斗篷一样。
“科西嘉岛,那座岛屿上的人真可恨,这里有一些资料,你可以看一看。”温宁顿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办公桌对面的秦致远。
科西嘉岛,面积8680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现居住人口8000人,自然风光优美,被称为“美丽岛”。1768年,热那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