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奴-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只是扯皮的时候,拖着也无所谓。但人口消化和安排却需要马上办理,只有尽快消化这些新得人口,才能保证明年战事发生后,关宁军有足够的兵员补充。

    雅克萨之战爆发的时间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也就是说现在离雅克萨之战还有一年零五个月,但在此之前的康熙二十三年,清俄双方就在黑龙江发生了数次战斗,这些战斗是雅克萨之战的序曲,也是这场战役的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所以赵强一直将明年(康熙二十三年)视为雅克萨之战开始时间,并且本该在后年才来到远东的戈洛文却提前在今年就到达了尼布楚,这个蝴蝶翅膀扇动的后果有多大,赵强还不知,为预防万一,他更要将南下战备的时间提前,否则一厢情愿的等到后年清军兵进雅克萨城下再着手南下,说不定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改变,不单单是一方,而是双方乃至三方的改变。赵强改变了现在远东的格局,改变了雅克萨之战前的俄军在东方的兵力部署,自然随同这一改变的就是俄国政策的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雅克萨之战。历史往往一个小插曲而改变他原来的道路,正如赵强在后世经常看到的历史穿越小说一般,主角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不可能的杀了一个人,结果被他杀死的这个人本该是帝国的继承人,最后另一个人登上了皇帝宝座,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不是主角可以提前预知的了,因为他的预知是建立在那个本该当皇帝的人身上,现在换了个人,他自然无从得知这个新皇帝的一切了。没有办法知道下面发生的事情,主角也将如浮云众生一般,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毕竟穿越是一个人的穿越,不是一个集团的穿越,没有强有力的后盾,一切只能靠自己。而要以一己之力妄想逆天而为,恐怕只是痴人说梦。知道才会发生,才会去提前布局,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一旦你不知道了,那么你就成了普通人,生死皆沦于他人之手,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无法改变别人的命运,改变时代的命运。

    绝不能让本该发生的历史没有发生,至少在没有羽翼丰满之前,这是一个穿越者的定律,如同“适者生存”一般不可改变!

    赵强不想让历史从原来的轨迹上偏得太远,这将使他丧失天时——可以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古人常言成事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在赵强看来,他现在拥有天时和人和,却没有地利。三者缺其一本就让赵强的反清之路困难重重,现在如果又缺了天时,单靠人和又能怎样。更何况关宁军的这一“人和”本就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屡次的胜利才让或自愿或被迫参与进来的将士能够勇往无前,沿着赵强指定的道路义无反顾走下去,而一旦遭遇不顺,恐怕辛苦所创基业一夜之间便能崩溃,那些被强征来的各族士兵如鸟兽一样散去。

    赵强要的关宁军是一支有着无比坚定信仰的部队,但可惜的是,他的愿望暂时还只能是个愿望,并不能将之变为现实。没有信仰的部队战斗力再好也仅是比乌合之众好些,但是顶多也是一支强悍的强盗集团而已。赵强不想领导一支强盗军队,他想要领导的是一支举世无敌的铁军,事与愿违,他现在必须也只能继续当他的强盗头子,因为建立信仰之前的同化还没有完成,而同化所需要的语言和文化的灌输也没有完成。时间,一切问题的根结核心就是时间。赵强没有时间去做,也没有条件去做,军中知识分子太少,识文断字的人在关宁军中的比例低得让人无语,因此招纳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也是赵强南下要做的事情之一。完美的设想很多,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没有条件之前,赵强只能等待,被动的等待。

    现在赵强已经改变这个时代太多,但他一直小心谨慎的刻意留下主干,只在枝节上去改变,原因无二,只因他需要雅克萨之战,需要这场可以让他一举奠定关外局面的战争。

    让赵强满意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还是向着好的方向前进着的,戈洛文的提前到来某种程度上阻止不了雅克萨之战,因为康熙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造好自己的关宁军,谋划好一切,等着那最佳时机到来即可。把新掳来的人丁消化掉,便是要谋划的事情之一。

    南下劫粮总共掳了五千多人丁,路上冻死了三百多(多为老弱),现还余四千七百多人,除去女人和孩子外,可征用的男丁有两千四百多人,其中又有三百多雅发哈鄂伦春人。

    因治下各地并无多少可耕种土地,无须太多青壮男丁从事生产,所以最后赵强和魏季商量了一下,将正在从事雅斯克修建的各族壮丁连同南下掳回来的这些人,组建了关宁军的预备役师团。师团长由吴四兼任,鄂伦春头人乌尔愣为副师团长。其余的人则由民曹负责安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预备役师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常规师团(四大师团)战损兵员补充,战时充任后勤作业部队,平时则在训练之余从事各项工程,如建城、挖壕、修路等任务。

    因南下掳来的人丁大多安置在首义城,所以预备役师团的驻地就设在了首义城。南下劫粮回来后,赵强对之前的布置略做了些改动,原来是将首义城作为一个前沿突出部来安排,随时做好弃守准备,现在则将其提高到桥头堡高度来建设,绝不放弃。南下的这一个多月,除了粮食和人口的收获外,赵强的最大收获便是路线——从首义城出兵经墨尔根越三道屯向南,便可将黑龙江和吉林、宁古塔一分为二,截断任何从吉林、宁古塔、盛京方向北上增援的清军。所以,重新定位首义城便是当务之急,现在首义城除了教导大队外,只有一个隶属于后卫师团的大队。赵强拟在首义城驻扎预备师团外,还准备在开春后将后卫师团也移驻首义城,一旦骑兵师团和近卫师团在黑龙江与清军交战,驻于首义城的后卫与预备两个师团便立即担负截断黑龙江与各地联系的任务,掐断清军增援黑龙江的一切可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静的尼布楚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恭喜发财

    祝贺三周年生日,希望纵横钱途灿烂,骨头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网站好,作者好。网站收益多多,作者的收入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此骨头衷心希望纵横财源滚滚来,这样骨头写到一百万字请求提价时就能少点阻力,呵呵,肺腑之言啊,要养家活口滴)

    ……………

    安排好预备师团的相关部署后,赵强便准备动身南下。刘德曾于半月前经后卫师团传回他写给赵强的一封亲笔信,信送到赵强手中的时候是他回到雅斯克的第三天。

    刘德信中言道,他于十二月初四日到达尼布楚,然城内罗刹总督并未与之会面,使团一行在罗刹人安排的驿馆内住了四天后,方得总督府内官员传见。

    不过会见刘德的俄国官员并非戈洛文,而是总督府一平时事务官,类似汉官幕僚师爷之类的文书,具体担任什么职务刘德并不知。见面后,这俄国官员并未如常例指责关宁军侵占俄国土地,杀害俄**民之类的官面话,只经翻译简单询问刘德几句,对他们远道而来表示慰问,言语之中颇为热切,如多年未见老友一般对待,无一恶语相向。

    刘德不知这俄国官员打得什么算盘,不过观其模样,心知这罗刹人定是有什么诡计,不过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罗刹虽蛮夷之国,但也建国数百年,谅也不致于做那无耻之事,况城外三十里地有后卫师团两个大队驻扎,所带卫队又是百战老兵,人皆火器,罗刹人若是真起歹意,纵使兵力不济,交起手来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有此依仗,刘德自是不怕罗刹人搞鬼,本着虚虚实实、你来我往的手段也就那么应付着这俄国官员,正可谓宾主双方笑谈甚欢,浑没有两军对阵各属一营的样子。

    客套完毕,那俄国官员便告诉刘德,说他们的新任总督大人这几天并不在城内,这等协商谈判之事下面之人自然不可能做得了主,因此还望关宁使团能够在尼布楚盘恒些日子,待总督大人回来后便立即与关宁使团会商,大家坐下来平等的解决双方争执。

    刘德见对方总督不在城内,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有一点他是肯定的,那就是俄国人绝无谈判诚意,笑里藏刀的鬼把戏可是汉人玩了几千年的手段了。想到赵强对其叮嘱,一定要把这场和罗刹人的谈判拖到开春之后,以为己方争取最佳立约时机,刘德便将计就计应了下来,答应对方在尼布楚等到总督大人回来。随后便将赵强亲笔所书谈判条款的备抄件递与罗刹官员,那罗刹官员不识汉字,不知上面写的是什么,因此未有当场之反应,只让刘德等人回驿馆休息,等总督大人回来之后传召即可。

    此一等便等了五六日,却迟迟未见俄方总督回来,也不见俄方接了条款后有什么反应,刘德因言语不通也不能在外围收集些情报,只好每日里呆在驿馆等候消息。算算时间,估计大帅已经劫粮回返,便将这些天的情况写了书信,派人送到后卫师团送抵雅斯克,呈大帅亲览。信的最后是请示赵强接下来他该如何做,若是罗刹人一直不予反应,使团是否还继续在尼布楚等,另外还小心提醒赵强恐罗刹人所谋非小,还望多加戒备。

    看完刘德的信,赵强对着地图凝思看了半天,又反复看了刘德这封书信,最后才提笔写了回信,告诉刘德不要着急,慢慢等,耐心等,俄国人说什么时候谈就什么时候谈,在此之前千万不要主动去找俄国人,就在驿馆里呆着就行,要做出一幅我并不着急于你谈判的姿态出来。随后又给左铭南写了封信,命令他加大对杜吉根思克、额尔古纳城等地的戒备,并广撒侦骑严密监视尼布楚及雅克萨地区俄军动向。另外鉴于北地冰雪成灾情况,责令后卫师团赶制雪橇保证两个大队能够快速机动。

    赶制雪橇保证两个大队能够快速机动,是为了防备戈洛文对使团和尼布楚城外那两个大队下手,但赵强不相信戈洛文敢在这冻天雪地里发起一场进攻,因为这对进攻者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他的判断是戈洛文也在拖,因为他需要时间调集他需要的兵力,以在开春之后夺回失去的土地。正如赵强在这个时候选择和俄国谈判一样,戈洛文也是在利用这场谈判打烟幕,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想为己方争取时间。只不过一个是真的想谈,另一个则是想打而已。

    谈判是建立在实力上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谈判只能是让出更大的权益,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让对方感受到悬在头顶上的利剑才行!赵强相信戈洛文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他就不是什么“东方之鹰”,也不会凭借在东方的作为成为彼德的重臣了。算来算去,在东方戈洛文能够调动的部队,除了黑龙江流域的俄军,就是盘踞在贝尔加湖一带的哥萨克骑兵,还有那些已经归附俄国的蒙古部落(如布里亚特蒙古人、茂明安蒙古人)了。

    只可惜,上天不会再给他时间了,开春之后戈洛文将清醒的意识到,他的最大敌人不是关宁军,而是来自南方的满清了,到时恐怕他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