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就真的彻底完了。”额苏凝重的说道。
“额苏大叔,你现在还不明白吗,到了现在,就算我们都拼了命的话,又能够有什么用处,我们还能够在打开城门吗,也就是多杀几个明人罢了,而如果我们愿意投降的话,就算事后苏皖部真的损失惨重,但是有了我们的存在,却能够保证苏皖部不会灭绝,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总有一天还会重新崛起的。”看到有些松动的额苏,格鲁加紧劝说道。
格鲁的话让所有人都禁不住垂下头思考起来,格鲁的话虽然不中听,却非常符合草原的规矩,因为草原的贫瘠,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之外,别无他物,所以,草原人都是非常现实的。
在一些大灾之年,草原上的一些部落里面的老人,就会非常自觉的在寒冬到来之时,拿着弓箭,独自离开部落,为的就是将仅有的粮食留给部落里的年轻人,好能够延续部落的发展。
也正是在这种恶略,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非常崇拜个人英雄,他们敬畏一切的强者,因为只有强者才能够带领他们度过各种困难,从而使他们的种族得到延续。
“可是,你怎么能够保证那些汉人会遵守承诺,在事后放过我们,而不是等到我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之后,将我们给全部杀了,要知道,这种事情汉人可没有少做。”看到身后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斗志,额苏叹息的说道。
“你放心吧,额苏叔叔,如果是别人的话,我可能也会拥有跟你一样的问题,可是,跟我谈条件的那个石大人却绝对不是这样的,我能够感觉得到,他跟别的汉人不一样,他给出的承诺,一定会做到的,再说了,就眼前的这个情况,他如果想要杀了我们的话,只需要让人从城头上面乱箭齐发,我们根本就没有地方可逃,岂不更加的省事,何必费尽力气的招降我们。”眼看自己的目的就要达成了,格鲁更加卖力的说道,就连说话的内容也更加的丰满了。
求推荐,求收藏,接下来就要开打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木头。
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
第四十三章雁门事12
随着那难听的“吱呀”声响起,城门又一次的被打开了,只是,这次却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反应,而是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大明缓缓的打开。
看着那些蒙古人在额苏跟格鲁的带领下,老老实实的放下兵器,一个个的单独被明军看押起来之后,石磊深深松了一口气,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如果按照之前苏皖部所策划的那样,内外夹击,雁门关是必破的,可,现在城内的内患给成功解决了,剩下的外患就轻松多了,毕竟身为边关,对于雁门关里面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而已。
“少爷,你准备怎么处置这些蒙古人,难道真的想你先前说的那样,等到解决了这件事之后,放他们离开吗?”
听到这句奇怪的问话,石磊看来一眼,发问的贾汉卿,点头说道“是呀,既然他们已经放下了兵器,那么只要接下来他们没有什么异动的话,放了他们也不是不可以的,怎么你有别的意见,有的话,就直说,让我也听听。”
“可是,可是,少爷,你要知道他们都是蒙古人呀,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他们是逼不得已才向我们投降的,如果等到我们照顾不过来的时候,说不定他们就会趁机反叛呢?”贾汉卿有些焦急的说道。
“哦,那么老贾,找你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人。”石磊怪异的说道。
听到石磊的话,贾汉卿有些紧张,犹豫了半天才说道“少爷,照我看来,不让直接将他们给全部砍了,如此一劳永逸,不知道少了多少麻烦。”
贾汉卿的话一说完,石磊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吃惊的表情,如果这些话是方骏驰这些人说出来的话,他一点都不会吃惊,毕竟这些都是当过兵的直肠子,可,现在这些话居然是从贾汉卿这么一个中过进士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怎么能够不让他感到吃惊呢?
“老贾,你的意思是说这两百人都给砍了,可这是为什么呀,他们可都已经投降了,自古杀俘可是大忌。”石磊吃惊至于,禁不住问道。
看到石磊吃惊的表情,贾汉卿想了半天,脸上显出一个痛苦的表情,才开口道“公子是从小生活在京城的人,虽然天下战乱,可京城乃是天子脚下,表面上还是非常太平的,所以,你根本就体会不到生在别处,特别是边关之地的痛苦。
古往今来,凡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百姓,都是最悲痛的,无论所谓的盛世还是乱世,这里的百姓每时每刻都处于危险中,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的亲人父母会不会死于突然犯镜的敌人手中。
我对于这些却是非常熟悉的,在满清崛起之前,那个时候蒙古草原还处于各族混战的时候,几个大的部族整天相互征伐,而每当某个部族损失过大,或者实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派兵入关,他们并不会进攻雁门关这些坚城,而是想梳子一样,将队伍分成若干个小队,扫荡附近的大小村庄,抢钱,抢粮,抢人,抢所有他们看到的东西。
而那些他们带不走的东西或者没有利用价值的老人跟孩子,就会被他们给全部杀死,所有的边关百姓,无数年来就这么被这些该死的异族人给破坏,杀戮,摧残,就好像是地里那些种下去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少爷,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这些该死的畜生给全部杀了,为那千百年来惨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无辜生命报仇,而这也是我为什么勤奋读书,也是为什么我能够放下官位,义无反顾的跟着你到这贫瘠的地方的原因。”
听完贾汉卿的一番话,不仅石磊没有想到,就连方骏驰跟猴二等人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弱书生,居然内心是这么的狂野跟暴戾。
“老贾,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么一番经历,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呀,可是,老贾你真的以为,就这么杀了他们就能够真的报仇了吗?”石磊安抚了贾汉卿一句之后,直接开口问道。
听到石磊的问话,不仅贾汉卿愣住了,周围所有人都愣住了,“少,少爷,如果杀人还不算报仇的话,那么怎么才算报仇。”憨直的铁熊问道。
看到周围那些人都竖着耳朵,想要听自己的答案,石磊心中暗暗点头,这正好是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好机会,毕竟周围的这些人都是自己以后的心腹,左右手,如果他们不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甚至对于自己的命令有抵触的话,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坏了大事。
要知道,在石磊原本的计划中,蒙古人跟蒙古那广阔的草原可是计划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破坏的,想到这里,就听说石磊开口道“错了,你们都错了,要知道你杀了一个人,也只是解了一时之恨,对于他来说,他倒是解脱了,而你却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回报。”
说道这里,石磊停了一下,看了周围人一眼,才接着说道“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一个词,比死都难受,而报复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你痛恨的人比死都难受,只有如此,才真的算是报仇了。”
“可是,那怎么才能够让一个人比死还难过。”听到入神的猴二也禁不住开口问道。
石磊微微一笑,低声说道“这就要讲究策略了,比如你的仇人喜欢钱,那么你就想办法让他变成一个乞丐,成为天下最穷的人。如果你的仇人最看重权利,那么你就让他变成一个最低贱的奴隶,生死由人,反正一句话,那就是要将他最珍贵的东西给夺走,彻底摧毁他的信仰,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话,我绝对才算真正报仇了。”
听完石磊短短一段话,所有人心中都涌现了一股钦佩的感觉,从来没有想到,对付仇人除了直接捅他一刀外,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可是,想想,石磊说的还非常对,居然让人反驳不了。
只是心中钦佩归钦佩,所有人对于石磊却又多了几分惧意,特别是贾汉卿,怎么也想不到原本看起来如此一个温和善良的少年,才几天时间居然变得如此有手段。
“那么少爷,不知道你想要怎么利用这些蒙古人。”听了石磊一番话终于平静下来的贾汉卿开口问道。
“嘿嘿,这个,暂时保密,只是老贾,你尽管放心,对于这些蒙古人我一定会好好处理的,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看到石磊不愿意说,所有人都不在发问,只要知道哪些蒙古人不会好过就行了。
并不是石磊不愿意跟他们说自己的打算,而是石磊的许多计划都是匪夷所思的,如果让他们提前知道的话,说不定不仅没人会重视,反倒还会以为他发失心疯了。
。。。。。。。。。。。。
雁门关外
“族长,已经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一点动静,会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难道格鲁他们被汉人给发现了。”一个跟在苏日图身边的苏皖部长老有些紧张的说道。
“穆鲁奇长老,我看你是害怕了吧,听说你当年也是跟满清打过仗的勇士,现在怎么这么胆小呢,要知道,格鲁弟弟按照阿布的布置,进行这项计划已经差不多半年了,以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顺利的,又怎么会如此倒霉,在这即将成功的时候出事,我看,你还是早点回部落去吧,省的一会打起仗来,吓死了。”听到那个长老的话之后,一直跟在苏日图身边的大儿子,也是格鲁的大哥赤图不屑的讽刺道。
“混账,你是怎么跟长老说话的,给我滚到一边去,当年穆鲁奇长老为部落里浴血杀敌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吃奶的娃娃呢,现在居然敢如此对长老说话,我看你是又想挨我的马鞭了。”听到赤图那刺耳的话,苏日图顿时勃然大怒的说道。
听到苏日图的责骂,赤图冷笑一声,就调转马头往别处而去。
看着走远的赤图,苏日图对着身后的穆鲁奇说道“穆鲁奇兄弟,赤图就是这么个性子,希望你原谅他,我在这里替他给你道歉了。”
“哎,不敢,不敢,都是我说错话了,不怪赤图少爷,不怪赤图少爷的。”穆鲁奇慌忙摇头道。
虽然穆鲁奇态度诚恳,可苏日图还是向他道歉之后,才停住,只是,这个时候他望向的不是雁门关,而是不远处的赤图。
对于赤图今天讽刺穆鲁奇的举动,苏日图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赤图已经想要对他这个族长发起挑战了,虽然赤图是苏日图的大儿子,可却并不得他的欢心,并且,在赤图渐渐占大之后,仗着自己母亲家族的实力,开始拉拢部族中的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部落势力,纷纷投靠了赤图,而赤图随着实力的增加,想要成为族长的野心也越来越强烈,到了现在,居然发展到敢明目张胆当着众人的面进行试探苏日图了,怎么能够不让苏日图感到警惕。
求收藏,求推荐,急需收藏,如果看着本书还算可以的话,就烦劳收藏一下吧,木头在这里拜谢了。
第四十四章雁门事13
“贫家喜长子,富家爱幺儿。”这是中原的一句谚语。
说的是在穷苦人家,喜欢的是长子,不仅因为长子是继承家业的人,还因为长子能够及时帮助家里做活,分担困难。而富家爱幺儿,那就好理解了,毕竟无论什么时候,父母对于最小的孩子总是有所偏爱的。
而在草原上也是这样来的,特别是一些部落首领们,他们会在身体生病或者死亡前,将部落的大权交给小儿子的风俗,因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