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风一手拿木棍,指着一个赵字,一手拿着扩音器大声说道:“这个字就是赵,我的姓,这个就是钱,你们当中肯定有姓钱的。先跟我念几遍,然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认。”
赵风的想法很简单,先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学习,这样就能勾起学习的欲望,毕竟没人不想知道自己的名字到底怎么写。后世里最先学习写的字,肯定都写自己的名字。
………………………………
第六十九章 教百家姓
没错,赵风教的就是后世的《百家姓》一点没有改变,完全根据记忆抄录下来的。
至于这个百家姓汉代有没有,全不全,有没有区别,赵风就一概不知了。
反正先教了再说。
而二十六个拼音字母并没有拿出来。
最终赵风还是决定先按照后世普通话的口音教一遍《百家姓》,然后再教拼音,一来先有了口音打底,之后会好学一点,二来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摸索。
教学了一个时辰,就教了赵钱孙李四个字,而且都是在手心里写的。
竹简暂时还没有采购齐全。所以只能在手心里练着了。
对于为什么只教四个字,赵风的考虑是,先教四个字,如果学的快,以后可以加速,如果学的慢,以后就减少一个字。
花点时间摸索,总能找到一天教多少字比较合适。
休息了一盏茶,就开始了日常训练。
就当体育课安排好了。
现在时间就充实了起来,学习完休息一会就训练,训练完差不多就可以吃午饭了。
之前是训练完,大家就开始休息,然后各自做着各自的事。
训练完,回到大厅,赵风召集了赵狗蛋、赵铁柱、许飞、张磊、黄邵等人。
刚刚在主坐上跪坐下来,赵风就开口道:“我认为,从明天开始,增设早饭,你们各自说一下看法。”
之前都是一天两顿饭,开始是粮食不足,所以是两顿,后来粮食不缺了,但是早上起来就是训练,一般饭后不宜剧烈运动,何况训练。所以赵风也没提加餐的事。
古代当兵一天到底是两顿饭,还是三顿饭,赵风没有相关经验,根据乡里的守卫军来判断,也就是两顿饭。但是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一个士兵一月要一点八石左右的粮食,怎么都应该是三顿饭。
之前不做训练,一石粮食可以让两个人吃一个月,现在开始了训练,食量开始增加,但是也就一个人不到一石的样子,加上早饭也就一石多一点,离这个一个月一点八石粮食的标准还有差距,难道自己人和正规士兵差距这么大?自己只能算是渣渣?
一般吃的多,代表力气也会跟着加大。所以赵风召集大家来商量加餐问题。
赵风的考量就是,一是粮食比较充足,能够吃的起了,二是现在早上是先教学,然后在去训练,避免了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赵风话音一落,赵狗蛋马上就说道:“赵风大哥,我们平日里每天都做肉食,支出已经很大了,还加餐?这又得增加多少支出。我担心这样下去,粮食根本吃不了多久。”
赵狗蛋说完,张磊跟着说道:“根据书上记载,精锐士兵一个月的粮食消耗是一点八石,我们现在就算加餐也才一石多一点,如果想把大家都训练成精锐,应该加餐。”
赵风之前也有这个考量在里面。就是现实和书里面的有些出入。
然后大家就针对是不是应该加餐,各自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归纳后,大概就是加餐消耗增大,怕支撑不了多久。但是想把大家都训练成精锐,又最好加餐。
把大家训练成精锐,这个是肯定的。这些人都是老班底,以后都是亲卫类,不练成精锐怎么行。
那么怎么才能减少粮食消耗呢?
咦,有了。
想到后,赵风马上说道:“赵狗蛋,下午你去真定县城,买几个石碾子,再买些竹简和草垫子,再运半月粮食给张武他们。小心行事,速去速回。”
赵狗蛋一拱手,说道:“遵命。”
然后对着所有人说道:“好了,我已经有了主意,明日开始加餐。都去休息会,准备吃饭吧。”
众人一拱手,说道:“遵命。”
赵风点了点头,终于统一了口令,如果是之前,肯定又是喊遵命的遵命,喊喏的喏。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盏茶时间,继续开始学习,然后训练。
刚好训练完毕,赵狗蛋就回来了。
也不知道是故意如此,还是巧合。
走到赵风面前,拱手说道:“赵风大哥,张武要我代他向你问好,还说:一切都好,只是希望早点被调回来。”然后指着牛车上的石碾子,接着说道:“一共买回了两个石碾子,竹简两百,草垫子四百。”
赵风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运进去,把石碾子弄好,马上就要用上。”
“遵命。”说完就带着几人,牵着牛车进了庄子。
等赵风忙完外面的琐事,进庄后,石碾子已经基本装好。
赵风对着旁边的许飞说道:“去把舂米时舂碎的栗米拿来。”
“遵命。”说完,许飞就离开了。
在许飞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装好了一个石碾子,稍微清洗了下,就等许飞回来了。
许飞扛了一石舂碎的栗米过来,赵风直接把栗米倒了一部分在石碾子上。然后喊大家一起用力,把碎掉的栗米磨成粉。
然后把粉泡在冷开水里,根据大概的相关记忆开始制作了起来。
最后和成一大团面,等着面团自己发酵了。
没错,赵风就是打算制作馒头包子。
对于面团需要发酵多久,赵风就不清楚了,毕竟没做过这事。
只知道面团发起来后,用手指搓几个洞,看洞的回复情况来判断是否发好。
果然是想发是好的,做起来就难了。
赵风根本无法判断怎么才算面团发好了。
还有,好像发面团还需要温度,多少温度适合发面团。这个也不清楚,只能慢慢摸索了。
盯着面团良久,赵风突然想到,好像制作包子馒头,用的面粉是小麦磨成粉的。
不过又马上想到馒头的最早出处是诸葛亮伐孟获时发明的,诸葛亮处于南方,南方应该是大量种植稻米的。难道应该用稻米磨粉制作面团吗?
问题一思索开,发现遇到了更多问题。
无奈,赵风只好对着许飞说道:“许飞,去拿一石小麦来。”
“遵命。”许飞说完,刚转身。
赵风紧接着说道:“顺便再拿一石大麦来。”
………………………………
第七十章 周仓三袭
之所以吩咐许飞再拿一石大麦来。
是因为赵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大麦,还是小麦磨成粉,是制作包子的原料。
反正都要摸索,干脆一起摸索得了。
分别把小麦和大麦磨成粉,制成面团后又开始思考温度的问题了。
面食类是北方的主要食物,面团发酵需要的温度应该不高吧。
赵风对着魏芒吩咐道:“用干净的木盆,分别装好几个面团,盖上盖子,放置屋内。”
魏芒一拱手,说道:“遵命。”说完就转身去拿木盆了。
魏芒走后,赵风又对着赵狗蛋说道:“明日早饭用碎栗米煮成粥,再切一些生姜,姜要切碎。”
赵狗蛋一拱手,说道:“遵命。”然后又抱怨道:“我还以为明天有新东西吃了呢。”
赵风呵呵一笑,说道:“过几天一样可以吃。”
第二天,赵风早早的来到放置面团的屋舍。
打开盖子,发现小麦做的面团有明显变大一倍多,栗米做的面团没什么变化,大麦做的面团也大了一圈。
分别捏了一块放鼻子下闻了闻。
确定做馒头要用小麦,只是带有一点酸气,需要加点食用碱水,这个不难。
然后就是大麦发酵一晚上后,有的后世啤酒的味道,应该是酿造啤酒的原料了,以后可以用来酿酒。
栗米就没什么发现了,貌似只能用来做米粉?
不管了,也算是一个发现。
面团放着,继续发酵,看看到底能发成什么样。
吃过早饭,就继续开始上课了。
早饭是碎栗米加生姜切碎熬成的粥,生姜好处太多,但是具体好处赵风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一般受凉后,喝生姜熬制的水可以去寒,刚好适合现在渐渐变冷的天气。
上完课。
所以人都站在庄子外,等着赵风开始日常训练。
赵风走到队列前对着春兰、夏竹说道:“从今天开始,挑选一百及笄少女,开始训练射箭之术,你二人分别管理五十人。”
说完赵风就把目光看向张磊,虽然之前在大厅里,赵风同意张磊之言,不成立女子弓箭队。但是却依然说了及笄少女也要训练射箭,当时张磊可能没反应过来,现在就不清楚了。
发现张磊只是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后,赵风就放心了。
春兰、夏竹两人行了一福,说道:“遵命。”
赵风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旁边的木匠示意了一下。
很快,木匠们就陆续推出了二十辆木质单车。
赵风看到单车后,脸上露出了微笑,以后训练骑兵大队,就靠这个了。虽然不知道具体训练效果如何,但是想来应该不差。
赵风拿着扩音器,对着所有人大声说道:“此物,我叫他自行车,以后作为训练骑兵之用,好处不言而喻,可以让你们在马上快速掌握平衡,不至于摔成残废。”
停顿了一下,赵风接着说道:“我现在先给你们示范一下,待会训练完,就开始分批次训练了,人人都有机会,想以后当上骑兵,就给我好好练。”
说完,赵风就推着一辆木质单车,骑了起来,速度一般,只能说比走路快上一些。
骑起来不像之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只是依然比较费力。
示意完,可以发现大家看向单车,一个个都是两眼放光。
时间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八天。
这几天里,已经人手一卷竹简,开始把学会的字刻写在竹简上了。
学院里也人人都配有草席垫子,不像之前都是直接跪坐在地上的。现在天气渐渐变冷,在跪坐在地上,就容易受凉了。
经过几天的研究,馒头也终于弄了出来,虽然味道不咋地,但已经可以吃下肚了。
之后只需慢慢改良便可,比如做成包子。
从今天开始,大家的气氛也变的紧张了起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周仓说的十日之约,已经到期了。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攻打了过来。
不过也就是紧张而已,并没有人害怕。
毕竟打赢过两次。
赵风还在上课。
远处一匹快马,迅速朝着庄子奔跑了过来。
下马后,双手抱拳,说道:“禀家主,发现黄巾贼寇踪迹,已经向我们庄子行进。根据黄巾贼行军速度,大约一盏茶就会到庄子周围。”
赵风点了点头,有了马,哨骑探查回报的时间又快了一倍多。
有一盏茶时间,足够自己慢慢安排了。
估计这伙黄巾贼应该就是周仓了。
赵风对着哨骑说道:“很好,继续探。”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