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夜里,独孤怀德忽然被亲兵叫醒,他披了一件外套起身问道:“什么事情?”
“启禀将军,内巡士兵发现大营西北的营帐都拆掉了,不知是什么缘故?”
独孤怀德一怔,好一会儿才想起,西北角驻营军队是侯莫陈家族私军,难道他们要擅自撤军吗?
独孤怀德急忙披上盔甲,喝令道:“牵我战马来!”他要亲自去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
亲兵连忙给他牵来了战马,这时,有亲兵忽然指着北方天空大喊:“将军快看!”
独孤怀德抬头望去,北面天空出现三个火点,这显然是射出了三支火箭,似乎是唐军在发信号,独孤怀德心中顿时有点紧张起来,唐军要有行动了,而西北角大营内又有了异常,他感到了一丝不妙。
独孤怀德稍稍犹豫了一下,一种直觉告诉他,今晚很可能会出事,他还是下达了命令,“传我的命令,敲响警钟!”
‘当!当!当!’
位于大营中心的警钟敲响了,声音格外刺耳,顿时将熟睡中的唐军士兵纷纷惊醒,士兵们慌忙起身穿戴盔甲,各个大帐内乱成一团。
而与此同时,秦琼率领三千先锋唐军已杀进了联军大营,马蹄声如雷,骑兵狂飙突进,他们目标十分明确,向位于大营中心的主帅大帐杀去,而数万唐军也从三个方向向联军大营杀来。
四周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唐军大营内也开始乱了起来,不断有士兵大喊:“十万唐军杀进大营了,各营弟兄都投降了,快快投降啊!”
各种消息在扰乱军心,迅速瓦解着联军的抵抗意志,各大家族离心离德,开始考虑各自的退路了。
秦琼率骑兵快速奔至中军大营前,迎面来了一支军队,正是独孤怀德率领千余士兵前来查看西北大营的情况,正好和唐军迎面相遇。
“秦将军,那就是独孤怀德!”给唐军引路的一名联军校尉高声喊道。
秦用一言不发,长枪一摆,向独孤怀德杀去,昨天伍云召在长安故城枪挑独孤长丰,立下了首功,秦琼早憋了一口气,今天秦王殿下让他为先锋,就是把首功的机会让给自己,无论如何,他不会再失去机会了。
独孤怀德见一名唐军向自己杀来,他大吃一惊,举刀迎战,独孤怀德的武艺也十分骁勇,他和秦琼激战了十几个回合,终于被秦琼抓到了他刀法中的漏洞,那就是独孤怀德左臂力量较弱,两马错蹬,独孤怀德回头一刀劈来,秦琼单手持枪一拨,‘当!’一声巨响,竟挑开力量不大的这一刀,秦琼随即从后背抽出单锏,一锏向独孤怀德背心打去。
这时,独孤怀德刀势已尽,左臂无法再轮起大刀,只听‘啪!’一声脆响,这一锏结结实实打在独孤怀德的后背上,护心镜被打得粉碎,甲叶四散,独孤怀德一口血喷了出去,身体一晃,从马上摔了下去,他挣扎着刚要起身,秦琼的长枪已顶住了他的咽喉,“再动一动,便要你的性命!”
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将独孤怀德捆绑起来,独孤怀德的千余士兵见主帅被抓,皆无心恋战,纷纷跪地投降,秦琼对独孤怀德冷冷道:“大势已去,你还要让兄弟们被屠戮杀尽吗?”
独孤怀德长叹一声,回头对自己的亲兵道:“去传令独孤家兵,全军投降!”
第1193章 关中危机(五)
天亮时,四万关陇联军全部投降了唐军,唐军不仅得到了数万装备精良的士兵,同时也得到了五万套上好兵甲,这是早在隋朝时代关陇贵族便悄悄积攒下来的军备。
正如李世民给父皇信中所写,关陇贵族造反不仅是危,而且也是一次唐朝最大的机会,在事关社稷前途未来之际,他希望父皇不要有半点妇人之仁。
次日上午,在御书房内,李渊召集几名心腹大臣秘密协商关陇贵族的后续事宜,参与商议的人中包括秦王李世民、楚王李元吉、淮阳郡王李神通以及相国陈叔达、裴寂和刘文静。
这是决定关陇贵族命运的一次重要议事,包括窦家、豆卢家和长孙家族都没有资格参加。
李世民在这次平叛中立下了最大功绩,他也自然获得了最大的话语权。
“这次关陇贵族叛乱很多事情在我的意料之中,但也有让我意外的事情,主要是关陇贵族拥有的船只和兵甲。”
李世民对众人缓缓道:“昨天晚上我详细审问了独孤怀德,他告诉我,兵甲主要来自于独孤家族和元氏家族,绝不止我们缴获的五万套兵甲,其中大部分是元氏家族准备取代隋杨而积累多年的存货,还有当年相国杨素和宇文述的一部分财富,连独孤怀德也不知道有多少,他只告诉我,让人难以置信的多,我们需要招募军队,需要鼓舞士气,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持,如果能得到关陇贵族的财富,那我们至少能支撑四到五年的战争,父皇,可以说,这是我们唐朝绝地反击的唯一机会。”
李渊见四子元吉欲言又止,便问道:“元吉想说什么?”
李元吉连忙躬身道:“父皇,皇兄说得完全正确,儿臣最清楚这些关陇贵族的心思,他们这些人都是墙头草,谁对他们有利就投靠谁,绝无忠心可言,他们数十年来攒下了巨大的财富,如果这些财富不为我们所用,也必然会被张铉所夺走,与其便宜了敌人,不如拿来支撑我们大唐社稷,儿臣愿率玄武精锐替父皇完成此事,儿臣保证,每一个铜板都不会遗漏……”
不等李元吉说完,陈叔达便重重咳嗽一声,李渊明白他的意思,便笑道:“相国有什么高见,不妨也说来听听!”
“微臣谈不上什么高见,原则上微臣支持秦王和楚王两位殿下的意见,只是在细节上微臣的想法稍微有一点出入。”
“哪方面有出入呢?”李渊笑问道。
“陛下,这次关陇贵族叛乱实际上只是一部分,像窦氏家族、豆卢氏家族和长孙氏家族,他们始终站在陛下这一边,如果要一刀切,那么是不是对这三家不太公平,如果要分开处理,那又该怎么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原则是什么?微臣觉得应该先把这几个问题明确,然后再商议具体处置方案。”
李渊点点头,从桌上取过一份奏卷,对众人道:“这是朕今天早晨刚刚收到,太子从汉中送来的奏卷,在他奏卷中提到了一个方案,朕考虑了一下,也觉得不错,大家一起再商议一下,看看太子的方案有哪些不妥,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太子殿下已经有了方案,而且居然说动了天子,大家都沉默下来,凝神细听太子的方案。
李渊笑道:“他写的内容比较多,朕就简单说一说,太子提出了一个土地原则,也就是关陇贵族各家按照爵位保留土地,其余多余土地全部收归朝廷所有,不管是窦家还是独孤家,在土地问题上都执行一个原则。”
众人都暗暗吃惊,原以为太子的方案会温和一点,却没想到他的方案更狠更绝,竟然剥夺关陇贵族的土地,这可是关陇贵族的根基,没有了根基,何谈‘贵族’二字。
李渊又不紧不慢道:“朕也认为关陇的土地问题是大唐社稷的一个毒瘤,几乎没有多少自耕农,没有自耕农就没有税赋,导致朝廷财力紧张,连官员的柴薪都发不起,其根源就是一些世家占有大量土地。
另外,张铉之所以能从北海郡一步步强大起来,其根源就在于他施行的土地军功制度,大将立功可以升官封爵,但士兵却没有封官封爵的机会,那么用土地来做奖励就是士兵奋勇杀敌的保证,朕也很想实施这种制度,可苦于手中没有土地,如果把关陇贵族的土地都收为朝廷所有,那么不仅是自耕农增加,士兵们也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朕相信施行军功土地制度,会彻底改变唐军士气低落、战斗力积弱的局面。”
如果李渊不说这番话,众人都会以为是太子说服了天子,但李渊的这番话使众人纷纷醒悟,真正想夺取关陇贵族土地之人不是太子,而正是天子本人,为夺取关陇贵族的土地,天子可谓蓄谋已久。
裴寂反应极快,抢先表态道:“陛下,微臣完全赞成太子殿下的方案,事实上,这也是微臣的想法,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即使某个大臣拥有了超过爵位或者职田的土地,那一定也是有功于大唐,由陛下亲自赐予,而不能说他是得到前朝的赏赐,本朝不能触动,这不合常理,也不合朝廷礼制,所以太子殿下提出土地原则,微臣认为完全符合法理。”
众人皆暗骂裴寂无耻,出事他率先退缩,抢功他却跑得最快,李神符慢了一步,只得跟在裴寂后面道:“微臣是带兵之人,微臣也深有感触士兵对土地的渴望,一场大战下来,朝廷赏赐逐层下拨,到了士兵手中依旧所剩无几,所以士兵们士气低迷,不愿打仗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实行土地奖赏军功制度,那么各级将领就无法克扣,士兵们也就真正能拿到利益了,这才是正本之策,微臣也相信,这个制度会从根本上扭转唐军被动挨打的局面,希望陛下立刻实施。”
李渊龙心大悦,又笑着问陈叔达道:“陈相国还有什么补充?”
陈叔达也知道,军队已经被李渊夺走,关陇贵族必然是案上鱼肉了,任李渊宰割,没收土地已经无法挽回,他只得躬身道:“微臣也支持陛下的土地军功制度,希望在财产上稍微区分窦氏三族和其他家族的区别,另外微臣建议陛下先和窦氏谈一谈此事,毕竟涉及到两个相国,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
李渊点点头道:“朕知道除了土地外,他们还有很多商产,商产方面朕会考虑他们的利益,至于窦氏的想法,坦率地说,朕之前已经和窦威谈过了,他表示支持土地军功制度,所以陈相国不用担心朝廷稳定问题。”
刘文静虽然也参加了这次商议,但自始至终他没有表态,一直保持沉默,这时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在绝对强权面前,窦家敢说半个不字吗?当然只能表示同意,可事实上,窦家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交出土地呢?
刘文静脸上带出的冷笑恰好被李渊看到了,李渊脸色一沉,十分不满道:“刘相国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刘文静吓得连忙躬身施礼,“微臣完全支持太子殿下的土地军功制度,只是微臣建议陛下效仿三堂会审的方式,由多方来参与土地收回事宜,这样会考虑得更全面,会进展更快。”
刘文静这个多方协同的方案不错,李渊脸色稍缓,点点头道:“朕可以采纳,就由军方、监察堂和朝廷三方来推行此事,军方由神通代表,监察堂由楚王代表,至于朝廷,朕考虑让……”
李渊看了一眼李世民,李世民连忙道:“儿臣推荐陈相国代表朝廷参与土地清理事宜。”
李渊看出次子有话对自己说,便点点头答应了,“好吧!陈相国代表朝廷,今天就开始着手清理关陇贵族土地,朕希望一个月之内完成此事。”
第1194章 分权制衡
众人告辞而去,李世民却留了下来,李渊负手站在地图前,半晌淡淡问道:“皇儿刚才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世民苦笑一声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张铉的心机很深。”
“他的心机一向很深,但你为什么这样说?”
“父皇还记得韦云起出使长安一事吗?当时父皇觉得很奇怪,韦云起出使长安有什么意义,儿臣也百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