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1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朝鲜的境内,偏偏就有这么一群人,试图暗中的挑战虎贲军的尊严。李觉很为这些人担忧。他从来不觉得,张准会是一个有善心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背后捣鬼的人,张准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现在的李觉,只希望国王李综不要太糊涂,不要做出让张准恼火的事情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凌云!”

  张准忽然叫道。

  “到!”

  张凌云急忙回答。

  “带你的部队!”

  “维持辽阳城四周的秩序!”

  张准沉声说道。

  “明白!”

  张凌云满面红光的去了。

  “杨致远!”

  “卢象升!”

  “李觉!”

  张准又沉声叫道。

  “到!”

  三人急忙来到张准的面前。

  “你们三个,组成受降委员会,到沈阳去和皇太极交接!”

  张准肃然说道。

  “明白!”

  三人兴奋的答应着去了。

  “哈斯其其格!”

  张准又沉声叫道。

  “到!”

  哈斯其其格急忙肃然回应。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连她,都可以感觉到,气氛有点不一样。张准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同样有点不一样了。怎么说呢,他要比之前,更加的令人不敢接近了。因此,她也显得非常的乖巧,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触碰张准的霉头。

  “你跟我一起,准备接受皇太极的投降吧!”

  张准沉声说道。

  “好的!”

  哈斯其其格急忙说道。

  对于张准的安排,哈斯其其格简直满意极了。她甚至开始幻想,张准这样安排,是不是要她以夫人的身份出现。嗯,这个角色还是蛮不错的,她简直是太喜欢了。仔细的想一想,张准的身边,好像真的没有哪个女子,出身要比自己更加的高贵的。

  其实,她是完全想歪了。张准这样安排,纯粹是出于政治角度上的考虑。杨致远代表的是虎贲军,卢象升代表的朝廷,李觉代表的乃是朝鲜,至于哈斯其其格,代表的自然是蒙古人了。在张准的身边,以虎贲军为核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集团。

  鞑子既然投降了,以后的辽东,就是虎贲军的大后方了。蒙古人在这个大后方的西面,朝鲜人在这个大后方的东面。虎贲军需要蒙古人的战马和骑兵,需要朝鲜的矿石和木材。张准当然不希望,这两家在暗中搞什么鬼。

  “把杨廷麟请来!”

  张准沉吟片刻,又深沉的说道。

  “都督大人,有什么吩咐?”

  杨廷麟正好在辽阳城外面,接到命令,急忙赶来。

  “受降……据说有一整套的仪式?”

  张准缓缓的问道。

  “是的。”

  杨廷麟谨慎的回答。

  “你懂得这套仪式吗?”

  张准沉声问道。

  “懂得一些。”

  杨廷麟谨慎的回答。

  “好杨廷麟,我正式委任你为受降仪式主持人,负责主持整个受降仪式辽阳府的差事,你暂时交给胥鑫宇负责!”

  张准干脆利索的说道。

  “啊?”

  杨廷麟顿时满脸的愕然。

  随即,巨大的惊喜,从他的内心涌起,将他的头脑,冲击得一片的空白。天啊,张准竟然要他主持整个受降仪式那可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才有资格主持的啊!

  皇太极的投降,当然不仅仅是放下武器这么简单,必须有一整套的仪式。这是宣扬天朝上国的威严所必须的。张准虽然觉得有些繁琐,可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必须按照程序进行的。

  被赋予这样的历史重任,杨廷麟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要轻飘飘的了。老天,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无上荣光。以致,张准后来说了些什么,他都没有听到。

  “行了,你先下去吧!”

  张准只好无奈的摇摇头,让杨廷麟先行离开。

  这个小小的差事,居然将杨廷麟激动成这个样子,真是的。虎贲军的人,难道都是这样经不起激动的吗?好像我自己,就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啊不就是皇太极顶不住了,要投降吗?值得这样大呼小叫,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吗?

  作为穿越者的他,当然不会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明国人那种被鞑子压迫着的感觉。那是绝望的、沮丧的、苦涩的、无奈的,却又不服气的感觉。现在,鞑子投降了,他们怎么能不欣喜若狂?杨廷麟还算是能自制的,更夸张的事情,还在后面啊!

  ……

  辽阳城的南门外面,不断有传令兵骑着战马,飞快的出入。他们正要将皇太极投降的消息,传递到所有人的耳中。

  侯方域等人,还沉浸在皇太极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里面,忽然又接到消息,说张准要在辽阳接受皇太极的投降。一时间,他们再也无法淡定了。白痴都知道,这样的好事,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入城!”

  他们不约而同的叫起来。

  不假思索的,他们急急忙忙的入城来。

  这时候,已经有大队的虎贲军士兵,在清理辽阳南门的废墟。他们将倒塌的废墟全部清走,又将里面的守军尸体全部搬走,尽快的清理出一条大路来。城门是最快清理出来的。一队队传令的骑兵,来来回回的人数更多了。

  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大伙儿干起来,一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那些汉人奴隶们,也纷纷加入了劳动大军。就连往来的一些闲杂人等,也都加入其中。仿佛要是不做点事情,到时候皇太极来投降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在旁边观看似的。

  ……

  从辽阳城外放飞的十几个白鸽,带着喜讯,飞向虎贲军控制区域的各地。很快,虎贲军上层的主要人物,就知道了这个喜讯。很快,一张一张的告示,就被贴到了各个城镇的最显眼处。

  “鞑子投降了!”

  “皇太极投降了!”

  “大金国灭亡了!”

  几乎每个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大呼小叫的。

  鞑子,建虏,东虏,这些曾经令人噩梦的名词,都要成为历史了。

  反应最激烈的,当然是北直隶的各个城镇了。在河间府,在涿州等地,鞑子投降的消息传出,很多人都是喜极而泣。在鞑子的三次南略中,受损失最严重的,就是北直隶的民众了。现在,鞑子终于是被打败了,不得不投降了,他们怎么能不喜极而泣?

  “去观礼!”

  “我们要去观礼!”

  “大伙儿去辽阳观礼啊!”

  河间府的士绅大户,都纷纷的大叫起来。

  在董家堡、柳家堡、曹家堡的组织下,河间府的民众,自发的组成了人数庞大的慰问团,携带了大量的礼物,准备向辽阳进发。这样的好事,他们当然是不会错过的。

  在登州城,鞑子投降的消息传来,全城都是一片的欢腾。登州城的民众,全部都是来自北直隶或者是其他州府的移民。他们,要么是受到鞑子的迫害,不得不迁徙到来这里的。要么是为了躲避鞑子的兵锋,转移到这里的。鞑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噩梦。现在,这个噩梦,再也不存在了。

  “去辽阳!”

  “去辽阳!”

  “去辽阳!”

  喜悦过后,更多的人,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到辽阳去,亲眼目睹皇太极的投降。很多人都打定了主意,即使不能从皇太极的身上,撕下一块肉,也要朝皇太极的身上,吐一口痰。

  民间的行动,都是自发的,没有组织的。生夏宗的行动,当然就不是这样了。接到皇太极投降的消息,生夏宗的各个骨干,马上行动起来,组织慰问团,前往辽阳。

  生夏宗的很多骨干,都是当年从辽东侥幸回来的人,他们的同袍,亲人,朋友,不知道有多少死在了辽东这块土地上。现在,鞑子投降了,他们当然要去亲自观礼。只要是能爬得动的,都要去。

  就连德王和衡王,都决定亲自前往辽阳,参加受降仪式。东虏祸害了明国二十年,明国一直都没有能力消灭他们。现在,他们终于是败在了虎贲军的手里。他俩要亲自看看,这些鞑子,到底是多么的凶残,怎么就可以将明国祸害得如此的严重呢?

  ……

  “鞑子投降了……”

  在紫禁城里面,崇祯皇帝也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他默默的坐在书桌的背后,整个人蜷缩在龙椅里面,一声不吭。周围的太监,都死劲儿的屏住自己的呼吸,生怕刺激到了崇祯。

  这是崇祯皇帝得到的速度最快的捷报。驻守涿州的虎贲军白虎军团,军团长郝林勇收到信息以后,立刻派遣骑兵,将有关的喜讯,绑在箭镞上,然后射入了京师里面。这样的消息,当然没有人敢隐瞒,急急忙忙的上报给了崇祯。

  当然,没有人会天真的觉得,崇祯看到这个捷报,会笑容满面。事实上,自从上次义州卫的事情以后,虎贲军每次有捷报到来,崇祯身边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内心一紧。他们悄悄的送上相关的信息,就急急忙忙的退走了。

  谁愿意重蹈高起潜的覆辙?当然没有人愿意。因此,虎贲军收复广宁城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兴冲冲的报捷了。果然,崇祯看到虎贲军收复广宁城的信息,也是一脸的黑色,一声不吭。虎贲军越是厉害,越是衬托朝廷的无能,作为皇帝,他能有好脸色吗?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崇祯皇帝这时候的内心,当真是打翻了黄连坛子,内心只有一片片的苦涩了。他努力了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虎贲军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禁要问,自己这个皇帝,到底有什么脸面存在这个世界上?

  为什么明军会被鞑子打得那么惨?崇祯皇帝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鞑子会被虎贲军打得那么惨,崇祯皇帝同样想不明白。他看到的,只有相差天与地的结果。

  现在,鞑子居然投降了。崇祯皇帝感觉,自己的脸面,都已经完全被丢光了。他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这样的打击,的确是有点难受。好在,接下来的事情,慢慢的将崇祯拉回到现实中来。

  鞑子投降了,虎贲军的兵力,就腾出来了。张准会将虎贲军用在什么地方呢?是攻打京师,还是攻打江南,又或者是投放在其他的地方?崇祯越想越觉得京师危险万分。

  要是虎贲军的主力,迅速入关,和已经在涿州的白虎军团一起,合击京师的话,京师只怕是顶不住的。看来,自己呆在紫禁城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真是想不到啊!”

  在内阁里面,杨嗣昌和刘宇亮面面相觑,无奈的长叹一声。

  要是在以前,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俩估计会高兴得在地上打滚。迫使鞑子投降,那得是多大的战功啊?按照明朝的爵位标准,至少得封一个异姓的亲王。没错,就是异姓的亲王,连国公都无法褒奖这样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唉,高兴是高兴了,可是高兴过后,却有点惊悚的感觉。鞑子投降了,对虎贲军大有好处,对张准大有好处,就是对朝廷没有丝毫的好处。因为,鞑子投降了,虎贲军的兵力,就要调回来了。京师,就要完蛋了。

  目前,朝廷迁都蜀中的动作,还是有点慢了。要是不加快速度的话,只怕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