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9章 汪吉河畔
望着前方不过两三千人的骑队进入对抗模式,骑在马上的桑昆一点也不担心,甚至没有动用预备队。
在他的算计中,成吉思汗的士兵虽多,但是这里远离他的基地,如果陷入消耗战,完全没有办法及时补充,而他桑昆,只要还在这片草原,就能得到多数部落的拥护,哪怕死伤人数超过成吉思汗,仍然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补充。
而且骑兵格斗中,大部分的伤兵是落马受伤引起,只要能够把他们送回就近的部落,得到及时的治疗,用不了多久,又立刻生龙活虎地站力起来。草原资源匮乏,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力都是极强,给一点资源就能愉快地成长。
果然如此,虽然脱里部的右翼一开始出现了溃散,但是避免了大量伤亡,在后方督战队的催促下,他们又返身与敌军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博斗。
成吉思汗的部下们久经恶战,协助整齐如一,给克烈部造成了较大的伤亡。但是克烈部长期和平牧歌似的生活,也给他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上次札木合过境交纳的几十万头牲口就达百万两白银之多。
而且这些年通过与朔方的经商交流,克烈部又获得了大量精良的盔甲,武器。因此,用装备的精良来对抗士气的顽强,他们倒也不落下风,双方都损失有几百人之众。
过了一阵,对方似乎不想再承受这么巨大的损失,鸣金收兵,缓缓撤退。而克烈部幸存下来的战士终于能够留在原地,喘上一口气。
不久,辅兵就会过来打扫战场,拖走受伤的伤兵,掩埋死者。而后方的预备方阵也会拨过来一定数量的援兵,继续充实右翼的队伍,数量上不致于有较大的减少。
汪吉河上的拉锯上进行了十几天,双方都进行了一些中小规模的战斗,双方的死伤约有万人左右,但都没有较大的进展。
毕竟这里接近克烈部的冬季王帐,因此桑昆和脱里都能够及时地从王帐中调出足够的资源和牧群来支援前方,万把人的损失他们支撑的起。
对面的成吉思汗的补给眼看就要出现问题,双方互射的箭雨看起来都不如最初的密集。
现在的问题就是成吉思汗什么时候想结束战斗,在他撤退时,桑昆准备紧跟过去,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汪吉河战役的第十五天,终于如同桑昆和辛弃疾们预料的那样,对面的成吉思汗终于禁不住消耗,开始出现退兵的迹象。
要知道接近十万人的大军,就算要撤退,也不是一声令下,就能够全军撤退的。
成吉思汗首先撤退的是左翼,那儿靠近汪吉河,桑昆不容易展开兵力攻击,而且容易得到中军的保护,并没有引起对面太多的注意。
第二天,蒙古部的中军,也就是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部分,也将大旗向后方展开,几万大军,滚滚地向东北方向开去。留下来阻挡追兵的只有近三千人的右翼了。
桑昆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求胜心态,他来不及与脱里汗请示,率领自己的一万亲兵,分三路向右翼掩杀过去,他要一举歼灭这股敌军,以雪这些日的耻辱。
冲在正前方的是桑昆亲率的五千骑兵,他们一面策骑狂奔,一面用暴虐的箭雨射向敌人。
这时就看得出人数的作用了,对面留下断后的骑兵不过三千人,正面迎来的充其量一千五,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箭雨的密度和杀伤力,何况是这样的无脑抛射流。
稍一照面,对方的骑军就出现了巨大的损失,有一百余骑落马。
但即使这样,为了掩护中军的撤离,对方骑阵的主将仍然没有将队形散开,而是仍然更紧密地合在一起,各自展开手中的木盾,阻挡这桑昆的进攻。
不需要再等待了,桑昆长刀一指,另两路大军从左右两翼冲了过去,一场激烈的拼杀开始了。
可以说在压倒的优势之下,那三千留下掩护的骑兵没有什么悬念就被绞碎了。
可是在辛弃疾的眼中,这些骑兵的溃败与自己当时在河套打垮的西夏军却大有不同。当看见桑昆的大军接近时,他们不但没有四散而逃,反而因为逃离了箭雨的倾泄而如释重负。
根据那名居中指挥的千夫长的命令,这些注定要留下来背锅的骑兵们反而非常镇定自若地五十人一组,结成了易守难攻的圆阵。
这是一种在草原上较为罕见的骑兵阵法,在阵的外圈约有二十名骑兵,同心圆模样,一齐挥着马刀对准冲锋而来的敌兵。中部的三十人一面向外围射箭,一面随时准备置换下外圈受伤,阵亡或者精疲力竟的同袍。
这样的圆阵,不适合用于冲锋,或者穿透,因为速度一旦加快,就会改变圆形的阵形,难以维持住防御形态。但是在防守时却效果大好。
要知道就算三千个人,排着队在那儿让你杀,一分钟砍一个,一个时辰也不过砍一百个,十人同时砍,一个时辰也就砍个千把人。何况这三千人都是经过了高强度训练的蒙古骑士,他们形成的几十个圆阵,密密麻麻排成许多层,各个圆阵之间空隙倒有十几丈之远,但是弓箭可以互相支援,进一步延缓克烈兵的突击。
克烈骑军一心求胜而来,并没有排成容易破坏圆阵的阵势,只是凭借人多,密密麻麻地砍过去。
这样破阵当然是粗暴简单,可是速度却是极慢,因为圆阵的设计本来就是利用阵形,让敌人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展开进攻,而且互相支援,双方的拼斗大体在一比一之间展开,难以让克烈军占到下风。
斗了两个多时辰,桑昆见到自己的骑队破掉的还不到二十个圆阵,在奋不顾身的蒙古骑兵的奋力掩杀下,迟缓至及。而中路成吉思汗亲率的大军,已经消失不见。
他不由得大怒,转变阵法,传下号令,让那些还在争战的骑兵向下侧散去,亲自率领自己的一千铁甲军,展开铁蹄,密密麻麻地排成一列横队,好象是一排钢铁巨流似地向敌军涌去。
第190章 急转直下
桑昆的这一招果然见了奇效,由于铁甲军装备精良,根本不惧怕普通的弓箭,或者是那些简单的刀砍枪挑。
那些防御圆对他们无法造成挑战,只是简单的辗压,就有五六个圆被打烂,急急地向敌人的中军奔去。
这时对方的守将可能看到拖延时间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欲再与桑昆争执,而是一声忽哨,全体骑兵,尚存不到两千多骑,听到忽哨后一齐拨转马头,向后方狂奔。
桑昆见状大怒,连忙下令骑兵紧紧追赶,但是这些铁骑兵装备本来笨重得要死,在这样辽阔的大草原上,若是敌军存心想逃,又哪里追得上,不过追赶了两三里左右,就不断地有战马停下来歇息。
后方的骑军也急忙赶过来,怎知却被前方的铁甲骑兵拦住了去路,那铁甲军为了冲阵方便,两马之间距极小,最多容一马通过,这么多的铁甲骑排在一起,哪里还能容得后方的骑队穿越。
后方的轻骑急急然一筹莫展,没法赶上前去。
等到桑昆重整了队形,让重骑向两边展开,轻骑向前,天色将黑,敌骑已经去得远了。他只好暂停今天的攻击,斥骑仍然是连夜展开,查询敌人的军情,自己的两万多精锐今天暂且休息,明天继续尾随追击,他要在成吉思汗逃出克烈的领地之前,给他一个大大的教训。
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桑昆果然率领自己的两万亲兵,紧紧追击。
辛弃疾想了想,将自己的五千游骑再分为两队,一队三千人留在汪吉河,协助脱里汗收拾战场,收集情报。另一队人由自己紧率,跟随桑昆一起追击。必竟,他接到的命令是保护桑昆和脱里两人的安全,虽然成吉思汗大败,但眼见得并没有伤动筋骨,如果是自己亲自领军,绝对可以在归途上设置一个又一个的埋伏,将桑昆诱入伏击。
桑昆紧紧追赶了成吉思汗的大军三天,离开汪吉河接近一百五十余里。
在这追赶的日子中,确实没有遇到什么埋伏,只是成吉思汗用兵诡异,在他追上一队敌军,越打越勇,眼看就要击溃的时候。会有一支不知从哪儿杀出来的轻骑冲开阵脚,救出疲兵。
这样一路打,一路救,除了获得一些来不及丢弃的旗帜车仗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大胜。
到了第三天中午,桑昆又象往常一样召集众将和辛弃疾来到大营,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惊扰了安静的军议。
桑昆急忙走出大帐查看,只见十几匹战马,驮着克烈部的骑兵们一阵风一样地卷到阵前。
马背上的骑士浑身是血,有的身上还札着箭羽。
辛弃疾心头一紧,知道必定有事发生。
果然,那领头的武将来到桑昆面前,一头跪下,不敢爬起,眼中含泪说道:
“桑昆汗,大营的后方突然出现了无数的金兵,其中还有大型的战场床弩,以及几千铁浮图。他们一通猛冲,后方的预备队们抵挡不住,被铁浮图冲进中军,杀死了脱里汗。现在克烈部的大军正在四处溃散,被金兵追杀。很快就要杀到这里来了。大汗,你要尽快决断啊。”
满座皆惊,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担心异常。
“大汗,金国大军攻破脱里汗之后,射出了不少无头箭,里面夹杂着金国皇帝的诏书。他将脱里汗与您宣布为叛贼,说你们引入景教,影响了大草原的信仰,凡是草原上各部酋长,如果能够捉拿或者射杀你,赏银万两,封万户候。”
“扑!“
桑昆一跤跌坐在椅子上,惊出一阵冷汗。
须知克烈部虽然幅员辽阔,所辖部众号称百万之多,可是大多数并不是脱里和他直辖,只是因应了克烈部势大,才统称为”克烈“。
为了解决这个总是,脱里还特地向大金国进贡了许多马匹和银两,他的汗位才获得大金的认可,获得整个克烈草原上的名义上的统治权。
这一次大金釜底抽薪,既然使用诏书,废除了脱里的汗位,还让整个草原的部落长们进行追杀。要知道草原实力为尊,如果脱里和自己还能够保持着汪吉河大战之前的势力和兵力,可以说没有几个部落会听从大金的号令,以卵击石,来进攻自己的亲军。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脱里汗已然大军崩溃。那自己这两万多亲兵是否还可以保存。
现实并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很快斥候来报,前方的成吉思汗已经回转,调集了五万大军,正兵分五路向这里围杀过来。
而后方的金兵,一举消灭脱里及直属亲兵之后,反而将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几个素来唯金国马首是瞻的部落,亲率大军,急急然从桑昆的后方攻来。
此时无论是哪一路大军,都不是缺乏补给的桑昆所能抵挡的,此时他的确十分难办。
辛弃疾此时终于发现札木合简直是算无遗策。金兵与成吉思汗结盟的情况都会出现,简直让他瞠目结舌。
他初时不解,之后又恍然大悟。
此时为了抵抗大金国的兵力,西夏与朔方已隐然结盟,大金再要入侵河套流域已然不利,就算他与克烈部结盟来对付朔方。早已与成吉思汗对战的克烈必然抽不出兵力来相助大金。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