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万二骑兵,一个一个地扫荡西夏在河套的据点,收纳河套上的牧场部落,统一到朔方的旗下。
军令既下,三天后出发,魏青作为行军总管,经略各处粮草与物资供应,格尔木派出一千精骑,刺探各种情报,及时报知中军知晓。路德维希也派出两千骑兵,协助各处运送粮草,并维护诸军安全。
第160章 猛虎下山
不出三天,各路骑兵准备停当。
不用札木合下令催促,各自调出一支约两千余人的先锋军,如猛虎下山,饿牛出栏一般,凶猛地扑向了河套区域的各个重点地段。
没过多久,五原郡守,东平郡王李仁斌就收到了各处发来的军情急报。
那河套平原处处河汊,但水流并不湍急,大多数河滩甚浅,不用桥梁,船只。策马涉水即可渡过。西夏安顿数年,也只是草草立了些木堡土寨,不过数百人镇守即可。哪里敌得过这些如狼似虎的朔方强军。
不过十天,先后就有十几处堡寨失守,损兵折将已近三千,俱是那些东厢军薄上的厢军,其实一无战力。而且最要命的是,按照魏青和札木合的谋划,进攻之前,遍地广撒传单。
传单的内容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牧场一旦归属朔方军管辖之后,不用再象从前那样缴纳军马充做赋税,只要保证按照市价向朔方提供军马即可。当然这个市价不是大金大宋的市价,而是产地的收购价。
第二,各个牧场不需要再为厢军提供征兵服务,而改为募兵制。朔方对于每位士兵都有一两银子以上的月饷,适龄青年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入伍,不再强行征兵。这一招获得了大部分的牧场欢迎。须知西夏全国军民不足五百万,却拥兵七十万以上,以这么少的人力来养活这么多的大头兵,靠的就是强行征兵,每户只要有子弟,必然入选。只有那些儿子甚多的,才能够少服兵役,这也俱有那些大户人家才可享受。而札木合这么一来,简直算得釜底抽薪。让河套上的居民对西夏的不满又多了几份。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朔方军管辖之后,再不允许各个牧场结寨自治,各自负责自己的守卫,而是根据牧场的大小,产马能力。由朔方统一安排护卫。这一着看起来是减轻了牧场的防卫开支,实际上是大大的减少了牧场再次独立的可能性。试想,你的家中护卫都是朔方亲军,你敢独立一下试试。假以时日,其效果正如铁木真正在执行的一样。必然将大大地降低牧场主人的独立性,使他们不再拥有自己的亲军,不得不将子弟送入朔方军中效力。
这三招一环紧扣一环,攻击到了西夏厢军制的缺失之处。要知道河套平原,从古至今就是塞外各族与中原相争的焦点,各个不同的民族一个接一个地入住。而且这些部落为了护卫自己的牧群,非常凶悍团结。西夏初时曾经想要加强管制,但是也被此起彼伏的反抗折腾得难受,不得已只得允许部落们保留自己的亲兵护卫,只要按时交纳马饷,但是可以具备半自治的能力。
而这次朔方的大军一至,首当其冲就要取消各个部落的军队,当然遭到了那些力量强大的部落的反对,他们在此作威作福久矣,一直占有好几处水草最为丰饶的牧场,在西夏的默许之下,将自己的亲兵算为厢军的编制,半官半民,不少中小部落吃了他们很多的苦头。
札木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以几处部兵过千的刺头部落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让黎华的骁骑和哲别的弓骑通力配合,攻破了几处牧场的堡垒。
那一两千人据堡而战,怎么可能与专业的骑兵对抗。黎华率兵看到那些堡阵,不觉哑然失笑,只教士兵抬来那些平日运粮的大车,一百多辆推到堡前,再由精于骑射的战士一轮攒射,就把堡中几个射手射得哑火。
然后一阵鼓噪,用大车撞开寨门。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寨兵无不缴械投降,毕竟不是专业的士兵,被这些如狼似虎的骁骑冲杀过去,竟然没人敢于阻挡。
而哲别那儿的战法就更加简单。他只不过将自己的骑队分为几阵,远远冲到堡边,绕堡而行,不断地放箭,一轮方毕,一轮又起。间或再射入朔方军的通告之文,无非是只擒首脑,不问协从。这样的骑射几天之后,吓破了胆的厢军往往会擒住了堡主前来投降。
有了这五六个被攻破的巨型堡塞作为样板,接下来就好办得多了。
札木合就命令将这些大的堡主直接灭杀,其下的堡寨和牧场转为朔方军官方直营,一应收获皆为官有。然后再以这些堡寨中的管事的名义向其它的中小牧场主下书确认,要他们过来议事,接受朔方的管辖,如期不从,必然将有同样下场。
这样一来,那些规模较小的牧场主人人惶恐,个个担心。他们各自手中的亲兵本就不多,又更没有那么大而坚固的堡垒可以自保,都害怕遭到同样的命令。
且朔方的檄文中写到,一旦归降,所有的安全都由朔方军统一负责,并不需要增加费用。各自议论停当,还不如降了朔方,反正他们只是要马匹,而且还愿意现价获取。此外少了征兵的负担,家中也多了一个劳力,可以增加来年的牧场所出。于是一个个摇尾乞怜,惧都向朔方写下降书信表,让朔方的代表入驻自己牧场,参与管理。
这样一来,不出一个月,河套区域北部约十万人所在的牧场,基本上都欢迎朔方军入驻,原来算在其内约有一万厢军,也随之化为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招札木合实在用得太好。
此时如果不加干涉,任凭朔方的势力继续发展,等到夏季过去,整个河套平原,西夏将无马可用。而且五原郡与西夏都城兴庆府之间的绿色走廊,也将被札木合完全遮蔽。五原将以一郡之力,同时面对大金国和朔方的两面攻击,这个后果让李仁斌不寒而栗。
他象一头狮子一样在府中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这个巨大的后果令他难以想象。今天,西夏王发来的圣旨已经通过黑水校尉传到府中,圣旨严厉地谴责李仁斌在位而不谋其政,让敌人长驱直入,罪不可恕。然后又严令他立即发兵,清除朔方军的势力。一气直捣朔方城,将朔方连根拔起,不遗余力。
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李仁斌一声叹息。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次朔方主动出击,似是已经掌握了自己难以匹敌的巨大实力。但是圣命难违,自己除了主动出击,又能有什么办法。
第161章 游骑逞威
李仁斌思虑再三,知道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但是他觉得五原郡非常重要,自己不能轻出。于是决定让左厢神武军副统军李贵亲率一万精兵,从武库中挑选了精良的装备和铠甲,缘黄河西出,打击朔方军的实力。他此时还不知道使用了制式装备,并经过严格军训的朔方军的厉害。仍然以为和去年一样,朔方仍然是一群兵甲不齐,训练混乱的野战军。
临行前李仁斌叮嘱李贵道:”朔方军大部分部队出自草原,来自不同的部落,胜则各自奋勇争先,败则一哄而散,各自为了保存实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延贵此去作战的精要不是要驱散敌骑,而是要四处侦察,明确敌军主力所在位置,然后一鼓作气,全力歼灭敌军。这样才不致于被敌人拖得四处奔逃,没有胜果。”
李贵连连点头,口称:“大帅所虑及时,我这次带了两百侦骑,配合本夏在各处留下的间谍,一定先行侦察好敌人的规模大小以及路线,待到时机一到,就牢牢围住敌军。不留一人逃跑。我相信用不了三个月,大帅就能得到我的喜讯了。”
“如此甚好。”
李贵就将自己的大军分作三队,大剌剌的前行。
须知西夏以骑兵得国,无论是与大宋还是与大金作战,都是依靠着无处不在的游骑兵,出奇制胜,击溃敌军的围攻。
自大唐时拓跋思恭就据西夏之地,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揭开了西夏割据的帷幕。待到宋时,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建立西夏,以人不足两百万之地,与据地几十倍,人口近八千万的北宋相为抗衡。靠得就是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占尽了骑兵的优势。
至于后来,北宋为大金所败,为了避免大金骑兵,整个北宋延安府南迁。西夏趁着大金在河北之地与北宋义军作战时,趁机获取了延安府,以及五原郡诸地。隐隐成为能与大金抗衡的北方强权。
大金国本以骑兵起家,占尽大宋要地之后本来可以尽灭西夏。然而宋地实在太大,四处分兵,占用了骑兵资源。后来在南侵时又被大宋的新军所败。反而一战不振。至于后来重整骑兵之后多次与西夏交战,希望夺回灵州夏州一线。却多次为艰苦卓绝的西夏骑兵所败,再也没有了当日的锐气。
再说西夏占据的多是一些地广人稀之地,比起大金已占宋地更为贫瘠。自此大金再也休提略取河西之地一说。直到李师青重任西京副帅一职时,他为了做些功勋,有利升职方才重提伐夏之略。
所以,李贵率领着自己兵甲明亮的骑兵行进在西去的大路上,根本不担心自己会遭遇大败。他只是在想,是时候给这些作怪的朔方人一点颜色看看了。
李贵西出后,遇到的第一支劲旅就是辛弃疾的游骑兵。按照辛弃疾的意思,是要给李贵一点颜色看看,但是这个计划报知给大汗时,却遭到了札木合的全盘否定。
札木合的传令兵将命令发给辛弃疾后只有十个大字:“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
于是辛弃疾知道了札木合的大意,就教前军两千人分为四队,每队不过五百人,故意穿得衣冠不整,日夜不分地去攻击李贵的粮草队,打击他的后队。
果然,被辛弃疾打得叫苦不止的李贵愤怒异常,不断地派出部队前出,意图一举全歼敌军。但是却被行动敏捷且又熟知此处地利的辛弃疾游骑兵堪堪躲过,一无所获。除了捡到几匹丢弃的劣马,或是武器之外,并没有什么。
李贵望着辛弃疾有意丢掉的劣马和制作粗劣的兵器,轻蔑地说:“果不出我所料,朔方出产贫瘠,他们能拿得出手的,只不过这些一敲即碎的破烂货色而已。下次如果他们再来,我们把骑兵分作两队,一队假装与之格斗,一队轻骑从侧翼绕向敌人的后方,务必要一举全歼敌军。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众将点头称是,就按照李贵的方略,定下部署。
又过了几天,终于被李贵的部下找到一处机会,这一次辛弃疾率领的游骑稍稍慢了一点儿,被李贵手下一名副将率领一千轻骑堪堪跟上,截杀了十几骑。
辛弃疾手下的那个骑兵队长暗暗叫骂,劳资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了。但是不便发作,他就按照辛将军对此类情况定下的方略,指挥手下按队逃跑。游骑兵跑路速度真是相当得快,不一会儿工夫,夏军在战场上再也找不到一处厮杀的游骑,面面相觑。
那位为首的副将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了战功,他狠狠一咬牙,依照自己的实力和兵力。他就不相信敌人还有埋伏在等着自己,就叫全军追赶,带着自己的一千余骑发力前行。
才行不到十里路,又是一彪游骑冲出,不过五六百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