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似乎比他想象的要顺利一些。

    对于大明的构想推进,朝鲜人并无多大阻碍。甚至,在朱慈对症下药寻找到了李亻宗的症结以后,就连国王李亻宗也放弃了反抗,欣然答应了加入中华同盟。

    两国政府开始对接,中华同盟总部自然是设在京师,不过一应事务,暂且定在汉城建立衙署,任命长官,招募人手,开始运转事务。主官赫然就是吴。

    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主席先生当然就是皇帝陛下,但有司官员等具体执行的人当然不能少。负责同盟实际任务推行的将是高名衡。

    军权也顺利入手。接下来,需要忙活的不再是朱慈,而是高名衡与吴。

    吴要考虑着如何构建有执行能力的中华同盟,如何切实地打通大明与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强化同盟意义。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当然就是打通贸易阻塞,贯彻自由贸易,让朝鲜成为未来膨胀起来的工坊产品倾销地。但同时,又要想着拉朝鲜一把,获得发展,从而以免吸血过度,引发反弹。

    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的事情就更忙了。

    第一步就是要准备将此前敲定好的联合作战。想要联合作战呢,自然得统一指挥。同时,履行此前的承诺,帮助朝鲜训练一支强大的能够和强国作战的军队。而非此前的孱弱官军。

    当然,于大明而言,等到新军训练完毕,朝鲜的军队力量就将进入大明手中掌握。

    未来很美好,现实也很忙碌。想要接管一直军队,乃至将一直孱弱的军队脱胎换骨打造成强大的新军,那都非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

    好在,有朱慈坐镇,上层并无异动,下层也颇有基础,一切都还显得顺利。

    这时候,朱慈也暂停了继续在汉城到处乱逛,不再到处发表演讲。更多精妙的点子和战略构想他还有,但现在不再是需要播种的时候。现在,是收割胜利果实,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

    别的不提,再好的计划也是需要下面人去推动的。

    毕竟,一连几乎七日奔波在各处的活动里,朱慈身子骨撑得住,也不能让身边的人忙碌得没个安歇的时候。

    借着中华同盟的顺利推进,朱慈宣布在景福宫里暂歇七日,歇息歇息。至于国务,自然就是放权给了吴与高名衡。

    指导性之类的东西大部分都已经让朱慈处理干净了,具体还剩下的事情,就是细节部分的推动。

    这些细节的东西朱慈会关注进度,却不需要一个个去执行,丢给手底下人处理便是最好。

    朱慈甚至已经开始打算考虑接下来休闲性质的安排了。这几日,自然是出去逛逛,游山玩水。同时关注一下日本的外交开启。

    当然,游玩够了,等大臣们将准备好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教育、贸易、军事合作、司法警务处置、治外法权等等都谈妥了,朱慈也可以站出来前往成均馆讲学收割最后一波好感度了。

    成均馆讲学完毕,朱慈也将是时候开启日本副本。

    到底是顺顺利利前往日本国事访问,重新将这个桀骜不驯的东瀛国降服进宗藩国的范畴,还是继续保持封锁,亦或者开启战争,都将需要朱慈做决定。

    说


第九十四章:再来一段佳话

    这个时空里,中日之间总的来说战争的几率是很低的。

    对于大明而言,十数年的内忧外令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军队虽然因为平叛战争得以磨砺得锋锐,却没有理由再开启一场战争。

    两百年后,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而今,适用于眼下一样没有问题。解决日本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战争这个选择显然是投入巨大,而收益极低的一种。

    朱慈烺虽然想要赚日本人的银子,却显然不需要战争来解决。毕竟,是日本人求着要进口大明的生丝呢。

    是日本困于大明的贸易封禁,而不是反过来,大明困于日本人的闭关锁国。

    反过来说,就算要打仗,显然也是日本人主动挑起更有理由。

    伴随着被闭关锁国,大量的欧洲列强殖民者被迫退出日本的外贸舞台,日本人的生丝缺口也变得更加庞大。

    这个时候,要说日本人被封锁极了狗急跳墙显然更合常理。

    当然,有两位日本使者在京师的见闻作为打底,朱慈烺相信有那个胆量敢于再跳起战争的人并不会多。

    朱慈烺暂时不再有官方活动,朝鲜国王李亻宗也终于可以喘息一口气,自己在宫中继续处理中华同盟的后续事宜。

    当然,朱慈烺这边是还得继续安排的接待的。

    这一回,李亻宗安排了李氵昊作为接待导游,鞍前马后给朱慈烺使唤。当然,这是戏言。

    对于李氵昊而言,他却自己主动做到了这个程度。鞍前马后,任劳任怨。同时还挥了主观能动性,一听朱慈烺要打算游山玩水,说不定还要继续搞一个微服私访。李氵昊又一遍情洗刷了京畿道治安以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皇帝陛下……不会朝鲜话吧?若是记得没错,是那位陈贞慧,趁大人会朝鲜话。”李氵昊道。

    一旁,李氵昊的得力手下姚育感叹道:“大明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位陈大人才思敏捷,学习的本领更是让人望而兴叹。听闻陈大人是突击学了不到两月就掌握了日常的朝鲜对话。”

    李氵昊眯着眼睛,却是一下子想到了另一位精通汉话的朝鲜仕女。

    语言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不大不小又很关键的问题。若是语言不通,那就一了百了,全然没法沟通对话了。历史上,因为语言不通出现的误会以至于闹大的例子比比皆是。

    旁人可能只是看到担忧之处,李氵昊却敏锐地抓到了一个机会。

    “但正是如此,这位陈大人也是领了其余职司。听闻,大皇帝陛下有意新建一个职司叫做外交大臣。现在,陈贞慧大就是总领一应外交事务,更有那东华报,就是他亲手办下来的。这样的大员,岂会一直留在皇帝陛下的身边担任通译职司?这岂不是大材小用?”李氵昊说着,目光一亮:“你应该知道忠翔府正郎家里的那一段佳话吧?”

    “吏曹忠翔府?可是郑永文家里?臣下记起来了。那一段佳话……说起来也是差点有些丢人了。不过还好是个明人……还是个有财力之人愿意出来善后的明人。要不然,这事可就没法收场了。”姚育感叹地说着:“那个李岩……倒是福气不浅啊。”

    吏曹就相当于大明的吏部,忠翔府就是吏部下面负责一应人事关系的部门,堪称关键部门的要害人物。

    大明皇帝陛下来朝鲜之前,朝鲜多数官员就被要求通晓汉话。大部分两班贵族大多有些家底学起来不难。但也有一部死硬分子,死活不学还抵制汉语的。比如郑永文就是这等死硬分子。当然,也不是说郑永文筋骨有多硬朗。而是说,郑永文将宝压在了国王会属意坚持朝鲜话的一侧上。

    只可惜,李亻宗宣布加入中华同盟。汉话这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一下子被抬高引人瞩目。春江水暖鸭先知,郑永文很快就体会到了水温的变化。

    这是大明与朝鲜关系继续升温,并且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强势的征兆。

    这个时候,郑永文继续坚持不学汉话就毫无意义,自然是迅变换了态度。

    如此一来,自然就不免有些“趣事”。

    比如……外语教学里,总有几个身姿俊朗的汉家男子让待字闺中的朝鲜闺秀一见倾心。

    郑永文之女便是如此,而且还是瞧上了远征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李岩。

    书生与千金小姐的故事总是喜闻乐见的。千金小姐芳心暗许穷酸书生,日后飞黄腾达,如胶似漆。虽然李亻宗与姚育都已经是一方权贵,不需要渴求。但两人亦是年轻过,落魄过,如何不明白这种故事的爆炸性威力。

    当然,在朝鲜国这种环境里,这种遭遇显然是极低的。阶级固化之下,一个穷酸书生想要高攀千金小姐那根本没门,在大明还能参加科举,在朝鲜,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但眼下显然不一样了,也怪不得姚育会感叹,还好是个明人。

    若非是个明人,那远征公司的少东家又大为欣喜地花费人情请出高名衡代为提亲,更是彩礼雄厚,这一段佳话就要变成丑象了。

    当然,若是个普通明人,迎娶千金小姐估计还有希望,但要轰轰烈烈路人皆知,那定然是没门。

    “大君的意思是……”姚育有些猜到了。

    作为一名究竟宦海考验的中年人。姚育明白接待多数老男人的要点。也明白大多数男人聚集一起会讨论什么:去哪里搞钱,去哪里搞权,去哪里搞女人。

    朱慈烺虽然年轻,可谁还觉得……朱慈烺还年幼呢?

    “没错……”李氵昊笑道:“别的不说,我那位允儿妹妹,定然会欢喜的。当然,皇帝陛下要不要,要谁,要几个……通译官……当然是皇帝陛下的事情。若是再来一段假话,自然是欢喜万分。纵然不成,那还能亏了谁?”

    姚育猛地点头,大为赞同。

    两人显然都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对,朝鲜人作为中国皇帝妃子的例子又不是一两回了。有的时候,枕头风的威力,可是乎想像的厉害呢。

    当然……朱慈烺会不会收下,又能不能让朝鲜人把握住机会,那显然是两说了。


第九十五章:合适的人选

    “一别数月,思念之言,千万字难以述尽。方才,朕在景福宫后院闲逛,眼见月季渐开,思念如潮涌如。庭外花开,心缓缓归矣……”朱慈烺写着信,一字一句,写得无比认真。当书信完毕,朱慈烺落入袋中,怔怔地看着西方,那是大明的方向。

    信,很快就被身边的中书舍人仔仔细细地装好,封好。随后,他将跟随最快的路上通道以八百里速递的速度回国。

    自从马拉铁路开始陆续专为民用得以修缮开始商业运营以后,大明邮政立刻花费巨资成了第一个客户。

    皇帝陛下行在身处昌德宫,不仅有皇帝陛下给皇后的私信,也一样是有无数随从的公私信件。而这些信件的邮费,都让大明邮政顺利运转,更有利润可以转而投入扩张。

    扩张的除了业务范围,自然也有运营速度。

    比如,曾经八百里一日的传递速度是加急,但现在,皇帝陛下的信件作为第一优先级的存在,已经可以通过马拉铁路完成每日八百里的日常速度传递回京师了。

    写完了私信,朱慈烺又回了一批奏章。

    经过国务咨询委员会的筛选以后,朱慈烺治理帝国感觉大大轻松了。关注了一下各方消息,还原了一下京师的政治运转,朱慈烺心中稍安,不再管国内的事情,想起方才还有一桩事情。

    “成均馆的事情,朝鲜人准备得怎么样了?对了,刚刚说,朝鲜人给朕寻了几个通译官?”朱慈烺看向一旁正在处理政务的陈贞慧。

    陈贞慧道:“没错,听闻是寻了好些个,要请陛下选择。”

    “这有什么好选的?朕难不成还要当场考核他们的通译水平?让他们自己选两个有本事的过来,朕带着听用便是。”朱慈烺随手打发走了这个问题,开始与陈贞慧等人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