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岳剑圣-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再战?”
丰泽行一见本多重葵等人头,已知伊愿所言不虚,只得一刀逼退盖聂,怒道:“伊愿,休得猖狂,敢与我决战否?”他不知傻子就是伊愿所扮,故而出言挑战。伊愿笑道:“前次在崆峒山紫霄宫,你给我下了战书,九月初九重阳节,雪岳山白青峰,不见不散。”丰泽行怒道:“原来你就是那傻子所扮,真后悔昔日未一刀杀了你。”伊愿笑道:“丰泽行,你要杀我,再回扶桑练上十年,也不是我对手,你信是不信?”丰泽行大怒,叫道:“现下决战,如何?”伊愿笑道:“好。”丰泽行跳下城头,挥舞倭刀,和伊愿战成一团。





第九十九章    大阪比武(上)

伊愿此时内力已完全恢复,只是中了万毒噬心盅,暂时却无碍。当下便欲在明朝联军面前,力挫东瀛第一人,使出“天雷十击”第一式:春秋有时阴阳异,将丰泽行逼退三步。又欺身向前,出第二式“潇洒东流大河引”,逼丰泽行再退三步。伊愿仅出两招,丰泽行便退了六步,当下惊骇伊愿武功之高,已至化境。奋起全力,将天然理心流刀法发挥到极至,欲扳回颓势。二人战了三百余合,伊愿大占上风,逼得丰泽行节节后退,丰泽行见势不妙,跳出战团,叫道:“伊愿,九月初九重阳节,雪岳山白青峰顶,再分高下如何?”伊愿笑道:“好,就依你所言。”丰泽行抱一抱拳,如一只大鸟,向城下飞去。丰泽行八千精兵,死伤五千有余,逃走两千多。开城一战,丰泽行大军铩羽而归,输得狼狈之极。
却说施圣杰受命与小西行长谈判。小西行长原是日本大名。这大名,指日本幕府将军的封臣,是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小西行长的嫡系部队,在平壤大战中几乎被李成玉消灭干净,此后元气大伤,兵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又在碧蹄馆见识了明军以寡敌众的强大战斗力,已知占领朝鲜,降服大明,无异异想天开。而第二军首领加藤清正和第三军首领黑田长政,和小西行长原是政敌,对其恨不得食肉寝皮、剜心饮水,自然使出浑身本领,横加阻挠小西行长补充兵源,使其部队建制不全,雪上加霜,如此小西行长自然愿意和谈,休养生息。小西行长终于在回国后的关原合战中惨败于二人手下,逃到伊吹山东面的糟贺村中,一名叫林藏主的农民,将小西行长献俘于领主竹中重门手中,获得了黄金十枚的赏赐。小西行长最后在三条河原被枭首示众,终结了英勇的一生,此时后话。
小西行长和施圣杰商谈之后,双方达成四点协议:一、明派使节去名护屋会见丰臣秀吉。二、明军撤出朝鲜。三、日军从汉城撤军。四、交还二王子及其被俘官吏。小西行长自然一一应允。朝鲜王和大明英诚王伊愿便派监督使团,与日军一道南撤,如此汉城光复。明朝联军进入汉城,布好防务之后,闻得蒙古三卫在辽东闹事,李成玉便急回辽东主持大局。如此除全罗、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
伊愿和侠义盟群雄见朝鲜大局已定,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兴风作浪,便思在汉城祝贺靳卫风与贞亭公主亲事,九月初九重阳节与丰泽行白青峰决战之后,便回归国内。此时汉城王宫屡遭日寇兵燹,各宫损毁严重。景福宫被焚,朝鲜王便在昌德宫中大宴侠义盟及朝鲜有功之臣。朝鲜美食独具一格,比如:烤沙参、鲍鱼内脏粥、蒸醉虾、老山参炖安东鸡、蛙鱼汤、当归牛尾汤等等。群雄在中原从未吃过如此风味独特的佳肴,自然大快朵颐。又品尝了著名的梨花酒、地黄酒和覆盆子酒。这一日群雄正在城中游玩,忽接兵士来报,施圣杰和小西行长使者入城商议和谈之事。
伊愿派李凤山将日使小西行长的心腹——小西如安迎到驿馆,双方奉茶毕,开始商谈。丰臣秀吉提出“和平条件”七条:一、迎明帝公主为日本天皇后;二、发展勘合贸易;三、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四、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日本;五、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六、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七、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伊愿听完施圣杰的翻译,怒不可遏,勃然变色,拍桌大喝道:“蕞尔小邦,敢对大明提如此无理要求?”伊愿武功高强,“仙战神”的威名远播东瀛。小西如安见伊愿震怒,急得和施圣杰用倭语交谈,侠义盟群雄皆不通倭语,不知所谈何意。
施圣杰和小西如安谈毕,恭敬道:“王爷,且息雷霆之怒,容小人禀来。”伊愿愠道:“且讲。”施圣杰道:“王爷,小西使者奉了小西行长密意,与我暗中议妥,咱们不理丰臣秀吉的七条,只管让小西使者入京,按我们的要求经办即可,必能使日寇全退出朝鲜国境,如此兵不血刃,何尔而不为呢?”伊愿惊道:“两国和谈,并非儿戏,怎能如此欺骗?”施圣杰笑道:“王爷,所谓兵不厌诈,小小倭国,居然敢捋大明虎须,且让其触下霉头,以儆效尤如何?”伊愿见施圣杰目光闪烁,绝非正派中人,如此不知轻重,置大明国体何在?怒道:“毋须多言,倭国七条,本王作主,一条不允。若要开战,奉陪到底。”
施圣杰见说不服伊愿,心下大急,转首一望,见朝鲜南人党领袖柳成龙在坐,大喜,以眼示意。柳成龙原是东人党第二位领袖。西人党领袖郑澈提出立储之争,为东人党挫败,成了阶下囚,在如何处置郑澈的问题上东人党产生了严重分歧。第一领袖李山海,主张将郑澈和西人党参与此事的魁首诛杀,彻底击溃死人党。柳成龙为政素来保守持重,反对杀戮,认为撤职即可,毋须残杀。李柳二人各自党羽众多,互不服输,于是东人党分裂成以李山海为首的北人党,及以柳成龙为首的南人党。此后柳成龙在党争中战胜了李山海,但不幸的是,他推荐的与日军和谈的大臣——礼曹参判兼大提学李德馨(李山海女婿),和谈失败,并未阻止日军的侵略,故而朝鲜王一怒之下,将柳成龙降为平安道观察使,与金诚一一起组织义军抵抗日本。柳成龙卧薪尝胆,居然率义军屡次大败日军,此后在明朝联军的并肩作战之下,终于将日军打退,故而柳成龙也为朝鲜王起用,擢为领议政,权倾朝野。
柳成龙既为领议政,地位尊崇,加之他颇为爱国,在朝鲜军民中素有威望,又老成持重,谋划谨慎,且是年事已高的长者,故而伊愿和明军对其尊重有加。柳成龙得了施圣杰示意,心下领会。与日军连年征战,朝鲜民不聊生,能够以和议而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虽然此和谈欺骗之意甚浓,但政治家以达到目标为原则,并不拘束于手段,当下说道:“英王爷,再起战事,我国兵民苦不堪言,以苍生福祉为念,不如就依施使者之意如何?”伊愿待要争辩,但一路南来,确见朝鲜黎民流离失所、饿殍载道,大是于心不忍。当下勉强应允道:“如此烦柳大人三思,本王也和诸首领商议之后,再与大人拟定方略。”
伊愿和侠义盟群雄经过商议,决定以三条回复丰臣秀吉:一、日军受封后须迅速撤离朝鲜和对马岛; 二、只册封不准求贡;三、与朝鲜修好不得侵犯。柳成龙见伊愿提出的三条,铿锵有力,堂堂正正,完全驳回了丰臣秀吉的无礼要求,并无异议,当下自去与朝鲜王禀报。伊愿让施圣杰将条款讲与小西如安听后,小西如安不敢反对,全部应允。伊愿大喜,当下修书内阁首辅张濯,将三条之事言明,并委其准备诏书、金印和王冠王服。施圣杰和小西如安赶到北京,见过皇帝和张濯,见大明百姓富庶,人物*,疆域辽阔,远非蕞尔不邦的日本可比拟,只得诚惶诚恐接了诏书,和施圣杰又返回汉城面谒大明英诚王伊愿。
伊愿一一验过诏书金印和王服,见无误之后,问道:“施使者,若丰臣秀吉知悉诏书内容与所求不符,为难于你,你岂非性命难保?”施圣杰忧道:“王爷,此也正是小人担心之处,还望王爷想法搭救小人一命。”伊愿沉思良久,突然道:“我与你亲到东瀛面见丰臣秀吉,他敢加害于你,我必让他以命相抵,如何?”施圣杰闻言,跪伏于地,泣道:“多谢王爷救命之恩。”当下伊愿率李凤山、盖聂、陈冲斗和谢春苗,随小西如安前往扶桑。命张合武领侠义盟群雄率明军,同朝鲜大军齐守汉城及诸边屏障。 
一切准备妥当,伊愿和众人上了大船,行了数日,来到九州岛名护屋休整一日,换马前往大阪。丰臣秀吉为了侵略朝鲜,特地在九州西北角的肥前,修建了运筹帷幄的大本营——名护屋。(此名护屋不同于本州尾张的名古屋。)在名护屋,丰臣秀吉的爱妾茶茶怀孕,生下了一个孩子,小名“拾儿”,就是日后的丰臣秀赖。因为秀赖的出生,本已被内定为继承人的丰臣秀吉养子——丰臣秀次被清洗,丰臣秀吉的正妻北政所和宠妾茶茶之间的关系也骤然紧张起来。丰臣家便在此地埋下了覆亡的种子。
小西行长事前特地交待了小西如安和“学问僧” (指研究佛教理论、文字说教的僧人。)不可将大明答应的条件翻译给丰臣秀吉,故而丰臣秀吉并不知悉和谈内容。闻得大明英诚王亲来大阪城册封,可谓给了日本天大的金面,丰臣秀吉大喜,特地穿好王服,和众臣出殿恭迎,并接受了英诚王伊愿的册封。丰臣秀吉在日本,也早闻得伊愿是中原侠义盟主,乃破倭平虏的大英雄,见其气宇轩昂,英俊潇洒,果然是天朝上国来的俊杰,不禁大是叹服。在封王仪式后,丰臣秀吉特地准备了盛宴和歌舞,款侍英诚王及大明使臣。
丰臣秀吉毕竟心细,虽然听不懂伊愿册封时说的汉语,终究起了疑心,在劝了伊愿三杯美酒后,推说有急事,须离席片刻,回到密室,急召来精通汉语的“学问僧”为其翻译。“学问僧”不敢怠慢,毕恭毕敬的译道:……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听到其中“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一句时,丰臣秀右怒不可遏,夺过“学问僧”手中诏书,猛掷于地,叫道:“日本国,我欲王则王,何待明虏之封?”便思将伊愿等一齐斩杀。此时柳生十四子随小西如安回到大阪,正随侍于丰臣秀吉身侧,见其动恼,献言道:“主上,有号称武功天下第一的伊愿在,恐不易得手。主上应三思而行。”丰臣秀吉闻言,沉思片刻,突然冷冷一笑道:“久闻伊愿武功了得,今日来到大阪,且叫他见识我日本天照武圣的厉害。”命令柳生十四子,速去霞樱岛请天照武圣中川珠润前来,与伊愿决一死战。





第九十九章    大阪比武(中)

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父亲原是一贫困农户,十七岁时成为织田信长的家臣,此后在诸侯大战中声名鹊起,经过本能寺之变,逐渐掌握了大权,其后统一日本,在为关白(意为:摄政)。在统一日本的数百次战斗中,屡屡化险为夷,皆因有一战无不胜的影子武士贴身保护。每到攻坚或危急之时,这影子武士即现身迎战,真是所向无敌,睥睨天下,此后丰臣秀吉成为关白,功成名就,这影子武士才逐渐为世人知晓。此人名叫中川珠润,师从日本剑圣、新阴流开派宗师上泉信纲。上泉信纲是室町幕府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