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爱的女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知道有这回事呢?
“萧姑娘,应天城里处处都是官府的暗线,你好自为之吧,我在朝廷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估计明天朝廷就会公布这女子的通缉画像了,不过要是真出了事你记得来顾园找我,这是一块令牌,你收好,顾园的人见到这个令牌定会安排你见我的。”说完这话,李木从腰间取下他随身挂带的一块白色玉牌递了过来。
我心跳个不停,真没想到啊自己一心想隐瞒的事情却被他知道的一干二净,不过从李木口中听得出李木是帮着我的,但如他所说这应天皇城脚下,耳目繁杂,这李美女王志还有刘一凡都是朝廷重犯,难不保那天被人发现可就晚了。
“萧姑娘?想什么啊,把这个收下吧。”李木轻声说道。
“哦,李大哥,李姐姐是我的救命恩人,她的事我一定会管的。”我支吾地说道,没有拿李木手中那块玉牌。
“把这牌子收下吧,你的事我也会管的,你不收的话可就伤我的心了。”李木微微笑道,对我口中说的李美女全然不关心。
我迟疑了一下,伸手接过那块漂亮的腰牌,洁白的白玉一面上刻着一些飞腾的远古兽图,另一面却是一个古繁体隶书字,我却不大认识这字。
“好吧,我先走了,有事记得来顾园找我,三天后前辈到应天我定会尽力说服前来的,你尽可放心。”
“恩,”我眼眶一热,差点掉出眼泪来,我连忙用手拭了拭眼角。
李木伸手轻轻拍拍我肩,笑了笑转身走了过去。
我放好那块玉佩跟着走了过去,远处的江雯晴眼光扫了我几下,表情冷冰冰的,随后跟着李木一起进了那豪华的马车里,马车上车夫大声一吆喝,赶着马车走远了。
“王志,我们回去吧。”我轻声喊着王志金了萧云阁,王志关好了大门。
“小姐,玉婷小姐醒了,让我找你们过去呢。”一进屋小红就冲了过来对我们说到。
李美女醒来啊,心里一阵欢喜,急忙朝李美女房间跑了过去。
进屋径直朝床边走了过去。
“李姐姐。”我轻声喊道。
李美女见是我,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
我在床边坐了下来。
“李姐姐,都怪我,我…”
“不要说了,我知道你是好心,不怪你的,我能从大牢里出来完全靠你,若不是你的话恐怕我早已死在那大牢里了。”李美女打断我说话,笑着说道。
“不过姐姐你放心我已经找到能医治你的人了,三天后就可以先理顺姐姐体内的经脉。”我说道。
“恩,辛苦妹妹你了。”李美女轻声说着。
我满肚子的后悔,不过还好事情没有到绝望的地步,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会全力争取的。
王志从门外走了进来,默默地坐在屋里里,样子看上去非常的憔悴,这几天王志一直守候在李美女床边,很少休息。
“王志,看你那黑黑的眼圈,去休息会吧,我没事了。”李美女对王志说道。
“师姐,我不累,我挺得住的。呵呵”王志爽朗笑着说道。
“对了,萧妹妹,你应该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了吧?”李美女突然朝我问道。
“恩。”我点了点头。
“你后悔认识我吗?”李美女一脸正经地问道。
“我不后悔。”我坚定地说着。
“不错,我的确是张士诚的女儿。”李美女淡淡地说道。

第四十二章

“三十年前,家父正是被朱元璋杀害了的…”李美女陷入了回忆中。
“我父亲出生在泰州,从小家庭就很贫苦,到父亲十岁的时候便去了官府的盐场白驹场帮着运官盐,但那时候的元朝官场**不堪,对百姓苛捐杂税非常大,父亲和几个叔父运盐微薄的收入还要被朝廷征收巨额税收,到后来实在没办法了,父亲便和同几个朋友一起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他们在给官府运盐的同时,随身夹带一部分食盐,卖给当地的富户。”
“为了稽查私盐贩子,元朝廷在各处盐场都设置了盐警。白驹场当地有一个盐警名叫邱义,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这个邱义不但常常克扣白驹场盐民的劳动所得,而且盐民们每月还要向他上贡,一有疏漏,就对盐民非打即骂。家父和盐民们慑于他的淫威,只能暗气暗憋…王志,给我倒杯水来。”说了一连串话后,李美女显得很是吃力。
王志连忙倒了杯水递了过来,李美女接过后喝下几口。
“李姐姐,不要说了等你好点了再说给我听吧。”看着李美女的样子,我真是不忍心让她继续说下去,虽然我心里很想了解这李美女的真实身份。
“不,今天我一定要给你们说,你是我的好妹妹,王志也是我的好师弟,我的事一定不会有一丝隐瞒,要不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说完李美女又继续讲了起来。
“到了元朝末年,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元朝的**统治,各地反抗元朝暴政的武装起义如雨后春笋。至正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在台州发动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率红巾军起义;濠州的郭子兴、孙德崖随后响应。各地农民义军反对元朝统治的斗争节节胜利,这使得父亲备受鼓舞。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正月,父亲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家父把起义的地点选在了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一天夜里,父亲和那十七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父亲等人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草堰场附近的盐民,他们纷纷响应父亲的的号召,投身到反元的起义大军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父亲领导的盐民起义军就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成为当时元末反元起义军中的主力军之一。”
“随后父亲的声势不断壮大,攻城陷地,三个月后攻陷了淮东重镇泰州城,至正十三年五月义军先后攻占了兴化和高邮两座城池,至正十四年正月,父亲在高邮建立临时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祐”,家父自称“诚王”。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钦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征讨父亲,当时情形十分危急,高邮城被元军团团围住,好几次元军都差点攻破了城池,就在起义军生死存亡之际,形势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元军的后院“起火”了。至正十五年初,脱脱的朝中政敌哈麻唆使监察御史弹劾脱脱,两军对垒最忌讳阵前换帅,得知元军换去脱脱后,父亲元军不战而溃,立刻率领城中仅剩的几千名盐民义军杀出城来,大败元军。”
李美女接着喝完了手中杯子里的水,王志跟着又去倒了一杯。
“高邮大捷之后,父亲名声大振,至正十五年冬天,父亲派自己的三弟张士德也就是我的三叔率军渡江南下,到次年三月为止,先后攻占了福山港、常熟、嘉定等地。至正十六年三月,父亲率领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接着,父亲定都隆平府,父亲下令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至正二十二年、二十五年,父亲在江浙地区先后两次举行乡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读书人入仕;设立礼贤馆,广徕四方文士,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家父帐下任职,为其出谋划策,大周政权形式一片大好。”
呀,施耐庵、罗贯中这两人的名字我很熟悉的啊,可万没想到这两个文学大家还在张士诚帐下呆过哦,这历史中的秘密还真是不少啊,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在父亲占据江浙的同时,农民起义军中的另一支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他,就是朱元璋。”
“至正十六年六月,朱元璋派使者通好家父,但父亲不想同那要饭的朱元璋同和,派兵攻打朱元璋占领的镇江,可没想到三叔张士德战败还被朱元璋抓了过去,一时间父亲阵营里散发不少谣言,一些元朝旧臣和投降义军的地主主张父亲投降元朝,至正十七年七月父亲为借助元朝力量攻打朱元璋,向元朝议和,随后合同元朝军队攻打朱元璋,随后几年父亲南征北战,外人都认为父亲投靠了朝廷是元朝的走狗,但父亲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一统元朝,为百姓蒙福。”
“至正二十三年,父亲脱离元朝政府,自立为“吴王”,分封百官。但这个时候父亲的政权百官里有大量元朝旧臣和投降义军的地主,这些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只会享受荣华富贵,背着父亲大肆征收高额税收,并且还同化了不少当初和父亲一起起义的贫穷百姓,这让父亲无法了解当时大周的真实情况,导致了许多百姓对父亲政权的怨言。”
“至正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领20万精兵向父亲发动总攻,由于父亲军队将领平日里习惯了歌舞升平的生活,这朱元璋大军一到都乱了方寸,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徐达就攻占了湖州、杭州、绍兴。朱元璋的军队陆续抵达平江城外,对父亲形成了合围之势。”
这徐达和常遇春我以前也知道历史上真有此人哦,明朝开国的两大超级猛将啊,也难怪这李美女父亲的军队打不过这两人,我就没听说这张士诚军队里有什么厉害的猛将哈。
“围平江后,朱元璋听取了谋士的意见,采用锁城法,分兵驻守各门,城四周筑长围困。历时十个月,平江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但父亲和属下军民一心,全力死守。由于围城日久,城中最后已是弹尽粮绝,父亲不忍人民受罪,就召集城中百姓说自己愿意主动投降朱元璋免去对城中百姓的屠杀,但百姓和军士都不同意,期间朱元璋也多次派人游说父亲只要父亲投降便封父亲为王,父亲坚决拒绝。”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
“城破那天,父亲非常绝望,带了一队家将回到宫中,亲手杀了宫中所有的亲属,当杀到最后一个也就是我的母亲的时候,当时母后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父亲的宝剑架在母亲的脖子上,母亲没有一丝害怕,双眼紧闭流着眼泪,父亲大声叹了几口气,正要挥剑的时候,身边的一个家将一把抱住了父亲。”
“那家将叫崔耿,也就是成叔的父亲,崔耿劝父亲为自己留下一个血脉,说母亲原本就是父亲私下结识的民间女子,当时外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母亲的存在,现在母亲即将临盆,让父亲放过母亲,并且让自己的儿子崔见成带着母亲偷偷跑出宫外,最后父亲心软了,答应了崔耿的请求,并交给了崔见成一个四方小盒子,叮嘱崔见成等我出生懂事后才把这盒子交到我手上。”
“当时成叔才年满十八岁,跟随崔耿一直在宫里,外人也很难认出他来,成叔自幼好习武,深得崔耿的喜欢,从小请了不少高手对成叔加以教导,所以当时的成叔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一身武功也很了得,父亲当时把盒子和母亲托付给成叔后把自己关进了一间屋子,母亲当时也不想和父亲分开,但父亲要逃走的话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朱元璋的大军已经涌进了平江,成叔只得尽快拉着母亲逃出了宫门,混进了一群老百姓里面,最终逃出了平江。”
李美女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屋子里非常安静,我和王志已经进入了李美女描述的当年战争混乱的场景里去了,这些事情要是李美女不讲出来恐怕这天下没几人知道。
“父亲等母亲离开后独自一人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