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同意从汉诺威抽调一万人前往美因河战场,虽然这个兵力距离普鲁士提出的两万人缩水了近一半,但是考虑到汉诺威不远处的奥属尼德兰还有一万余奥军。因此普鲁士也接受了这个提议。
这一万英军的指挥权出人意料的落到了恩斯特的头上。
之所以会由恩斯特担任一万英军的指挥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恩斯特得知利奥波德二世居然任命卡尔为指挥官率领一万余奥军前往美因河,得知这个消息恩斯特再也淡定不了了。
虽然恩斯特和卡尔之间的矛盾最后得到了平息。但是在两人的心中都将彼此恨到了骨子里,而恩斯特认为既然卡尔能上战场,那么作为英王的弟子,恩斯特同样能够率领军队征战沙场。
当然对于恩斯特的任命,在汉诺威以及英国议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没有人认为由恩斯特率领军队作战能够取得胜利。但是英王乔治三世却直接下令恩斯特为一万汉诺威军队的统帅。
虽然勃兰登堡的事件让恩斯特赢得了举国骂名,但是在回到汉诺威之后。恩斯特的改变却是被他身边的内侍原原本本的传进了乔治三世的耳中。回到汉诺威之后的恩斯特一改之前的纨绔形象,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有极大的转变。
对于这种转变,乔治三世是乐观其成的。在乔治三世早年的王孙生活让乔治三世知道。在突逢大变之后,人的性格往往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的。
所以乔治三世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当然毕竟恩斯特的年纪还轻,所以乔治三世任命汉诺威老将瓦尔多为大军的副帅。辅助恩斯特征战美因河。
当然英国人的出兵并不是毫无条件的。英国人出兵的条件便是普鲁士人帮助英国人势力进入莱茵河流域。
在巴姆贝格地区驻扎了一个多月,第三、第十七、第十八师团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三个师团的总兵力达到了两万四千人人,而在巴姆贝格被打残的第十八师团的兵力也补充到了五千人。
而与此同时,在达菲利亚的率领下,普鲁士军队对慕尼黑发动了好几次进攻,但是巴伐利亚毕竟也是帝国境内的大诸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因此在大量征召慕尼黑城内的青壮参与守城之后,普军攻克慕尼黑的成功率也越来越小。
最后。当达菲利亚得知巴伐利亚进攻美因河的军队已经返回巴伐利亚的时候,达菲利亚和第二师团的弗朗克一商议,最终决定从慕尼黑城下撤军。
当然撤军并不是说普军要灰溜溜的离开巴伐利亚,经过达菲利亚和弗朗克的商议,两人决定会合两个师团两万多人的兵力进攻刚刚返回巴伐利亚的巴伐利亚远征军。
原本维克多率领的近八千巴伐利亚军队能够在半个月前进入巴伐利亚境内的,但是在维克多率领军队急匆匆的向巴伐利亚境内撤退的时候,一队奥地利骑兵从后面追了上来。
这些骑兵给维克多带来了伊恩率领奥军也从巴姆贝格地区撤军的消息,同时这队骑兵还告诉维克多,伊恩请求维克多看在两人曾经共事一段时间的份上能够率领巴伐利亚军队等等后面的伊恩所部。
虽然沙恩霍斯特并没有在巴姆贝格歼灭伊恩率领的奥地利军队,但是伊恩所部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而从巴姆贝格到巴伐利亚境内足有数百英里,一路上伊恩并不敢断定受到了损失的普军不会急红眼的追击他。
因此在伊恩率领麾下撤退之后,便派出了一队骑兵日夜不停的去追巴伐利亚军队,而在巴伐利亚边境上,这队骑兵终于追上了维克多率领的巴伐利亚军队。
而也就在此时,维克多也收到了慕尼黑暂时无忧的消息,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着面露哀求的奥地利骑兵以及顾念到毕竟是因为自己率领巴伐利亚军队招呼都不打便撤退,从而导致了巴姆贝格的不败而败,因此于心不忍的维克多最终还是停下了脚步等待伊恩所部。
而在之后,急匆匆的伊恩所部在巴伐利亚边境再次会合了维克多的军队。
会合之后,伊恩并没有因为维克多的擅自撤退而怪罪他,甚至伊恩对维克多能够等待自己而万分感激,伊恩的这番表态让维克多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两军会合之后,兵力达到了一万四千人。
当得知慕尼黑被围的消息。伊恩非常仗义的表示愿意率领麾下的军队帮助维克多解慕尼黑之围。
在之后,休整了两天之后,一万四千军队便开始向慕尼黑进军。
当军队行进到英格尔施塔特的时候。前方出现了普鲁士的军队,这支普鲁士军队正是普鲁士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
看到拦在前方的普鲁士军队,维克多心中大惊。要知道自巴伐利亚军队从巴姆贝格撤军之后,军队便再没有得到任何的补给,消耗的都是巴伐利亚军队自身所携带的物资。
而与巴伐利亚军队相比,伊恩所部更是不堪,奥地利的物资只够伊恩麾下的军队吃上半个月。而武器弹药更是紧缺,或许一次中型战役都不足以应付。其实伊恩之所以在见到维克多之后姿态放得那样低,也和奥军物资的缺乏有关。要是没有巴伐利亚人的支持,光凭伊恩所部的物资根本回不了奥地利。
进入了巴伐利亚之后,这种情况稍微好转了些许,但是好转的只是士兵们的粮草问题。而关于军队中最为重要的武器弹药却是一丁点都没有得到补充。
就在伊恩和维克多还没有想好如何对付普鲁士军队的时候。早有准备的达菲利亚便下令普军向奥巴联军发起了进攻。一万多普军步兵排成整齐的阵型向联军冲来,丢失了大部分重武器的联军只要硬着头皮冲向了普军。
要知道现在可是在野外,即便维克多和伊恩想要固守,但是在没有任何掩体的情况下固步自守只是找死,别忘了普军的队伍中可是有着数千的骑兵,而此刻的奥巴联军当中,骑兵部队只有一千有余。
“此战关乎生死,胜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以安全的回家!要是败了。那么我们全部都要葬身在这里,奥地利的士兵们。击溃你们面前的敌人,我们要回家!”
一个回家的呼喊让伊恩所部的奥地利士兵们为之所动,想到家乡中翘首以待的亲人们,在伊恩的带领下,所有的奥地利人都发出了疯狂的呐喊声。
而在奥地利人的影响下,巴伐利亚的士兵们也受到了影响,红着眼睛的巴伐利亚士兵也鼓起了心中的勇气奋然的加入战场之中。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兵力多寡已经不再是影响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而火炮在成败中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没等奥军和普军展开接触,普军的火炮开始向联军士兵的头顶上倾泻起炮弹来,而随着普军火炮的集结开火,联军的队列如同被割麦草一般倒下了一片,但是被激起血勇来的联军士兵已经不再关心身边战友的伤亡,一个士兵倒下了,另一个士兵便迅速的填补了前一位的空白。
而在普军火炮发射了几轮之后,联军和普军终于交上了手,等到联军将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前线和普军争锋的时候。普军的骑兵们出动了,近五千骑兵如同一柄利刃狠狠的挥向了联军的咽喉,也就是维克多和伊恩帅旗的所在位置。
面对五千汹涌而来的普军骑兵,维克多和伊恩不得不派出了联军最后的机动力量也就是那一千多的骑兵。
但是普军骑兵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击败联军的骑兵部队,而是联军的指挥中心,因此五千骑兵除了分出了一个骑兵团应对联军骑兵的冲锋之外,其他的骑兵则继续加速冲向了维克多和伊恩的所在位置。
联军的失败来的如此突然,当联军中抠的军旗轰然倒塌的时候,所有联军士兵心中的勇气突然如潮水般消退的精光,联军开始了溃败。
达菲利亚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在达菲利亚的命令下,普军士兵没有因为敌军溃逃而变得心慈手软,联军被全歼成为了必然。
这场战斗来的快,去的同样也快。
而这场战斗的影响力却没有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减退,当几天之后伊坦思从一个溃兵的口中得知联军被全歼的消息,伊坦思整个人如同失了魂魄一般。
之前普军从慕尼黑城下撤军的时候,很多人便明白普军的撤退肯定是去对付巴伐利亚回援的远征军的。而也有一些大臣向伊坦思进言,应该率领城内的军队出城拖住普军,不让普军集结全军对付回援的军队。
但是经过一番考虑。伊坦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慕尼黑城内的情况,伊坦思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损耗,城内的巴伐利亚正规军已经不足八千人,而临时征召的青壮却有近两万人。
而反观普军,虽然对慕尼黑的战斗同样让普鲁士军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普军的元气尚存。另外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的满编兵力可都是一万三千人,在慕尼黑城下损失的四千余人并没有伤害到两个师团的元气。
出城的军队少了便是给普鲁士人送菜,而多了。万一普鲁士大军杀了一个回马枪,到时候靠着临时征召起来的青壮组成的军队,跑都跑不掉。
但是现在,伊坦思后悔了。他深深的后悔了。
或许根本不需要军队出城和普军战斗。或许只要让一些小部队出城转悠一下也能拖住普鲁士人一部分的兵力,或许。。。。。。。。。战争中有太多的或许,但是谁都不是战争之神,谁都不知道战争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
击败了援军之后,达菲利亚率领军队一路缓缓的向美因河地区赶去,这段时间对慕尼黑的战斗让他知道慕尼黑并没有如同他想象的那样容易被攻克,而与其在慕尼黑城下继续和巴伐利亚人拼消耗,还不如率领军队前往美因河地区。毕竟那里的的局势并不乐观。
。。。。。。。。。。。。。。。。。。。。。。。。。。。。。。。。
在法兰克福,因为第二次帝**的失败。席洁尔已经是彻底了心力交瘁了。
为了对抗普鲁士人,席洁尔不仅费尽心力组织了两次帝**,同时他还向瑞士雇佣了大量的雇佣兵,向奥地利和黑森都要求了援军。
但是眼下,虽然普鲁士军队受到了重创,但是普鲁士人毕竟是胜利了。
即便普鲁士只剩下一万人,但是对于已经将兵力抽调了大半的法兰克福来说,这一万普鲁士军队却是非常致命的。
不过可能席洁尔没有想到,正因为两次帝**的战败以及黑森军队、奥地利军队的陆续战败,让普鲁士军威大盛的同时,也让各地的诸侯对普鲁士人更多了一丝忌惮。
五千黑森军队的战败让黑森公爵大怒,特别是普鲁士人居然全歼了黑森军队让黑森公爵苏尼戈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侮辱。
当然苏尼戈可能没有想到,是他自己先不顾忌普鲁士乃是他外甥的国家从而与之为敌的。
总之,之后的苏尼戈在黑森宣布,他将亲自率领一万三千黑森军队前往法兰克福,帮助不愿被普鲁士欺压的诸侯们对抗普鲁士军队。
而除了黑森之外,担忧切身利益的西美因河地区诸侯们再次慷慨解囊,很快一支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的帝**再次在法兰克福组建而成。
这支军队可以说是整条美因河流域周边所有诸侯们的全部家当的,特别是美因茨和法兰克福更是押上了全部身家,除此之外,黑森公国也是将大半的身家押在了上面。
因为普鲁士的参战,因此在原本历史上前往北美的黑森雇佣军便没有成行,这样一来便为黑森及周边的德意志诸侯们保留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