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美女姐妹花-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世青答应着,转身去沏茶了。

梁浩苦笑道:“朱会长,你昨天晚上是狠狠地将了我一军啊,整的我一点儿精神准备都没有。”

朱重阳笑道:“还准备什么?现在,关于咱们中医商会的所有资料都在这儿了,你等会看看,咱们上午就做股份变更手续。这回,把中医商会交给你,我也算是卸下了担子,可以轻松自在了。”

梁浩连忙道:“朱会长,我才能有限,当中医商会的副会长,都感到力不从心了。这要是再当会长,肯定不行。你还是收回成命吧。”

“这哪能行呢?我连话都说出去了。”

“那你呢,你打算做什么?”

“我本来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职务的变更跟咱们昨天在帝豪大厦客房中商量的一样。我挂衔是商会的名誉会长,负责商会的生意运作。其他的事情就都交给你了,在股权上,都变更给你了,我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就行。”

一惊,梁浩坚决道:“这哪能哪行呢?朱会长,省中医商会是您这辈子的心血,这样做可不行。你看,要不这样吧,你是商会的主席,我是商会的会长,其余别的什么都不用变更了,我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就行。我的事情太多了,不一定会经常在中医商会中,实际上,还是靠你来运作。你要是不答应,我立即扭头就走,这个会长是说什么都不当了。”

朱重阳大笑道:“行,行,那我就不跟你斤斤计较了,你每个月的固定工资是十万,奖金、季度奖等等什么相关福利待遇、奖金等等另算。这样总行了吧?”

梁浩开玩笑道:“十万块?那也太多了,不过,我不嫌钱多。”

几个人哈哈大笑着,彼此间更是亲热了许多。

省中医商会,现在要走的路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振兴中医事业。这让梁浩突然想起了在大湾村中,那个小女孩儿对自己说的话,让他触动颇深。她说,她长大了也要学医,给人看病,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条件。既然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先从省城的一所大学开始,开设一门中医课程。然后再尽量普及下去,让中医课程能像是语文、数学、英语那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娃娃抓起。

那样,国家的中医事业,肯定会迈出坚实的一步,走向更大的辉煌。

梁浩和朱重阳、朱世青在办公室中,越聊越是投机,叶子萱笑道:“朱主席、浩哥,你们为什么不召开会议,让那些中医专家们一起来参加,商谈这件事情呢?”

朱重阳一拍大腿,大笑道:“看把我给忙的,世青,你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让我们商会内所有没有当班的大夫都要参加。同时,再通知食堂给准备丰盛的酒席,我们要给梁会长接风。”

对于商会的人事变动,早就已经在商会内传开了。很快,这些中医大夫们就都赶到了五楼的会议室,差不多有五十多人,这倒是梁浩始料未及的。难道说,他们每个人都有职务在身?当梁浩和朱重阳等人走进来,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朱重阳将人事变动的事情跟梁浩说了一下,然后大声道:“现在,我们就中医事业的发展,开一个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说什么都行。只要是对中医的发展有用的,我们都会采纳。”

这下,众人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么多年来,中医一直受着西医的压迫,让他们的心内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这回,终于是有些宣泄的地方,每个人的脸上神情都特别的激昂。

一边,有人在做着笔录,朱重阳感到头大,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是抓不到点上。他摆摆手,将目光落到了梁浩的身上,大声道:“现在,我们有请梁会长给我们讲话,谈一谈对于中医的发展。”

在场的这么多中医大夫,几乎是都知道梁浩在帝豪大厦的英勇事迹。

年轻人是把他当做偶像一样看待,那些老中医们是把他当成中医界的希望,所以,当听说梁浩要来到省中医商会当会长,他们是一百个愿意,现场的气氛立即安静了下来,倾听着梁浩会说些什么。

对于中医的发展,梁浩想过很多,他的眼睛环视着在场的众人,神情也颇有些激动,沉声道:“我总结了一下,有五点。第一,是走群众基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如果海辞水,则无以为海,如果山辞土,则无以为山。脱离了群众基础来论讨中医的发展,都将流于形式,成为空话。你们说,中医的主战场在哪里呢?在基层、在社区、在诊所、在药房、在农村……这才是中医的主战场!”

“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留在大医院上班,头几年基本上没有独立门诊的机会,如何提高医术?与其慢慢地将激情磨灭,还不如到基层好好的将激情燃烧,谁说基层没有出路,能在基层干上三五年,造福一方百姓,锤炼一身功夫,到时你想离开还会舍不得。到基层不丢人,看不好病,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弄留了才丢人。中医的根在基层,在民间,有中草药生长的地方……”

“哗哗~~~”掌声雷动,每个人的眼神中都迸射着希望和兴奋。

第422章:中医的“道”(1)

彭春、韩柏是荣城的,谢晨是省城的,他也悄悄地走进了会议室,站到了最后边,恰好听到梁浩说的最后一句,内心很是震撼。

梁浩又道:“第二,就是普及医学文化教育。这个,我跟朱主席、朱少会长之前谈过,在学校中,面对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中医学生,都能够建议正确的中医思维,能够成为未来中医的栋梁之材,可以独立撑起中医的大梁。再就是,面对那些普通大众,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普通人都能够理解中医。”

“第三,加强药品的管理,真正的野生药材,好药材,越来越少了,有的机会就没有了。这些话大家可能不相信,不信你们去看看手中所有的柴胡,有几个是野生柴胡,几乎是没有。红参、苦杏仁有多少是用提取过的药渣泡制而成?你们再看看手中的麝香,有多少是正品?通草有多少掺了加重粉?肉苁蓉有多少掺了松花?制首乌有几家不是用红薯做的?还有龙骨、龙齿、射干、百合……要想治病,就必须要有真家伙。”

梁浩越说越是激动,这些,是他这么多年来的沉积,从来没有对外说过。今天,就像是井喷一样,再也抑制不住了,一股脑儿的都发泄了出来。现在的气氛跟刚才又不太一样,静,静得都快要让人窒息了。

有一些中医老专家们的眼角已经湿润,那些青年大夫们则是热血沸腾。没有小家,哪有大家。现在,梁浩是打算好了,就从省中医商会做起,从广南省做起,一步一步让中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叶子萱递上来了水杯,梁浩喝了两口水,突然问道:“在这儿,我想问一下,什么是中医思维,举例说明也行。”

一个年青大夫道:“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又一个老大夫道:“让阴阳平衡,调整身体阴阳平衡。应四时之气,阴阳交互,五行循环,以物取像,一言难尽,意交神会。”

梁浩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毫不客气的大声道:“我认为,中医思维模式的核心就是:天人相应、取类比象。”

这八个字,是梁斗一生医学的精华所在,倾囊传授给了梁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重阳、朱世青、谢晨等人在内,都不明白梁浩说的是什么意思。

朱世青问道:“小姨……呃,梁会长,天人相应、取类比象是什么意思呀?”

梁浩正色道:“现在,有一些中医大夫看见检查血糖高,就诊断为‘消渴’,患者有口渴的表现,立即想到上消,分型为阴虚燥热,所以条件反射。‘血糖升高’加‘口渴’就是阴虚燥热,滋阴清热的代表方就出来了,可真的用到了病人身上,怎么就没有效了呢?

“还有一些患者,痰中发现有结核杆菌,诊断为肺结核,肺结核就对应了中医的肺痨,肺痨立即想到肺阴虚,最后将‘痰中有结核杆菌’与‘肺阴虚’划为等号,于是接着对应的代表方剂就出来了,是不是一样没有效果?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中药,最终是将中药西化了,可悲的是想西化又不能彻底西化,因为套用了中医的理论,而不是采用纯西医的理论,最终不中不西,自己也找不到北了。”

这只是简单的两个例子,却让在场的中医大夫们都是一阵心虚和汗颜。有的大夫是真的就这样给患者看过病,有的大夫是不像梁浩说的那样,可也相差个**不离十。明明是按照中医的正常思维来给患者看病,怎么就不行呢?这个事情,他们一直心存迷惑了,却又不好意思找人来问问,那样不就显示出自己的医术不行了嘛。

这回,被梁浩这么一说,他们的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发烧,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梁浩又道:“所谓的中医思维,就是看见鸽子性喜升腾,想到人体阳气的升腾,再看到气血不足,头昏乏力,阳气升发无力的病人,就可以借用鸽子来治疗,而不是想到鸽子含有什么样的蛋白质、氨基酸,建议所有身体虚弱的人来吃,结果肝阳偏亢的人吃了就出问题。”

谢晨突然大声道:“我明白了,看到鸡血藤疏松多孔,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它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就明白了为什么重用黄芪时出现腹胀,配上鸡血藤之后腹胀就消失……”

梁浩微笑道:“谢大夫说的很对,就是这道理。”

谢晨很激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梁浩的天人相应、取类比象,让他的医术至少是提升了许多。

梁浩笑道:“当这种细微习惯养成后,你的思维就不会局限于六经辩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阴阳五行等等上面了,对药物的理解也不会局限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这些字眼儿上面。渐渐地,你就会明白同样是活血化瘀,三七花与三七有什么不同,丹参与红景天有什么不同,三棱与莪术功效有什么不同,菖蒲为什么能开心窍?通草为什么能通乳汁……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很简单,你的心也就慢慢的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中医的‘道’!”

中医的“道”,在场的人都是一愣,然后都陷入了沉思中。

与其说,梁浩是在给他们阐述中医怎么发展,倒不如说他是在给他们讲述中医的理论知识。这些,是在任何的一本医学典籍上都找不到的,因为这是梁斗一生医学的精华所在,悟到了,这辈子都受益无穷。悟不到,也会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中医的全新世界。

本来就很静的现场,更是沉静了,紧接着,就传来了一阵阵的沙沙声,他们要将梁浩刚才讲解的,通过自身的理解都记录下来。趁着脑海中还有着的瞬间记忆,万一忘却了,这辈子都会追悔莫及。

梁浩坐在椅子上,泰然自若,在这些老中医、年轻中医大夫们的眼中,形象无比的高大。也不知道是谁,突然间叫了一声好,然后再次爆发起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时候,朱世青问道:“梁会长,刚才你说是有五点,那第五点又是什么?”

梁浩微笑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说的就是弘扬道家文化。”

“大山里的树木,不用去修枝剪叶,没几年都成了参天大树,很多都成了栋梁之才。在城市里,经常看到园林工人给公园里的树修枝剪叶,每逢过节,还将树加工成特定的造型,是给树庆贺呢,还是给人庆贺呢?几年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