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英道:“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报纸是企业。也要生存,总得找些大家喜欢的话题。”
小佳道:“我觉得应该是媒体引领着潮流。这才是大报风范。”
段英道:“你说的是往事,如今多元化社会,报纸被网络逼到墙角,很多事也是没有办法。”
聊了一会媒体,两个女人随即转回到全天下女人都喜欢的八卦话题。
段英道:“我们总算熬过了人生中最难过的日子,现在想起大学刚毕业时的生活,心里就一阵阵发紧。”
最让小佳牵肠挂肚的也是当年两地分居的艰难时光,道:“以前经历时总觉得艰难,现在回想起还很怀念。”
段英道:“你是运气好,初恋情人就遇到了侯卫东。我的命不如你,接连遇到两个人都是内心怯懦的人,所以我憎恨软骨头。每次回想起与刘坤谈恋爱时度日如年的感受,就下定决心如果昨日重现,我宁肯辞职也不作当年的选择。”
她随即又道:“话分两面说,我能够进入媒体,从《沙州日报》一直来到《岭西日报》,能有现在的美好家庭,也全靠了当年刘坤的爸爸,刘家人唯一让我报有感激之情的就是他。说实话,他们家全毁在刘坤妈妈身上,这个女人不仅是自私自利,更关键是愚蠢,才将儿子毁掉了。刘莉早年跟着爸爸,这才没有被毁掉。可见,一个女人在家庭的重要地位。有一个好女人,家庭就兴旺,没有一个好女人,家庭就要被毁掉。”
后面一段话将小佳的隐忧引了出来,小佳道:“我赞同你说的话。当前我最担心的事情是我的小囝囝。我和卫东平时都忙,不可能将她带到身边,只能放在沙州。如果奶奶不生病,放在奶奶家里我还稍微放心一点,我婆婆是小学老师,为人也好,由她来教没有什么大问题。现在奶奶生了病,只能放在我家里,我爸妈的文化不高,在工厂干了一辈子,让他们教育小囝囝实在不放心。”
段英对刘光芬印象也很好,道:“伯母的病情怎么样了?”
小佳道:“她是肺癌,目前控制得还不错,但是这种病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发作。卫东这两年过得也不痛快,一个半师半友的领导去了,一个是感情最深的老妈得了病。而且,越往高层走,他走得越难。”
段英知道侯卫东当前面临的困境,安慰道:“侯卫东走到今天全靠了自己,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相信能突破当前的局面。从另一角度来说。他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当初我们沙州学院毕业的一个年级,没有一人能做到他这个地步。”
小佳思路又回到原点:“小囝囝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我每次回家,她招呼一声就自顾自看电视,不与我交流。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可是现状就是如此,要么就是我辞职回沙州,甚至是调到茂东。我的事业刚刚起步,为了孩子就完全放弃事业。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段英道:“相较于还在为前途命运挣扎的年轻人来说,你这是成功人的烦恼。所以不必过于在意。”
聊了一会小孩子教育问题,小佳有些八卦地问道:“刘坤现在怎么样?”
段英道:“自从离开沙州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和他有过接触。听说黄子堤外逃以后,就不要工作了。自己做生意。”
小佳道:“看来你还不如我了解得多。刘莉后来嫁给了季海洋。季海洋是很优秀一个人,一直担任沙州市财政局长,刘坤离职后是利用这个关系,在沙州做建筑生意。目前生意还做得不错,但是一直没有结婚,日子过得有些,有些糜烂。”
段英叹息道:“刘坤这人一点不像刘叔,将他妈妈的缺点完全继承下去。”
此时,沙州西郊别墅里。刘坤正专心致志地看着电脑,不时发出“呵、呵”的大笑声,他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耳朵。道:“不是有那个傻儿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在《岭西论坛》上有一个写茂东群体性事件的帖子,里面有茂东市政府人群聚集、烧警车以及警察抓人的大量相片。刘坤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曾经数次到过茂东,知道这里面水很深,便退出了茂东建筑市场。此时看到拆迁果然出了问题,顿时如绿头苍蝇见到了新鲜的屎。立刻就扑了上去。
将所有的帖子都看完之后,刘坤如三伏天喝了冰水、腊月天有了火坑一般舒服。哈哈大笑:“侯卫东,你也有今天。靠山周昌全死了,茂东又乱得一团糟,你也就是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了。”
遗憾的是在整个论坛里,被骂得最多的领导干部是副市长姬程,几乎没有人将注意力吸引到侯卫东身上。
“坤哥,你做什么?”一个只有十八九岁的身材高挑的女子走过来,将身体靠在刘坤身上。
刘坤嫌女孩身体重,肩膀朝下躲了躲,道:“等会,我要上网。”
女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趴在刘坤背上,用还算丰满的部位在其背上使劲地蹭,撒娇道:“不要上网,再陪我睡一会。”她说话时,用嘴巴去碰刘坤的耳朵。
刘坤昨夜与新认识的模特疯狂了一夜,身体里的里比多暂时消解掉了,此时并不想与小美女腻在一起,道:“一边去,我有事。”
小模特见“刘总”一脸正经的样子,便乖巧地端来茶水,陪在刘坤身边。
“我认为茂东苗凤高之死的罪魁祸首是侯卫东,姬程不过是副指挥长,所有事情表面上是姬程出面,实际上所有决策都出自于侯卫东之手。大家伙集中追究姬程的责任,而放掉了真正的罪人——侯卫东。”
这是刘坤即兴创作的第一条帖子。
这了第一条帖子,与侯卫东相识的种种事情如泉水一样涌进了脑海里,他又噼啪地敲响了键盘,“侯卫东在沙州益杨县青林镇工作的时候,为了赚钱,开了血泪矿山,在他的矿上先后有上百条冤魂,整日盘旋不散。”
他很欣赏自己的文笔,读了数遍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便在网络中四处寻找图片,终于找到了一个矿难图片,将血肉模糊的图片移到侯卫东开矿山的帖子里。
这两条帖子出现以后,立刻引起了论坛的注意,跟贴不断,骂声不绝,有人就发动人肉搜索。
“来,让哥亲一下。”刘坤心情好了起来,便招呼起小美女。
“哼,刚才不理人家,现在就怎么要人家了。”小美女假装生气,坐在沙发上不动身。
刘坤又随手点开了一个门户网站的论坛,想把这个帖子转到门户网站论坛去,谁知刚打开门户网站便看到“国际刑警组织加强打击跨国犯罪”的新闻。刘坤读了这条新闻就如被毒蛇咬了一般,全身僵硬起来。他如今生活过得很是潇洒,钞票、香车、美女、好酒一样不缺,唯一隐忧就是逃到国外的黄子堤,如果他被捉了回来,自己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小美女见到刘坤脸色变了,道:“小气鬼,开个玩笑。”
新闻里“黄子堤”三个字让刘坤心情变得极为灰暗,他如赌徒一样用力拉住小美女,就往地上扯。
第924章 清算(中)
晏春平将岭西论坛上面热帖调了出来,侯卫东扫了一眼,便斩钉截铁地道:“刘坤。”
晏春平是知道刘坤与侯卫东的个人恩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刘坤对侯卫东的怨气。对于侯卫东来说,刘坤只是一个故人,现在连对手都算不上,更谈不上恩怨。
“我去联系宣传部,让他们想办法处理掉。”晏春平建议道。
侯卫东道:“不必,这个帖子没有实际内容,热不了多久。论坛上热点多,几天时间就没有人注意了。”他又问道为:“段书记什么时候回来?”
晏春平道:“我刚打电话到委办去问过,明天下午的飞机到岭西机场。”
侯卫东道:“我知道了。”
经过几年时间磨练,晏春平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秘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却又寡言少语。侯卫东打定主意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让职级已经到达副处级的晏春平到下面的区县任职。
送走段穿林,又送走段英,这两个重要媒体的报道相当重要。对于茂东市级领导以及部分重点岗位的局行领导来说,他们明白市委段宜勇和市政府侯卫东两个主要领导的观点分歧:侯卫东的主张是先北后南,段宜勇的主张是先南后北。侯卫东提出过开发南城三原则,段宜勇提出过“打好南城开发攻坚战”的口号。
这一次拆迁事件,茂东多数干部都不将责任归于侯卫东。这也是岭西论最初直接将矛头指向姬程的原因。
但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是不清楚前因后果的,他们只是从事件的后果来推导前因。最容易出现的想法是“茂东市委作决策,由市政府来执行,执行出了差错,第一责任人当然就是市长”。
侯卫东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过,且本身当过多年领导。对政府整个运作方式以及领导们的思路都异常清楚,因此。他觉得有一个大屎盆子极有可能扣在自己身上。让段穿林和段英全面了解情况,只不过是给领导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信息,但是,也只是仅供参考而己。
第二天下午两点。段宜勇在机场给侯卫东打了电话,道:“侯市长,你赶紧到岭西,到交通宾馆与我会面。玉清书记要在下午五点钟见我们,听拆迁事件的汇报。”
从茂东到省城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可是到了省城是否堵车是一个未知数,为了确保能准时来到省委书记吴玉清办公室,侯卫东将下午的会议委托给了常务副市长褚良,开始构思自己的汇报材料。他全程参加了对苗凤高事件的处理。对情况相当熟悉,因此只是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三条汇报提纲。
与此同时,市政府办公厅接到市委办公厅的通知。也开始抓紧准备汇报材料。由于时间太紧,领导出发前肯定不能完稿,因此办公厅准备将汇报材料完成以后就发到晏春平邮箱,由晏春平在省里将材料打出来。
除了研究室准备汇报资料以外,晏春平也收集了不少与拆迁有关的资料。他迅速将最有用的部分挑出来,打印好。给侯卫东送了过去。
侯卫东看了一眼这些资料,没有翻动。安排道:“我们两点半出发。你抓紧时间把去年各项数据打一张表出来。”
晏春平有些不解,但是没有发问,赶紧去找以前制作的数据表。他平时准备工作做得挺细,将省政府考核的各项数据浓缩在一张表格里,因此,很快就将表格制作完成。
侯卫东作为市长,对这些数字原本就很熟悉,只是有的数据并不准确,还需要在车上巩固一下。
当吴玉清来到岭西省以后,侯卫东便让晏春平到市图书馆将新省委书记以前工作地的日报全部借了回来,这样就可以看到新书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习惯。从报纸中他发现新书记是一位作风严谨的作者型领导,而且对数字有所偏爱,总喜欢在调研时询问下级一些与数字有关的问题。因此,他必须要将所有数据记在心里。
所幸侯卫东一直倾向于实干,基层经验又非常丰富,对茂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极为熟悉,在车上临阵磨磨枪,应该就能应对新书记的询问。
在省委书记面前丢丑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侯卫东虽然十分熟悉茂东的各项数据,还是微微有点小紧张。上车以后,他拿着数据默背,终于在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