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收藏天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子,甜头在前面了,三人那有不动心的道理。

  “不过,你们三也给我老老实实的,别让我们失望!这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别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进了我耳朵里了!”司徒果然是有经验了,甜头给完了,这大棒也就来了!

  “正哥,你还不知道我们,放心吧!不过,您给个准啊,上下限是多少?还是五万?”万兴是这三人中的老大哥了,自然是先问了这问题了。

  在店里,这三人都有收东西的资格,这上限,就是他们现在的。

  “一人十五万!”司徒笑着很豪气的说道。

  董凡听了这话,果然豪气。司徒的大概,是他都没想到的,他想的最多也就十万了!看来,这次他是真的是下了这个决定了!

  “啊!”三个人无疑是被这话给惊喜住了。

  十五万啊,可不是小数字了!

  “怎么?觉得多了咯?那就十万嘛!”司徒见到三人不说话,居然开起玩笑来了。

  “没有!”

  “啊,没有,没有!”

  “要不,给二十万吧!”

  三人连忙回过神,第一时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PS:貌似是光棍节那啥的节日快乐

  正文第八十九章辽代盘口剔刻花长颈瓶

  从这里就能看出三个人性格的不同。万兴就说了没有,可以说办事利落。李文先是没有反应过来,然后连说两个没有,这表明做事,有点犹豫,但也很有分寸,同时也很有决心和目标!欧阳国兴呢,显然就是反应很快,性子活跃,做事比较容易急,但会考虑很多。

  董凡不知道这分析的对不对,但这是这三人给自己的感觉。

  “行了,散了吧!可要看好咯!”司徒让三人先走,但还是嘱咐道。

  司徒和虞玄店里的规矩是,要是申请了店里的钱,去买东西,那就要看好咯!不然,只是还是要承担一部分的,虽然不多,但总归是代表失败了。

  其实,这样的方式,有的店铺也弄。这样的方式,基本上拍卖行都是这样做的。有很多东西,就是鉴定师们自己去收的,然后送去拍卖的。

  董凡也觉得这方式不错,准备在自己店里也进行。要是燕伟来帮忙的话,那不是更好

  别凡说了要跟着董凡去见识的,早上来的可比以前都要早。这也才让他,第一次见到了陈欣。没办法,谁让两人作息时间不一样呢!

  “你是?”陈欣刚开门就见到门外正准备敲门的别凡。

  “我是董先生的徒弟。”第一次见到陈欣,还是个美女,虽然听董凡提起过多次,但初次见到,别凡还是显得很有礼貌的。男人嘛,在美女面前肯定是要表现的。

  “哦,你是别凡?”陈欣听董凡说起过这事,当下就恍然过来。

  “是啊,你出门?”别凡手回自己还做着敲门姿势的右手,笑着问道。

  “嗯,你轻点,他门没关,昨晚喝酒了,别弄醒了,让她多睡会!”陈欣打量了下别凡,点头说道。

  “嗯,知道!你慢走。”别凡点了点头。

  别凡见到陈欣走了,心里又开始邪恶的幻想了

  在他看来,他的这个师傅,还真是让人羡慕的

  陈欣走出了胡同没多久,就给胖子打了电话,问别凡的样子,也说了自己见到的情况,这才真正放心下来。

  这头别凡进了院子,正准备推开门,想起陈欣的话,笑着慢慢的推开了董凡那没锁上的门。

  见到董凡还在睡觉,不过,床边却是有一杯茶,别凡还真是羡慕了。不用说,那茶,肯定不是喝多了的师傅自己泡的。

  放下东西,别凡自己又干起活来。不得不说,别凡这一点,很值得董凡学习啊!

  “师傅醒了?”董凡不知道睡了多久,猛然间听到有人说话,猛然坐起来一看,原来是别凡。

  “你小子怎么这么早!”董凡摇了摇头说道。

  “还早呢,我都忙了两个多小时了,这都9点了!”别凡很是无语。

  “哎!这酒,我看真得少喝了!”董凡又做了一个决定

  等董凡都收拾好了,到了快十点的时候,关鹏的电话就来了。

  “师傅,你说这次有什么好东西?”董凡简单的说了下关鹏的情况,别凡激动的问到。

  “能有什么好东西,别做太大指望!”董凡却是没想到有什么东西,笑了笑说道。

  没过一会,两人就到了茶馆。老冯一见到董凡来了,便上前来说道:“董现在,有人在等你呢!”

  说完就带着董凡去了包厢。

  进去一看,果然是关鹏。没想关鹏也会这调调了

  关鹏穿着西服,一个包放在茶几上,地上还一个大包。见到董凡来了,连忙就站起来直说:“董先生,您来了,请请请!”

  董凡只觉得有点别扭,关鹏却似乎很满意自己的做派。见到董凡打量着自己,还特意的挺拔了一下身体。

  “呵呵,关大哥,不好意思,来晚了点。”董凡笑着客气的说道。

  老冯出去后,关鹏见到董凡还有一人,看了下,又没问。

  “我是董先生的徒弟!”别凡见到关鹏欲言又止的,自我介绍起来。

  关鹏点头笑着说道:“那小兄弟前途不可限量啊!”

  董凡听了关鹏这话,还真有点哭笑不得的样子。

  “这次关大哥又收到什么好东西?”董凡不想再多说些废话了,落座后直接就问起来。

  “哪里是收的,乡亲们的。”关鹏虽然是这样说,但明显没有看董凡,只是给董凡倒茶起来。

  董凡看着关鹏有点做作的做派,想说点什么,还是忍住了。

  “就那里面?”董凡看着地上的袋子问道。

  那是一个朋友的袋子,就是到处有的卖的那种条纹的塑料袋。董凡看了看,觉得里面应该是箱子一类的东西,倒还真不明白是什么了。

  “是啊!”关鹏说完就站起了起来。

  等关鹏打开后,董凡见到里面果然是一个箱子。不过,却是人自己做的,没有上漆,只是简单的做成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看上去还是做的不错的!箱子有两个,上下叠着一起放着的。

  “关大哥自己做的?”董凡见到关鹏把箱子轻放到了茶几上,开口问道。

  “乡下把式,见笑了!”关鹏却是笑了笑,很客气的说道。

  董凡见到他这个样子,当下真想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可真笑了。

  不是说关鹏穿的不好,也不是董凡歧视乡下人,他自己就想乡下来的呢。只是,关鹏这样的农民,打扮了一身西装,还满嘴的很有腔调的话,董凡总觉得不伦不类的,就像他们村里那儿子在国外的那个老根头一样。

  董凡笑了笑,没再说话,只是打量起这两箱子来。

  这两箱子,董凡觉得做的很不错。董凡家就有亲戚是木匠,也见过人做这箱子的东西,还是感觉不错的。

  其实,说是小箱子,到不如说是盒子来合适。不过从盒子的厚度和长度来看,董凡觉得应该是瓷器了。这样子看上去,保不准还是一对了!

  “您看看!”关鹏把箱子都放好后,然后打开了栓子,让董凡看里面的东西。

  董凡这一看,当真还真觉得这次还真是好东西。

  箱子里面装赫然又是一对辽代的瓷器。

  不过,不是魔蝎鱼,也不是鸡冠壶,而是辽代典型的盘口刻花长颈瓶!

  “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董凡下意识的问了句。

  “啊!这,这是我们隔壁村二豹子家的。”关鹏见到董凡又问来历,当下小声的说道。

  好嘛!声音都做到隔壁村去了嘛!

  这种的长颈瓶是辽代很流行的瓷器,特别是盘口,可以说是一大特色。而且,这类的瓷器有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上面做装饰,下面一般不做装饰。

  董凡站起来,就动手去拿出来要仔细看看。

  一边的别凡见到董凡起来要去拿,也站起来帮忙着。关鹏见到别凡帮忙了,伸了伸手又放下了。

  两样个盘口长颈瓶被拿出来后,放在桌上,董凡和别凡一看到全貌,就觉得很是漂亮!盘口,剔刻花,下面撇主,整个器型显得很是大方。

  “师傅,这是什么工艺?”董凡指着上面的刻花问道。

  “这是剔刻花呢!剔完后就是这样子的。”董凡还没说话,关鹏却是接过话了。

  董凡看了看关鹏,见到他一说话,就反应过来,脸上还有点尴尬的样子,董凡笑着说:“关大哥说的不错。这是剔刻花。你看上面的装饰,剔的很粗狂,有辽代的风格!”

  关鹏见到董凡说自己说的对,脸上很有得色。别凡听了董凡的话,又看起来,没说话。不过,却是拿出放大镜自己研究另外一个起来。

  正文第九十章关鹏的好运

  关鹏对董凡的态度很是复杂,一方面,这个明显比他小的后生,在古玩这方面是强过他很多。而且,还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并没有骗自己,这一点他很是感激。二呢,自己带来的东西,总是怕他说的假的,不值钱。不只是真假的问题,还有自己的脸面问题。而且,关鹏他还真在意董凡说的话,虽然听进去的没多少,但董凡说什么,他还是应承下来。

  但对别凡就不一样了。他见到别凡要看东西,连忙就招呼别凡要小心点,别把东西弄坏了。还时不时的就从别凡手里给拨弄两下,当然了,也时不时的看看董凡的神态。见到董凡没看自己话,还会对别凡说轻点。

  董凡看了这个辽代的瓷器,心里结论已经差不多了。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会事,他手上过的辽代的瓷器,还真是要来都来了。这对辽代盘口剔刻花的长颈瓶,明显的辽代风格。

  上面是盘口,细长的瓶颈,瓶颈过后就是刻花。辽代的风格不同于其他时候,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器物都显得很有粗狂,都是大花大枝。

  “师傅,我怎么感觉,这么白啊!”别凡看的也不是很安身,一边的关鹏时不时的就动他面前的东西。他看了一会,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董凡早就说了的,有什么想法都可以问,但就是不能问真假。

  “呵呵,他这白,是用了化妆土的。要是不用的话,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你看,这里掉落的地方,和他上面剔刻花剔出来的地方都的一样的,都的这样的灰胎。”董凡看着自己面前的东西,一边摆弄一边说道。

  关鹏在对面也显得很是用心的在听,见到董凡指的地方,也凑起来看。

  “化妆土?化妆用的?”别凡初次听到这个词,不明所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开来。不过,这样也差不多算是对了。

  “化妆土是一种工艺,就是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也不单有白色,还有有红、灰等色。”董凡笑着回答道。

  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

  施用化妆土可使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坯体较深的颜色得以覆盖,釉层外观显得美观、光亮、柔和滋润。这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这种工艺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金华婺州窑,东晋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