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神圣。良渚文化玉器创造出了一种以几何形为主体的造型艺术。玉器大大突破了以往光素无纹的传统,成功地雕琢出了繁密细致的主体纹、装饰纹、地纹三重组合的装饰纹。特别是那种神秘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神人兽面纹,成为良渚玉文化的特有的装饰。良渚先民用那种极富平面装饰,然而又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富有感情色彩的线条,努力去表现神灵的意识。他们把对神灵及祖先的敬仰,全部倾注到了他们所琢制的玉器上,并相信这些器物与图纹具有特殊的法力,可以沟通天上神祖和地上先民的世界。良渚文化玉器的艺术功能,也就成了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乞求幸福的媒介物。凭借玉器来呼唤神灵求得保护,并逐步使之制度化、合理化、合法化,成为身兼祭祀大权的贵族人物的特权和标志,同时也体现了他垄断了祭祀大权,具有了非同寻常的,可以沟通天地的法力。
2。礼仪化的商周玉器
商周玉器不仅继续承担着沟通天地神鬼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成为贵族阶层显示身份地位高低尊卑甚至王权的神物,即财富和权力的标志。商周玉器的造型、品种与数量都空前增多。除了早期出现的璧、璜等礼仪玉器继续使用外,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大量的浮雕、圆雕动物和人物等作品。其中动物类中,既有想像中的神兽,如龙、凤、怪兽、怪鸟等,也有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原型,如虎、鹿、牛、马、禽鸟等,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像身上,多以独特结构的几何形纹勾连而成,形成特定的观念符号,使每一种器物更富有文化与宗教意义。
商周玉器逐渐由新石器时代为原始巫术服务的祀神,发展到为奴隶社会制度服务的祀礼,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器,在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还是祭祀的象征物和对武功的炫耀。这使得商周时代的玉器,其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写实意义。工匠们在碾琢刻画时,决不能逾越礼制的模式,同时也随着礼制的绝对权威而达到极致。
3。人格化的春秋战国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性的觉醒超越了对神的崇拜,相应地此时玉雕艺术的创作便从对神的敬畏尊崇,走上了自觉表现人性的道路。审美意识的中心也从早期的娱神,逐渐转移到娱人。玉器已突破旧时不能买卖的戒律,开始作为商品广泛出现。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西周以来产生的人格化的“比德于玉”的思想道德观念。儒家思想借助于玉的自然属性,强调玉的本质主要不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重在表现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确立。
这一时期随着尊神敬天观念的动摇,春秋战国时期的玉质兵器明显减少,祭祀用的礼仪器也日渐衰落,玉器造型摆脱了商周时期严谨规范、形制雷同的倾向,构思巧妙、大胆,富于变化。即使是制作同样的观念性动物,这时制作较为自由奔放,形式更加奇妙精美,工匠们的思想,技巧得以充分发挥。
由于玉的神秘和儒家赋予它的种种道德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玉器在战国贵族阶层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珍贵物品,甚至必需品了。《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玉确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可以说此时佩玉的兴盛,并不只是对玉本身的欣赏,而更重要的是对物化了的自我人格的欣赏。使得玉器强烈地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许多玉器都有寓意象征性,往往借助于造型、尺寸、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喻示伦理道德和社会等级观念。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对玉的解释和推崇,使神秘并具有宗教、政治礼仪色彩的玉器又戴上了“品行高尚”的桂冠,人们以佩玉为荣、为美、为时尚。玉器一扫以往古拙庄重的风貌。
此时的玉器工艺达到非常精致的程度,布局井然有序,边角方圆适度,各种细微纹饰交待清楚,线条遒劲有力,转折自然。春秋战国玉器在继承传统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其深蕴的伦理道德的价值应当是先于、高于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4。迷信化的汉代玉器
汉代崇尚道教、玄学,王公贵族祈求生不死,渴望得道成仙。玉器的社会功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商周以来的祖先崇拜、礼仪规范及道德教化,变成了联系超越生死,联系神仙与现实人间的桥梁。在这种神雾迷漫,仙气缭绕的环境里,汉代玉器采用了写实与夸张并行的创作手法,将想像中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天上仙人生活与现实中的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批气势非凡、精绝伦并富有梦幻色调的艺术佳品。工艺更加成熟,一些的玉雕神兽,风格自由奔放,人、兽、神相互统一,并能友好往来的浪漫主义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讲,玉器在汉代以后被神化到了顶峰,其社会功用也进一步扩大延伸,并在理论思维上日趋迷信,认为玉是山石之精,吞食可以长寿,敛尸可以不朽,佩戴可以避邪。《抱朴子?仙药篇》载:“玉亦仙药,但难得耳。”《汉书?杨王孙传》载:“口衔玉石,欲化不得”。葛洪《抱朴子》亦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汉代出现了大量的葬玉制作,如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等。
在玉器造型上,汉代工匠往往采用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注重整体效果,表现或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和象貌。汉代玉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镂空器物明显增多。汉代玉器对线的运用达到了如火纯青的程度。工匠们巧妙地采用了委婉优美、浪漫飘逸而又刚柔相济的粗细线条相互搭配的手法,创作出一幅幅神奇瑰丽、疏密有致而且健壮饱满、洒脱奔放的艺术画面和艺术形象。
古玩知识三
亲们见谅,哭……作者下乡耽搁了,还没回来,我也很无语,不好意思了各位!明天恢复文章内容,再不恢复我都该揍他了!
简介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鉴赏
古代陶瓷款识,是鉴定其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青花瓷的款识的字体、写法、料色和风格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因此,只要掌握了款识的基本规律,就能准确地判断古瓷的时代、窑口。古代青花瓷款识中的书法、图案,对于书画、篆刻艺术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特点
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历史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继承历代优秀传统,开发了清新、明丽、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种,在礼品瓷、展品瓷盒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但国家机关、人民大会堂和我国驻外100多个使馆选用了青花瓷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甚至单位团体、家庭等几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为我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总理送给他一套名贵青花餐具;1978年10月***副总理访日以青花文具礼赠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Z7p帝国开发
现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从总体上看,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造型美观大方,装饰有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在众多的青花品种中,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产品。它由数十件乃至一百几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异的瓷器配套组成,器型轻巧大方,轮廓秀丽匀称,线条工整细腻,色彩和谐诱人。
“梧桐”是指青花传统画的名称,“梧桐”为呈吉祥之意,这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梧桐引得凤凰来”的美句而定的。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对江南的园林风光做了理想的描绘:近处是石桥杏仁、花鸟树林、楼台亭阁,远处是层峦叠嶂、平波荡舟,如此湖光山色,确有“白浪青峰非人间”的意境。艺人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法,将繁杂的景、物、人铺叙在一幅画面上,运用吊珠图案装饰,中间衬以民间象征吉祥的“八宝”图案纹样。整个画面构思深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东方艺术风格。优秀画面除“梧桐”外,还有芙蓉、海棠、满莲、敦煌、双龙、锦葵、金鱼等装饰,或丰满严谨、端庄秀丽,或挥洒自如、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1979年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84年又荣获法国莱比锡、捷克布尔法、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三枚金质奖章。
装饰
青花陈设瓷装饰更为精美,如绘有苏州园林、北京天坛、颐和园、桂林山水、庐山风景、“四美图”、“史湘云就最少要眠”等纹样的千件青花缸、万件和超万件青花瓶,画面生动,料色层次清晰,装饰别具一格。
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不少婴戏图中的小孩,五官发眉可以完全不着笔墨,只在圆圈商洛以浓料就成小孩的头部,天真活泼的形态却表现得惟妙惟肖。
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1)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