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干眨巴眼动不了地方,全定在那儿了。这乃是武林之中点穴之术。徐良一看就明白
了。心想,虽然蓝家哥俩礼貌不周,可对你就算不错了,你这是干什么?弄什么玄虚?
显什么能耐?我岂能叫你从我鼻子尖底下溜掉!老西儿徐良站起来了:“等一等,仙长
留步。”老道一转身:“徐大侠,你要反悔不成?”“不是,你说错了,山西人办事向
来是说话算数。宝剑给你是肯定的,不过你这个人有点不讲理,我打算领教领教你的武
艺,然后再放你下山。”“徐大侠,你跟贫道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来一则是要宝剑,二
则是想在你面前讨教讨教,因为你名气太大了,我想瞅瞅白眉大侠的武功究竟能达到什
么境界。既然你提出来了,贫道要得罪了。”“等一等,你先把这两个人的穴位给破
了。”“好,”老道左右手一伸一推,这哥俩身子一晃,这口气才上来。“师父,您可
不能让他走了。”“你俩放心,他走不了。”徐良和这道人都把外衣脱掉,因屋里窄小,
便来到院子里。这个院子又平整又宽阔,别说是两个人在步下比武,就是骑着马抡大刀
也折腾得开。两个人各找合适的地方挺身站好。
山西雁徐良拉出金丝大环宝刀,亮了个夜战八方藏刀式,老道李士贤手舞青龙宝剑
亮了个仙人指路不用忙。两个人互相道了个“请”字,就见老道手腕子一翻,剑往前指,
直刺徐良的咽喉。徐良久经大敌,对打仗动手那是家常便饭。所以,一不慌,二不忙,
两只眼睛盯着对方的宝剑。一看奔咽喉来了。徐良上右脚往左面撤身,用金丝大环刀的
刀背往外一挂宝剑,把青龙剑拨开,紧跟着把手腕子一翻,使了个顺水推舟,刀背朝自
己,刀刃朝老道。李士贤不敢怠慢,使了个缩颈藏头,往下大哈腰,刀从头顶掠过。众
人都在这儿看热闹,蓝氏双杰和那些喽罗兵眼睛睁得滴溜圆,舌头吐出来都收不回去了,
全惊呆了。就见这两个人开始一招一式清清楚楚,打得比较慢。过了十几个回合,就越
来越快了,徐良一边打着,一边暗挑大拇指:不愧是三元李靖——李老剑客的后人,人
家是祖传的剑术,看现在的李士贤,就能想到当年的古人三元李靖——李药师。难怪人
家叫风尘三侠,真了不起!今天我还得留神,不然就要吃亏。李道爷一边动手,一边观
瞧,不住地点头赞叹。心说:难怪徐良出名,这白眼眉果然受过名人的指点,高人的传
授。这把刀使得太好了。这是八卦万胜金刀的刀术,果然变化无穷,招术特殊。
打到四十回合,仍然未分出输赢,徐良一晃金丝大环刀,飞身跳出圈外,躬身施礼:
“老前辈住手,我今天算开了眼了,果然是剑招精奇,佩服、佩服。咱俩别打了,宝剑
归还给你了。”李道爷也累得够戗,借此机会单手提剑,把额角上的汗擦了擦:“无量
天尊,徐侠客,高!贫道我服了,我这叫见好就收。这把宝剑是李家的传家宝,我今天
要奉送给徐大侠,作个见面礼,请笑纳!”李道爷把宝剑归匣,双手往前一递,徐良再
三推辞。李士贤就解释:“不错,这剑原是我们家的,要不是您探地穴得到此剑,我上
哪找去?今天我来要,已是非礼。我原怕这把剑落到凡人手里,不但起不了作用,还得
把命搭上,又怕这剑落到歹人手中,祸国殃民。今天我见徐大侠德高艺精,可佩此剑,
交给您我放心了。”这真是一个不要,一个硬给。蓝氏双杰一看,赶紧过来说合:“都
不必客气了,师父,既然道爷一片至诚,您却之不恭,这剑收在您身上,作用小不了,
您拿着它可以杀坏人,做好事,李道爷一个出家人能杀生害命吗?师父,我看您就别客
气了,收下得了。”当然这哥俩是向着师父。徐良一看,也只好如此,就把宝剑举过头
顶,当着李士贤发誓:“如今宝剑落到我手中,我绝不杀戮无辜,倘若我妄杀一个好人,
我对不住道爷。”“无量天尊,但愿如此。”说着话彼此一笑,二次回到屋中归座。李
老道一伸手从怀里拿出个古香古色的本本来,交给徐良。“徐大侠,如不嫌弃,这本剑
谱贫道奉送了。这乃是我们李家五花剑的剑谱,对您大有帮助。”徐良对宝剑没研究,
一见人家不但赠剑,又给了一本剑谱,真是感恩不尽哪。徐良接过来翻了几页,一看上
头画着图,用剑的知识、方法,都标得非常清楚。老西儿再三谢过,把剑谱收藏好了。
李士贤坐了一会儿才起身告辞。徐良带着蓝氏弟兄一直送下黑山头,这才拱手告别。
徐良把他送走之后,回到山寨。老西儿一算计日子,得赶紧起身,再这么耽误下去,
回开封府非晚了不可。蓝氏双杰一听老师要走,把嘴噘得多高:“师父,您能带我们走
吗?”徐良一乐:“你们两个人怎么跟小孩一样,我走后,赶紧把喽罗兵解散。你们二
人就拿着我的信赶奔开封府。”“可也是,不过您这一走,我们好像少了主心骨似的,
师父,咱们开封府见。”徐良下了山,这哥俩回来招集全山喽罗兵,宣布散伙,各找出
路。然后放火烧了山,蓝氏弟兄就赶奔开封府了。
徐良离开黑石山,迈开大步急急赶路,恨不能肋生双翅回奔家中。谁料想越着急还
越出事,老西儿因为走近路,净翻山越岭,这一天正往前走着,就听见山下有喊杀声,
徐良一愣,这是哪在打仗啊?听这声音人还不少。徐良登上一块悬崖,居高临下,手搭
凉棚仔细观看。由于树木交错着看不太清楚,影影绰绰就见山道上仗打得难解难分。两
方能有一百人左右,有人喊,“别叫他跑了,一个也不准留啊!追呀——”徐良想,这
是两伙争斗无疑,准有一伙是好的,一伙是坏的。也许是山大王在这儿劫道行凶?也许
是分赃不均私打斗殴?不管为什么,我遇上了,不能不管。因为山太高,徐良只好寻觅
道路奔出事地点,这就耽误了一段时间。等徐良顺着声音找到这地方一看,仗打完了,
往山道和山坡两旁一看:净是死尸,缺胳膊少腿的、开膛破肚的、脑袋搬家的、趴着的、
仰着的,一股血腥味。徐良皱着眉、哈着腰仔细观察,他发现死的这些人都是宋朝的官
兵。老西儿一愣,这是怎么回事?抬头往两旁看看,一切都很静,不知那伙强人上哪去
了。徐良就在死人堆里来回走了几趟。正在这时候,他听见离这儿不远有人发出呻吟,
顺声音一找,在石砬子后面发现了一个人。这人跟血葫芦一样,腿上、身上都负了伤,
靠着石砬子半躺半卧,手里还拿了把刀。徐良觉着这人有点眼熟,但是又认不出是谁。
老西儿紧走两步,蹲下身子,“朋友,你是哪一位?”这位听来人说话不像敌人,把脸
上的血迹擦擦,把散乱的头发往后梳了梳:“哎呀,你不是徐三将军吗?徐三将军啊!”
说罢扑在徐良怀里就放声痛哭。霎时,徐良认出来了,这人是开封府的官人,六品带刀
的护卫,姓姜叫姜樊,人送诨号“花刀将”,跟自己同在一个衙门共事。老西儿徐良赶
紧把他抱住:“我说老姜,这是怎么回事?”“徐将军,你要早来一步,就出不了事了,
快救大人!快!晚去一会儿大人就活不成了。”他这一句话把徐良吓得脑袋嗡嗡直响。
他一说大人徐良就认为是包大人。他纳闷儿包大人不在开封府,跑到这深山老林来干什
么,也说不定是奉了皇上圣旨到哪办事,在这儿遇上强盗了……徐良想到这儿,就追问:
“你快说清楚哪位大人?”姜樊费了半天劲才诉说了经过:“包大人有个亲侄子叫包世
荣,去年进京赶考,高榜得中,得了榜眼,文才特别高,皇上亲自接见,御笔亲批他为
山西大同府的知府,当了四品皇堂。包世荣是个读书人,一跃成为国家的命官。临上任
以前,到开封府向叔叔包拯辞行,听叔教诲。包大人告诉他如何为官,以及忠君爱民一
番教诲。包大人担心侄子没有经验,恐怕他有负重望,就把开封府的两名差官姜樊、黄
茂拨给包世荣,告诉他,遇上为难事,可与他们商量,遇上危险他们俩还能保护你,将
来你有了经验,这两个人再回开封府。”包世荣千恩万谢。去年,在大同府上任,包世
荣官声甚好,跟他叔叔一样,两袖清风,明镜高悬,把地面治理得非常安静,万民称颂。
消息传到朝里,仁宗大喜。正好四川成都布政使李大人故去了,这个位置空着,所以皇
上又加封包世荣为四川布政使。包世荣奉旨走马上任,把大同府的事情做了交接,就带
着姜樊、黄茂起身奔往成都。于是便从这儿路过,这个地方属蒲州管辖,四周围都是山。
穿过这儿直接奔陕西,再从陕西直奔四川。这么大的官上任身边能少带人吗?全班人马
一共是一百四十余人。头前挑着大旗、官衔牌、官衔灯,黄彩亭里供着圣旨,后面是家
眷。包世荣坐着八抬大轿,师爷、卫队在两旁保护着。谁也没有想到,竟敢有贼拦路抢
劫。方才从山里出来一伙人,这伙人能耐太大了,一听包大人从这儿路过,“呼啦”往
上一闯,把包大人和家眷、东西全给抢到山上,把反抗者全部杀绝。姜樊受大人之托保
护公子,身负重托,能不拼命吗?但是孤掌难鸣,屁股蛋上让人捅了一剑,后背上让人
砍了一刀。他昏迷不醒,贼认为他死了,抢完东西就没影儿了。结果姜樊没死,苏醒过
来一哼哼才幸遇徐良。他把经过诉说了一遍,徐良闻听,气得青筋都鼓起来了:“这帮
贼人在什么地方?”“我哪知道啊,大概就在眼前这座山上吧。”徐良看看天色,太阳
快要落山了,一会儿天就得黑。他心里盘算,大概这伙贼少不了,我不摸底就不能太着
急,去了非吃亏不可。受伤是小事,主要是大人和家眷在人家手心里攥着呢,一旦三公
子出了事情,我对不起包青天哪!他检查了姜樊的伤口,一瞅伤势不轻,大口子都翻着,
血不住往外淌,徐良就一伸手从百宝囊里把最好的刀伤药拿出来,给姜樊又上药,又把
衣服撕开给他包扎。经过抢救姜樊精神些了,便说:“三将军,你得想个办法呀,是调
兵还是遣将,怏把大人救出来。不然的话,这命可就保不住了。”“不要着急,如果他
们有心杀包大人,十个都杀了;不然的话,他也就死不了。我这就去救大人,你在什么
地方等我?”“我也不知道在哪儿好。”徐良一想,就把他扶到密林坟地,让他坐到大
碑上等着,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离开这儿,等把大人救出来,再到这儿来接他。姜樊点
头答应。
徐良出了树林,直奔出事地点看了看这些尸体,心里默默祷告:“各位安息吧,我
这就去给你们报仇雪恨,等将来我办完事,再来给你们收尸。”说话间,天黑下来了,
仗着徐良有经验,左一趟,右一趟,搜遍了左右两个山包,终于把贼窝找着了。闹了半
天这贼窝子在半山腰密林之中。这是一座古刹,这座大庙始建于什么年代已不知晓,庙
可不小,徐良到近前一看,门上有一块横匾写的是“莲花寺”。徐良眼珠转了转,一琢
磨,莲花寺怎么这么耳熟啊,想起来了,想当初学艺的时候,我老师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