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性本恶-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们到哪里去呢?”铁公然又道:“整个飞鱼帮,上下数百人,到哪里都无处藏身啊!”
  “帮主,”王清乾道:“我们可以道浙江去投奔您的师弟去啊。”
  铁公然“唔”了一声,想想道:“这倒是条路啊……”
  凌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便道:“铁帮主,您的师弟是……”
  “哦,哈哈,我这个师弟和我从小就在一块玩,一块学艺,感情很好,他叫李天澜,是钱塘江巨鲸帮的帮主,现在在浙江一带也是威风得很啊!”铁公然笑道。
  “那么说铁帮主是决定了?”韦阳道。
  “决定了!”铁公然毅然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就决定了,下浙江,投奔巨鲸帮,等到湘江平妥了,咱们再回来!”他一说这话,飞鱼帮众人都欢呼起来。
  当下铁公然便令手下开始准备一切事物,细软银两,大小船只,一起准备浙江开进。
  当日寒林看母亲留下的血书,上面提到父母曾在浙江会稽山隐居,现在又听说飞鱼帮要去钱塘,便想趁机到那里去看看,跟韦阳凌云一说,他们也都同意。铁公然更是高兴,有他们几个在,一路上还多个照应。
  飞鱼帮了前后五路,副帮主王清乾拿了铁公然写给李天澜的信,第二天就上路了,铁公然在最后一路压阵,第三天才启程,凌云等人也和他一起。
  一路北上,沿湘江过洞庭直进入长江,然后顺风顺水向东一路行去。飞鱼帮在湖南左近也是名气不小的,左右许多小帮派都给些面子,经过每地总有人请求拜见的,行程倒不是太快,韦阳起初有些担心,但是一入长江,船速便快起来,长江水流湍急,周围的行船也比湘江多了不止一倍,铁公然等人这样的船队,倒也丝毫不起眼了。
  一路无事,凌云四人也落个清净,他们这几天都是躲在大船船舱里,商量些如何对付天罗教,或者听寒林说些金元庆的内幕。
  寒林道:“最初的时候,便是金元庆派穆青云杀了长安欧阳铭一家,其目的便是借穿心掌嫁祸唐明,再在江湖上制造舆论,逼其就范。另外,也是为了欧阳小姐的那块龙纹玉佩。”
  “玉佩?”凌云看了看天骄,道:“天骄你不是也有块龙纹玉佩吗?”
  天骄点点头,便把玉佩取出来,依旧是光滑圆润。
  寒林略一思索,道:“我还没有把天骄有龙纹玉佩的事情告诉金元庆,至于杜公武父子,他们身份低微,只知道奉命行事,根本便不知道金元庆要找玉佩的事情,就现在而言,金元庆还没有把目标转向天骄的身上。”
  “如果他知道了又怎么样?”凌云冷笑道,猛地想起当日在终南山后山破庙中欧阳小姐死去的惨象来,不由得住口不言。
  显然韦阳也想到了此事,道:“那天在终南山我第一次遇到四弟的时候,便见到了欧阳小姐的尸体,她的那块玉佩被丢弃在尸体一旁,显然那不是金元庆正在寻找的东西。天骄,你不是说她那块玉佩是根据你的玉佩样式打造出来的吗?”
  “是啊!”天骄点点头,道:“那时候是我到姑丈……杜少峰家去玩,欧阳小姐见玉佩好看,便央求杜少峰给她照着样式做了一块。”
  韦阳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韦阳又道:“天骄,你说你这块玉佩是你母亲留给你的?”
  “对啊!”天骄瞪大了眼睛,“我母亲去世前亲手教给我的,那还能有假的吗?”
  “那你知道不知道这块玉佩的典故来历,传说之类的事情?”凌云问道。
  “就是我母亲遗物啊,别的还有什么?”天骄疑惑道。
  凌云见天骄不知道此物来历,有些失望,想起以前数次都是仗着龙纹玉佩避毒之功才躲过大难,又拿过来看看,都觉得这不是一件凡物。他看看韦阳寒林,二人也是一样的神色,“说不定这就是金元庆所要找的东西呢!”凌云道:“天骄,以后这块玉佩可要藏好了,轻易不要把它拿出来示人。”
  天骄点点头,忙把玉佩收起来。韦阳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一抿,道:“如果金元庆真的是要找这块玉佩的,绝不是因为它有避毒功效这么简单,一定另有玄机的,他千方百计地想要找道玉佩,那一定是事关重大的,以后我们可也得上点心了。”
  大家都点点头,凌云皱眉道:“三哥,那金元庆到底是个什么人啊,江湖上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可是他的来历却谁也不清楚啊!”
  “我也不是很知道,”寒林道:“他没有向我们提起过,我们也不敢多问,他的来历我知道的不比你们多,我只知道他以前曾经失忆过,金元庆这个名字是后来自己给自己起的。”
  “对,这件事情我们听少林寺大智长老说起过。”韦阳摇头苦笑道:“这个金元庆可真够神秘的。”
  “哦,”寒林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道:“他对凌云特别感兴趣,除了是觉得你武功一流,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觉得你的武功招式都很眼熟,可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的。”
  “黄木老人曾说金元庆的武功是道家一路的,”韦阳道:“四弟的武功也是道家一派,是不是因为这个便觉得有些熟悉?”
  “应该不是,金元庆对别的道家功夫便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觉得这事情还是要和他的失忆有莫大的关系。”寒林道:“金元庆曾竟两次上华山想要找逍遥大哥的麻烦,那,那也是我告诉了他四弟大哥在华山修行的事情之后。”
  寒林语气颇有些自责之意,凌云一笑道:“三哥,然后呢,他见到大哥没有啊?”
  “没,”寒林道:“金元庆两次上华山,每次刚到落雁峰的时候便会突然只见狂风霹雳,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对面都见不到人,听司徒燕说过,空中还隐隐地有龙吼之声,想再向上一步都是万难!只得下山,可是一离开那里风雨便立刻停止,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两次都是这样,无功而返。”
  韦阳天骄都是惊异不已,知道这是凌逍遥的术法了,想象当时情形,都觉神秘至极。凌云冷笑道:“算金元庆走运,让他捡了一条狗命,哼!”
  天骄笑道:“凌云,你有没有学过那风雷交加的法术啊,如果你学过,那可得让我们见识见识。”
  凌云皱眉道:“我大哥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他懂得那些玄门法术的事情,更没有教过我了。想来大哥应该不会刻意地学那些的,困住金元庆的可能只是幻象而已。”
  “幻象?”天骄大为奇怪,忙道:“那是什么?”
  凌云道:“便是金元庆觉得风雷闪电寸步难行,其实华山上一片阳光明媚,所有一切都是他们的幻觉而已。这幻象之法,大哥用起来是十分高明的。”
  “金元庆原本对于四弟这个神秘的大哥十分忌惮的,后来,就是韩行涛来过之后,我告诉了他四弟的身份之后,他反倒安心了许多。”寒林道:“金元庆也知道些修道之事,他说修仙之人是不能轻易干涉世俗之事的,更不能杀生害命,否则多年的道行修为就将付诸流水。”
  凌云知道寒林所说的不错,冷笑道:“于是金元庆就依仗着这些便肆无忌惮起来了,嘿嘿!我总有一天得要他狗命!”
  韦阳看着舱外的江水,沉思一阵,忽道:“要杀金元庆,说到底我们得有一个人的武功要高过他!天罗教之所以现在如此嚣张,他们教中高手众多是一个原因,但是究跟到底还要说现在没人对付得了金元庆!大智长老说练成了御剑术才能制服他的玄天幻影,但是谁也不知道四弟什么时候才能解开这最后一道玄关,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至于他网罗的一帮乌合之众,江湖各正道门派中的高手也不少,足够对付他们了。可是现在就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挡得住金元庆啊……”韦阳这样道。
  “二哥,你这话可也有些偏妥了。”寒林道:“天罗教中也不都是些江湖草莽之人啊。像华子坤,云霄子等人,都是一代名家,还有如果不是我等机缘巧合,武当派和丐帮多半会被天罗教控制了,而且天罗教还网罗了不少江湖奇异术士,以前我们也都见识过了,他们这些人也不能小看啊。”
  韦阳听他这样说,慢慢地点点头。凌云想起自己上衡山时,遇到的那些阻路之人,挡在谷口的二巨人,操琴的蓝衣书生,会瑜伽之术的僧人,还有春风仙子,他们每人都是身怀绝技出手不凡,想来天罗教中这类人还是很多的,凌云忽然想到一事,道:“三哥,在衡山上和万珍玲一起救人的那个白衣女子是什么人啊?”
  “哦,”寒林道:“她叫唐竹君,是蜀地唐门现任掌门人唐老夫人的孙女,她可是唐门第一高手,其武功犹在她祖母之上,这人极难对付的。”
  “怎么?唐门赫赫盛名,也会归附天罗教?”韦阳皱眉道,唐门是暗器和用毒的行家,如果他们也归附了唐门,那天罗教就更加难以对付了。
  “也不算是归附,”寒林道:“唐门和金元庆曾有协议,金元庆每年付给唐门许多银两,又许诺等他一统江湖之后让唐门独霸西南,而唐门要派出高手帮天罗教办事,随叫随到,但可以不必常驻衡山总坛。总而言之,唐门像是天罗教的同盟。”
  “哦,这样还算好办。”韦阳思索片刻,道:“金元庆与唐门结盟,无非是想要借助唐门势力而已,未必是真的想和他们同享江湖,以后如果我们又机会,可以把道理讲给唐家人听,使他们反目……”
  船队沿长江一路向东,船到安庆时候又折而向东南,便进入了浙江地界。此处正是江南水乡,水路纵横,大小船只极为便利,一路畅通无阻便来到富春江上游的梅城,下一步铁公然等人要沿富春江北上到钱塘,而凌云等人要弃船上陆,继续东行到会稽山。
  大家一一告别,凌云道:“铁帮主,以后若有什么事情,尽管找人送个信儿来!”
  铁公然这几日与他们几个共事,深感他们四人意气相投,笑道:“一定一定,咱们就此别过了,以后你们都要小心点啊!”
  大家答应了,铁公然又嘱咐了天骄几句,便登船而去。
  四人随即上路,一直东行来到会稽山脚下。会稽山山势连绵,北达绍兴,南抵东阳,山深林茂,斜卧在浙江中部,像是浙江之地的一方屋脊。
  众人依照李夫人血书和宫子奇以前的描述,沿着会稽山山麓向北而行,又不住地向路人樵夫打探,行了十几日,穿过禹陵镇,终于来到会稽山山北的“禹穴”。
  禹穴,便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墓所在之地。据史籍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代替尧南面为尊,便在会稽山上大会诸侯。有防风氏故意迟到,禹怒而杀之,诸侯遂都顺服。大禹死后吩咐后人一切葬仪从简,后人便把大禹安葬在会稽山北麓,是为“禹穴”。
  后来夏启夺得天下,想起父亲大禹治水的不世之功,便在“禹穴”处大造陵墓,修缮庙堂,又派专人守墓。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此地逐渐成了一个村镇。村民中多人竟是大禹后裔,每每说起,都是一副自豪情景。
  韦阳把这段典故告诉大家,然后道:“李大侠夫妇,择这地方隐居,显然是羡慕先贤功绩品德,真是令人心服。”
  “宫子奇帮主说李大侠夫妇生前便就隐居在会稽山北麓,可是却没有说清楚具体地方,应该就在这左右了吧?”凌云道,他看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